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對這些桀驁不馴的生靈,我唯有敬畏

2020-12-26 白茶的麥田

茫茫的若爾蓋草原,野性兇猛的狼群,隨處遷徙的牧民,狡詐兇殘的偷獵者……這是李微漪筆下的《重返狼群》為我們描繪的世界。

機緣巧合之下,去草原寫生的李微漪收養了一隻瀕臨死亡的狼崽,取名「格林」,並把它養育長大。一個女孩與一匹狼,譜寫了一段關於愛和自由的傳奇。

《重返狼群》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品,作品共2部。第1部寫作者養育小格林的過程,到把長大的格林放歸狼群為止。第2部講了作者重返草原,探望格林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跟隨作者的敘述,沉重和疼痛交織的感覺讓人喘不過氣來。看到那些草原的生靈們被捕殺、被殘害、被逼到絕境,心臟被緊緊揪緊,忍不住想痛哭、想大喊。

尼採說,「我們走的太快,是時候該停下來,等等我們的靈魂了」。

這句話最適合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汲汲以求的到底是什麼?人類從大地而來,也將歸於大地。別走得太快,忘了我們為何出發。

也許,現在就是等等靈魂的時刻,請跟隨我一起走進《重返狼群》,走進若爾蓋大草原,去聽聽那野性的呼喚。

一、狼的家族觀念

在人類的印象裡,狼是殘忍嗜血的動物。可實際上,狼重情重義,很有「人情味兒」,其家族觀念尤其濃厚。

狼信奉一夫一妻制,夫妻共同撫育幼崽。公狼負責外出捕獵,母狼在家教養孩子。若公狼發生意外,母狼是無力承擔起撫養一窩幼崽的重任。

《重返狼群》的小狼格林,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格林的父親在捕獵過程中,中了偷獵者的捕獸夾,只得咬斷狼爪逃生。後因受傷過重,被偷獵者們圍攻,卻一刻也沒停止戰鬥,直到被亂刀砍死。

格林的母親悲痛之下瘋狂報復,吃了偷獵者們埋下的毒肉被毒死,臨死前撕毀自己身上的狼皮,也不讓偷獵者得到。

讀到這裡,一對英勇的「狼夫妻」浮現眼前。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庭,它們與最狡詐最兇殘的敵人,進行了最殘酷的鬥爭。他們悍不畏死,它們勇敢決絕,它們為保護家人拼盡最後一滴血,卻是窮途末路,死無全屍。

他們讓我想起古時燕趙之地的俠士們,也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荊軻、專諸們,在為守護自己的家園與信念慷慨赴死時,也像這對狼夫妻一樣心懷死志,絕不退縮。

人為萬物靈長,我們既能對這些慷慨悲歌的忠義勇士,給予無限的讚譽,卻為何不能放過這一對為守護家庭血戰到底的「狼夫妻」。就只為得到它們身上的狼皮,有時候人和狼,誰更像野獸?

狼從不放棄自己的幼崽,如果狼崽深陷險境,公狼母狼會竭盡全力營救。甚至會不惜以身飼敵,引誘敵人來獵殺自己,以獲取幼崽生存的機會。

這濃厚的家族觀念,這一片舐犢情深,讓我心生敬畏。

二、狼的團隊精神

狼崇尚強者,狼群內紀律嚴明,都聽從狼王的指揮。相比獅虎等大型食肉動物,狼更善於團隊作戰。

狼在長途追捕獵物時,往往會保存體力,交替作戰。在捕獵大型獵物時,又會團結一致,群起而攻。在特定環境中,狼群會制定團隊協作方法,靠團體的力量取勝。

《走進狼群》中,作者描繪了格林回歸狼群後,集體圍獵犛牛的情景。

狼群小分隊驅趕牛群,讓犛牛們慌不擇路,無奈中頭牛帶領衝向山坡。幾隻狼呈扇形從後面包抄而來,緊緊追趕牛群,牛群越發慌亂,拼力衝向陡坡。

在犛牛們衝到半山腰時,山梁上突現奇兵,早已潛伏多時的狼王,領著成群的大狼呼嘯而來。剎那間,整個犛牛群陷入巨大的恐慌中,它們急轉掉頭,可慌亂中根本收不住腳,奔逃中互相踐踏,死傷無數。

