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逛逛京城早市,買的不僅是菜,還有濃濃的煙火氣

2020-12-26 京報網

「您嘗一口(蘋果),不甜不要錢!」「來了您,這是散花(花菜),炒肉最合適。」「這根(黃瓜)不好?換這根。」一大早,7點鐘,北京城剛剛甦醒,龍潭路北側的龍潭早市就已經喧騰起來,商販和大爺大媽們熱情地聊著。

正在部分升級改造的龍潭早市,南門處張貼著一張告示,特意強調——「改善的是環境,不變的是情懷。龍潭早市未來將更上一層樓,歡迎您來感受生活中的煙火氣。」

龍潭早市正在升級改造

隨著城市的更新,早市,這種只開半天的特色市集,在北京中心城區,漸漸變得稀罕起來。記者上周調查發現,那些熱愛早市的市民,絕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上的優惠,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喜歡早市上那種「添一把、換兩根、還個價、聊聊天」的感覺。

龍潭早市:將升級成三層大市場

市民感受:什麼新鮮挑什麼

「這個市場,是從護城河邊發展來的。那時候還是露天的臨時攤位。大概是2002年吧,搬到了現在這個位置。」老李在龍潭早市賣玉米,甜玉米、黏玉米、花玉米,分成三類,整整齊齊擺成一堆一堆,都是10塊錢5根。但顧客如果想搭配著買,也行。

因為在改造,早市裡面有些擁擠,更顯得熱鬧。經常來逛的市民,都知道這個市場早上6點開門,中午1點關門。徐大爺隔三差五從勁松騎車過來,「不遠,10分鐘就到了,家裡缺什麼,我就過來買,都能買到。」他打開購物袋,裡面是翠綠的黃瓜、白嫩的蘿蔔還有剛剛刮乾淨的鱸魚。本以為便宜是早市最吸引人的賣點,但徐大爺搖搖頭,「大多數東西是便宜,但有的比超市還略貴一點。」

超市,徐大爺也去逛,但對比下來,早市有些獨到的地方。「早市,開半天,中午就撤。這些菜,都是當天進來的。」徐大爺早就掌握了規律,新鮮,是他買菜的第一決定因素。

「還有,可以挑。超市裡很多菜是捆好、包好的,你總不能給人拆開吧。」他拿起自己買的黃瓜,「我一根一根挑,你看多新鮮。」幾乎每樣菜都是自己親手挑出來的,徐大爺買的菜,因此很受家人歡迎。「你看,我每次都多買點兒,兒子下班,順路到我這兒,也拿點兒走。」

徐大爺不知道,其實早市的大門在凌晨時分,就開啟了。做面點的最早,2點鐘左右,就要進門,開始和面。一個多小時之後,蔬菜水果的商販也開始卸貨。肉類商販隨後接踵而至。最晚到的是賣乾貨、百貨的商販,但也得趕在6點鐘早市開門前,把貨品準備好。

「以後,這裡面環境會更好。」老李把玉米歸攏齊,介紹起龍潭早市的改造方向,「你看這上面還有兩層,聽說是要全部改造,再裝上電梯。以後三層樓,一層賣肉類水產,一層賣生鮮果蔬,還有一層是美食城。」

馬家堡早市:城區少有的露天市集

市民感受:已成遛彎兒必逛地點

南三環外,馬家堡中路邊的馬家堡社區便民早市,是市區內少有的露天市集。夾在一棟棟高大的居民樓之間,這個早市幾乎沒有正式的門臉,但從一道簡易的鐵門進入後,天地突然開闊起來。

早市的面積非常大,粗略用腳步丈量,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約50米。這裡幾乎可以買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是瓜果蔬菜、雞鴨魚肉,還有服裝鞋帽、五金百貨。因為是露天的,所以搭起了巨大的遮陽布。太陽漸漸升高後,陽光穿過遮陽布的縫隙,灑在橙子、蜜桔、西紅柿上,滿滿都是溫暖的光澤。

為了讓顧客更直觀了解商品信息,很多商販手寫了簡易的廣告牌。比如「山東水晶富士,保脆保甜」;「普羅旺斯(西紅柿),本地,沙甜,沒硬心」;「油慄,免費去皮」等等。

小馬賣冬棗的攤子,在早市深處,但不缺乏擁躉。他的廣告牌是印刷的,除了寫著「正宗黃驊冬棗又酥又脆又甜」,還有他自己站在棗樹下的照片。「我在這兒幹了7年。」小馬說,他的冬棗都是每天凌晨從黃驊自家果園發過來,當天就上早市。他熟練地抱出一大筐冬棗,傾倒在檯面上,黃綠帶著點紅斑的冬棗,滴溜溜滾到正在挑選的顧客手邊,「這棗新鮮,馬上一遇到低溫,就變全紅了。保甜,您嘗嘗就知道。」

