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杉育苗栽培新技術

2020-12-07 吉山花瑤

雲杉育苗栽培新技術

楊 琳

雲杉是我國特有的優良品種,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南部、陝西省西部及青海省東部。雲杉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比較耐陰、耐乾燥、耐寒冷,適宜生長在海拔2 400~3 600 m的地帶。其樹形高大、紋理均勻、結構緻密,是用於建築、製作家具等的優質木材;雲杉對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營林造林的好品種。

1 雲杉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

雲杉是常綠喬木,外形非常美觀,樹冠卵形或者圓錐形,樹幹挺直、枝條開展,樹高可達50 m,胸徑可達1~2 m,樹皮為紅褐色或者灰褐色,常見有小塊樹皮自行脫落。葉片長1~2 cm,葉片微尖或極尖,稍彎曲。球果顏色從黃褐色逐漸變為慄褐色,呈卵圓形,長6~10 cm,種鱗為倒卵形,球果大約在成熟半年後脫落。雲杉花期在4—5月,種子成熟期在9—10月。

雲杉為淺根系樹種,多分布在高山林區,溼潤涼爽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適宜其生長。在自然條件下,位於陰山灌木叢中的幼年雲杉生長發育旺盛,在全光條件下,小樹生長不良。雲杉對水肥條件、光照非常敏感,如果在荒山陽坡造林,需採用先進的造林技術,否則成活率較低。

2 雲杉育苗栽培技術

2.1 種子準備工作

2.1.1 採種。小隴山天然林中的雲杉種子大約在10月成熟,球果顏色為慄褐色時適宜採種。採種的關鍵是選擇好母樹,要選擇生長旺盛、沒有被病蟲害損害、樹形良好的30~40年生母樹。林場採種常常不能滿足育苗的需求,通常還要向當地的群眾收購種子,這種方式獲得的種子質量常常得不到保證,有條件的林場可以建立母株林以滿足育苗需求。採集或者收購的種子要及時晾曬,之後脫離除雜,放置於通風乾燥陰涼處保存備用。

2.1.2 種子處理。為了提高種子出芽率,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常用方法有雪藏催芽、低溫催芽,其中低溫催芽效果較好。

低溫催芽,需在播種前2個月將採集的種子先用水浸泡24 h,撈出後用0.15%福馬林溶液浸泡30 min,撈出用水清洗後與乾淨的溼河沙按照1∶3的比例混合均勻,放置在0~5 ℃的環境下保存一兩個月,即可達到催芽要求。如果種子沒有出現裂口,可以將種子放置在18~25 ℃的環境下進行高溫催芽,種子有1/3出現咧嘴的時候,即可進行播種 。

雪藏催芽,是在播種前一年12月,將種子和雪(或者碎冰)按照1∶3的比例均勻混合放在背陰處的深坑中進行雪藏,在此期間要防止鼠、鳥等野生動物破壞。播種前15 d將其取出,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 h,撈出用水清洗直至沒有顏色為止,再將種子放置在15~20 ℃、溼度為60%的室內催芽,種子要經常翻動、噴水,保持溼潤,經過8~10 d種子會出現咧嘴,此時即可進行播種。

2.2 整地做床

播種前一年秋季進行整地做床。先用滅茬耙、旋耕機等將土壤中的根茬、雜草清除乾淨,再進行深松整地。整地前,667 m 2 施腐熟的農家肥500 kg或者磷肥50 kg,同時667 m 2 施用硫酸亞鐵4~5 kg對土壤進行消毒。整地完成後進行做床,育苗多採用高床,苗床一般為東西方向,苗床寬1.0 m、高0.3 m,長度可以根據育苗的數量來定,也可以根據地塊來確定 。

2.3 播種

播種前7 d先對土壤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劑為硫酸亞鐵,施用量為70 kg/hm 2 ,之後給苗床灌足底水,待床面乾濕度適宜時進行播種。播種通常採用開溝條播的方式,播幅寬度為6.0~8.0 cm,行距為15.0~20.0 cm,開溝深度為1.0~1.5 cm。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在條溝內,之後用鬆軟的細土覆蓋,覆土不能太厚,一般為0.5~1.0 cm,如果覆土厚度超過1.0 cm,會降低發芽率,同時不能太薄,少於0.3 cm也會對發芽率產生影響。覆土後要進行輕微的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結合,以利於出苗。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667 m 2 播種量為50~60 kg。雲杉幼苗喜陰,因而播種後要蓋上竹簾、草簾或者搭建遮陰網,覆蓋物要乾淨,以免帶入病原菌。播種後要避免澆水,以防土壤板結,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土壤的墒情進行噴水,使床面保持溼潤。播種後15 d左右幼苗開始出土,30 d左右幼苗出齊。播種後,要有專人看護,防止鳥獸掘食種子。

