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越陳越香」是一個謬論

2021-02-16 石一龍

美人遲暮,老茶慎喝。

文史以降,從屈子到曹公,從李白到潤之,無不感慨「美人遲暮」,生命短促。

確是,詩人易老,盛年難再之情橫槊古今,其苦情莫過於及時行樂,渴望功業。

茶人一世,我亦此慨。

面對今日茶業亂象中流,唯恐不能在短暫餘生力挽狂瀾,只能眼睜睜目睹敗茶之本性者橫行現世,肆意妄作。且不論茶人自有昭昭茶心,就茶論茶,我亦為詩者,心尤憂憤哉。

而「老茶慎喝」,其慎有二:。一慎,慎重得一老茶,就是彌足珍稀。老茶!老茶!顧名思義是珍稀之物,喪失飲用價值而獨具觀摩與瞻仰的文物價值;二慎,即不好喝、還有倉味,六六粉的味道,傷喉傷腸胃,滋味不好,難以入口,究竟能不能喝目前還缺乏實踐經驗和科學依據。

面對風靡天下的普洱老茶「越陳越香」的危言,是時候細細辨析一番了。

去年,茶業復興發布的一篇名為《重磅:周重林,普洱茶「越陳越香」考》一文中,堆砌了很多文字,追根問底,鋪陳舊事,逐條梳理,裝模作樣,最終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或不確定的答案。

我們仔細閱讀,「越陳越香」從一個茶商的口述,到後面一家茶葉公司印刷的宣傳資料,然後地方報紙對於「越陳越香」的引述和報導。整個資料中,沒有一篇正規的科研學術論文。作者也意識到,這些江湖小道消息堆積起來的民間說法很難有強大的說服力。所以他斷章取義,將「越陳越香」拆解,取出「陳香」二字,才勉強將陳宗懋院士等學院派的觀點給填塞進去。但在他引述的資料中,陳院士也只說了普洱茶具有陳香,並沒有講普洱茶就「越陳越香」。

所以,這片文章長篇大論,偽裝成了學術論文的樣式,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你勉強讀完全文,其結論也是雲裡霧裡,很大程度上,是為引導盲目跟風炒作,對普洱茶消費者百害而無一利。

以往研究「越陳越香」的自然科學學者都非常謹慎,因為他們崇尚科學,但也會尊重民間經驗,從西南農業大學到華南農業大學,從雲南農業大學到湖南農業大學,圍繞這個詞的學術論文已經發表了很多。但是學者們都很慎重的在下結論。究竟普洱茶是否「越陳越香」,他們至今也沒有像那篇重磅文中引用的20世紀末期茶葉宣傳廣告冊子上的結論那樣斬釘截鐵。

從某種意義上講,「越陳越香」這個詞,朗朗上口,確實用作商業傳播擴散起來效果很好,但這僅限於商業宣傳。

說普洱茶是能喝的古董,老茶襯於古董說事,古董之所以越老越值錢,是因其特殊的文物文史價值以及藝術價值,而非其現實功用,若以其使用價值論道,古董是否可用、好用,不得而知。實物尚且,況乎食物。

中國人常言「越陳越香」,古往今來,其源在酒,因此一般說的是酒。試想,若得一窖藏千百年以上瓊漿玉液,誰敢開瓶便喝上一口?沉澱幾千年的酒飲經驗姑且如此,更何況是臺灣鄧時海教授移花接木於普洱茶之上,沒有明確科學依據、不成文的臆斷之辭。

普洱茶作為一種飲品,其植物葉片中所含的營養物質經過人的加工和一定時間的存放會在風味上發生奇妙的變化。「越陳越香」原本是試圖來描述這個變化,但在語法結構上跑向了極端。越……越……一個接近於無限大的值將普洱茶的評價體系整體上帶偏離了。

大家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時間給茶帶來的變化上,忽略了茶作為一種葉用植物的本質屬性,忽略了茶葉中各種有價值的營養物質在時間中的消退與衰減。

