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報國 清正廉潔——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及詹氏一族

2021-01-15 環球網

在安溪縣城鳳冠山坐落著一座「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在祥華鄉有一座靈惠廟,它們都與一人有關——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

詹敦仁開疆置縣,勸諭教化,愛民如子,退隱佛耳山後,百姓為其立生祠;他報國丹心,致力於祖國統一,青史垂名,南宋朝廷敕賜「靈惠」廟,「父子封侯」;留下《勉兒》詩,勸誡子孫為官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

安溪詹氏後裔賢才輩出,歷代中過進士的不少於10人,20多人為官,他們多秉承家風、祖訓,清正廉明。如今,詹敦仁後裔在各地開枝散葉,僅在臺灣就有13萬人之多。

□本報記者 謝偉端 通訊員 黃東華 文/圖(除署名外)

開疆置縣 勸諭教化

在安溪鳳冠山坐落著一座「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佔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670多平方米,由主殿、東西涼亭、東西樓管理房、金爐和進館門組成。主殿內有詹敦仁聖像、詹敦仁生平事跡及圖解、詹敦仁和其子詹琲詩詞十八屏、詹敦仁親筆撰寫的「新建清溪縣記」、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黃鳳翔撰寫的「重修開先令祠記」等。紀念館新姿規制古典,巍峨高峻,氣宇軒昂;內有石木藝術精雕、古香古色;詩詞、聯文,如鑲珠嵌玉,滿室生輝;建築技藝精湛,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據介紹,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前身為「清溪縣開先令詹公祠」,據《泉州府志》記載,詹去,邑人思之,為立生祠,祠在縣廳之東。祀清溪縣首令詹敦仁。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敦仁辭世,士民因祝祭不便,狀乞改於縣廳外東界重建,980年改建祠宇為「清溪縣開先令詹公祠」,以緬懷先令「愛民如子,惠利及民,清修砥節,廉頑立儒之風」。「開先祠」歷經千年滄桑,幾經興廢與遷徙,曾被改建為銀行,原貌全毀,風光無存。二十世紀90年代,海內外安溪詹氏鄉親和有識之士懇求恢復「開先祠」原貌。安溪縣人民政府於1998批准擇地重建,並將「開先祠」易名為「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紀念館建設歷時六載,於2004年11月19日落成。

無論是「開先祠」還是紀念館,都是表彰、緬懷詹敦仁開疆置縣的功績。史載,五代十國時期,開運二年(945年),留從效授南唐節度使,據有漳、泉二郡。留從效視敦仁才識非凡,闢之為屬,敦仁力辭不獲,乃求監南安縣小溪場。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敦仁到任視事,嘉山川雄壯,喜人物夥繁,思築而縣之,乃具文請於郡曰「本場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鄰界,因今之地,可以置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獲準置縣「清溪」(1121年易名「安溪」),遂為首令。

置縣初時,安溪「地華人夷,業儒者寡」,敦仁洞悉根本,乃倡學教化,大樹學風,故雖學富五車,尚身體力行,手不釋卷,韋編三絕。五季之衰,土宇瓜分,生靈塗炭,不可勝紀。敦仁立足農林,率黎民百姓披荊斬棘,墾地造田、興修水利、栽桑種茶。清溪百姓「荷畚執筐,各安職業」。其時「土有茶谷麻桑之出,地多麟麈禽魚之產,民喜耕織,冶有銀鐵,稅有竹木之徵。」

心懷社稷 致力統一

在安溪祥華鄉美西村佛耳山麓,有一座靈惠廟,其為安邑詹氏始祖廟宇,前身為詹敦仁肇基佛耳山下的故居清隱堂,後改為介庵、清禪院、靈惠祠、靈惠廟。祖廟肇建以來,香火傳承,迄今已千餘載。雖幾經修葺,然歲月侵蝕,風雨腐壞,廟宇日就頹毀。靈惠廟最近一次重修是在2008年。工程總佔地面積約7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多平方米,文化廣場面積3800多平方米。靈惠廟至今仍保留許多具有較高價值的文物。堂中隔屏有朱書的詹氏生前詩詞;廟中楹聯均出自名家之手。