狼群密切協作,互相配合,不傷一兵一卒,打了一場漂亮的圍殲戰。

想不到桀驁兇悍的狼,居然如此有團隊觀念。它們各司其職,聽從調遣,在狼王發起總攻時一呼百應,讓人不禁為這嚴明的組織性紀律性嘆服。

這分明是一支高效的團隊,領導者制定科學的戰略,員工們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精準的落實執行,最後圓滿完成任務。

如此有凝聚力的團隊,不禁讓我滿懷敬畏。

三、狼的生存智慧

隨著若爾蓋草原的進一步開發,隨之而來的是草場面積的減少,偷獵者的猖獗,棲息地的銳減,曾稱霸一方的草原狼貧無立錐之地。

過去人們的捕獵工具是獵狗、套馬杆、手電筒,如今的偷獵者們使用的是獵槍、毒氣,手段殘忍花樣翻新,對瀕臨滅絕的狼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狼想要生存,除了依靠團隊的力量,還有深刻印在基因裡的生存智慧。

《重返狼群》裡,兩三個月的小河裡就會偷偷把吃不完的食物藏起來,「豐年要儲荒年糧」的意識,似乎刻在狼族流淌的血液裡。

狼群會備戰備荒,它們珍惜食物,在圍捕了犛牛後,不會胡吃海塞,而是有計劃的一天只吃一頭牛,這樣既不浪費食物,也不招來鳥兒的覬覦。

狼族非常聰明,在圍攻犛牛群給牛造成傷害後,它們不再發起進攻,而是極有耐心的跟在犛牛群後偷偷觀察,然後攻其不備,把受傷的犛牛拖到僻靜處殺掉。

它們會保存己方實力,用最低的損耗換來最大的收穫。

狼族雖有利爪尖牙,絕不過度圍獵,它們適可而止的智慧,更懂得珍惜到手的食物。在這一點上,狼比人類更懂得「竭澤而漁」的危害。也許,狼比我們更了解大自然,知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過猶不及的殺戮都只會帶來滅頂之災。

狼這些古老的生存智慧,讓我心懷敬畏。

結語:

讀完《重返狼群》,靈魂受到了一次洗禮,這是桀驁不馴的草原狼帶給我的。

在生存環境被極大破壞的今天,草原狼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酷考驗。可他們展示出來的狼性,關於自由、競爭、生存、尊嚴……都讓我滿懷敬畏。

