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服飾消費下滑,繼續看好運動鞋服賽道
年初受疫情衝擊人們外出需求減少,終端服飾消費下滑。後疫情逐步受控,二季度開始跌幅收窄,消費逐步復甦。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服裝鞋帽、針紡織類零售額累計值9,399億元,同比下跌9.7%。近年來服裝行業發展放緩,整體增長仍缺少明確動力,但其中幾個細分子行業包括運動鞋服品類仍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過去五年保持了16%的複合增速,並且預估未來三年仍有大約每年10%的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000億元。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1)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相信疫情過後大眾鍛鍊意識也將進一步提高,對比發達國家,中國的體育服飾消費滲透率和人均消費仍處於較低水平,未來還有上升空間2)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帶來體育相關產品的消費升級3)國家對體育產業的政策支持。因此,我們認為過去幾年運動鞋服的高增速並非短期的階段性潮流,而是生活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必然趨勢,中國的運動鞋服市場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擴容,未來有望持續增長。
高速增長的同時,運動鞋服行業的集中度也在不斷提升,馬太效應明顯,頭部品牌在渠道資源、產品力和品牌力、營銷資源上構築起了壁壘。數據顯示,2019年CR5已經提高到63.3%,近幾年規模以上的品牌市佔率在逐年提高。市佔率按品牌排名,雙龍頭ADIDAS(20.2%)、NIKE(19.0%)仍然佔據頭部位置,緊接其後的是安踏(11.0%),斯凱奇(6.8%)、李寧(6.3%)、FILA(5.5%)。
疫情主要體現在Q1對線下消費的衝擊,大部分運動品上市公司流水都錄得超過20%的下跌,Q2開始修復,因此2020上半年各上市公司收入端都受到了負面影響,同時去經營槓桿的過程使得利潤端錄得更大幅度的下滑,但可喜的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保持了正的現金流流入。在Q2出現比較明顯的反彈之後,下半年呈現慢復甦的趨勢。縱觀行業,儘管銷售端逐步回暖,但庫存仍有壓力,同時折扣水平持續高於同期。疫情影響下龍頭公司顯示出更強的恢復能力,受益於強品牌力,部分公司庫存水平有機會在今年末恢復到健康狀態,如果能先比競爭對手先理順庫存,會在後續市場份額的爭奪上取得更大主動權。
而疫情也帶來了行業對於渠道結構和運營效率的思考。線下渠道:疫情加速了短期線下渠道的調整,強調渠道質量和單店效率的提升,關閉低效店鋪,新開大店。線上渠道:疫情期間線下流量向線上轉移,線上收入貢獻明顯提升。電商業務靈活多樣,包括直播帶貨、私域流量等多種形式,未來行業將更加重視線上渠道的管理和開發,線上線下的融合將成為大趨勢。另外,我們觀察到國際品牌近幾年紛紛開始DTC改革,其核心是強調直面消費者,重視消費者體驗,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更加緊密的聯繫, 也對差異化零售提出了更高要求,國產品牌也緊跟步伐,今年安踏也開啟了其主品牌DTC的轉型道路。
2021年行業展望
展望2021年,在雙循環的格局下將繼續深挖內需消費潛力,同時伴隨著經濟的恢復性增長,服飾的終端消費將進一步復甦,帶動行業庫存和折扣水平正常化回歸。明年將舉辦東京奧運會,疊加疫情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有望帶動運動鞋服行業的景氣度進一步提升,具備強品牌力的龍頭公司將更快恢復,修復基本面,搶佔市場份額,推薦關注安踏(2020)、李寧(2331)、特步(1368)等頭部公司以及滔搏(6110)、寶勝(3813)等優秀的運動鞋服零售商。同時我們也推薦關注深耕其他細分領域市場的龍頭公司,如羽絨服行業的波司登(3998)等。
2021年服裝零售行業首選公司
安踏(2020):銷售逐季回暖,DTC改革進度良好
李寧(2331):上半年業績超預期,盈利能力改善,期待下半年銷售進一步復甦
波司登(3998):上半財年業績超預期,自營及線上銷售表現亮眼
(文章來源:第一上海金融)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