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早市是最具煙火味的地方,與當地人人息息相關的生活用品都在這裡呈現,同時也代表了當地人的生活習俗。4月的冀東北部,春來得比南方有點晚,但窗外已是滿樹花開,於是,趁早上去公園賞花晨練時,又順便逛了下路過的小區早市。
早市上的蔬菜,大多來自於附近村莊裡的大爺大媽家自種的菜,幾天沒出來,驚訝發現地攤上擺的菜有些大變化,就是幾乎有一半大爺大媽都在出售野菜。他們有的搭配自家小蔥和菠菜賣,有的賣的全是野菜。
這位穿紅衣服的大媽,賣的全是野菜,她說都是自己剛從地裡採回來的,有蒲公英,馬鈴菜,車前草等,每小袋賣2元大的5元。
一位大爺正在菜攤前摘菜,為了吸引過往客人注意,特別在菠菜和小蔥前擺上一小盆水泡的野菜。笑問大爺為何把野菜擺最前面賣,太偏心了,大爺笑稱,現在城裡人都愛吃野菜了,這菜比種我的小蔥菠菜值錢,一斤能賣出我5斤菠菜錢。大爺菠菜和小蔥都賣1元一斤,盆裡是楊樹葉,賣5元一斤。他說是自家院子小楊樹上採的,現在正嫩,過幾天就老了沒法吃了。
這位大媽地上擺著有10袋野菜,一個塑料桶也泡著楊樹葉。一對年過50的買菜夫妻看到楊樹葉很興奮,說在90年代前生活條件差時,在她們老家,每到春天楊樹葉剛剛長出來時,村裡人都會採房前屋後的楊樹葉吃,只是好多年沒見了,現在看著很親切。
楊樹葉成了早市一景,意外發現之前的早市少有賣豆腐的,倒是一下子冒出3個豆腐攤位,而且都挨著賣楊樹葉的。一位大爺買完楊樹葉又前來買隔壁家的豆腐,他道出實情,說楊樹葉拌豆腐是絕配啊。原來,在冀東人的記憶中,楊樹葉的最好吃吃法,就是拿它拌豆腐,難怪市場一下多出幾家賣豆腐的。
一位六旬大媽也蹲在地上賣野菜,她的楊樹葉泡在盆裡賣。一位中年男子蹲下身看看大媽盆裡的樹葉,說」我全買了「,把大媽高興壞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大媽最後以便宜價格連盆一起賣了。一旁買野菜男子媳婦稱,他就好吃這些野菜。
繞早市走一圈發現,野菜比家裡種的蔬菜貴,而賣最多的楊樹葉,在5到6元一斤。小編也買了10塊錢的,到家拌豆腐吃,這是第一次吃,感覺有點苦,不知道南方人有吃它的沒有。關於楊樹葉,年輕人大多不認識,中老年倒是看著親。關於楊樹葉,你吃過嗎?有哪些關於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