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為藝術?男子為了行為藝術,不惜取出肋骨做成項鍊

2020-12-18 格子道歷史

文/格子道歷史

行為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這種來自於西方國家的藝術至今似乎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都是「非主流」的,直白了講就是讓大多數人不能理解與接受的一種藝術行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種最疼的行為藝術:他取出一根肋骨做成項鍊,給最愛的5個女人戴上。

在腦洞大開的今天,相信一些行為藝術還是不能夠被大眾所接受,即使有再獵奇心理的人,也是看看作罷,並不會效仿,因為這種藝術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實行為藝術之所以讓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是行為藝術的作品往往都是荒誕離奇,甚至是超出正常人類思維的舉動。然而行為藝術也分很多種,通常僅指視覺藝術範疇中前衛派(avant-garde)或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一種。

並且行為藝術還要必備四大元素: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因此發展到今天,藝術家們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而稱為行為藝術。

似乎這樣的解釋比較泛泛,下面我們來舉一個稍稍「正常」一點的行為藝術來作為說明,之所以用「正常」二字,說明這種行為藝術雖然不能夠被理解,但是能夠被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

北京迷笛音樂節上,行為藝術家韓冰現身,發起了遛白菜活動。大多數人看到這個行為除了給出這個人「精神不正常」的評價之外,剩下的應該都是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吧。

韓冰稱,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沒朋友可以傾訴,有個朋友也不見得能幫你清除寂寞,「遛白菜」真的沒啥可好奇的,大白菜寂寞,又有隨時被丟棄的危險,人也如此,說白了,「遛白菜」,其實「遛」的是自己。

看了以上這起行為藝術的解釋,是不是對行為藝術有了簡單的了解呢?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最疼的行為藝術,他用自已的一根肋骨做成了項鍊,並且先後給最愛的5個女人戴上,這又是怎樣的一種行為藝術呢?

何雲昌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對於這個人物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很了解,但他的行為藝術作品卻是個個精品。

《莊子·雜篇·盜蹠》中有一段記載:「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這段文主要是說明對待一個人的感情重信守義,此為「賢士」也。

何雲昌便以此為主題,把自已的一條手臂與一個石柱用混凝土澆鑄在一起,長達24小時,該行為藝術作品被其命名為《抱柱之信》,想以此啟發當代人多守誠信,多舉仁義之舉。這種正能量的宣傳是認可的,只是何雲昌也付出了較大的身體代價。

但這並不是何雲昌唯一的行為藝術作品,從《抱柱之信》讓何雲昌一舉成名之後,他後來又陸續出了《鑄》《一米民主》和《一根肋骨》。這些作品都與他的身體有關,不是把自已澆鑄在混凝土裡,就是在身上割出一米長的傷口,這都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事情。

而《一根肋骨》更是把他的行為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他把自已身上的一根肋骨取出,並做成了一條項鍊。

要知道,醫生是不會做這種手術的,在無病情況下取出自已身上的一根肋骨,會被很多醫院視為「精神不正常」,何雲昌因此也費了不少的唇舌來證明自已非精神病患者。最終在他的費心解釋下,在一家私人醫院做了這項手術。

取出肋骨後,何雲昌把自已身上的這根肋骨與1200克黃金鑲嵌為一體,做成了一條項鍊,並且這條項鍊先後有五個女人戴過,其中一位是他的母親,而另4位也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女人。

在西方神話中,夏娃是亞當身體中的肋骨所變成的,何雲昌的靈感也源自於此,他相信世上最真摯的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用自已的行為藝術來證明。

《一根肋骨》的作品表面上看比較冷酷、殘忍,但其中也表達著作者無聲宣洩的情感,那種別樣的浪漫情懷相信是無人能體會的,這才是真正的為藝術「獻身」。

要有多愛才會有此舉動,要有多痛才能換來真情。在物質充盈的今天,很多人都存在著精神空虛、無所事事的情況,甚至在情感上也墜入了麻木的深淵。何雲昌用自已的行為藝術去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不得不為其感嘆。

