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散熱性能良好的高功率可擴展式POL調節器,並節省電路板空間

2020-12-26 騰訊網

從事高效、緊湊式DC-DC轉換器設計藝術的是一群精英工程師,他們對轉換設計相關物理學原理和相關數學知識有著深入的理解,還擁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憑藉對波特圖、麥克斯韋方程組以及極點和零點的深入理解,他們可以打造出優雅的DC-DC轉換器設計。然而,IC設計師通常會迴避棘手的散熱問題——這項工作通常屬於封裝工程師的職責範圍。

在負載點(POL)轉換器中,專用IC之間的空間有限,因此散熱是個大問題。POL調節器會產生熱量,因為(目前)還沒有電壓轉換的效率能達到100%。受結構、布局和熱阻影響,封裝會變得多熱?封裝的熱阻不僅會提高POL調節器的溫度,還會增加PCB及周圍組件的溫度,因而會增加系統散熱機制的複雜性、尺寸和成本。

PCB上的DC-DC轉換器封裝主要有兩種散熱方式:

通過PCB散熱:

如果轉換器IC採用表貼封裝,則PCB上的導熱性銅通孔和隔層會從封裝底部散熱。如果封裝對PCB的熱阻很低,採用這種散熱方式足矣。

增加氣流:

利用冷氣流去除封裝的熱量(更準確地說,熱量被轉移到與封裝表面接觸的快速運動的較冷空氣分子中)。

當然還有被動式散熱法和主動式散熱方法,但為簡化討論,我們將它們視為第二類的子集。

面對上升的組件溫度,PCB設計師可以從標準散熱工具箱裡去找常用的工具,比如增加銅,加裝散熱器,使用更大、更快的風扇,也可以簡單地增加空間——使用更多PCB空間,增加PCB上組件之間的距離,或者增加PCB層的厚度。

任何這些工具都可以用在PCB上,使系統溫度維持在安全限值以內,但是使用這些補救措施會降低最終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產品(如路由器)可能需要使用更大的外殼,才能在PCB上為組件留出必要的間隔空間;如果加裝速度更快的風扇以增加氣流,結果可能會增加噪聲。這可能會使最終產品在市場上失去優勢,因為企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在緊湊性、計算能力、數據速率、效率和成本等方面。

要在高功耗POL調節器周圍成功實現散熱管理,就需要選擇正確的調節器,而這又要求進行仔細的研究。本文將展示如何通過選擇正確的調節器簡化電路板設計師的工作。

切勿僅憑功率密度來判斷POL調節器

市場上有多種因素要求我們完善電子設備的散熱性能。最為明顯的是,即使產品尺寸不斷縮小,性能也會持續提升。例如,28 nm至20 nm和亞20 nm級的數字器件需要較大功耗才能達到性能要求,因為創新設備設計師要用這些小型工藝生產更快、更小、更安靜、更高效的器件。從這一趨勢可以得出的明顯結論是POL調節器必須提高功率密度:(功率)/(體積)或(功率)/(面積)。

不足為奇的是,在有關調節器的文獻中,功率密度一般被當作一項重要指標。較大的功率密度可使調節器脫穎而出——當設計師從眾多調節器中進行選擇時可以作為參考指標。40 W/cm2 POL的調節器必然優於30 W/cm2的調節器。

產品設計師想把更高的功率塞進更緊湊的空間中——乍一看,超高的功率密度數值似乎是實現最快、最小、最安靜、最高效的產品的最佳途徑,就如用馬力比較汽車性能一樣。但是,功率密度在實現成功的最終設計方面到底有多重要?可能不如你想像的重要。

POL調節器必須符合其應用的要求。選擇POL調節器時,必須確保其具備在PCB上完成任務的能力,因為熱量處理既可能成就應用,也可能毀掉應用。以下是針對POL調節器的逐步選擇流程建議,其中突出了熱性能的重要性:

忽略功率密度數值:

