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兩輪電動車市場持續升溫。周杰倫代言的愛瑪電動車即將上市,有望成為繼雅迪、新日、小牛之後業內第四家上市公司。後起之秀小牛電動市值漲幅約為250%(截至12月1日),前三季度共銷售451187輛電動踏板車,同比增長43.2%,超過去年全年銷量(42.14萬輛)。
作為行業老大的雅迪自然不甘落後,提前一個月完成了1000萬輛年銷量目標,成為行業率先年銷量突破千萬的品牌。大幅超過去年全年的609萬輛,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平均下來每天能賣出3萬輛。今年以來公司市值翻了六倍以上,突破400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雅迪成立已有19年時間,是一家集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及其零配件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製造企業,擁有7大生產基地、1家工業設計技術中心。去年實現營收119.68億元,同比大增20.7%,成為業內首個營收破百億的品牌。產品遠銷美國、德國等83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用戶數量突破3600萬,終端門店超過20000家,市場佔有率近20%,穩居行業首位。
提起雅迪電動車,就不得不提及創始人董經貴。上世紀70年代,他出生於安徽金寨縣的一個農村家庭。22歲到江蘇無錫一家摩託車廠做銷售員,這一幹就是六年,積累了相關行業的知識和經驗。90年代末,他決定出來創業,和妻子成立了無錫董氏車業公司(雅迪的前身),主要製造摩託車。
隨著全國多個大中型城市推行禁摩令,再加上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技術取得突破,兩輪電動車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董經貴敏銳地意識到機會來了,於是果斷關停原來的摩託車產業,全面轉型進入電動車行業,並斥巨資從日本引進5條自動化生產線,提升產能。
經過十餘年高速發展,到了2014年,全社會兩輪電動車保有量超過2億。站在風口之上的雅迪,迅速崛起。不過當時市場上的電動車主打低端產品,行業陷入價格戰,全產業鏈幾乎都不賺錢。困局之下,董經貴思考起了轉型,最終確定了"專心做更高端的電動車"定位。
轉型不可避免地遇到陣痛,初期員工、經銷商等都很牴觸,擔心放棄低端產品後,高價賣不動貨。董經貴堅定地表示:"我們以前的方式是走不通的,打價格戰永遠沒有明天和未來。"為了讓更高端品牌戰略落地,他採取了廣告傳播、產品研發、終端升級等一系列措施。
截至去年年底,雅迪已累計獲得763項核心專利(其中36項發明專利),研製成功了石墨烯電池、凸極電機、一體式側掛電機等獨家專利產品。在品牌建設方面,他們不僅邀請了《速度與激情》主演範·迪塞爾擔任品牌形象大使,還讓中國女排成為其冠軍產品體驗官。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汽車4S級智美終端店的建設,成為行業榮獲五星級服務認證的企業。
在日前舉行的"2021年雅迪科技全球倍增戰略峰會"上,董經貴提出"全球倍增"戰略,意在通過品牌、產品、渠道、服務、供應鏈及產能等升級,實現全球化高速增長。他們將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發的投入,預計明年整體研發預算將超10億元。
結語
根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兩輪電動車2019年至2023年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22%,規模將達到1089.9億元。行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當然雅迪想要實現"倍增"也並非易事,除了愛瑪、臺鈴等老對手,還要面對小牛、九號機器人等後起之秀的挑戰,以及推出共享電單車的美團、滴滴、哈囉的攪局。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誰能笑到最後,我們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