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2020-12-21 騰訊網

學生們常常抱怨說英文太難懂,英文難學,實際上拿漢語跟英文相對比就會發現,漢語要難學得多。雖然英文的詞彙量遠遠比漢語要多,然而漢語的意思卻比英文要複雜得多,這點從古人喜歡的文字遊戲就能看出來。不過注意的是,說是漢語,其實漢語還分成標準語和方言,人們常指的漢語僅僅是標準語普通話。

漢語方言就複雜了,稱得上是天南地北,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湖南人跟一個北京人說方言,他沒學過是聽不懂的。大的來分,方言分為十三種,細的來分就無法具體得知有多少種了。因為有的省簡直是一個縣有一種方言,然而縣內的鄉之間又有獨立的方言,他們互相之間說方言都聽不懂的那種。

中國的方言如此之多,也難怪當年秦始皇首次統一中國後,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文字,還試圖統一方言,可見其遠見。當然,難中自然有更難的,前些年網友曾做過投票,便是選出了中國前三難懂的方言。排名第一的,不僅外地人聽不懂,連情報人員都無能為力。先從第三開始說,第三是閩南話,傳說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西晉之後遷移至福建南部。

目前來說使用閩南話的在七千多萬人左右,閩南話在各地還有不同的稱呼,比如說泉州話、漳州話等等。這是漢語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只是其流傳較廣。有意思的是中國學者認為它只是漢語方言的一種,但西方學者認為它是一種語言,這大概還是因為西方對它複雜性的難以理解。

第二種廣東話,它的流傳較之閩南話更廣,也是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漢語。同時,廣東話在香港、澳門還有官方語言的地位,對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來說也有著數二數三的地位。至於廣東話的起源有爭議,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其源自楚國的楚語,這也是南方方言中保留中古漢語成分較多的一種,據說跟隋唐漢語共同語十分接近。

排名第一的則是極其複雜的溫州話,據說在二戰時期,我軍將其用作保密的一種方式。找兩個溫州人,互相之間用電話聯繫,就用溫州話溝通。這種語言自己人都搞不懂,鬼子就不用說了,所以溫州話被稱之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鬼話指的便是鬼子聽不懂的話,這當然還不能顯出溫州話難懂。

