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大家談 |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2020-12-26 中山網

為進一步發揮示範導向作用,引導廣大村民群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新時代村民群眾素質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11月7日上午,由中山市民政局、三鄉鎮政府主辦的以村規民約及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文明城市大家談」活動和民政政策宣傳進基層活動在三鄉鎮橋頭村舉行。

中山市民政局副局長高可攀、陳淑梅和三鄉鎮黨委委員鄭偉強、艾立強等出席了本次的活動。

中山市民政局副局長高可攀圍繞「村規民約『約』出移風易俗新風尚,你怎麼看?」這一主題,與三鄉的街坊們談了村裡紅白喜事應怎麼合理操辦、對於偷埋亂葬、墳頭硬底化行為應該怎麼處理等。

三鄉鎮黨委委員艾立強向大家介紹了三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一系列部署及工作安排,街坊們踴躍參與有獎問答環節並獲得主辦方派發的小禮品。

「文明城市大家談」活動結束後,領導和市民們紛紛在「移風易俗齊參與,婚喪文明我承諾」的布景板上簽名,承諾摒棄奢侈浪費,切實營造「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活動當天還開展了民政領域有關宣傳活動,志願者們向群眾宣傳我市社會救助養老和兒童福利、婚姻登記及殯葬改革等政策。

相關焦點

  • 村規民約 讓文明鄉風吹拂五溪
    後來,在大家的支持下,他又修建了新房子。「基金會幫助我2000 元,還出糧油麵,給我把住的地方安排得妥妥噹噹,村裡人又一起給我捐了1 萬多元,我真的太感謝了。」梁俊奇所說的基金會就是坪溪村根據村規民約成立的幸福基金會。該基金會由村黨支部牽頭、「五老」成員為主,動員村民交納一定的費用作為幸福基金,當村民遇到疾病和難事,或者孩子教育需要支持時,基金會都會給予幫扶。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浪:村規民約 「約」出鄉村文明新氣象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浪:村規民約 「約」出鄉村文明新氣象 2020-12-17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完善村規民約 開展星級評選 湖北十堰勁吹文明鄉風
    三天門村的喜人變化,是鄖西縣涵養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有事情多關照、幫個忙;吃完飯就把碗筷洗涮了、放起來;紅白喜事宴請費錢費力,一家看一家,少辦幾桌、少搭禮,盡了心意就挺好……」店子鎮七裡溝村將「紅白喜事反鋪張浪費」「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村民一看就明白。
  • 村莊環境美如畫 文明鄉風花正開
    在鄉村文明行動建設中,紅光村堅持做「活」鄉村文化,育「實」鄉風文明,精心繪製群眾喜聞樂見的「道德文化牆」,不僅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還將鄉村文明新風普及到千家萬戶。村規民約助推鄉風文明   加強村民自我管理「遵國法,守村規,勤致富,優生育,講衛生,愛環境……」,村規民約已經成為紅光村傳播鄉風文明,傳播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紅光村將當前社會情況,鄉風文明建設,社會傳統美德等內容巧妙的融入到村規民約中去,讓民眾自覺遵守,傳播鄉風文明,弘揚傳統美德。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湖南日報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金紅 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人聲鼎沸,十分熱鬧。 講政策、談感受、提建議、說變化……村民們暢所欲言,問題一一提出。駐村幫扶工作隊、村支兩委成員逐一分析研判,釋疑解惑。 過去的黃莊村,可不是這個樣子。「這些年村裡外出務工的多了,村民交流少了,人心散了,好在『屋場會』又把人心攏起來了!」村支書鄒旦初感慨。 56歲的村民胡愛英在屋場會上提出,現在村民生活水平高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廬江縣礬山鎮:村規民約 「規」出好景象 「約」出新風尚
    保護環境、垃圾分類、秸稈禁燒、家禽圈養……」這些是廬江縣礬山鎮樂華村村規民約裡的部分內容。優秀的村規民約是一面旗幟,指引著村民的言行舉止,弘揚著新時代的好鄉風。不久前,樂華村的村規民約被安徽省民政廳評為「安徽省優秀村規民約」。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安徽網安慶消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雷埠鄉曙光村實施多種舉措,將鄉風文明創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曙光村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發揮黨總支作用,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制定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弘揚文明新風。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育」,即培育新風,為鄉風文明立規夏石社區綠稠屯公益宣傳隨處可見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訓家規,涵養淳樸家風家教,2019年4月,率先在新鳴村舊洲屯啟動了夏石鎮「立好家訓家規、揚好家風家教」主題活動,共有112戶村民亮出了「和待鄉鄰、寬厚謙讓」、「清白做人、以誠服人」等內容的家訓家規牌匾