參考資料:《行為藝術在中國》《莊子·雜篇·盜蹠》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也是藝術?行為藝術大師取出自己肋骨做成項鍊:這就是藝術
    不過,如果說這種形式的東西,我們還能理解,那接下來這位藝術大師的舉動,卻讓人很難理解!不同於別人,為了完成藝術,他竟將自己的肋骨取出做成項鍊送給女友,還大言不慚地說:這就是藝術。此人名叫何雲昌,1917年生於德宏州梁河縣,中國雲南人。
  • 行為藝術家何雲昌:將肋骨取出後做成項鍊,分別送5位女子
    藝術家的行為歷來就不被正常人能理解,他們特立獨行,行為怪誕,採用一些匪夷所思的作品或者行為形成極具有感染力的藝術氛圍。何雲昌就是一位行為藝術家,他曾經通過作品——《抱柱之信》名噪一時。自斷肋骨的情聖——何雲昌的成長環境人們常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許多人為情所困,甚至為了愛情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做出什麼樣行為的人都有。
  • 行為藝術「瘋子」何雲昌:用自己肋骨做項鍊,讓母親和女友佩戴
    母親再三盤問是什麼藥這麼靈驗,書生只編了些瞎話告訴了母親。其實這個故事雖然來自「胡編亂造」,但是如今「割肝救子」等等故事確實有,不過往往都是父母為了孩子不惜一切,這也說明古代一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兒走千裡母擔憂,母走千裡兒不愁。」咦!還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為了藝術,他從體內取出一根肋骨做成項鍊,給最愛的5個女人戴上
    提起行為藝術,想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不可理喻。有些人為了行為藝術將自己弄得遍體鱗傷,有些人為了行為藝朮赤身裸體,這在任何一個中國人眼裡,都是傷風敗俗的行為。但在行為藝術者眼中,這是他們追求自由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 男子拿自己肋骨製成項鍊,送給心愛的女人,專家:行為藝術的瘋子
    找到自己心愛的人之後,為了表達出自己對她的在乎,男生往往會準備很多小禮物來給女生營造出不同的驚喜。男生對於送女生的禮物通常都非常的重視,有的時候他們會買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而有的時候他們則會自己做一樣東西送給女生在我們國家有一位藝術家,他為了送給自己心愛女人一件禮物。做出讓很多人都驚訝的事情,他把自己的肋骨給取了下來,做成了項鍊。
  • 行為藝術:他取出一根肋骨製成項鍊,送給最愛的5位女子戴上
    比如,在普通人的眼裡,他們很難理解和解讀行為藝術家的價值所在,但對於行為藝術家們來說,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實現自我的需求,只不過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罷了,和普通人追求升職加薪的自我價值需求本質上沒有不同。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行為藝術家們在這條路上走得很是艱難,因為不被理解,所以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顯得更加的困難。
  • 取下肋骨做成項圈,把自己封進水泥裡,行為藝術的他如今怎麼樣了
    曾今有記者問過他行為藝術的代表作品是什麼,何雲昌只說了三個:一根肋骨、一米民主、石頭英國漫遊記。英國的一些記者採訪何雲昌,問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何雲昌說:「目的就是為了把石頭放回原地去。」2008年,何雲昌花費了3年時間和這家私立醫院進行協商,他希望能從自己的體內取出一截30-35釐米的肋骨,當時醫院出於對他的安全考慮,不同意他進行這個毫無意義的手術。
  • 藝術最高境界,取出自己肋骨做項鍊,送給最愛的五位女士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藝術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情操。很多人把藝術當作自己的生命。把一生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藝術當中。當然藝術也是包括很多種,比如有繪畫,音樂等等都屬於是一種藝術。但是好有一種藝術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那就是行為藝術。
  • 藝術家何雲昌:取出肋骨做成項鍊送給5個情人,如今他怎麼樣了?
    在我們國家,也有這麼一位「行為藝術家」,他的行為藝術更為的「別致」,直接拿自己開刀,將自己的肋骨取出來,做成了5個項鍊,讓自己的5個情人戴上,令很多人咋舌。這位「行為藝術家」名叫何雲昌,是個雲南人,出生在1967年。何雲昌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雖說家裡並不是很富有但是,對對於這個小兒子,家裡面的人是百般疼愛,如果他要是想要那天上的星星,家裡怕是也願意去摘。
  • 藝術「瘋子」何雲昌:取出肋骨做成項鍊送5個女人,如今笑不出來
    行動藝術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興起於歐洲的一種現代藝術,藝術家要用自己的身體來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藝術,例如,站在街上,親吻別人,這在西方人看來是行為藝術,但是在東方,這看起來有點超前。
