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科植物裡居然也有能食蟲的植物?!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啊!在鳳梨家族中,被發現有食蟲特性的鳳梨主要有三種,即原產於蓋亞那高原沼澤地布洛鳳梨屬的小布洛鳳梨Brocchinia reducta和布洛鳳梨B.chinia-hectioides,另一種上植君今天要隆重介紹,它就是附生於美國佛羅裡達海岸紅樹林中的食蟲卡鳳梨Catopsis berteroniana。
食蟲卡鳳梨,又名「貝爾特羅嘉寶鳳梨」,隸屬於鳳梨科粉衣鳳梨屬,該屬又名「嘉寶鳳梨屬」。該屬鳳梨均為附生性種類,因葉片內側常覆有白色粉霜而得名「粉衣鳳梨屬」。屬內一共有20個原生種,但只有食蟲卡鳳梨一種被研究證實是肉食性的。
鳳梨能吃蟲?
食蟲卡鳳梨是一種具有細長葉片的附生性食蟲植物。這些直立的葉子重疊抱合成筒狀結構,這也是許多積水鳳梨都有的特徵。雨水落下並落在筒中,形成一個「水槽」,裡面的營養物質會被植物生長所利用。經測定,食蟲卡鳳梨的「水槽」內的pH值為6.8,呈微酸性的。和其他食蟲植物一樣,利用植物葉片表皮上的腺體分泌出來的消化酶來分解獵物,以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
鳳梨怎麼吃蟲?
食蟲卡鳳梨原產於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南部到巴西南部的熱帶地區。該物種僅分布於這些地區的主要原因是其生長需要潮溼的環境。它們生長在陽光充足的樹冠層,避開了與其他物種的直接競爭,它們不需要從土壤或樹冠中獲得任何營養。
誘捕獵物是食蟲卡鳳梨獲取養分的主要機制。該物種使用被動陷阱(即「水槽」)來捕獲和消化目標動物。被吃掉的主要獵物是昆蟲。這些陷阱的目的是從昆蟲的降解中補充氮元素和磷元素。因食蟲卡鳳梨是附生植物,因此被捕獲的大多數昆蟲都是有翅昆蟲。葉片上的白色粉末能反射紫外線,因此,昆蟲能更容易看到食蟲卡鳳梨。另外,這些白色粉末還很光滑,一旦昆蟲落入「水槽」內也是無法逃脫出來的。「水槽」裡的水將昆蟲淹死,進而昆蟲屍體會被消化酶所分解掉。
鳳梨也共生?
食蟲卡鳳梨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徵——雖然其「水槽」的主要功能是捕捉獵物,但其實這個「水槽」還是許多生物的家園。很多種昆蟲的幼蟲都在這裡發育。比如,有一種蚊子將卵產在「水槽」內,其幼蟲經過大約2周的時間才能完全發育成成蟲。長大的蚊子可以從「水槽」中逃走,且不會被葉上的白色粉末困住。食蟲卡鳳梨和這些幼蟲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即植物為昆蟲的幼蟲提供棲息地,而幼蟲則幫助植物分解氮素,以便植物更快地吸收營養物質。
近日,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一)西北側的食蟲缸內展出五株正值花期的食蟲卡鳳梨。其圓錐花序從「水槽」中央抽出,小花白色,稀疏地排列於小花梗上。快來一睹食蟲卡鳳梨的「花容葉色」吧!
圖:周杰 審核:茅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