嘗嘗,是早市果蔬商販最常見的營銷手段。「嘗了可不一定買啊。」「您放心嘗,沒事,嘗了不甜,別買。」這種逗悶子式的聊天,經常發生在小馬和他的顧客之間。老侯連續多日都來買棗,他說9塊錢一斤的棗,不比超市便宜,但品質上乘,「現在,都不差這一塊兩塊的,值不值的,得看好吃不好吃,好吃就值。」

和帶著目的的老侯不同,姜大爺背著個手,在早市裡東瞅瞅、西看看,還沒決定買什麼。「我遛彎兒,天天來,形成習慣了。」在姜大爺看來,早市已經是一種陪伴,屬於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場景。疫情期間,早市閉門,姜大爺立刻就感覺沒地兒逛了,有種缺憾。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早市正常開張,姜大爺遛彎兒的軌跡也重新回歸正常。他很開心地分享逛早市的秘訣:「我跟你說啊,早市11點半關門。10點半過後,來撿漏,最便宜。」

小關市場:公園裡藏著的早市

市民感受:聊著聊著就跟小販成了熟人

香河園路邊的盛福小關市場,也是早市,工作日下午2點半關門,周六日延遲半小時。這個早市最大的特點就是藏在公園裡面。每天早上,公園裡左家莊心連心合唱團的歌聲,就是早市的背景音樂。小關早市在周邊居民中的知名度很高,甚至有坐公交車從遠處趕來的。黃姐就坐了20分鐘公交車,專門過來買菜。跟超市比,她最喜歡早市裡暗藏的熟人氛圍。

「呦,這個沒仔細看,有坑兒。」「沒事,來,給您換一個。」黃姐跟小販換了個光滑的西紅柿。常年的買賣交易,她跟早市裡很多商販都熟了,雖然互相叫不上名,但每次都能聊幾句。「超市裡吧,現在越來越自助式服務,有時候,想找個店員都找不到,別說聊天了。」

黃姐又換了一個攤位買蘿蔔、找蘑菇,手上挑著、嘴上聊著、臉上帶著笑。等錢貨兩訖,小販又給塞過來一把香菜,黃姐連連擺手,沒收下,「上次送的還沒吃完哪」。

「我知道這香菜不值錢,但是人家有這心啊。」黃姐說,添一把、換兩根、還個價、聊聊天,似乎很平常,但這種人情味是最讓人舒適的地方。

觀察:商業空間「有溫度」很重要

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盛強,常年關注北京的各類市集,記者走訪的這三個早市,他都多次調研。盛強說了一件小關市場的小事,2018年,這個早市曾經想改造成超市,甚至連收銀設備都裝備完畢了,但最後由於老顧客們的反對意見而作罷。「早市和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保留了傳統市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互動。很多人是很在意這種感覺的。」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開始意識到「有溫度」的重要性。「這是一個人際交往的空間,尤其對老年人,在都市裡,他們缺乏這種社交場景。」賴陽認為,社區商業升級,不應該只是有一個生鮮售賣點就夠了,而是要形成有溫度的商業空間。

