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2021-01-10 傑出世界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

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人們將它稱之為方言,區別於普通話。

雖然說方言各不相同,但是還是會找到一些共同點,畢竟是同出於普通話的,要是想學會另一個地方的方言,掌握的這些也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但是在我國的語言體系當中,有一個最難懂的方言。它就完全和我國的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因此就比較難學。

這個地方是浙江的江山,這個地方的口音,如果你想要學會的話那簡直就是另外學了一門新的語言。它的聲母和韻母的種類和數量就和漢語有很大的不同, 這樣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數量上。

我們普通話當中的語言數量以及聲調數量就只有四種,但是這裡的方言卻有八種,這樣的一種數量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差異,想要完全能夠掌握這個地方的方言,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由於是完全不同意我國普通話的一種方式,所以要想能夠掌握是需要時間,甚至說需要語言天賦的。

這種方言在全國範圍內只有58萬人會說,對比起我國全國的數量來說是非常少的,而這樣的語言由於難學也很有可能會面臨消失的這一個境遇。

雖然說統一說普通話能夠增強人們的交流,但是一個地方的特色是能夠保持那個地方活力的源泉,如果說都沒有人會說這種方言的話,那對於他們的語言文化傳播,甚至是他們那個地區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語言文化現在是一個平常難以保護的一個文化形式,人們都想用普通話來交流所以對於地方的方言就越來越少的人說,而這樣的東西又是大家所不能摒棄的,如何能夠維持這樣的發展,是需要大家去共同努力的,普通話雖然好但是也不能夠放棄自己的地方語言。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的傑出世界會帶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中國「最難吃」的6大特色,如果全部都愛吃,不是沒味覺就是吃貨

中國最受情侶歡迎的地方,被譽為「浪漫之都」,是你家鄉嗎?