功率密度指標忽略了熱衰減問題,但該問題對真實有效功率密度的影響要大得多。

檢查調節器的熱衰減曲線:

配有完整文檔並且技術指標齊全的POL調節器應該配有對應的圖形,其中標示了不同輸入電壓、輸出電壓和氣流風速下的輸出電流。數據手冊應該展示POL調節器在真實工作條件下的輸出電流能力,以便從熱性能和負載電流性能的角度判斷調節器的適用性。是否符合系統的典型和最大環境溫度和氣流風速要求?記住,輸出電流熱衰減與器件的熱性能相關。二者密切相關,同等重要。

效率考慮:

是的,效率不是第一考慮因素。獨立使用時,效率結果可能無法準確體現DC-DC調節器的熱特性。當然,效率值對於計算輸入電流和負載電流、輸入功耗、功率損耗和結溫是必不可少的。效率值必須與輸出電流衰減和與器件及其封裝相關的其他熱數據結合使用。

例如,效率為98%的DC-DC降壓轉換器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它的功率密度值也非常出色,無異於錦上添花。與效率更低、功率密度更低的調節器相比,你會買它嗎?精明的工程師應該問問看似不重要的2%效率損失有什麼影響。在運行過程中,這些功耗會對封裝溫度的升高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60°C環境溫度以及200 LFM(線性英尺/分)的風速下,高功率密度型高效調節器的結溫有多高?不要只看25°C室溫下的典型值。極溫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40°C、+85°C或+125°C?高功率密度下,封裝熱阻會升高到非常高的水平使結溫快速超過安全工作溫度嗎?效率很高但價格昂貴的調節器要求多少衰減?衰減輸出電流值會不會削弱輸出功率性能,從而使器件的額外成本失去意義?

考慮POL調節器冷卻的便利性:

數據手冊中的封裝熱阻值是模擬和計算器件結溫、環境溫度和外殼溫度的關鍵。由於表貼式封裝中會有大量熱量從封裝底部流到PCB電路板,所以,必須在數據手冊中標明有關熱量測量的布局指引和討論結果,以減少系統原型開發過程出現的突發情況。

設計精良的封裝應該通過表面高效、均勻地散熱,從而消除可能導致POL調節器性能出現衰減的熱點。如上所述,PCB負責吸收和路由來自表貼式POL調節器的大部分熱量。隨著強制氣流散熱方式在當今的高密度和高複雜度的系統中日漸流行,設計精良的POL調節器也應該利用這一免費的冷卻機會,為MOSFET、電感等發熱部件散熱。

把熱量從封裝頂部引至空氣中

高功率開關POL調節器用電感或變壓器把輸入電源電壓轉換成穩壓輸出電壓。在非隔離式降壓POL調節器中,器件採用電感。電感和相關開關元件(如MOSFET)在DC-DC轉換過程中會產生熱量。

大約十年前,封裝技術取得顯著進步,使得包括磁體在內的整個DC-DC調節器電路均可被設計和安裝在稱為模塊或SiP的超模壓塑封裝中。在該超模壓塑封裝中,產生的大部分熱量都被通過封裝底部路由至PCB。試圖改善封裝散熱能力的任何常規做法(比如在表貼封裝頂部加裝一個散熱器)都會增大封裝尺寸。

幾年前,一種新型模塊封裝技術被開發出來,利用氣流輔助冷卻。在該封裝設計中,一個散熱器被集成到模塊封裝當中並經嵌件注塑處理。在封裝內部,散熱器底部直接連接MOSFET和電感,散熱器的頂面則是一個平面,裸露在封裝頂部。藉助這種新型封裝內散熱技術,用氣流即可使器件快速冷卻下來(有關示例,請點擊此處,觀看 LTM4620TechClip視頻)。