什麼時候人和狼才能停止魚死網破的對峙,互不侵擾,和諧共處。也許只有我們把草場和曠野還給狼群,給它們足夠的生存空間,這一天才會到來。

作者:白茶,好書推薦者,終身學習者行事有態度,筆下有溫度,用走心的文字與你一路同行。

相關焦點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夏天時,女兒在書店發現了一套書《重返狼群》,磨著我給她買,結果,我比她還愛看。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
  • 《再見格林》:狼群被人類的「愛」逼上絕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再見格林》是《重返狼群》的第二部。一般好萊塢大片的模式都是,第一部很精彩,第二部靠著第一部的熱度繼續撈金。但是這本《再見格林》卻是極少數的,第二部能超越原著的作品。所以,格林也是世界上第一匹由人工撫養長大,又成功重返自然的狼。《再見格林》講述了格林在重返狼群的兩年後,李微漪聽說格林被抓了,正在售賣。於是,思子萬分的狼媽踏上了焦急的尋子之路。
  • 《重返狼群》:愛與自由的傳奇故事,人與自然的共存法則
    喜歡《重返狼群》這本書是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的:「高中時曾有過一個男生喜歡我,悄悄看我畫畫,聽我彈琴,看過我的個人畫展以後,更認定我是他心目中的淑女。結果有一天,他看見我飛身跳牆進學校,最倒黴的是我跳進去的時候正好面對面落在他眼前。
  • 《重返狼群》:李微漪養大一匹狼,並成功將它送回狼群,這就是愛
    但他沒有害怕,反而摟著小狼,「不管多難,我肯定陪你到底。」冬天不好找食物,李微漪和亦風就偷偷挖了格林埋藏的野兔,然後換上兩塊壓縮餅乾。格林不僅沒怪罪,反而還把野兔繼續藏著原處,還提醒他們挖來吃。這就是小狼格林的「反哺」,面對生存威脅的時候,人或許會捨棄自己的父母,但是狼不會。
  • 《重返狼群》美女畫家引狼入室又放手:愛不是佔有
    但是繁華的都市生活無法容忍一匹充滿野性的草原之狼,為了格林以後的生存,李微漪帶著小格林重返草原,去追尋狼群的蹤跡。其中歷經艱難險阻,嚴寒酷雪,甚至差點喪命,最終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重返狼群》這本書就是李微漪採用紀實手法記錄了自己和格林的相識、相知、相守、相惜的過程。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當時的一個80後小姑娘李微漪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因為對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所以她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5隻小狼崽。然而,在她出現時,只剩下了「裝死」的格林這一隻狼還活著。
  • 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隻狼,一個女人,演繹一場「母子情深」
    文/學乃身之寶2017年6月,紀錄片《重返狼群》上映,一隻狼,一個女人,給觀眾們上演了一個「人狼奇情,前所未有」的感動故事。故事講述的是,2010年4月,八零後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採風中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為取名為格林,並帶回成都餵養。
  • 《重返狼群》:女孩和狼,演繹愛與自由的傳奇
    卻因為《重返狼群》這本書,對動物有了另外的一種看法。在閱讀的過程中,幾度哭的不能自己。看著作者和狼的相處,感覺就像看到了最純真的人性。說實話,當時我的第一感覺:就像放飛一隻鳥一樣,把格林在大草原放生就好了,也算是對他最好的回報。但是,李微漪的最終的選擇,卻是我後面幾度落淚的開始。她做了一個決定,要陪著格林,重新成為一匹野狼,這樣,才能讓格林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 「與狼共舞的女人」,她救下狼崽並撫養長大,歷經無數人性的黑暗後,終於成功助它重返狼群!
    而這群狼也在暗處觀察了他們很久李微漪的直覺感到就是今天了讓格林重返狼群!只為送你到這一刻2011年2月2日格林終於重返狼群回到成都後李微漪和亦風將一路的影像資料剪輯成了一本紀錄片《重返·狼群》這部記錄了一個孩子從小到大
  • 國產新片夾縫搶票房 "重返·狼群""六人晚餐"6月16日首映
    爸爸》四部電影搶票房,6月16日,又將迎來以3D、IMAX 3D等版本上映的《異形:契約》,剩下的不多的市場再由《52赫茲,我愛你》、《中國推銷員》、《重返·狼群》和《六人晚餐》瓜分,票房前景實在讓人替他們捏把汗。而幾部新片的主創在首映式上也表示:不追求票房,好的國產片一定會有觀眾喜歡,電影的宿命就是如此,剩下的只能交給市場了。
  • 《風雲》第三部,桀驁不馴的魔魁,為什麼聽命於連城志?