2.4 苗期管理

2.4.1 灑水、遮陰、防寒。在出苗期,水分管理非常關鍵,要經常噴水使床面保持溼潤,以利於苗齊苗壯。幼苗長出真葉後,可以根據土壤墒情適當進行灌溉,並且加強看管,防止鳥害。幼苗生長初期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尤其是氣溫對其影響較大,在幼苗出土到放葉初期,氣溫較低、出現晚霜時,要對苗床進行澆水或者在田間放煙防止霜凍。另外,對雲杉幼苗要做好遮陰措施,可以搭建遮陰棚,以免受到日灼威脅。幼苗出土30 d後,苗木的抗性增強,生長速度加快,此時可以通過澆水進行「蹲苗」,促使幼苗根系生長。

2.4.2 草害和病蟲害防治。幼苗生長期要及時清除雜草,清除雜草時要注意不要損傷幼苗,拔除雜草後草根處的空洞要及時用土覆蓋壓實。幼苗期易發生猝倒、立枯病,發現後要及時採取措施,並將病苗拔除燒毀。苗出齊後,可以用0.5%波爾多液或0.5%高錳酸鉀溶液噴灑防治,噴灑1 h後用清水衝洗幼苗上的藥液,以防藥害。對於金針蟲、蠐螬等蟲害,可以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等藥物進行防治 。

2.4.3 追肥。幼苗追肥可以根據苗木長勢及葉片顏色來確定,如果底肥不足,幼苗生長較慢,可以在6月上旬667 m 2 追施尿素6~7 kg。後期生長過程中,苗矮小且葉片不肥厚,可以施氮肥;根系不發達,葉片易脫落,可以追施磷肥;幼苗高且瘦,可以追施鉀肥。

2.4.4 越冬管理。9月下旬以後,要停止追肥,以利於苗木木質化,讓苗木安全過冬。對於一年生苗木,在上凍前可以用10 cm厚的苔蘚等覆蓋苗木,並澆水凍結覆蓋物,保持苗床不乾燥。待春季來臨氣溫升高時,將覆蓋物撤掉。對於二年生以上苗木,冬季來臨時澆足凍水即可。

2.5 苗木出圃、移栽

雲杉苗經過三四年培育才可以出圃,春秋出圃均可,但以春季出圃最好,春季要在土壤解凍、苗木生長前進行,秋季要在土壤上凍、苗木封頂停止生長時進行。起苗前要先澆水,使土質鬆軟,起苗時要確保根系完整,最好邊起苗邊造林,不能及時栽種的,要假植好,以免苗木死亡。同時,要對有些苗木過長根系進行修剪,方便種植。如果苗木需要經過長距離的運輸,運輸時要用保水劑或者蘸好泥漿,打包要嚴實,防止苗木失水,同時苗木之間要留有空隙,以免因苗木的呼吸作用散發熱量造成焐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中途加水。

2.5.1 大苗移植前的準備工作。雲杉在苗床上生長3 a後即可進行移植培育。通過對苗木移植可以降低生長密度,增加其生長空間,增強苗木的通風、透光性,促進根系進一步生長發育,提高苗木對立地條件的適應性。確保苗木移植成活的關鍵是要保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一方面移栽苗木的土壤要溼潤,另一方面要保護好苗木根系,防止體內水分流失。移栽前三四天,要對即將進行移栽的雲杉進行澆水,要澆足澆透,確保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如果在冬季移栽,要在上凍前進行澆水,如果沒有澆水,移栽前要在土球上潑水促使土壤凍結。起苗前,要在苗木南側做好標記,以便移栽時按照原方位入坑,以防止陰面樹皮在夏季出現日灼和陽面幹皮在冬季出現凍傷現象,並縮短苗木對新環境的適應期。苗木移栽前還要進行修剪,把病蟲枝、枯死枝和幹裙枝剪掉,對重疊枝和過密的枝條進行適當修剪。移植前要先對苗木進行分級,按大小進行分區移栽,這樣對於苗木的後期撫育管理非常有利,並可降低苗木分化程度。

2.5.2 移植季節。具體的移植季節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確定。對於北方地區來說,一般在春季進行移栽;對於南方地區,秋季比較溫暖溼潤,也適宜進行移栽。小隴山林區屬於溫帶溼潤氣候,春季移栽效果好。雲杉移栽要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也就是在春季苗木生長前進行。移栽最好選擇傍晚、無風的時候進行,同時注意雲杉移栽的地塊與原生長地不要相隔太遠,否則不易成活。有關試驗表明,雲杉移栽也可以選擇在入冬初雪後進行,移植成活率也較高。