採用垂直模式:以堆疊式電感作為散熱器的POL模塊調節器

POL調節器中的電感的大小取決於電壓、開關頻率、電流處理性能及其結構。在模塊化設計中,DC-DC電路(包括電感)被超模壓塑並密封在塑料封裝中,與IC類似;電感而非任何其他組件決定封裝的厚度、體積和重量。電感也是一個重要的熱源。

把散熱器集成到封裝中有助於將來自MOSFET和電感的熱量傳導至封裝頂部,從而散發到空氣、冷板或無源散熱器中。在可以輕鬆將較小的低電流電感裝進封裝塑料模具材料的情況下,這種技術非常有效;但在POL調節器需要採用大型高電流電感的情況下,由於要把磁體裝進封裝就必須擴大其他電路組件的間距,會大幅增大封裝PCB佔位面積,所以其有效性會大打折扣。為了既保持較小的佔位面積又改進散熱性能,封裝工程師開發了另一種技術——垂直、堆棧或稱3D(圖1)。

圖1. 高功率POL調節器模塊運用3D(垂直)封裝技術升高電感位置並使電感作為散熱器暴露在氣流下。剩下的DC-DC電路裝配在電感下方的襯底上,既能減少需要的PCB面積,又能改善熱性能。

採用裸露堆疊式電感的3D封裝:保持較小的佔位面積,提高功率,完善散熱

較小的PCB佔位面積、更高的功率和更好的散熱性能——有了3D封裝(一種新型POL調節器構造方法,見圖1),可以同時實現這三個目標。LTM4636是一款μModule調節器,板載DC-DC調節器IC、MOSFET、支持電路和一個大型電感,可減少輸出紋波,提供最高40 A的負載電流,輸入電壓為12 V,精密調節輸出電壓範圍為0.6 V至3.3 V。4個LTM4636器件並聯可以通過電流共享方式提供160 A的負載電流。封裝的佔位面積僅為16 mm × 16 mm。該系列另有一款調節器 LTM4636-1,可以檢測過溫和輸入/輸出過壓條件,並且能斷開上行電源或斷路器以保護自己及其負載。

功率至上者可以計算LTM4636的功率密度,並對計算得到的數值感到滿意——但如前所述,功率密度數值並非全部。這款μModule調節器還能給系統設計師的工具箱帶來其他顯著優勢:卓越的DC-DC轉換效率和無與倫比的散熱能力成就出色的散熱性能。

為了儘量減小調節器的佔位面積(16 mm × 16 mm BGA),將電感抬高並固定在兩個銅引線框架上,以便把其他電路組件(二極體、電阻、MOSFET、電容、DC-DC IC)裝在其下方的襯底上。如果將電感裝在襯底上,μModule調節器可以輕鬆佔用超過1225 mm2而非256 mm2的PCB面積(圖2)。

圖2. 作為一款完整的POL解決方案,LTM4636堆疊式電感兼任散熱器之職,可實現卓越的散熱性能,具有佔位面積小巧的特點。

藉助堆疊式電感結構,系統設計師既可打造出緊湊的POL調節器,同時還可享有卓越的散熱性能。與其他組件不同,LTM4636中的堆疊式電感未採用超模壓塑(密封)封裝,而是直接暴露在氣流下。電感外殼的形狀採用圓角設計,以提高空氣動態性能(減少對氣流的阻礙)。

圖3. LTM4636的模擬散熱行為顯示,熱量可以被輕鬆轉移到暴露在氣流下的電感封裝上。

散熱性能和效率

主體是16 mm × 16 mm × 1.91 mm超模BGA封裝。LTM4636的電感堆疊於超模成型部分的頂部,從BGA焊球(共144個)底部到電感頂部的封裝總高度為7.16 mm。

除了從頂部散熱以外,LTM4636還採用了專門設計,可以高效地把來自封裝底部的熱量散發到PCB。這款器件有144個BGA焊球,高電流在GND、VIN和VOUT專用庫中流動。這些焊球共同充當PCB的散熱器。LTM4636經過優化,可以同時散發來自封裝頂部和底部的熱量,如圖3所示。