重要的還是自己人搞不懂,如同前面所言,鄉之間也搞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溫州話就屬於這種。兩個相隔一段距離的溫州話通話有時比較吃力,繁複程度真正稱得上是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它是南部吳語的代表方案,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其研究意義非凡。由於其古老性,跟普通話或者是其他吳語都是不通的,說它最難是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湖南方言「最難學」的縣,各縣語言都不相同,外地人完全聽不懂!
    首先湖南是方言多的省份,根據地區的不同情況也不同,所以根據地區的不同方言也不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湖南方言非常多。 因此,我們今天湖南方言最難學習的城市、各縣的語言不同,外國人完全聽不懂。 這個城市是位於湖南西南部的永州。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外地人第一次到潮州,感覺「潮州話」難懂,嘆:與「古人」交流?
    當珊珊三丫頭到達潮州的第一天,就已經開始體會到:潮州話太難懂了!在進入潮州的一刻開始,當與潮州本地人交流的時候,如果對方不轉換成粵語或普通話,無論我怎麼認真的聽,也是無法聽懂對方的意思。其實,在來潮州之前,珊珊三丫頭也接觸過不少潮汕人,多年後,自詡有語言天分的我,至今還是沒有學會「三句」潮州話,可以想像,這「潮州話」對一個外地人來說,是多麼難懂啊!
  • 我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每個物種都會自己進化出自己的一套交流方式,就像人聽不懂鳥語,鳥聽不懂花語,而薔薇花和杜鵑花也有壁,人和人之間也會出現語言差異,這就造成了在官方語言下,方言的數量龐大——古代人稱「鄉音」。 中國作為多民族人口大國,方言更是多種多樣,劃分標準至今未達到統一和完善,只籠統概括出來十大方言——官話、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但事實上很多地區還是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比如說南昌、廣州、福州和長沙。
  • 中國說方言「最有特色」的城市,本地人談天說地,外地人一臉無奈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發展中,語言的區域化非常普遍,我們統稱這些地區語言為方言,方言的出現主要是歷史的演變、地區的差異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言大體上是相通的,大部分方言外人都能聽懂一些,但凡事總有例外,一些地方的方言具有濃鬱的地區色彩,通常情況是「當地人說得溜溜的,外地人聽不見的」,對來到當地的遊客來說,聽不懂當地方言真是個大難題,那麼,方言色彩及其濃鬱的地方有哪些呢?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它到底難在哪裡?
    各地都有方言,但是有些地方的方言,我們聽著聽著就聽懂了,但是一些地方的方言怎麼聽都摸不著頭腦,為此,大家紛紛評選出最難懂的方言。在各種方言的評選中,溫州話、閩南話、粵語榮居排行榜前三,對此,很多人也有疑問,為什麼是這三種語言,它到底難在哪裡?其實,語言這種東西,只要長期聽和說就能夠學會,不論這是什麼難懂的語言。即使是溫州話、閩南話、粵語,還是有過億人在說。
  • 愛說方言的三個城市:上海話難懂也很好聽,有你們的家鄉話嗎?
    愛說方言的三個城市:上海話難懂也很好聽,有你們的家鄉話嗎?我們國家的疆域面積非常的遼闊,因為這樣的原因,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南北差異也很明顯,不過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我們每個地方的語言習慣也不同,有些方言說出來的確是挺樂的,有些方言說得就像是外國話一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最愛說方言話的城市是哪三座吧!
  • 女收銀員不懂上海話被男子訓斥,找老闆投訴,外地人工作太難了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這是一首歌的歌詞,告訴我們全國人民不論語言不論地區,都是一家人,雖然我們都說著不同口音的語言,但有時候,有些人卻直說地方方言,而別人聽不懂,最近,就有一個服務員因為不會說上海話,被顧客訓斥不說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方言在溫州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其價值幾何?究竟有多重要?
    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有自己本地特色的方言,北方可能方言之間的差別也有,不過可能沒有南方的方言之間差別那麼大。《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鴃,伯勞鳥。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喻南方人說話像伯勞鳥一樣的難懂。可見,自古以來,南方的方言就是一個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存在。
  • 廣東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榜單出爐,第一我就服了!
    而大學校園就是各種方言融匯之地,當兩位來自天南地北的童鞋說上家鄉話時,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幾經妥協,多番嘗試後才操著「廣式普通話」愉快交流。 那麼在大學校園有哪些最常見(令人懵逼)的方言?
  • 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
    除去主流行的普通話,在我國還有多種方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閩南地區閩南話,可以說是十分難懂的一門方言了,在外地人的眼中,聽到閩南語就和聽到外星語差不多。
  • 為什麼浙江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操著某些方言的中國人,在學日語時有著額外的屬性加成:這個日語詞的發音,跟我家鄉話簡直一模一樣啊!2015年10月6日,日本大阪道頓堀美食街 / 視覺中國這樣的驚喜,大概會常常出現在浙江人的日語課上。但這些語言對北方人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聽不懂。在這個方言的大觀園裡,依然有一種語言一騎絕塵,豔壓群芳,統治了浙江大部分地區——吳語。98%的浙江人以吳語為方言,一般來說,浙江話指的也是吳語。浙江吳語有多像日語?看看它們的讀音就能略知一二。
  • 我國極具感染力的方言,聽過的人都忍不住模仿,網友直呼上頭!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幾百種方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很好懂,有些方言聽起來像聽火星語,聽半天一個字也聽不懂;為了方便交流,大家都講普通話。而且有一種地方方言叫「第二大普通話」,不僅容易理解,聽過的人也忍不住想模仿幾句,網友直呼上頭!這個方言是東北話,說起東北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東北地區又稱「東北三省」,是指中國的遼寧省、黑龍江省和吉林省。
  • 店員聽不懂方言,男子破口大罵:上海人不說上海話?說什麼話!
    近日,一則男子因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而破口大罵的新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爆料稱,在上海長寧路的一家「全家」便利店裡,遇到一位地道的上海男顧客,此人在結帳的時候,情緒逐漸失控,對著女店員破口大罵,事後還報復性投訴,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女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請他說普通話而造成的。
  • 華輝美食人: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第一竟是,你的家鄉上榜沒
    廣東的方言主要分為三類,粵語(橙色)、客家話(綠色)、潮汕話(紅色)、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難度係數分有兩種:廣東人聽了表示「毫無鴨梨」的方言,還有廣東人聽完表示「一臉懵逼」的方言。而其中最難學的5種廣東方言,就是下面這5種:第五名: 廣州話廣州話,一般而言指粵語,兩廣當地人慣稱「白話」,即兩廣地區的「普通話」。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
  • 中國最有感染力的方言,不是北京話,幾個月就能跟著跑「偏」!
    中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南方的方言和北方的差異很大,南方的方言更為多樣,南方的一些方言,可能連隔壁小城鎮的人都聽不懂。即使是同一個方言也能製造出不同的口音,而北方的方言更傾向於普通話,除了語調粗糙,其他地方的口音都有些類似普通話,很多人誤以為這種略帶口音的方言就是普通話。
  • 上海人說方言怎麼了?店員因聽不懂地道上海話,被辱罵還投訴
    近日,一則男子因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而破口大罵的新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爆料稱,在上海長寧路的一家「全家」便利店裡,遇到一位地道的上海男顧客,此人在結帳的時候,情緒逐漸失控,對著女店員破口大罵,事後還報復性投訴,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女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請他說普通話而造成的。
  • 中國愛講方言的4座城市,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卻不愛講普通話
    第一個城市是上海,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直轄市,也是中國的教育、經濟和金融中心,一般認為,在這樣一個發展的超大城市,普通話的普及率應該很高,然而,來到這裡的人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上海人根本聽不懂他們的語言,這是因為這裡的當地人基本上都是靠上海話交流的,只有在上海城外的人才會說普通話,所以有趣的是,這裡的人會先用上海話問路,如果你不明白,可以用普通話,但是,雖然上海話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