2.5.3 移植方法和密度。移植常用移植機,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對於苗木來說,常採用帶土球移栽。移栽密度要根據苗木生長速度、苗冠大小及根系發育狀況來確定。移栽前2 d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要比移栽大苗土球的直徑寬50 cm左右,其深度也要比土球高15 cm左右。挖坑時,要清除土壤中的磚頭、瓦塊、草根等,如果土質不好,要更換好土。挖好坑後,在坑的底部施用優質有機肥料10 kg。待苗木移栽入坑後,將土回填、壓實。

2.5.4 苗木撫育管理。苗木移栽入坑後,立即進行灌水,灌水時要防止苗木倒伏,如有倒伏,要扶正並進行固定。苗木生長期間,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除草、追肥和病蟲害防治。

相關焦點

  • 河北樟子松容器育苗栽培新技術
    河北樟子松容器育苗栽培新技術閆樹英樟子松是一種喜光的深根性樹種,隸屬松科松屬,是常綠喬木,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但樟子松裸根成活率低,造林效果不佳,合理運用容器育苗栽培技術,有助於提高幹旱地區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造林 效果。容器育苗栽培技術,即在裝有營養基質的容器中完成苗木培育,然後配合移栽等後續措施進行植樹造林。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的優點頗多,它擺脫了季節、地域的影響、減少種子量的投入、可實施機械化操作、對植物生長影響小,因此在國內諸多綠化項目、治沙項目中均有廣泛應用。
  • 新技術栽培青梗菜
  • 蔬菜育苗專題(九)--芽苗菜栽培新模式--苗菜穴盤栽培
    苗菜生長過程需要從土壤或栽培基質中吸收營養,生長周期依四季氣候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一般為20~40天。苗菜成品可包含10餘種蔬菜,其色澤、風味和營養甚佳。而且大多數蔬菜的活性物質含量在幼苗期最高,如硫代葡萄糖苷、花青苷等。由於苗菜生長期短,栽培環境容易控制,完全可以做到無公害生產。苗菜在歐美發達國家被稱為沙拉蔬菜,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的大眾消費蔬菜。
  • 杜仲育苗栽培有妙招,科學育苗是關鍵
    目前已經很多農民兄弟進行人工種植,但是關於杜仲的育苗方法,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掌握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育苗,這是杜仲生長不好、杜仲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保證杜仲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進行栽培。下面就與大家共同分享杜仲如何進行科學育苗的技術。
  • 河南項城生薑育苗移栽間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河南項城生薑育苗移栽間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李 鋒生薑風味獨特, 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調味蔬菜,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由於生薑喜陰, 怕強光, 不耐高溫, 生產過程中為提高生薑產量常採取遮陰、 延長生薑生育期等措施。
  • 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可保證辣椒的品質與產量
    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可保證辣椒的品質與產量辣椒屬於草本植物,維生素C含量豐富,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採用辣椒棚栽種方式,以保證能夠為人們供應品種多樣的辣椒
  • 落葉灌木石榴育苗新技術
    落葉灌木石榴育苗新技術[科屬]石榴科、石榴屬[產地分布]石榴原產於伊朗、阿富汗等國家。中國南北各地除極寒地區外,均有栽培分布,主要在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石榴園林用途[品種分類]石榴為石榴科石榴屬植物,作為栽培的只有一個種,即石榴。石榴經長期的人工栽培和馴化,已出現了許多變異類型,現有6個變種。白石榴:花大,白色。紅石榴:又稱四瓣石榴,花大、果也大。
  • 櫟樹的栽培價值及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櫟樹的栽培價值及栽培技術要點分析張蘭蘭等0 引言櫟樹是我國重要的木材來源之一,其種子、葉子都可以通過加工用以食用和工業生產,因此櫟樹的栽培技術在當代林的業栽培領域中具有重要意義。3 櫟樹的栽培技術要點分析3.1 播種在櫟樹的栽培技術中,播種工作作為櫟樹確保櫟樹健康生長的基礎,需要種植戶進一步明確相關的技術要領,從而提升自身的栽培操作水平。
  • 西瓜嫁接育苗技術,有興趣的抓緊學習起來,嫁接栽培意義重大
    西瓜嫁接育苗技術是利用同科的葫蘆、瓠子、南瓜等具有抗土壤傳染病害特性的植物作砧木,以西瓜苗為接穗,進行嫁接育苗,成活後移栽到大棚或田間的一種栽培方法。西瓜嫁接育苗技術能夠克服重茬栽培障礙問題,減少枯萎病、蔓枯病等土傳病害發生,還可降低種植成本,提高西瓜品質和產量,是一項簡單易學、易於掌握、適用性廣的農業技術。
  • 湖北省茅蒼朮種子大棚內育苗新技術