記者了解到,除了祥華鄉有靈惠廟,安溪湖頭、虎邱、西坪,惠安,臺灣也有靈惠廟,它們都是祥華祖廟的分爐。

靈惠廟正中間有個牌匾「父子封侯」,背後記述詹敦仁父子致力於祖國統一的感人故事。五代十國時期,國土分裂,戰亂頻仍,幾無寧日。詹敦仁為民生計,奉行「大同世界」思想,一生「報國丹心赤」,時時心懷社稷,以國家統一和平為己任。少時,上書閩王昶,勸之入貢。昶賞其才,命參決軍機大事,強以袍笏,敦仁不受而謝之以詩曰:「爭霸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可傷悲,往來賓主如郵傳,勝負幹戈似局棋,周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謾勞思!江山有待歸須早,好向鷦林擇一枝」。壯時,敦仁與南唐節度使留從效交往甚密,常與縱述古今。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乘間述古者逆順禍福之理」,「恆勸歸順」,並代撰表入貢京師。後因「周世宗江南有畫江之約,未之見納」,未果。老時,敦仁仍致力統一,矢志不移。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陳洪進霸守漳泉,拒不歸宋,敦仁乃遣其子詹琲力勸洪進。詹琲曠世奇才,議論慷慨,略曰:「昔在中唐,權移方鎮,弘正莫安於全魏,茂昭難保於中山,終須向闕之誠,入展執圭之禮……朝恩疊被,宜思國勢,永圖歸我封疆,上其符印將使萬世之,下用作忠臣,遂令二郡之封,皆為順國。」洪進聞之,見大勢所趨,始嘉納之,即獻漳泉二州並請詹琲代撰《獻地表》,表中雲「願以所管漳泉兩郡獻於有司,使區區負海之邦,得為內地,蚩蚩生齒之眾,復見太平。」宋太宗覽表後贊曰「漳、泉二州之民少瘳矣!」敦仁之策奏效,俾漳泉二郡之民得脫鋒鏑屠戮之禍,國家統一大業遂成。敦仁父子亦歡喜之至,於當年中秋賞月之際,父子舉酒聯吟:「幹戈時已定(敦仁),款款話平生(琲)……」

宋鹹淳三年(1267年),鄉紳林濟川等列其事跡,請頒賜廟號,四年,南宋朝廷敕賜「靈惠」廟,八年(1272年)敕封詹敦仁為「靖惠侯」,敕封其子詹琲為「靖貞侯」(史稱「父子封侯」)。

一身正氣 淡泊名利

詹氏後人的清正廉潔與詹敦仁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詹敦仁一身正氣,不同於一般官吏,不追逐名利,不貪財、不奢侈,為官清白,潔身自好。至於世俗冠冕,不屑一顧。新建縣城時,為減輕民眾負擔,不誤農時,詹敦仁利用農隙,徵調城郊民眾及輪值的士兵,每人服役三天,共同興建「立門樓、廊廨廡、開邸肆」,第二年十月竣工,「民不告勞,兵不憚用」。城池成就,詹敦仁既而謝事,隱於佛耳山。「詹去,邑人思之,為立生祠」,在封建社會裡,老百姓能對一個離任的縣令有如此深厚的情感,實屬罕見。

詹敦仁歸隱佛耳山,夫妻朝夕相伴,耕田而食,採薪而炊,時而品茶吟詩,時而讀書彈琴,樂天自在。臨終之時,他在自己的畫像上題寫「清者其形,隱者其跡。千古虛名,一朝過客。袖手西歸,風清月白。」「公傾世,吏民如喪所親,道路號泣,立像作佛事者七日」。沒有真摯的感情,就不可能有這樣隆重而又感人肺腑的場面。

詹敦仁曾做《勉兒》詩一首: 明時方急士,儒術可謀身。報國丹心赤,傳家黃卷新。窗檠宜自勉,蔬飯莫嫌貧。吾老子應少,祿榮須及親。大意是說:人生在世,應該審時度勢,認知天地,了解社會,積極投身於社會工作之中,有所成就;而要建功立業,首先應該懂得用儒家學術來修身養性,提升自我道德情操。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要有愛國情懷,永懷報效祖國的赤子丹心。有大志,還得有學問。因此,必須時時刻刻努力學習,常翻書卷,博學審問,思想日新。我們的先輩就是這樣倚靠在窗檯燈前苦讀,這應該成為你們的榜樣,時時勉勵自己,讀書不止、探索無息;至於生活方面,應該艱苦樸素,不要嫌棄咱們家貧,節儉本來就是咱們家的傳統,哪怕將來富貴了,都不能忘記節儉家風。我現在老了,而你們還年輕,將來有出息了,獲得俸祿,有了榮譽,更需飲水思源,知恩報本。