他介紹,微風市集、超市發的海中市場、華冠市集等,都對傳統市集在硬體上做出升級,但又保留市集的特色。

「即便是發達國家,還是保留著農貿市場的形式。一說西雅圖,就知道有派克市場。洛杉磯,有農夫市場。在歐洲,還有很多佔道市場。我們北京的社區商業,追求相對明亮、安全、衛生的環境場景,當然是主要趨勢。但肯定不會都是以生鮮超市那種形式存在。傳統的、攤位式的銷售模式,還是重要補充。」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最新2020版長春早市地圖來了!新鮮又便宜~~
    五點左右,東大橋早市便已是人頭攢動,過了六點,用摩肩接踵來形容也不為過。說到早市,當然還得從菜說起,菜花、黃瓜、西紅柿、甘藍、毛豆、茄子……各種新鮮蔬菜或被碼得整整齊齊,或成堆地攤在貨臺上,讓人看著就忍不住買買買,品質新鮮、價格便宜果然是王道!水果就更不用提了,葡萄、芒果、大鴨梨、櫻桃、藍莓、大桃子……新鮮得能掐出水來,作為吃貨又沒忍住,買買買!
  • 逛逛早市轉轉地攤,看看哈爾濱人都偏愛些啥,夜市擺地攤去了
    逛逛早市轉轉地攤,看看哈爾濱人都偏愛些啥,夜市擺地攤去了最近地攤經濟很火,昨天外甥媳婦發來一段視頻,她家的樓下新開闢了一個小夜市,太陽還沒落山,地攤就都擺起來,從樓上往下看,還真是賣什麼的都有,她也躍躍欲試了,看來這是發展趨勢。
  • 一個外國娃眼裡的中國農貿早市
    快樂的孩子,走的更遠所有視頻只專注孩子的快樂玩耍視頻:一個外國娃眼裡的中國農貿早市~每年夏天回國的第二天,娃倒時差早起,早市都是必遊之地。 我也樂得陪娃去逛逛,在夏天的清晨5點,悠閒地迎著朝陽和微風,浸潤在濃濃的熟悉的,又久違了的煙火氣裡,這才是生活 .
  • 豐臺這個少有的露天市場,濃濃的煙火氣,您來過沒?
    夾在一棟棟高大的居民樓之間,這個早市幾乎沒有正式的門臉,但從一道簡易的鐵門進入後,天地突然開闊起來。早市的面積非常大,粗略用腳步丈量,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約50米。這裡幾乎可以買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是瓜果蔬菜、雞鴨魚肉,還有服裝鞋帽、五金百貨。因為是露天的,所以搭起了巨大的遮陽布。
  • 黑河早市 |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還有買韭菜花的,買回去用攪餡器攪碎,醃韭花醬。早市上也有賣韭花醬的,還有自家做的大醬、辣椒醬等。馬林果和黑加侖子也是近年早市上才有,是種植的。山丁子、馬林果、黑加侖子售賣的量小,最多的是都柿,本地遊客買的人不少,外地遊客買了帶走的更多。黑河北部林區出產有高粱果(野草莓)、雅格達(越橘)、臭李子(稠李)、託盤兒(北山懸鉤子)、一把抓(光葉山楂)、燈籠果等,還有南部山區的羊奶子(藍靛果忍冬)等野生漿果,由於產量過少,在早市不常見。
  • 北方早市,有機菜比打藥的還便宜,農村大爺說了實話
    北方早市,有機菜比打藥的還便宜,農村大爺說了實話。前些日子回了趟內蒙老家,自家有小菜園,頓頓吃的都是有機菜,純天然綠色食品,真是健康,就連味道都跟城裡的不一樣。想吃黃瓜摘上一根,不洗直接吃,老公看得直傻眼.....,怕啥?沒農藥、沒化肥,健康著呢,我從小就這樣長大。
  • 周末,帶你逛東北早市,蔬菜價格便宜又新鮮,超市裡買不到的都有
    早市,顧名思義,一般都是在街道上清早做買賣的市場,就是擺地攤,每天4-5點鐘天剛亮,小商小販做生意的人就把攤位擺了起來,習慣早起的人,買回一些蔬菜和魚肉類,早市賣的蔬菜和魚肉類,價格比較便宜還新鮮,超市裡買不到的東西這裡都有,人們逛早市、擺地攤,這就是生活中的煙火氣,城市盎然生機從清晨開始。
  • 早市裡,唐山大姐最有智慧,河南大姐最會說話,光頭老王愛看熱鬧
    今年因疫情,都沒再去過早市了,也不知道唐山大姐、河南大姐、光頭老王和山東老鄉都回北京了沒有。我不喜歡逛商場,卻很喜歡逛早市。商場讓人對物質產生太多的欲望。我沒有那麼多的物質欲望,也不喜歡精美奢華的東西帶給我的壓力。早市更接地氣,有煙火氣。新鮮的蔬菜、水果,熙熙攘攘的人,熱鬧而富有生機。早市也是我田園夢的暫寄之處。
  • 喜歡這樣有煙火氣的早夜市,瀋陽「地攤經濟」火了……
    一位顧客說,有段時間早市沒開,買東西特別不方便,現在好了,早晨起來買點新鮮菜,還鍛鍊了身體,對老百姓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攤主給顧客稱重後,用塑膠袋裝好,笑著說吃好再來。攤主姓楊,今年50多歲,老家在遼寧黑山,平時除了打點零工外,就靠種莊稼過日子。
  • 這條街的早市有多精彩,只去過夜市的人根本想不到!