  • 藝術家何雲昌:取出肋骨做成項鍊,送5個情人,現今卻失去了笑容
    在1993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中,何雲昌接觸到了行為藝術,剎那間,他就像全身觸電一般,仿佛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使命:為行為藝術「獻身」。從那之後,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後來還成了中國最著名的行為藝術家之一。為了藝術,何雲昌做了哪些瘋狂的舉動?
  • 為追求藝術,他取出自己肋骨做項鍊,送5個情人,如今卻失去笑容
    在中國,大眾對於行為藝術的接受程度並不如國外人群那樣高。無論書法,雕刻,繪畫還是舞蹈,在中國都曾有過悠長的歷史。而「行為藝術」這一概念,似乎則是一樣完全的舶來品,大多數人知曉它的存在,同時也認為它是荒誕,詭異和難以理解的。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聊起中國的行為藝術,何雲昌是繞不開的名字。
  • 「瘋狂」藝術家,大膽取出肋骨做成項鍊送給5個情人,後來怎樣?
    ,並將其做成項鍊送給五個情人,這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出生於中國的雲南地區,大家都知道雲南由於地理位置等等的因素,除了旅遊業比較的發達之外,並沒有什麼發展的非常好產業,何雲昌出生於當地的一個農村家庭,家境並不富裕,但是這並不影響何雲昌對藝術的追求,他拼盡全力考上了當地的一所藝術學校,期望在以後能夠在藝術行業大展拳腳。
  • 藝術瘋了:用肋骨做項鍊送心愛的女子戴!
    本文由獨孤飛雪書畫研究院畫家畫家愣嚴山人所作,本著以畢生精力為繼承並弘揚中國畫而努力奮鬥的決心,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己之所學。這位藝術家真的瘋了,用肋骨做項鍊送給心愛的女子戴,這樣的行為屬於山東?假如讓你去評價一個人為了一件事業去獻身,或許你會笑那人傻,但是你可能沒有真真的愛上一件事情,為事業獻身那隻說明他為事業或者追求所付出的遠超一般人,而其付出所獲得的成就也得到了所在領域的認可,就比如幹將莫邪為了寶劍而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
  • 他取出自己一根肋骨做項鍊,送給6個女人戴,這是藝術還是病態?
    聖經裡有這樣一段描述:上帝趁亞當睡熟,從他身體上取出一條肋骨,用它製成了夏娃,也就是女人。從此紛紛揚揚的看法鋪天蓋地,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男人只有尋到屬於自己身體裡的那條肋骨,才算完整。大多數人都在茫茫人海裡碰運氣,但有一個人,直接抽出了自己的肋骨做成項鍊送給心愛的女人。這樣聽著都疼的做法,讓一部分人感慨勇氣可嘉,另一部分人罵他腦子有病。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 深山劈柴13年,把肋骨取出做項圈,行為藝術你能理解嗎?
    不,這些都是被定義的內容,藝術是需要用眼睛和心去觀賞的,所以對待一件藝術品,最重要的,是看的人。一個不懂得欣賞藝術的人,是看不到藝術品的價值的。就是你不懂行為藝術的價值,就不能理解藝術家們的行為一樣。何雲昌,一個著名的行為藝術家,這些年,他都做過哪些行為藝術呢?
  • 常人難以理解的藝術:割下肋骨製成項鍊,讓所愛的女人戴上
    有的時候,他們甚至不惜漂洋過海去見到另一半,或許這就是愛情的魔力吧。 誰也想不到,何雲昌為了表示自己對另一半的愛意,竟然把自己的肋骨取出來一根,給心愛的女人做成了項鍊。此事一出,何雲昌也被人稱為藝術「瘋子」。 當時,何雲昌和一個女孩子相愛,兩個人從初次見面,便互生愛意。隨後,何雲昌通過精心準備,給女孩表白,並成功俘獲女孩的芳心。從那以後,何雲昌便和女孩確立了情侶關係。
  • 總有些東西比肉身重要:瘋狂的行為藝術家,抽肋骨做項鍊送情人
    行為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是具有表演性的、關注過程的一種藝術。很多人對於行為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早些年間新聞報導裡出現的那些,但實際上行為藝術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在這次比賽中,他認識了一種新的藝術的方式——行為藝術,僅僅一次觀賞,使他對此深深著迷。1993年,在油畫上做出了一些成績,風光無限、前途大好的他,選擇了轉行,放棄了自己已學習多年的油畫,走上了行為藝術道路。不過這一選擇也和他的行為藝術作品一脈相承,何雲昌就是這麼一個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以及立刻執行的強大執行力。
  • 抽掉身上的肋骨做成項鍊,他現狀如何
    何昌雲曾經在繪畫方面小有造詣,也非常痴迷於藝術,他心裡有一件略有些遺憾的事情,就是在藝術的方面,他一直沒有什麼真正的突破,後來,他覺得自己應該避開藝術的雞肋,做出一些突破,於是,他就慢慢的朝著行為藝術家的方向去努力。
  • 何雲昌:將肋骨取出後做成項鍊,分別送5位女子,現今卻失去笑容
    什麼是藝術?印度莫臥兒時期,國王沙·賈汗為了紀念擁有絕世容顏,18年為他生13個孩子,39歲難產而死的妻子,修建了一座白色悽美的泰姬陵,泰姬陵是藝術。它不僅僅符合建築美學,大氣恢宏,設計超前絕美。沙·賈汗在修建陵墓的時候,將工匠們的妻子也殺死,讓他們含著對妻子的思念而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