所以,普洱茶的「香」「陳」關係,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限制。時間過長,普洱茶肯定會喪失飲品價值。而品飲才是普洱茶的核心價值,在任何階段,普洱茶必須保持這種價值,才能引領市場的消費導向。這一點和各個涉茶院校的研究結論也是不謀而合,他們通過儀器設備,測定了呈味物質與功效物質隨時間變化的關係,結合感官審評,也得出了普洱茶應該有一個最佳飲用的期間。

而市面上所謂的「越陳越香」則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一大商業價值。這種商業價值的現世,往往被一些擅長投機倒把的偽大師利用,他們慣於倒賣假老茶,以「陳香」之名,行騙江湖,令普洱茶行業蒙羞。

可見,如果沒有這個期限,我們只能以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去評價普洱茶的「陳」。

誰也不知道普洱茶「陳」至幾百年、上千年的時候,它的成分是否已經完全發酵至「無」,或轉化為者其它決不可飲用之物,在這個時候,普洱茶就已談不上什麼「香」了。因此,僅僅對一片存放幾十年的普洱茶進行科學檢化分析,或者說光憑几片貯藏百餘年的普洱茶就斷定普洱茶「越陳越香」,是不科學,不可信的,更是對自然和人民的無限的不負責和輕蔑。

當下普洱茶的營銷廣告中,隨處可見「越陳越香」的標語。可以說,在古樹茶、老茶、純料、高杆等流行茶語詞彙中,「越陳越香」絕對是「帶頭大哥」級別的存在。那麼,普洱茶的「陳」「香」營銷,是騙局,還是真知?一切還需從普洱茶本身談起,溯源追根,從頭推敲。

普洱茶,從日常生活之觀點出發,即是一種普通飲料。早在文革前的《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對普洱茶的「香」「陳」關係就有了論述,它提出了普洱茶「越陳越濃越香」的觀點,而自上世紀普洱茶「走紅」於港臺及東部沿海,普洱茶自臺灣鄧時海教授朦朧提出普洱茶「越陳越香」觀點至今,如周重林先生也對普洱茶的「越陳越香」進行了史料考證和論述。只是非常遺憾,那些史料也不過是一些信息質量不怎麼高的宣傳資料。因為時間久了,竟然對這些廣告詞也肅然起敬起來了。

看來,越陳越香的謬論在文化學術界也深受荼毒。廣告宣傳資料因為時間久遠,其宣傳詞彙竟然就變成了一個學術結論,這讓真正做學問的人情何以堪?

歷史證明,「越陳越香」只不過是一個「通俗易信」的營銷術語,它認為普洱茶不需要保質期,並且無論貯存多久,都能喝、好喝。

至於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分解,這不是我們喝茶人的責任,應當由茶葉科學家給出研究判斷結果。

就此,也有茶友提出,不管「越陳越香」說是真是假,它都推動了超越雲南的全國茶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歷史和時代,臺灣鄧時海教授此說功不可沒,「雲南人心胸不能狹隘,不能嫉妒,更不能『不以善小而不為』。」這話看似合情合理,實則偏離茶本精神、仁愛之心,是為何等悲壯之辭,竟能引商人、茶農蠅頭微利,置茶飲生態安全於不顧。自始至終有違仁義道德、茶人品質。

當今茶界,因「越陳越香」理念誤導,盛行藏茶不喝之風氣,這非但嚴重影響普洱茶茶葉生產,而且極有可能引導消費者盲目跟風、無所適從。鑑定與研究結果,很大程度上暴露了雲南普洱茶行業專家的群體水準。

普洱茶的炒作之風吹遍黃沙大地,很多茶友對茶商及茶界偽大師深信不疑,從未懷疑查證普洱古樹茶「越陳越醇」、「越陳越香」、「越陳越甘」之說。對於這些茶友的執念,我們無懈可擊,只能佩服再三。但至於所謂的唐聘、宋聘等天價普洱老茶,我們亦無所考證。只能感慨論道:「此茶天價,莫非只有天上人能品賞?」

僅是笑談,不足掛齒。

茶的精神,茶的日常屬性。在無度的商業命名與利益追逐中變味。普洱茶亦如是,然而茶就是茶,能喝、好喝,喝了健康、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茶作為飲料,喝的屬性從未改變,這就是說,無論是紅茶、綠茶、酸茶、白茶、黑茶、普洱茶.「喝」是普洱茶從未改變的頭等大事。因此,普洱茶的優劣評價,不應以此等不切實際的「陳」「香」為主要評價標準,生態、自然、綠色、健康才是普洱茶的初心,才是消費者最初的渴望與最終的選擇。