    一條gai,還有兩幅面孔?早上08:00前,它是朝氣滿滿擁抱太陽的早市,晚上18:00後,它又搖身一變成了霓虹燈下神攤扎堆的夜市。高高低低的叫賣,你來我往的還價,今日早市大盤風雲如何變幻,一走一過,耳聽八方,心裡也就有那麼個數兒了。你想要的這裡都有現在正是瓜果蔬菜潮水般上市的時候,放眼望去,整個早市的顏值都被拔高了一波。
  • 2020東洲葡萄文化旅遊節來了!吃美食、逛集市、看現場live...
    7月的大杭州又迎來葡萄季,「大杭州的吐魯番」富陽東洲一年一度的葡萄文化旅遊節又要來了。7月10日到19日,味道山鄉·公望夜宴——2020杭州首創奧特萊斯大型網紅夜市率先開啟了一場饕餮盛宴。濃濃的煙火氣在美食長廊裡穿梭,在有些潮溼的空氣裡擴散,吸引更多的人聞香而來。除了口腹之慾的滿足,還有充足的玩樂之享。充氣城堡、玩具套圈,還有經典遊戲機,一眾遊樂設施,給孩子們提供暢玩的場所。在文創產品區,穿著漢服的小姐姐盡情挑選心儀的小物件,感受創新的活力。在文創區中間,還有草坪電影,全家一起在夜空下休閒觀影。
  • 逛早市:走走停停,聽聽看看,邊思邊悟,收穫多哉!
    有一種生活,叫逛早市。有時,不一定要買什麼東西,就是去隨便逛逛。逛早市,可以觀市井景象,看煙火人間,得生活感悟。元街早市已有些年頭,是周圍居民買蔬菜、水果、衣物及日用雜品的必去之地。在這裡,東西相對來說價格便宜,還可以與賣家討價還價;你可以物比三家,總有一家合你的意。如果你注重物品的質量,早市賣的衣物,有可能不會讓你滿意。
  • 哈爾濱早市買水產品是種啥體驗?還能這樣賣?網友:沒經驗不敢來
    但是不管天氣是冷是熱,對於中國來說,一日三餐都是不能缺少的,儘管是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人們對於飲食還是比較尊重的,甚至於哈爾濱的早市依舊還在不斷地提供買賣。
  • 青島早市海鮮便宜,魷魚7元一斤,墨魚15元一斤
    在青島中,人們為了追求新奇比而湧向早市,不僅為了新鮮的海鮮,而且為了更便宜。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這些需求,海鮮早市攤主也盡力批發一些性價比高的海鮮。在青島-1海鮮早市,一個賣墨魚和魷魚的海鮮攤位被很多市民圍住,他們用你我一斤買了魷魚和墨魚。
  • 冀東4月早市「奇觀」:一半人賣野菜,男子把大媽野樹葉連盆買走
    一座城的早市是最具煙火味的地方,與當地人人息息相關的生活用品都在這裡呈現,同時也代表了當地人的生活習俗。4月的冀東北部,春來得比南方有點晚,但窗外已是滿樹花開,於是,趁早上去公園賞花晨練時,又順便逛了下路過的小區早市。
  • 出門沾沾「人間煙火氣」 餐飲業折扣空前新菜頻出
    「滿園春色關不住,想沾人間煙火氣」,一句網絡流行語近日刷爆朋友圈。經過前段時間的「宅家」歲月,不少市民都迫不及待想要走出家門,約上親朋好友外出消費,品嘗美食,沾一沾「人間煙火氣」。「算起來一個多月了,我想念毛肚、鴨掌、肥牛……想放開吃頓過癮的麻辣火鍋。」「忍了這麼久,我要跟朋友出去大吃一頓。」不少市民這樣告訴記者。
  • 北京大柵欄楊梅竹斜街的小店不僅有人氣,更滿載煙火氣
    北京大柵欄楊梅竹斜街的小店不僅有人氣,更滿載煙火氣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世昕 胡寧 見習記者王增強)北京大柵欄商圈的楊梅竹斜街很短楊梅竹斜街裡的小店名副其實,大多只有幾平方米,人多了,轉個身都困難,但不少店裡的老物件卻沉澱了大柵欄圈幾百年的京城文化底蘊。離楊梅竹斜街不遠的地方,是時尚前衛的北京坊,那裡聚集了一些時尚品牌的旗艦店。古老胡同裡了小店,與熱鬧商圈的旗艦店相得益彰,各自安好,似乎也是北京範中時尚與古老的交融與互補。
  • 阜新東風路早市:粉條、血腸、大連海鮮,最有東北味道的早市
    東風路早市全長約六百米,擁有大小攤位近千個,另外還有百餘個可臨時擺攤的地方。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就可以看到陸陸續續有摩託車、三輪車向這裡湧來,各種菜蔬、時令水果和家禽肉類,開始鋪展在道路的兩邊。還有不少附近的居民,帶來自家的產品,擺在路邊售賣,他們不僅帶來新鮮的產品,也點燃了這座城市的煙火。
  • 給我一個十八歲,不僅散發著荷爾蒙的味道,還有濃濃的煙火氣
    起先馮唐聽說是郭麒麟來演少年「秋水」的時候還有些擔心,後來當他看到郭麒麟本人後,發現他本人那種帥氣開朗以及身上的壞勁都和秋水的形象十分符合,馮唐原本懸著的心這才落地。郭麒麟版的「秋水」看起來比韓庚、張一山要慫很多,還有些呆萌靦腆,但因為此時的「秋水」正處於中學階段,懵懂、衝動、直接的因子在他體內橫衝直撞,所迸發出的火花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