即使在較大轉換比、12 V輸入/1 V輸出、40 A (40 W)的全負載電流和200 LFM的標準氣流條件下,LTM4636封裝的溫度也只會比環境溫度(25°C至26.5°C)高40°C。圖4所示為LTM4636在這些條件下的熱圖。

圖4. 調節器在40 W下的熱性能結果表明,溫度只會提高40°C。

圖5所示為輸出電流熱衰減結果。在200 LFM下,LTM4636的性能非常出色,可輸出40 A的全電流,環境溫度最高為83°C。20 A半電流衰減只會出現在環境溫度達到110°C時。這樣,只要有氣流,LTM4636都能在高容量下運行。

圖5. 熱衰減表明在83°C最高環境溫度、200 LFM下,全電流可達40 A。

圖6所示高轉換效率主要歸功於高性能MOSFET和LTM4636超強的性能。例如,12 V輸入電源降壓DC-DC轉換器可以實現:

95%,12 V輸入電壓轉換為3.3 V,25 A

93%,12 V輸入電壓轉換為1.8 V,40 A

88%,12 V輸入電壓轉換為1 V,40 A

圖6. 多種輸出電壓下的高DC-DC轉換效率。

帶熱平衡的140 W可擴展式4 A × 40 A μModule POL調節器

一個LTM4636的額定輸出負載電流為40 A。在電流共享模式(或並聯)下,2個LTM4636可以支持80 A,4個可以支持160 A。通過並聯LTM4636的方式提高電源電流非常簡單;只需複製和粘貼單個調節器的佔位面積即可,如圖7所示(提供符合和佔位面積)。

圖7. 並聯LTM4636設計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複製一個通道的布局即可。

藉助LTM4636的電流模式結構,可以在多個40 A模塊之間實現精確電流共享。在精密電流共享模式下,電流會把熱量均勻地分布在各個器件上。圖8所示160 A調節器有4個μModule模塊。在滿足這些指標下,所有器件的工作溫度都能相互平衡,確保任何單個器件都會過載或過熱。這就極大地簡化了散熱機制的設計。

圖8. 並行運行的4個LTM4636之間的精確電流共享,在160 A應用中,溫度僅升高40°C。

圖9. 帶4個μModule模塊的140 W調節器的效率。

圖10所示為完整的160 A設計。注意,LTM4636無需時鐘器件即可相互反相工作——包括時鐘和相位控制。多相工作模式下可以減少輸出和輸入紋波電流,從而減少所需輸入和輸出電容的數量。在圖10中,4個LTM4636相互反相90°。

圖10. 這款140 W的調節器搭載4個並行運行的LTM4636,採用精確電流共享模式,在160 A應用中,12 V輸入電壓轉換為0.9 V輸出電壓的效率非常出色。

結論

為密集型系統選擇POL調節器,僅僅檢查器件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是不夠的。必須評估器件封裝的熱特性,因為此項指標決定著冷卻成本、PCB的成本以及最終產品的尺寸。使用3D(也稱為堆疊、垂直技術)CoP封裝,可以將高功率POL模塊調節器放在較小的PCB空間中,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效率冷卻。

作者:Afshin Odabaee

來源:ADI

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電子發燒友網轉載僅作為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對該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如有異議,歡迎聯繫電子發燒友網。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相關焦點