世界上第一「袖珍國」是哪裡?整體面積僅25米,遊客只能待3小時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它到底難在哪裡?
    我國地域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匯聚而成的大家庭,不僅人口眾多,風俗習慣,方言也是十分不同。說到方言,還真的值得一說,我國的方言真的實在太多了,有時候一個鎮就說好幾種方言,而且非常不同,不只是口音不同,是本質上的差別。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與普通話不是同一個體系,全國僅有58萬人會說
    大家知道我國地域遼闊,這些客觀條件直接導致了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總的來說,這些方言分為一定的地域,有自己的規律性。請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不推進普通話的話,我們在自己的國家旅行,去很遠的地方,可能就不能用語言和當地人交流了。也不可能因此學習幾十、幾百種方言,很多人認為,雖然南北方言有各種各樣的差異,但一個人待久了,自然就能學會,和普通話的差別並不大,只要理解幾個關鍵詞就可以了。
  • 我國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習慣講方言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一般我們去到另一座城市旅遊,像本地人問路時,會聽到帶著方言味道的普通話。但本地人之間聊天卻不用普通話。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更習慣講方言的城市,除了上海和四川,剩下一座城市你知道是哪嗎?上海,作為我國經濟中心,世界一線城市,繁華程度可見一斑。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上海的開放程度和國際化都是很高的。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學生們常常抱怨說英文太難懂,英文難學,實際上拿漢語跟英文相對比就會發現,漢語要難學得多。雖然英文的詞彙量遠遠比漢語要多,然而漢語的意思卻比英文要複雜得多,這點從古人喜歡的文字遊戲就能看出來。不過注意的是,說是漢語,其實漢語還分成標準語和方言,人們常指的漢語僅僅是標準語普通話。
  • 曼且思普通話資訊:全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隨著我國普通話推廣活動的進行,現在大部分人都能使用普通話進行無障礙交流,但是提到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可能很多人第一想法都是北京,因為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的現代標準漢語。但是中國「普通話之鄉」並非北京,而是河北灤平。
  • 我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第一毫無爭議,有你家鄉嗎
    在當初的閉關鎖國中,把中國與外界的交流全部給關閉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外界長啥樣,後來沒有閉關鎖國的中國,逐漸開始和外界有了交流,甚至還和一些國家達成了合作的協議,兩國也是會有許多交流的名額。外國人來我們中國學習和工作必須學習普通話,以後定居中國就學習普通話,但外國人在哪裡學習中文,是非常大的學問, 今天介紹方言中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讓外國人聽。
  • 愛說方言的三個城市:上海話難懂也很好聽,有你們的家鄉話嗎?
    愛說方言的三個城市:上海話難懂也很好聽,有你們的家鄉話嗎?我們國家的疆域面積非常的遼闊,因為這樣的原因,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南北差異也很明顯,不過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我們每個地方的語言習慣也不同,有些方言說出來的確是挺樂的,有些方言說得就像是外國話一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最愛說方言話的城市是哪三座吧!
  •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那麼,可能很多人認為北京是說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其實不是。比如:天熱難耐,想表達這一想法。普通話:天太熱了,真受不了這天氣北京話:這天兒也忒特麼熱了!相較於普通話,北京話的兒化音較重,句子尾音會上調,而且很強調又重又長的吃音。真正的普通話其實比北京話要「省舌頭」。
  • 中國哪裡的塑料普通話最燙嘴?不服來戰!
    古裝玄幻劇裡好像只有丑角或者小嘍嘍才會蹦幾句方言。而現代背景的劇,即便有明確的地域設定,比如《親愛的麻洋街》設定為廣州,主角們也是一口字正腔圓的北方官話。不過,現實世界裡,關於普通話的掙扎絕對不是過去式。
  • 我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中國作為多民族人口大國,方言更是多種多樣,劃分標準至今未達到統一和完善,只籠統概括出來十大方言——官話、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但事實上很多地區還是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比如說南昌、廣州、福州和長沙。
  • 廣東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榜單出爐,第一我就服了!
    到了大學,才發現我們將普通話作為國語真的是太明智、太正確的決定了!如果不是普通話,我們可能根本沒法和站在自己面前的童鞋交流。 因為在我們廣東,方言實在是太多了!
  • 一個最不像廣東的城市,普通話成為多數人方言,很少人會說粵語
    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每座城市處於的地段都會有一定的區別,從而導致它的溝通語言也有很大的差異。提起廣東都不會陌生,它的經濟總量很出色,已經連續多年時間在全國排名都是第一的位置。最主要的溝通語言就是粵語,如果自己會說粵語,穿梭在廣東各個地方會覺得非常親切。
  • 【專訪】漢語言研究者鄭子寧:未來新方言,可能是不同口音的普通話
    一定程度上來說,現代漢語讀音體系的建立不是遵照一個嚴格的邏輯系統,一方面遷就大眾的語言習慣,另一方面又要規範糾正大眾的語言,這種相對搖擺的狀態導致了一些我們可能覺得不太合理的現象出現,我覺得也是正常的。03 方言保護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值得商榷界面文化:我們看到,真正大範圍推廣標準漢語(普通話)實際上要到民國時期了。
  • 說普通話最「費勁」的兩個新一線城市,說的很標準,但就愛講方言
    雖然現在的普通話普及了,但人們平時會練習普通話,但還有很多地方用方言,因為方言是一個地方的特色,所以要被大家繼承,我國有兩個城市的人總是說流利的方言,說普通話很吃力,很多遊客聽了半天也聽不懂當地人在說什麼,你知道這兩個城市是哪裡嗎?
  • 中國最有感染力的方言,不是北京話,幾個月就能跟著跑「偏」!
    中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南方的方言和北方的差異很大,南方的方言更為多樣,南方的一些方言,可能連隔壁小城鎮的人都聽不懂。即使是同一個方言也能製造出不同的口音,而北方的方言更傾向於普通話,除了語調粗糙,其他地方的口音都有些類似普通話,很多人誤以為這種略帶口音的方言就是普通話。
  • 中國哪裡的方言罵人最狠?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什麼,你還不知道祖安?祖安人因擅長噴人、懟人,祖安也漸漸成了「噴子藝術家」的聚集地,常常上來就問候人家「祖上安康」,若要強行前往,勸君千萬三思。△祖安,一個普通人不敢輕易涉足的地方隨手在小破站上輸入「祖安」和「方言」這兩個關鍵詞,你就能欣賞到我國各大語言體系在罵人這一領域上的傑出成就。
  • 援鄂醫療隊緊急編纂「方言寶典」,武漢方言很難懂嗎?
    不過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就是可以差得這麼遠——在漢語方言學上,武漢方言偏偏屬於「北方方言」。佔漢語人口70%的「北方方言」是普通話的「基礎方言」。因此武漢方言比起東南沿海的一些方言來說,顯然要好懂一些。就拿最常用的人稱代詞來說,武漢話跟北京話一樣都說「我、你、他」,而沒有「儂(上海話)」、「汝(廈門話)」或者「佢(廣州話)」這樣的說法。
  • 華輝美食人: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第一竟是,你的家鄉上榜沒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在廣東,就有72種地方方言。出來工作之後,平時覺得用普通話交流還沒什麼,但是大家一講起地方方言,我的內心就是:我們不都是廣東人嗎?一不小心,就變成「雞同鴨講」。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廣東真的好正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