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講:「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報,皆從業起。」按佛教的因緣果報來講,生活在這個世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與生生世世都有牽連,並不是單指前世今生,因果可以延伸到很遠以前,也可牽連到現在乃至未來。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是一種龐大的因果網絡,正是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交織,把我們牢牢束縛在輪迴之中,不能自拔。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所經歷的,看到的,男男女女都是被情所困,所謂的愛情、感情、親情、友情。
正是這些情執,使人與人之間,讓千絲萬縷的情感線牽連著,這些情感線密密麻麻、錯綜複雜,在因果關係中就像一張固若金湯的大網,把眾生都網在其中,我們正是生活在這樣的境界之中,所以必須要承受這樣的束縛。
在因果關係的這張大網中,每個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也隨著時空的轉換發生改變。今生是夫妻,來世可能是兄妹關係,也可能轉化成閨蜜關係,總之無論角色怎麼變化,感情線牽連的人,都很執著,放不下對方,想想自己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牽動著自己的情感。
因為情感線的牽連,就會受到對方喜怒哀樂影響,所以我們處於這因果情網中的眾生,只要兩個人因緣很深,不管距離相隔多遠,只要兩人傳播信息,彼此都會牽動情緒,引發情緒反應。
感情有輪迴,因果有輪迴,只要一直在情感的這張網裡,就是跳不出的輪迴,所以說讓你輪迴至今的人,恰恰是你放不下的人。作為學佛人,當發心通過修行佛法,求解脫,首先就要消除情執的執著,消除情執並不是讓人薄情寡義,而是不執著於情執的無明煩惱,慈悲心和菩提心是要有的,這一點要明白。
很多人學佛以後,說放下,什麼都放下了,家裡也不管不問了。這就跑偏了,放下是把執著放下,把分別放下,把妄想放下,不是把一切事都放下。很多修行人,當到了生死的關鍵時刻,情執帶來的感受都會現前、對財富捨不得、對子女放不下等等。情感的纏繞讓人無法取捨,修行一輩子,臨終時,如果心念、願力不堅定,就會被拉回情網中,繼續輪迴。
進入下一個輪迴後,根據業力的牽引,就會換個地方,又會有新的親朋好友來填補,在新的位置上,又有新一輪的輪迴的情感產生,眾生就這樣在六趣中輪轉不休,雖然很多人嘗盡了世間冷暖,發心解脫輪迴,但都會被情網所包圍著,一念之間就會被感情拽回到輪迴當中。
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佛教講:「十法界不離一念心。」想要破除情執,方法也很簡單,首先要以空性對待世間的一切,一切如夢幻泡影。持咒、抄經,念佛,亦能讓自己內心清淨,不起心動念。
學佛必須在自已身上下功夫,修行是修自身,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怎樣去改變自已。讓我們一起發大願心,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成就自己,利益他人,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