安溪詹氏後裔賢才輩出,代不乏人,歷代不少於十人中過進士,包括詹鉞、詹約、詹遜、詹文希、詹汝升、詹萬古、詹承祖、詹源、詹仰庇、詹彬等,尤以明代御史詹仰庇為傑出。詹仰庇,詹敦仁二十一世孫,官至監察御史、刑部右侍郎,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蜚聲朝野,流芳後世。

詩茶傳家 推廣茶業

公元956年,詹敦仁辭官隱居於安溪縣西部邊陲佛耳山下的多卿(為地名,現為安溪縣祥華鄉美西、新寨、白玉、石獅、美侖、白坂等詹姓自然村的總稱)。

隱居期間,詹敦仁創作了很多首茶詩。如「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竟日款談玄。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是禪。閒掃白雲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與介庵遊佛耳煮茶待月而歸》);「潑乳浮花滿盞傾,餘香繞齒襲人清。宿醒未解驚窗午,戰退降魔不用兵。」(《龍安悟長老惠茶,作此代簡》)和「一榻懸初地,高賢不厭過。山窗雲愛戴,石徑草婆娑。磬響村煙寂,茶香客話多。依依忍言別,新月上藤蘿。」(《下帷天寧寺梅瓊州過訪和來韻》)。據專家考證,這是目前可見到的最早的安溪詠茶詩。詠茶詩將安溪產茶的歷史向前延伸了數百年。

直至今天,多卿的詹氏居民還是以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為主業,可謂是家家戶戶涉茶,絕大多數人純粹依靠茶葉經濟發家致富。詹氏富源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其董事長詹保凌是詹敦仁第35代傳人。6歲起,她在父親及同村老茶農的精心調教下,展現出在茶葉方面過人的天賦,制茶、制好茶就是她最大的樂趣。為此,每當茶季,她幾乎每天晚上制茶到凌晨。2001年,詹保凌帶著家裡籌來的3000元現金和自製的茶葉,來到了泉州,開始她綠色的創業夢,其間歷盡的艱辛非常人能夠忍受。在詹保凌的帶領下,富源茶業依託著「誠信經營、質量取勝」,經歷了10多年的風風雨雨,已成長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茶行業著名品牌,2016年,公司商標「詹氏富源」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7年12月,獲評「泉州市老字號」。「在決定商標是用富源還是詹氏富源時,我曾考慮了很久,直到最後才決定用詹氏富源。」時運賦予了詹保凌傳承和推廣詹敦仁茶文化的使命。

旅遊攻略

品鐵觀音 賞杜鵑花

由於詹敦仁隱居安溪祥華鄉佛耳山下,有關詹敦仁的遺蹟也都散落在祥華鄉。到了祥華,除了瞻仰靈惠廟和詹敦仁墓外,一些地方也不可錯過。

祥華鄉盛產茶葉。目前,富源等多家茶企已經或準備回祥華鄉投資建設茶葉基地和茶莊園。茶莊園集茶葉栽培、加工、科研、茶生態參觀旅遊、茶文化休閒為一體,是遊客們觀光的好去處。遊客來到祥華,也可以進入茶農家,好客的茶鄉人民一定會拿出好茶接待。

祥華鄉名勝也不少。佛耳山,又名佛天尖,海拔1535.5米,是安溪的第三高峰。山峰幽奇,山體峭絕高大,風景俊秀,古有「有我的高,無我的秀;有我的秀,無我山尖上一鴻長」之稱,詹敦仁贊之「美如佛」。現山上仍有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如望雲亭遺址、佛耳開天石刻、慈順夫人李氏墓、佛天巖及洞穴奇特的仙人洞等。每年4月,佛耳山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爭奇鬥豔、奼紫嫣紅,使慕名而來的遊客如墜花海,如痴如醉。