普洱茶無論樹齡大小,價格高低,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以生態自然健康為第一標準,只有如是,才能現茶人之初心,盡普洱茶之本色。

拋開時限,「越陳越香」之觀點,猶如騙局,不可輕信。那些唯利是圖的商業論斷,終將為時間所篩棄。作為普洱茶的羨客,我們需要務實求新,承擔普洱茶之運命。

今天,是一個講究生活品質的時代,「越陳越香」的概論早已籠絡不住新一代的消費者。普洱茶的消費群體逐漸摻入了新生代,他們更加注重口感,注重品質,無論老茶還是新茶,於他們而言,只有買得足夠順心,喝的足夠舒服,才算得上好。

伴隨普洱茶行業的多元發展,茶的製作工藝逐漸成熟,營銷市場日益多樣化,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改變。新茶獨具特色,不斷在擴大市場佔有率,而老茶越來越趨於小眾。

從口感層面來講,大多數人更喜愛物美價廉的新茶。從善如流,逐漸走出「越陳越香」的迷信,這已是普洱茶的趨勢。

生態、健康、品質主導必將主導新時代的茶產品發展,而那些帶有安全屬性不確定性的「陳茶」,人們越加懷疑。今天,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普洱茶消費者,更加信賴新鮮、生態、健康的茶。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消費者的選擇及市場的選擇無疑至關重要,所有的懷疑和批判終將回歸現實,接受市場的考驗。「越陳越香」的炒作,終會止於至善,在最佳的時間段內閃爍光芒。

哲學家本雅明說:「有時,遠方喚醒的渴望並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種回家的召喚。」對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質疑和批判,正是我從一眾茶人的經驗走向陌生化的過程,而這種陌生化,恰恰引領我回歸到茶最初的本性——生態、自然、健康。

