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訊(記者 史力)日前,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聯合出臺實施意見,貫徹落實中央農辦等七部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謀劃實施農業農村領域補短板投資十大工程。
意見明確提出對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落實災後恢復重建「四啟動一建設」要求,實施一批牽引性強、有利於生產消費「雙升級」的現代農業農村重大工程項目,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規模,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
這十大工程分別是,聚焦穩產保供,支持實施農田建設工程、動植物保護建設工程,提升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和供給保障能力;聚焦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工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聚焦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聚焦鄉村建設,謀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鄉鎮汙水處理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農村電網建設工程等,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意見就加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力度提出具體措施,強調要擴大政府債券用於農業農村規模,保障財政支農投入,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力度,積極鼓勵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以項目建設為支撐,拓寬投融資渠道,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意見還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保護各類投資主體合法權益,改善農業農村投資環境。落實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不少於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安排不少於10%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新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可對暫時無法明確具體用途的地塊留白,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規模,用於一時難以定點定位的零星分散農村公益設施、新產業新業態、鄉村文旅設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及其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項目。
此外,意見還要求把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績效考核,作為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重要考核內容。
·短評·
為鄉村全面振興打牢基礎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我省出臺農業農村領域補短板投資十大工程,正是這一要求的體現。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十三五」期間,我省加大對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的投入,農業生產力躍上新臺階,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但與鄉村全面振興的要求相比,很多關鍵領域還存在短板和弱項。這次出臺的十大工程正是立足這一實際,謀劃實施一批牽引性強、有利於生產消費「雙升級」的現代農業農村重大工程項目,進一步補齊短板,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好十大工程,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政策,優化農村營商環境,拓寬投融資渠道,特別是要紮實做好規劃編制和項目儲備,謀劃儲備建設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樞紐性的重大項目。各地各部門要共同參與、合力推進,確保各項工程早日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