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日本江戶時期寫實畫家 伊藤若衝

2020-12-08 藝術寶庫美術

亞洲美術

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伊藤若衝(Ito, Jakuchu. 1716-1800年)日本江戶時期的畫家,號鬥米庵。擅長畫花、魚、鳥、尤其是雞,為了畫好雞,在家裡養雞經常觀察雞的動態。他學習狩野派和中國畫家工整寫實的畫風,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寫實風格、並從尾形光琳的作品中學習裝飾技巧。

代表作是他為京都相國寺所做的一套30幅《動植彩繪》、隔扇畫《群雞圖》和藏於大阪北部西福寺內障子上的《雄雞和仙人掌》等。

《仙人掌公雞圖》隔扇

《動植彩繪》描繪了各種繁複多樣的動植物,色彩明豔而華麗。他在自己的花園裡養了許多珍禽異獸,孔雀鸚鵡,給了他一個觀察自然生物、寫生和創作的有利條件。

《動植彩繪》之《老松白鳳圖》

《動植彩繪》之《老松樹與孔雀》

《動植彩繪》之《南天雄雞圖》

《動植彩繪》之《群雞圖》

《大象與鯨魚》屏風,1797年

《一百條狗》

《老虎》

《雪梅雄雞圖》

《蘆燕圖》的構圖重心明顯偏向左上角,右下角的植物斜勢相對。

《蘆雁圖》

《小雞》

《鸚鵡圖》

《鳥獸花木圖屏風》

《池邊群蟲圖》構圖運用曲線和幾何線條的交錯,深具琳派的平面裝飾意味。

《池邊群蟲圖》

《群魚圖》、《貝甲圖》運用了一種斜線式構圖。魚群都往左傾斜,這種不平衡的運動感仿佛讓人感受到了畫面中的急流。

《群魚圖》

《貝甲圖》

《菜蟲譜》局部

「枡目描」是他的獨特繪畫技法,類似於拼圖和馬賽克格子的繪畫,將巨大的屏風圖像畫成上萬個1釐米見寬的方格子,先用胡椒粉薄塗一層,再用淡彩色去填滿這些格子,然後再在每個小格子的左上角四分之一處,用更深一層的顏色畫出大方格,形成一種奇特的點彩效果。據說這種畫法的靈感來源於京都的著名織物西針織的紋理。