這種初心,仿佛又在德宏味中若隱若現,美不勝收。

只是,面對如今的普洱茶葉市場——「誰與我生死與共?」

相關焦點

  • 論普洱茶的越陳越「濃」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概念,聽過很多次。但是什麼叫做「越陳越濃呢?」是茶湯顏色變濃了?味道變濃了?還是指普洱茶越放越苦?當然不是。眾所周知,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生茶,由於微生物的存在,後期會產生自然轉化,在漫長的歲月時光裡,它的滋味越來越豐富,顏色越來越深沉。濃,不僅僅指的是滋味,還有它在歲月轉化中出現的、額外的東西。
  • 為什麼有些茶越陳越香?別的茶卻是有保質期的!
    在印象中,能夠越陳越香的茶無非就是普洱或是白茶。在從前的時候,越陳越香怕是特指普洱茶,因為普洱茶向來被稱為是「可以喝的古董茶」。而這個「越陳越香」幾乎也是普洱茶獨有的一個特質,別的茶都是有著相應的最佳品飲期或者是保質期。
  • 滇紅專題|⑤ 別相信曬紅的「越陳越香」
    曬紅跟茶葉市場熱門普洱茶、白茶一樣,具備越陳越香的屬性。商家的這種曬紅介紹說法,你們是不是都奉若至寶?曬紅理論上的確具備越陳越香的特質。因為有越陳越香屬性的普洱生茶和白茶,其乾燥都是陽光日曬,最大程度地保留茶葉中的酵素酶活性;而曬紅同樣用雲南大葉種為原料,只是普洱生茶沒有發酵工序,但曬紅也沒有殺青工序——經過相對高溫殺青的曬生普洱茶都可以越陳越香,只是經過發酵的曬紅理所當然也可以收藏陳化了!
  • 紅茶會越陳越香嗎?保質期有多久?喝茶人必看
    導語:紅茶會越陳越香嗎?保質期有多久?喝茶人必看喝茶人不能不看的茶知識,特別是喜歡喝紅茶的朋友,知道了你將品嘗到絕味紅茶一定讓你讚不絕口。紅茶到至今為止已經擁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明是在中國明朝時期。
  • 牢記家庭存茶3大原則,這樣的普洱才越陳越香!
    「越陳越香」是普洱茶獨有的特色,而這不可避免的會涉及一個存放的問題。茶廠或普洱零售門店都會有專業的存放間,那對於單個的普洱愛好者在自家如何良好的存放普洱茶呢?首先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防潮、防陽光直射、防異味,此外空氣流通也是要注意的,今天我就逐一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 和愛喝普洱茶的人怎麼聊天?
    你了解普洱茶嗎?遇到愛喝普洱茶的人該聊些什麼呢?帶你快速了解普洱茶。首先你要知道普洱茶分生熟、講年份還追求山頭。從這三個方面和他們聊天一定不會出錯。普洱茶分生熟六大茶類中普洱茶被劃分為黑茶,這裡的黑茶只是指的熟茶,其實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也正因如此,有的學者提出把普洱茶單獨拿出來作為第七類茶,但是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有結果。
  • 雖然普洱茶越陳越很值錢,但什麼樣的普洱茶才算是好的呢?
    喜歡喝茶的人大都知道普洱茶,懂普洱茶的人,除了喜歡味道的人,近年來也看中了普洱茶的收藏價值。俗話說,存得越多,價值就越大,要投資的價值就越大,所以普洱茶的價格居高不下。如果只知道普洱茶的皮毛,生的普洱的味道是無法與熟的普洱茶相比的,但是說最好的普洱茶和普通的普洱茶有很大的不同並不過分。從前,據說普洱茶分為七個等級,最高等級為「宮廷普洱」,最低等級為九級,喝一杯普洱茶,很少能看到最高檔次的普洱茶。人們常說,年輕時了解普洱茶並不難。什麼樣的普洱茶最好?普洱茶中有許多和回甘。其實,這裡提到的甜味是入口茶湯之後最直觀的表現,與回甘不一樣。
  • 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
    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每個愛喝普洱茶的茶友都能回答你。但是每位茶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經驗。 有人會佛系地跟你說,「茶無絕品,適口為珍」。但是聽完這些回答你就真的能知道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了嗎?江湖派以感性說話,憑藉自己的感覺或者經驗,去評判一款茶葉的好壞,但是無形中卻給普洱茶遮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學院派則認準茶葉內含物質作為研究主體,他只能告訴你各種內含物質的功效用處,但是也並不能解答什麼是好茶。
  • 通知:漢合茶道線上課程《歷久彌香—普洱茶》上線啦!
    觀看入口:漢合茶道雲課堂漢合茶道雲課堂線上課程:《歷久彌香—普洱茶》上線啦!課程簡介:普洱茶的定義,生普洱和熟普洱茶有什麼不同?泡普洱茶的器具如何選擇?陳年柑普和糯米香沱是什麼普洱?品飲普洱養生功效和儲存方法,如何品味出普洱茶的內在之美?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講究衝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 仁易說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洱茶是否要秉承文化傳承與匠心傳承