祥華的明代冶銀、冶鐵遺址,分布於珍山、白玉、祥華等村。位於美西村的芹案寨遺址,系清道光年間巨富詹經力(人稱詹百萬)所築,平面呈長方形,基石壘砌過門楣,混凝土築牆,寨牆厚3米,佔地約千餘平方米。此外,舊寨、祥東、福新、河圖等村也有寨堡遺址。位於福洋村福洋尾自然村的古石拱橋,名曰萬安橋,建於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216塊長方形花崗巖砌成,是迄今縣內所知最早建造的石拱橋,在全省也屬少見。今橋、碑尚存。

坐落於福洋村的「垂裕堂」土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陳振貴建造,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樓佔地面積2325平方米,呈四方形,土石木結構。此外,珍山村的「萬全樓」「常植樓」,祥華村的「斯美樓」,後洋村的「孫明樓」,都是研究古民居建築文化的實物物證。

相關焦點

  • 千年前,詹敦仁早已傳授「清淡飲食觀」
    其為五代安溪開先縣令,一生淡泊名利,晚年稻米素餐,清茶為伴,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田園詩賦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的建築宏偉壯觀本期人物簡介詹敦仁:字君澤,號清隱,五代時期安溪開先縣令,勤政愛民、清修砥節。
  • 你好,我叫安溪,這是我的簡歷
    安溪,置縣於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開先縣令為詹敦仁。詹敦仁(914—97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隨王審知入閩。南唐保大十三年(945年),留從效出任清源軍節度使,知泉州,邀詹敦仁當屬官,敦仁力辭不獲,於是求監小溪場。上任後,他看到這裡山川雄壯,人物夥繁,便向上奏文稱「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鄰界,因今之地,可以置縣」,獲得批准,並以境內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詹敦仁受命首任清溪(今稱安溪)縣令。現在,安溪是泉州市轄下縣區。安溪特色鮮明,名茶飄香。
  • 詹氏家族簡介
    詹氏宗譜,又稱詹氏族譜、詹姓家譜。詹氏宗族自周宣王封支子為詹侯始,迄今二千八百餘年。詹氏宗族譜牒,代有編纂。現存較早宗譜是元朝的《慶源詹氏族譜》,最早譜敘是載於《建峰詹氏宗譜》的《詹氏敘略》和《詹氏世系敘略》纂於延熙十八年,即公元255年。詹氏譜牒上承漢、唐家乘,下傳宋、明族譜,盛於明、清,改革開放以來編修宗譜更是蔚然成風。
  • 元朝至民國詹氏家譜收錄,詹家人必看!
    07、【福建安溪】佛耳安溪詹氏族譜:始祖詹清隱。詹仰庇(1534年-1604年)纂修,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一六0五年,抄本三冊。據詹慈藏清抄本縮制。珍藏處:臺灣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08、【安徽徽州】新安星源龍川詹氏統宗世譜:二卷,(明)嘉靖間刻本。珍藏處:北京圖書館。
  • 八百年詹氏墨寶
    當時,朱熹第25代世孫朱家溍先生在北京看到保存完好的先祖遺墨時,欣然提筆,為那帖卷做了題籤和跋:「先文公朱子手書《春雨帖》真跡與張宣公手書《新祺》、《佳雪》、《桑梓》三帖真跡,共裱一卷,為遂安詹氏所藏。自南宋以降,至今經數百年,洵可貴也。餘得展卷伏讀,深感慶幸。」是啊,這薄薄的書札長卷,是如何在漫漫的顛沛時光裡,在詹氏一族手中保存得如此完好?
  • 你姓詹,你知道詹氏來源嗎?
    在湖南省圖書館典藏的《青山彭氏敦睦譜·宗系》中記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採等六子,娶雕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累祖、白民等子,一女曰嬅。」
  • 詹氏食品
    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95年,是涉足林業生態基地建設、優質農特食品精深加工、連鎖加盟銷售、電子商務等產業的企業。公司總部位於*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旗下設有兩家全資子公司——安徽殼殼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安徽詹氏飲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及6家銷售子公司。
  • 丹心譜——李世剛、李世東、劉海龍繪畫作品展開幕
    12月10日,「丹心譜——李世剛、李世東、劉海龍繪畫作品展」開幕儀式於周口市沈丘縣美術館舉行,展出三位藝術家創作的「周恩來總理偉大一生」紅色經典系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感恩奮進系列美術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素描近200幅。
  • 弘揚梅花精神 傳播廉潔正氣 梅花精神與廉潔文化館成黨日主題活動...