    看過《風雲》漫畫的小夥伴都知道,魔魁是劍界王者,不僅擁有極其強大的戰鬥能力,更是能附身在各大神兵中,讓神兵發揮出超越自身的強大的威力,而漫畫中的魔魁,雖然依附過很多神兵和主人,但是桀驁不馴的它,從來沒有被任何人收服。
  • 有一種愛,叫你默默守護我,我卻不知
    文/吳呱呱嗨,我是吳呱呱。說到狼,一般人的反應可能是想到教育孩子不要說謊的「狼來了」故事,又或者是狼很兇狠,非常危險。其實,在閱讀這套《重返狼群》之前,我對狼的印象是這樣的。自從讀完《重返狼群》後,我對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並且愛上了它們。作者李微漪是四川成都人,一名野生動物畫家,也是一名作家。
  • 《萬物生靈》,生活中的那些小確幸
    文/王志剛(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疫情期間,英國一部迷你小劇刷屏了,翻譯過來是《萬物生靈》。在這樣一個看似蕭條的當下,萬物都蕭索的無所適從,可是這部英國迷你劇,卻有著別樣的治癒系感覺。我嘗試著去思考這部劇在網絡上刷屏的原因,或許疫情的外部原因只是一個客觀的影響,更為主觀的可能性,在於我們在這個大環境時代下,作為個體的無能為力感逐漸爆棚。可是,我們依然發現了身邊以及生活中的那些小確幸。《萬物生靈》的男主十分鐘愛自己的行業,用真誠投身進去,對待每一個動物、面對每一次疾病,都投入了極大的熱忱。
  • 認識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
    通過靜思,重新喚醒我們人性的本真、內心的堅守,喚回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珍視、對生活的珍愛。我們人類在自然面前顯得既渺小又無知,常言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只有敬畏天地、敬畏領袖、敬畏兄長、敬畏生靈、敬畏規則,有所為、有所不為,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善念之心,才是最明智、最覺悟的選擇。
  • 一個女人和狼的傳奇故事|重返遠古時代人與狼的共生場景,超越種族界限的原生態情緣
    當時我緊張死了,就像我的孩子在高考,生怕他落選。格林一步三回頭地跟上了狼群,這次,他真的回歸了。結果這些人一看,福仔跑上來找死,拿起狗棒子就把它打死了。當時,那個死牛販子提著一個冰坨子,拿到我的面前說:「這,就是那個小狼!」我接過小狼的屍體時,它都已經化凍了,身上軟軟的,就搭在我的兩手之間,狼的眼睛裡面,有兩行血淚。就在它們長大的那個山谷裡的小溪邊,我挖開一個土炕,把小狼的屍體放進去,讓它的頭對著狼洞。我記得我沒有哭,就把一捧一捧的土蓋在它身上.
  • 生靈造句和解釋_生靈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生靈(shēng líng)。近義詞有:生靈。人民,百姓。[趙樸初《滿江紅》:「名器早知淪盜賊,生靈竟見供荼毒。」][楊朔《荔枝蜜》:「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生靈參考例句:1、人類沒有了信念,萬物生靈,便是死寂一片。2、不參與殘害生靈的活動,如射獵動物。
  • 這是我見過最囂張的兔子!蹦躂著去看狼群笑話,喔喲,洗白了噻~
    這是我見過最囂張的兔子!蹦躂著去看狼群笑話,喔喲,洗白了噻~狼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它們生性狡詐,以群居為生,捕獵也是團體作戰,七八頭狼群組成的團隊,足以在野外稱王稱霸。即便是重達幾噸的野牛也會栽倒在狼群的攻勢下,可就是如此強悍的狼群,竟然也有被看笑話的時候,這大概是我見過最囂張的兔子了,蹦達著去看狼群的笑話:喔喲,洗白了噻~孤身跑入狼群的兔子,開始在廣闊的高原上戲耍起野狼,跟到兔子身後的狼越來越多,到最後把整群狼都給招來了,兔子邊奔跑,邊用風騷的走位甩掉野狼,但野狼的實力也不是吹的。
  • 美生靈
    只有這些美生靈自在地享受著這個黃昏。這兒水草肥美,讓它們長得肥滾滾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會發現它們那可愛的神情、潔白的牙、那豐富而單純的表情。如果稍稍長久一點兒端詳這張張面龐,還會生出無限的憐憫。   沒有比它們更柔情、更需要依戀和愛護的動物了,它們與人類有著至為緊密的關係,它們幾乎成為所有食肉動物的腹中之物,特別包括了人類。
  • 知恥,敬畏,自律!(深度好文)
    古語云:「唯有知恥,才有自尊。」知恥才能遠辱。有了這份羞恥之心,我們做了錯事便會慚愧,辜負了別人的期望會內疚,行為不當就會難過。知恥的人,行為有規範,不會出大格;不知恥的人,什麼壞事都可能幹。常懷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南懷瑾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人生無所畏,實在危險,所以我們要有敬畏之心。做人,只有有所害怕,才會有所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