「枡目描」細節

《釋迦三尊像》之《普賢菩薩像》

《釋迦三尊像》之《釋迦如來像》

《釋迦三尊像》之《文殊菩薩像》

《壽星圖》

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中國畫鐵粉 日本文人畫家富岡鐵齋【106】

西方藝術史:日本最受歡迎的浮世繪畫家之一 安藤廣重【105】

西方藝術史:日本浮世繪畫的集大成者 葛飾北齋【105】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綜合畫家 下村觀山
    亞洲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下村觀山(しもむらかんざん,Shimomura Kanzan,1873-1930年),日本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的著名畫家,本名晴三郎參與創立日本美術院,與菱田春草、橫山大觀等致力於新日本畫運動。作品綜合了大和繪、宗達光琳派和宋元繪畫等風格。代表作有《林間之秋/秋》、《白狐》等。
  • 超越時空的日本藝術:葛飾北齋、伊藤若衝若在當下如何創作?
    而在沒有相機的江戶時代,源自於中國宋代、細緻入微的花鳥寫生成為了再現自然的方式。追溯中國花鳥畫在日本發展的歷史,首先是宋元繪畫對日本南北朝至室町時代的禪寺發生重要影響,許多僧侶在這一時期創作了諸多水墨花鳥畫。到了桃山時期開始出現華貴的彩色花鳥畫屏風,而伊藤若衝和圓山四條派的畫家則在江戶時代中期確立了日本的寫生畫。
  • 西方藝術史:東西合璧的日本近代畫家 竹內棲鳳的繪畫
    年)日本畫家,京都現代畫壇的領導者。並且還研究西方油畫、水彩和攝影技術,把西方繪畫光、空氣的表現手法融入到繪畫中,畫風精妙洗鍊。《柳鷺》《蘇州的雨》《蘇州風物》《揚州城外》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畫家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 西方藝術史:日本漂泊的抒情畫家「浪漫的代名詞」竹久夢二
    亞洲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竹久夢二(Takehisa Yumeji,1884-1934年)本名竹久茂次郎,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之稱的日本著名畫家他的作品搭建了純藝術與工藝設計等實用美術的橋梁,對現代設計和日本美術有極大的影響。繪畫多表現「旅行」、「聖經」和「女性」三大主題,有西方的寫實手法與構圖,畫風具有日本的本土風味。所畫的美女體態優雅,溫柔多情,均帶有一種朦朧的美,表現了無盡的鄉愁和漂泊的人生。
  • 西方藝術史:日本近代美女人物畫家 鏑木清方「108」
    亞洲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20世紀初,橋本關雪、竹內棲鳳、上村松園、川合玉堂、土田麥仙、神原紫峰等人從京都日本畫傳統和寫生畫派吸收了優點,對近現代日本畫有很大影響同時,在浮世繪和近代日本畫的影響下,東京的一批美人畫家鏑木清方、伊東深水、竹久夢二等人表現了日本婦女嫵媚、嬌豔、愁怨等性格之美。鏑木清方(かぶらききょかた,Kaburaki-kiyokata,1878-1972年)日本近代畫家,擅長美女畫、人物畫、社會風情畫,與上村松園、伊東深水等人齊名。並致力於對庶民風俗的考證,寫有許多隨筆。
  • 西方藝術史:日本浮世繪早期代表畫家 鈴木春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公元17世紀日本社會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財富的集聚和城市享樂生活的盛行,表現歌舞伎演員、藝妓、歌女和市民階層生活、名勝風景等的人物畫、風俗畫、風景畫發展起來了。這一畫種以江戶(現在的東京)為中心,持續了約200年左右。出現了鳥居清長、鈴木春信、懷月堂安度、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歌川豐國、安藤廣重(歌川廣重)等許多重要畫家和流派。鈴木春信(Suzuki Harunobu,1725-1770年)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早期代表畫家。
  • 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
  • 西方藝術史:日本最受歡迎的浮世繪畫家之一 安藤廣重
    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うたがわひろげ),日本浮世繪大畫家,與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齊名。《東都名所 高輪之明月》1831年他於1833~1834年間的55幅風景畫系列《東海道五十三次》確立了他作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浮世繪畫家之一的地位。描繪日本舊時由江戶至京都所經過的53個宿場的各宿景色,是一組旅行風俗畫。
  • 西方藝術史:日本新古典主義的歷史人物畫家 安田靫彥「110」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安田靫彥(やすだ ゆきひこ,1884 - 1978年)本名安田新三郎,是大正至昭和時期的日本畫家,與前田青邨齊名的歷史畫泰鬥。《王昭君》1947年《王昭君》1959年他也畫了很多人物畫和中式仕女圖,運用了日本畫傳統和心理學因素。
  • 西方藝術史:最富有革新和創造精神的日本畫家 加山又造「110」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加山又造(かやま またぞう,Kayama Matazo,1927 -2004年),日本畫家、版畫家。是當代日本畫家中最富有革新和創造精神的畫家之一,畫過洞窟壁畫、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各種手法,人物、山水、動物和花鳥等各種題材皆精。其藝術生涯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1950—1964年,以動物和大自然為題材,在現實造型基礎上加以變形和裝飾。