  • 應用於觸控螢幕的電路板散熱結構技術的創新研究
    核心技術:一種雷射刻蝕的觸控螢幕電路板,其包括觸控螢幕體、散熱結構,第一電路板及第二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水平固定在觸控螢幕體的四周,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固定連接在一起,觸控螢幕體設置在第一電路板的上表面,在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及觸控螢幕體上通過雷射刻蝕的方式緊密設有多條導電線路,導電線路設置在觸控螢幕體內表面四周
  • 是否可以將低EMI電源安裝到擁擠的電路板上?
    有限且不斷縮小的電路板空間、緊張的設計周期以及嚴格的電磁幹擾(EMI)規範(例如CISPR 32和CISPR 25)這些限制因素,都導致獲得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熱性能電源的難度很大。在整個設計周期中,電源設計通常基本處於設計過程的最後階段,設計人員需要努力將複雜的電源擠進更緊湊的空間,這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非常令人沮喪。
  • 低EMI電源能否安裝在擁擠的電路板上?
    有限且不斷縮小的電路板空間、緊張的設計周期、嚴格的電磁幹擾(EMI)規範(例如CISPR 32和CISPR 25)等相關限制因素,不斷提高著取得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熱性能電源的難度。
  • 印製電路板的四種清洗工藝,該如何選擇?
    ❶ 清除助焊劑殘留物、膠帶紙或阻焊膜的殘膠、塵埃、油脂、微粒和汗跡等汙染物,防止對元器件、印製導線和焊點產生腐蝕和其他缺陷的產生,提高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❷ 清除腐蝕物的危害,保證組件電氣性能測試的順利進行,焊點過多的助焊劑殘留物會使測試探針不能良好的接觸焊點,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正確性;❹ 使組件外觀清晰,熱損傷和層裂等一些缺陷顯漏出來,以便進行檢測和排除故障
  • 碳化矽陶瓷散熱片性能解析
    金屬材料要做到絕緣的話,必然是要進行表面氧化等處理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和工時,同時也會降低導熱性能,綜合考量陶瓷散熱片是最適合的絕緣散熱片。陶瓷散熱片特性三      隔絕吸收電磁波性能       碳化矽陶瓷散片本身不產生電磁波,能夠隔絕電磁波,還可以吸收部分電磁波,是有電磁波方面考量的產品最好的散熱選擇。
  • 硬體工程師如何製作好的電路板,這六大原則值得一看!
    一塊好的電路板,除了實現電路原理功能之外,還要考慮EMI、EMC、ESD(靜電釋放)、信號完整性等電氣特性,也要考慮機械結構、大功耗晶片的散熱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考慮電路板的美觀問題,就像進行藝術雕刻一樣,對其每一個細節進行斟酌。
  • 容易散熱的鋁基板工藝介紹
    容易散熱的鋁基板工藝介紹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9 10:16:07 一、什麼是鋁基板 PCB就是印製線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也叫印刷電路板。
  • 如何布設運算放大器的PCB電路板
    如何布設運算放大器的PCB電路板 佚名 發表於 2020-01-10 15:25:46 在電路設計過程中,應用工程師往往會忽視印刷電路板(PCB)的布局。
  • 印製電路板板就是要這麼散熱!
    這些基材雖然具有優良的電氣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散熱性差,作為高發熱元件的散熱途徑,幾乎不能指望由PCB本身樹脂傳導熱量,而是從元件的表面向周圍空氣中散熱。但隨著電子產品已進入到部件小型化、高密度安裝、高發熱化組裝時代,若只靠表面積十分小的元件表面來散熱是非常不夠的。
  • PCBA加工電路板基板材料的分類是怎樣的