    湖北省茅蒼朮種子大棚內育苗新技術蘭玉梅1 背景介紹茅蒼朮( Atractylodeslancea (Thunb.)DC.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多生於南方的山地、丘陵,是我國著名的道地藥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主產於江蘇、安徽、湖北、浙江、江西、河南等地。
  • 園林常綠喬木椰子育苗新技術
    園林常綠喬木椰子育苗新技術[科屬]棕櫚科,椰子屬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之間,尤以赤道濱海地區分布最多。中國種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集中分布於海南各地、臺灣南部、廣東雷州半島、雲南西雙版納。
  • 香莢蘭栽培:科學掌握育苗與定植技巧是關鍵,有助於提高產量
    但目前許多朋友在栽培香莢蘭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確進行,這是香莢蘭生長不好、香莢蘭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沒有正確掌握香莢蘭栽培技巧,香莢蘭也不會生長旺盛。為了保證香莢蘭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進行栽培。接著本文將與大家共同分享關於香莢蘭如何科學進行栽培。
  • 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技術
    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技術王 楠 徐小輝紫葉生菜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其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綠色生菜,尤其是紫葉生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除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預防高血壓、減緩肝功能障礙外為提高紫葉生菜產品品質,促進紫葉生菜產業在上海市崇明區的進一步發展,筆者現將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及露地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廣大菜農參考借鑑。1 育 苗1.1 育苗前準備育苗盤選用寬 30 cm、長 60 cm、200 孔的育苗盤。
  • 0209今日看點《春早熟豇豆栽培技術》《越瓜保護地高產栽培技術》
  • 羽衣甘藍的栽培種植管理技術
    其中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100克嫩葉中維生素C含量達到153.6~220毫克,在甘藍中可與西蘭花媲美。其熱量僅為209焦耳,是健美減肥的理想食品。羽衣甘藍可以連續不斷地剝取葉片,並不斷地產生新的嫩葉,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在歐美多用其配上各色蔬菜製成色拉。風味清鮮,烹調後保持鮮美的碧綠色。觀賞價值在華東地帶為冬季花壇的重要材料。
  • 新辣椒栽培技術
    辣椒栽培技術(1)選擇適宜品種: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後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節宜選用不同的品種。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種宜選較耐寒,對低溫適應性較強,座果節位低,早熟豐產的辣椒品種,如湘研1號、洛椒l號、贛椒l號、湘研9號等。
  • 苦瓜高產栽培技術
    總結苦瓜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選地、播種育苗、適時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苦瓜種植戶提供參考,實現高產優質。 3 適期播種育苗 苦瓜育苗採用拱棚育苗,根據五華縣亞熱帶氣候條件,為防止苦瓜幼苗移栽後凍傷,宜選擇在2月中旬左右播種[1]。
  • 草莓綠色栽培技術,贛榆區草莓發展現狀及解決辦法
    1贛榆區草莓發展現狀贛榆區草莓種植面積666.67h㎡左右,最早的種植模式為露地栽培,目前發展為設施栽培,栽培模式為日光溫室和大棚兩種。栽培品種主要為紅顏、寧玉、寧豐、甜查理、妙香。種植模式以一家一戶,自產自銷為主。
  • 大棚辣椒栽培技術
    一、我國辣椒產業現狀二、辣椒形態特徵與栽培技術的關係三、生長發育周期及對環境條件要求四、大棚辣椒栽培技術要點1、辣椒生產面積我國辣椒種植總面積基本穩定140-1603、栽培辣椒的特點●辣椒是在果菜類中最省工、省投入的蔬菜之一,同時,採收時間長,採收又較靈活,價格相對較高和穩定。●適於規模化種植,辣椒的種植技術較易掌握,通過培訓、實習及科技示範,很快能掌握其栽培技術。
  • 香椿栽培技術
    香椿栽培技術一、香椿的經濟價值 香椿屬楝科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喬木。四、香椿育苗技術(一)採種香椿一般7—8年生開始結實,採種應選生長健壯的15至30年母樹,成熟時,蒴果由綠色變為黃色,應及時採摘。北方地區一般10月中旬為適宜採收期。採摘後晾曬數天後,取出種子,去雜、幹藏,每公斤種子約6500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