  • 一個日本人畫的中國花鳥,令人稱讚!
    伊藤若衝(Ito, Jakuchu. 1716-1800)日本江戶時期的畫家,號鬥米庵,據說凡求畫者,酬米一鬥 [1]  。       伊藤若衝生於日本著名畫家尾形光琳去世的那一年,其活躍時期正是庶民藝術興起之時。1800年前後,葛飾北齋、喜多川歌磨等浮世繪畫家,成為活躍的庶民藝術家。可以說,伊藤若衝是從傳統繪畫風格過渡至庶民藝術之間的橋梁。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多才多藝的本阿彌光悅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公元16世紀末到整個17世紀,日本繪畫史上出現了幾位特別引人注目的畫家。在他們手裡,日本繪畫更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面貌。本阿彌光悅的刀劍、蒔繪以及書畫等創作是承上啟下的一條強韌紐帶。俵屋宗達和尾形光琳吸收了大和繪、水墨畫、障壁畫、狩野派、士佐派的營養,與日本傳統工藝美術的精粹相結合,充分發揮了日本美術的收容性、簡潔性、裝飾性和抒情性等特點,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地協調各種美的因素的典型的日本美。
  •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中的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他「發現了塞尚的重要意義,他比這個時期任何其他畫家都似乎更為拘泥於把塞尚的以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反映自然的著名論點牢記在心。」受塞尚影響,他大大地簡化客觀物象的形體,都表現為桶狀或管狀物的組合,像拼裝而成的機械。即使畫人物,他也是畫得象機器一樣僵直、堅硬。評論家稱他是「現代的原始人」或「現代的古典人」。
  • 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 心理肖像畫家 費德爾·羅科託夫「74」
    費德爾·羅科託夫(費奧多爾·斯捷潘諾維奇·羅柯託夫Fedor Rokotov,1736—1808)的作品標誌著俄羅斯肖像畫進入新的時期。羅科託夫避免畫出帶有許多裝飾品的正式肖像畫。相反,他是第一批提出心理肖像的俄羅斯畫家之一,關注光學和大氣效應。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流派橋社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油畫
    《基督的生命》局部,1911-1912年《在包廂》1911年1913年到1914年間諾爾德到訪了南太平洋、莫斯科、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和中國等地,這次旅行對其今後的創作影響很大。他了解了土著居民的生活習俗,盡情展現自然賦予人類最原始的本真及淳樸。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派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常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長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木挽町」創立者狩野尚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元信【103】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 喬治·巴塞利茨 形象倒置的人物畫...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喬治·巴塞利茨(格奧爾格·巴澤利茲 Georg Baselitz,1938年- )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偉大的朋友》1965年《Versperrter Maler》1965年《艾因·莫德納·馬勒》1966年《法勒》1966年《Drei Streifen-Der Maler im Mantel》1966年《畫家
  • 《大話西方藝術史》:3萬年的發展歷程,兩句話就能概括
    最近,經過長期的積累,意公子撰寫的《大話西方藝術史》出版了。原因在於,對於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脈絡,我們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而那些厚厚的專業大部頭又讓人望而卻步。現在好了,《大話西方藝術史》這本書可以幫讀者解決這個難題了。
  • 【理論天地】「再現」的藝術史意義 ——讀高名潞《西方藝術史觀念:再現與藝術史轉向》
    因此,本文以「再現」作為「representation」的中文譯文,並以高名潞所著《西方藝術史觀念:再現與藝術史轉向》(下文簡稱《藝術史轉向》)為文本細讀對象,在梳理書名所示藝術史各大轉向的同時,具體辨析再現在藝術史的作用。高名潞以三種再現方式設計了《藝術史轉向》的行文脈絡。
  • 日本浮世繪如何吸引西方畫壇 緣何風行世界
    原標題:最精彩的畫作,如同宏大戲劇中的華麗一幕 日本浮世繪緣何風行世界今年恰逢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締結40周年,大大小小的日本浮世繪展最近於全國多地相繼舉辦,不期形成藝展領域的一個熱點。很多人知曉的日本浮世繪,似乎僅限於它的盛名,比如,莫奈、梵谷等一眾西方藝術大師都曾追慕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