    仁易說茶掌握了普洱茶的70%,是提供各種方案,讓普洱茶水不深的,如果您認為我們說的合理,多多傳播正確的知識,讓更多的人知道,明白,了解普洱茶,讓更多的人喝到可以越陳越香的普洱茶。一顆樹上只有50個芽頭不到,茶樹老了在當下市場化的今天,很多普洱茶並沒有這樣的效果,這源於原料與技藝的不到位,給人們留下了炒作的觀念,本應有的「越陳越香」已經很少見,一般而言,目前市面很少有存放了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可以「越陳越香
  • 茶葉放得越久越好嗎?家裡老人總是說越老的茶越香,這是為什麼?
    茶葉是不是越老越香?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觀點。首先這是一個比較片面的說法,不夠準確,也不夠科學。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是放得,越久越好,放的越陳越香。比如說我們國家生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綠茶,就是以鮮香活為主要特點,在綠茶的存放過程中,一般適合當年的新茶最佳,而放置一年以上的綠茶就是變成了陳茶,其實口感滋味都不如新茶來得好。
  • 獨家專訪鄧時海:一個茶人和他締造的「普洱茶時代」
    ▎「越陳越香」,第一次引發的茶界爭論1978年我國開始改革開放,此後海外華人進出國門就日漸方便起來。喝茶喝了幾十年的鄧時海,也終於有機會到普洱茶的原產區去走走看看。由此認識了不少國內的茶人朋友,切磋交流觀點。
  • 普洱茶是炒作出來的怪物?中國5億茶客的終極目標,正是普洱茶
    當時不少專家學者組隊跳出來圍攻普洱茶,更有人說普洱茶是茶行業的恥辱。  普洱茶天生黑紅體質,黑的越猛,紅的越快,所有的質疑,最後都被品質打臉。  普洱茶商的真香精神,直接帶動了消費者喝普洱茶。  普洱茶越陳越香是誰提出來的,眾說紛紜。
  • 陳年普洱茶是時間的味道
    年歲越老,陳放越久,其特有的甘醇的「喉韻」越明顯,許多人就是從這一口開始,愛上普洱,也愛上喝茶。 陳年普洱是時間的醍醐,是光陰對細節的耐心雕鑿,陳年普洱,更是一種在時光流逝中的靜默,在這種靜默中,生活上升為藝術。陳年普洱還是一種頓悟,是一種用時間去完成的修行,是茶禪一味最好的注釋。
  • 普洱茶怎麼泡?這樣才是正確的!普洱茶餅的衝泡方法介紹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早已成為生活中,也養成了喝茶習慣,普洱茶是雲南專屬茶葉,素有越陳越香的特色,對很多人都喜歡喝雲南普洱茶,經常普洱茶的人可以放鬆身心,調節身體效果,可是不知道雲南普洱茶怎麼泡,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普洱茶的衝泡方法。
  • 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
    普洱茶作為貢茶進貢朝廷,從乾隆皇帝的「獨有普洱號剛堅」到慈禧喜愛普洱茶。清朝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性溫味香……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助痰,刮腸通洩。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猶大也。」
  • 愛喝普洱茶的理由千千萬,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喜歡生茶的味重香濃又耐泡,越喝越有味道;像一個有故事的旅人,總讓人忍不住去探究隱藏在背後的秘密,享受探尋的過程,也深愛其越陳越香的優勢:時光無情敗美人,但普洱茶卻能抵禦時間的殘酷,熠熠生輝。也有人喜歡普洱茶的野性天然。與中國絕大多數的名優茶產出精心的人工管理茶園茶不一樣,普洱茶古樹茶桀驁不馴,野蠻生長,茶性也附帶了這種氣質,張揚有力,活性十足。厚雅◎茗聲精選2020年勐海茶區與普洱茶區春秋兩季的古樹原料拼配,遵循傳統工藝手工精製而成。
  • 陳年普洱茶
    對於傾情於普洱茶的茶友來說,陳年普洱茶是一種有著記憶的茶品。它浸潤著歲月的蜜香,貯藏了時間的重量。老茶用存放時間較久、熟茶色澤已變成紅褐色油潤,生茶已沒有黃綠、青綠色,而轉化為黃紅、紅褐色且色澤勻整。陳年老普洱用手指捏,因氧化發酵而有膨鬆感,顏色自然,聞起來帶有一股陳年味。1、純,陳年普洱茶轉化到巔峰期,無雜味異味。
  • 刀哥說茶丨論普洱茶的紅茶化
    普洱茶的「萎凋」:普洱茶的「萎凋」原理和紅茶一樣,也是一種物理走水過程(不排除伴隨少量化學變化),目的是為下一道殺青工序做準備。為避免和其它茶類的萎凋相混,故而常常用「攤青」這一詞彙,因普洱茶不能在陽光下進行萎凋,在室內也不能加溫,故用「攤青」一詞更為準確。
  • 普洱茶的智慧:在時間的沉澱裡,學會獨處,懂得沉默,享受孤獨!
    提到普洱茶,時間的陳釀之中,帶給我們更多的智慧是學會了獨處,懂得了沉默,享受了孤獨。與其它茶葉不同,普洱茶的特點在時間的變中,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正如我在自己的一些文章中多次提到,普洱茶的魅力在於「變」一樣。在時間的沉澱裡,普洱茶是孤獨的時間使者,我們品味著一杯越陳越香的普洱茶,也在尋找如歌的歲月裡留下的點點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