    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由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紀委監委與雪山梅園共同打造的「梅花精神與廉潔文化館」梅花精神與廉潔文化館」自今年3月開館以來,通過接待各單位組織黨員幹部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弘揚梅花精神,傳播廉潔正氣。
  • 「擊」活指尖上的商機 安徽詹氏食品轉戰電商
    原標題:「擊」活指尖上的商機——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之「電商換市」篇提到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城人幾乎無人不知。成立於1998年,經過多年的品牌化發展,詹氏公司在堅果類食品行業中已佔據重要一席,其實體店在全省及周邊地區大中城市也是遍地開花。
  • 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歷(圖)
    詹氏」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六、《創新發展之飲品開發》詹氏一直圍繞山核桃食品的精深開發孜孜不倦,從未懈怠。相繼開發出原果、手剝、仁、油等不同形態的產品,以及椒鹽、奶油、低糖、無糖、木糖醇、微辣等不同口味的特色山核桃食品,詹氏將眼光投向更遠處,詹氏深知唯有突破創新,才能持續領跑農特食品行業。
  • 豫章師範學院師生同臺表演 弘揚廉潔文化
    歌曲《廉潔自律之歌》讓「廉潔」二字在觀眾耳中縈繞。同學們帶來的配樂詩朗誦《我願是蓮》,讓同學們體會到作為豫章師範學院的學生、未來的人民教師,應當永遠保持一顆「無塵、無畏、無悔」的廉潔之心。萬柏楷 攝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11月26日晚,豫章師範學院「同頌清風情,蓮花盛自開」第34期豫章社彩校園文化活動順利開展。該校黨委書記賀瑞虎,黨委副書記陳運平,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謝謀盛,與各部門負責人及師生代表一起觀看。
  • 【喜報】江北區5個作品在重慶市「清風潤萬家」家庭廉潔文化徵集...
    【喜報】江北區5個作品在重慶市「清風潤萬家」家庭廉潔文化徵集活動中獲獎!近日,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婦聯、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通過人民網,開展了2020年「清風常伴•廉潔齊家」家庭助廉立德展示活動,通過黨員幹部家庭展演廉政節目,表揚先進典型,展現黨員幹部家庭清正風貌,展示全市家庭助廉工作成效,並公布了「清風潤萬家
  • 浙江遂安詹氏舊藏南宋詹儀之告身回歸故裡
    今年秋拍我們古籍部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拍品,浙江遂安詹氏舊藏南宋詹儀之告身,它牽涉到了非常豐富的歷史信息,我們在北京也做了一次專家研討會。這件文物出自浙江,所以今天我們又請了浙江的專家一起來談一談它的淵源。2001年的春拍,中國嘉德上拍過一批詹氏舊藏宋代文獻。這批東西在此之前是歸屬於浙江遂安,現在應該叫淳安。遂安詹氏家族在二十世紀末將這批珍貴的家藏整體釋出。
  • 安溪喜添「國字號」生態名片
    截至2019年,安溪全縣涉茶總產值已達191億元,連續十年居全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除了收穫「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縣」等一批「金字招牌」,安溪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還取得了「九連優」的成績。去年,安溪列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第54位,今年則躋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百強縣第五位。
  • 安溪:織就交通網 暢通脫貧路
    在茶鄉廣袤大地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正成為歷史,廣大群眾「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逐漸變為現實。疫情期間,每天天還未亮,安溪縣虎邱鎮禾康好農基地負責人林思達就早早起床,和工人們依據配貨單,對皇帝菜、板慄南瓜、筍乾等農產品打包裝箱,經過郵政公司的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進行分揀、消毒後配送,送往各個社區家庭當中。
  • 「牛頭宴」典故驚心動魄 「詹氏燒酒牛頭」開啟鴻運
    廣信區茶亭有家江南詹氏草鴨館,店裡的「詹氏燒酒牛頭」很有儀式感,吃起來「真香」。其製作人詹世兵說:「詹氏燒酒牛頭是招待貴客的,象徵著牛氣沖天,也預示著鴻運當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