  • 鄉風文明的「種子」在農牧民心裡發芽
    「我們村民文明意識提高了,大家心甘情願自覺維護村裡的美麗環境。不僅每天清理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街道上、田地裡遇到的垃圾都會自覺清理。」段生亮說。  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碩果盈枝,秋天收穫幸福。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民主村近年來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精巴媳婦」評選活動,讓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順著平坦整潔的水泥路來到民主村苗木花卉大棚,大棚內花木繁茂、春意融融。村黨總支書記張三明正和苗木花卉合作社負責人商量栽種櫻花的事情,他們已經流轉100畝土地,備好數萬株櫻花種苗,馬上組織工人開始栽種,打造百畝櫻花基地。
  • 浙江下姜村:綠色發展引領鄉風文明 譜寫「綠富美」蝶變新韻
    多年來,當地在以綠色發展為牽引謀新求變的同時,積極構建鄉風文明生態,將流傳六百餘年的村規民約不斷賦予新時代內涵,把環保、文化傳承等文明理念活化融入村民文化生活中,形成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風,處處洋溢著新鄉土文化的時代氣息,譜寫出從「髒亂差」向「綠富美」蝶變的文明新韻。
  • 省民政廳副廳長陳建民一行到本齋鄉調研指導鄉風文明建設工作
    省民政廳副廳長陳建民一行到本齋鄉調研指導鄉風文明建設工作 2020-07-26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寨縣李橋村:移風易俗除舊習 文明鄉風沐人心
    金寨縣李橋村兩委、扶貧工作隊把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作為精神脫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近一年來,工作成效明顯。完善村規民約、樹立榜樣力量。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家庭也是每個人的幸福的港灣。同時家風也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 白馬鎮:方寸紙板「紅黑榜」 書寫鄉風文明風尚標
    (村民在圍觀鄉風文明「紅黑榜」)近日,筆者走進白馬鎮牛角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張鄉風文明「紅黑榜」醒目可見。"築美麗民主和諧夢,樹十裡八鄉文明風",上面不僅有村規民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等村務宣傳內容,鄉風文明風向標和「紅黑榜」兩個區域,更是引人注目。鄉風文明風向標上張貼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謝豔玲,漣源市"鄉村好人家"石亮;紅榜上張貼著愛心人士曾永莊、石紀亮,環境衛生標兵戶陳新範;黑榜張貼著孝老敬榮和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的農戶;旁邊還有一張紅紅的「光榮榜」,光榮榜上寫滿了愛心人士。
  • 武岡:老祠堂變新陣地 文明鄉風入畫來
    紅網時刻10月20日訊(通訊員 關楊博 黃峰)曲樂聲聲、笑語陣陣,附近居民每天都會準時來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這已成為文坪鎮霍家祠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的「規定動作」。「我很喜歡跳廣場舞,和大夥在一起很開心。祠堂就是我們的精神樂園!」
  • 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因素,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通過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風成於上,俗化於下。文明鄉風建設重在正面引導和群眾自覺。
  • 文明實踐弘揚新風,移風易俗潤澤鄉裡
    今年以來,肥西縣各鄉鎮積極部署,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用,持續深入推進村規民約、弘揚時代新風行動,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文明新風潤澤鄉裡。花崗鎮據悉,花崗鎮30個村(社區)均制定或修訂了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並嚴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