    打開APP PCBA加工電路板基板材料的分類是怎樣的 靖邦電子 發表於 2020-12-16 11:50:40 無機類基板主要是陶瓷PCB板,陶瓷電路基板材料是96%的氧化鋁,在要求基板強度很高的情況下,可採用99%的純氧化鋁材料。但高純氧化鋁的加工困難,成品率低,所以使用純氧化鋁的價格高。氧化彼也是陶瓷基板的材料,它是金屬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和優良的熱導性,可用作高功率密度電路的基板。
  • PCB布局工具如何選擇
    有許多不同的PCB設計CAD系統可供選擇,並且它們都有不同的功能。成功的關鍵是根據設計技術和工作流程的需求評估您正在考慮的工具。以下是有關PCB布局工具中要尋找的功能的一些想法。 選擇要使用哪些PCB布局工具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系統內的不同工具如何協同工作以實現平穩的工作流程。儘管僅考慮諸如自動布線技術之類的特定功能可能很誘人,但最終您將與整個系統一起設計電路板。
  • 散熱風扇有門道 高效靜音風扇如何選擇
    散熱風扇的性能關乎一個機箱的整體散熱水平,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夏天這樣的高溫環境下,機箱運行更是高溫難耐,因此,選擇高效的散熱風扇尤為必要。當然了,對於玩家來說,靜音也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今天筆者就教大家如何選擇一款高效靜音的散熱風扇。
  • 如何快速判斷筆記本散熱性能的優劣
    小夥伴們通常在選購筆記本電腦的時候會更關注處理器、顯卡和屏幕等硬體配置,然而,一臺筆記本的散熱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會很直接的影響到實際的使用體驗。目前,各大PC廠商都會吹噓各自的筆記本散熱模組,該如何判斷一款筆記本散熱的優劣呢?
  • 成德科技「高導熱金屬基印製電路板製作技術與產品」PCB科研獲創新...
    打開APP 成德科技「高導熱金屬基印製電路板製作技術與產品」PCB科研獲創新成果獎 成德科技 發表於 2020-12-25 15:22:59
  • 線性調節器和開關模式電源的基本概念
    為目標應用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並滿足指定的性能要求至關重要,如高效率、緊密印刷電路板(PCB)空間、準確的輸出電壓調節、快速瞬態響應、低解決方案成本等。對於許多可能沒有強大電源技術背景的系統設計者來說,電源管理設計工作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電源轉換器從給定輸入電源為負載生成輸出電壓和電流。它需要在穩態和瞬態條件下滿足負載電壓或電流調節要求。
  • CPU煎蛋,手機變暖手寶……電子器件該怎麼散熱?這回不能說不知道了!
    應用此種模式可以減少熱沉熱阻,也可以提升其散熱的效果。而對於一些功率相對較大的電子器件,則可以應用航空中的擾流方式進行處理,通過對散熱器中增加擾流片,在散熱器的表面流場中引入擾流,則可以提升換熱的效果。 當然,散熱器本身材料的選擇跟其散熱性能有著直接的關係。
  • 小戶型家庭廚房怎麼節省空間?買它們就對了
    但怎麼才能有效節省廚房的空間呢?秘訣就在下面這些家電裡。  推薦理由:有了美的集成灶JJZT-90WD26-G,廚房的一半家電購置妥當了,一步安裝到位之餘還節省空間。西門子嵌入式洗碗機 SC73M612TI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標準的尺寸能夠代替原有的消毒櫃,嵌入到上面推薦的集成灶裡,既能洗碗又能實現消毒功能,無需再多浪費廚房一米的空間,又能實現擁有洗碗機的願望。
  • 安森美半導體PoE-PD方案如何解決高功率需求挑戰?
    安森美半導體PoE-PD方案如何解決高功率需求挑戰?安森美半導體採用其獨特的高壓製造工藝,開發出更先進的PoE-PD方案以解決挑戰,這些方案在緊湊的空間內以高能效和低熱量運行。 1)GreenBridge™四通道MOSFET方案替代二極體橋方案顯著提高PoE能效 PoE應用中的PD需要一個橋接電路來調節輸入電源的極性,而為PD供電的PSE配備了不間斷電源(UPS)。
  • LED散熱技術及散熱材料
    所謂的被動式散熱,是指通過散熱片將熱源LED光源熱量自然散發到空氣中,其散熱的效果與散熱片大小成正比,但因為是自然散發熱量,效果當然大打折扣,常常用在那些對空間沒有要求的設備中,或者用於為發熱量不大的部件散熱,如部分普及型主板在北橋上也採取被動式散熱,絕大多數採取主動式散熱式,主動式散熱就是通過風扇等散熱設備強迫性地將散熱片發出的熱量帶走。今天我們主要介紹被動散熱方式及散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