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彰化縣:羅大佑的鹿港小鎮,200年繁華,如今卻成「廢港」

2021-01-11 志縣新

中秋發起的特別專欄 | 一首歌一座城

你是否因為一首歌曾想念一座城?

故土的,難以忘卻的

是否也曾因為一首歌而愛上一座城?

心動的,時刻懷念的

如果有,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吧~

第 1 期.

羅大佑《鹿港小鎮》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1982年,當羅大佑靜靜地彈奏著吉他,用沙啞的嗓子唱出《鹿港小鎮》時,他才28歲;

這被業界稱作是羅大佑第一首「政治」歌曲,比起廣為傳唱的《光陰的故事》等舉世之作,《鹿港小鎮》的知名度與傳唱度小得可憐。

甚至,就連作者本人也很少在其他演出上唱過。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之乎者也》中的一首歌 BY 網絡

其實羅大佑並沒有到過鹿港。

據他自己介紹,這首歌是源於他在臺北做見習醫生時遇見的修車小夥子。一番交談間得知,這個小夥子從鹿港老家而來,偷了家裡20000塊錢到臺北,夢想著可以多賺些錢回去光宗耀祖。

結果卻迷失在大都市的繁華裡,錢在吃喝交際之間一分不剩,沒錢、沒臉回老家,只得窩在車行裡度日。

(建議橫屏觀看)

臺北夜景 BY 圖蟲 史文格

那時,正好遇上「最好的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臺灣,由於停戰帶來的安穩,快速步入新興工業化社會,與香港、新加坡、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這大概是十六世紀「人的發現」和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直至現代化的今日,所帶來全體人類的「疼痛」。

當進程飛快的工業化生產裹挾著人類意識的逐漸覺醒,毫不留情地把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撕扯成兩半,城市與鄉村小鎮慢慢變成了兩個世界。

20世紀80年代,臺灣的經濟奇蹟聲名遠揚。工業基礎完備,教育普及,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股市指數一度高達萬點,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世界第一。

至今在產業方面,臺北更是集中了全臺灣科技、工業等大部分優秀企業,臺積電、統一、明基等等。

有分析師認為,在工業設計方面,臺北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BY 網絡

然而,這樣令人驚喜的發展,卻建立在不少臺灣小鎮青年對城市生活的憧憬與別離家鄉的陣痛之上。

他們遠離故土,步入諸如臺北一類大城市的繁華生活,令人目不暇接的霓虹燈璀璨奪目,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成為了他們的夢寐以求。

而鄉愁,也在這一路的奮鬥與掙扎中,悄然生長。

當年臺北的修車小夥,或許就是「他鄉遇故知」,才會殷殷期盼地打聽著遠在故鄉的父母與愛人。

生怕父母在等待孩子回家中蒼老,生怕愛人已早嫁作他人婦,生怕他衣錦還鄉時家鄉已不復當年。

只留下鹿港小鎮的日出日落,還是往日模樣。

從鹿港鎮往西走2-3公裡,即可看見海上日出(僅示例) BY Travis

就像英國遊吟詩人Passenger唱的《Let Her Go》中那句:

Only hate the road when you're missing home

(只有在鄉愁湧動時才痛恨旅途遙遠)

鹿港車站 BY 小小鯊魚

然而,在這片形似海棠葉中國海島上,臺北到鹿港的距離不過184.8公裡,走國道3號線,經過68個紅綠燈,從大都市回到家鄉的時間成本不過就2個小時。

臺北到鹿港的推薦路線 BY 百度地圖

只是囿於忙碌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大都市夾雜的繁華與文明像在意識和身體上建構而起的圍城。

在鄉愁湧動的時分,這184公裡路,恍若海角天涯,書信無期。

鹿港鎮,隸屬於臺灣彰化縣的一座小城,因此地多鹿而得名「鹿港」,是世代以狩獵為生的高山族平埔人居住地。

在尚未漢化之前,平埔的男人們多以漁獵為主,而女人們則從事農耕。由於多居住在高山地帶,每逢歲末,捕鹿成為平埔人一項重要的部落活動。

多鹿群活動的鹿港,則是他們最好的狩獵地。

高山族頭飾 BY 黃小黃不想P圖

由於鹿港西面緊臨臺灣海峽,與泉州隔海相望。早在明朝天啟年間,就有大陸商人遷居於此,鹿港相對比於臺灣其他地區,早早就開始漢化了。

只是,雖然民間交往很早,但對於官方而言,當時的鹿港仍然是個「小透明」。

當15-16世紀航海時代的開啟,荷蘭人遠到而來,但他們眼中卻只有臺南府城及其周邊的岡山北港,渾然不知鹿港的存在。

即便是明朝鄭成功率領的軍隊趕走了荷蘭人,將鹿港歸屬於天興州,傳播了漢文化與耕作技術,卻也只在今南投竹山鎮一帶忙著實行屯田制,絲毫未曾想到要在鹿港開墾。

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取臺灣,將福建莆田湄洲天后宮的神像留在鹿港祭祀。鹿港才真正意義上出現在官方的視野裡。

鹿港天后宮(即媽祖廟) BY Luke Lou

鹿港龍山寺 BY Luke Lou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鹿港和福建泉州蚶江對渡直航,鹿港成為大陸與臺灣交流的重要門戶,頻繁的貿易與大陸移民也造就了鹿港的「曾經是臺灣第二大城鎮」的地位,一時間鹿港商船雲集,店鋪櫛比。

由於交通便利帶來的大量商機,許多商人們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自發組成商會用以控制商品價格。

那段時期,鹿港發展出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南郊金進期、布郊金振萬、敢郊金長興、油郊金洪福、染郊金合順和糖金永興等八郊。而早年的街道也有依行業來區分,如美市街原為米市街;

鹿港導視牌 BY 米九十

板店街的整條街,原本是專賣棺材的街;現在的德興街,早期是販賣竹器的竹篾街等等。

鹿港老街 BY 米九十

如今一些老字號的商會,諸如老人會館,日茂行,十宜樓、意樓等,仍保留在鹿港街道兩旁,訴說著當年的商場風雲。

十宜樓 BY 米九十

意樓 BY 米九十

在當時,航運是臺灣對外交流的主要方式。隨著貿易興起繁榮,府城、鹿港、艋舺成為了臺灣對外通商口岸的三大聚落,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古早味的鹿港 BY 米九十

然而,19世紀中期,也就是道光末年,鹿港因為泥沙淤積已不能通行大船。港口雖曾一再遷移近鄰,終以附近無久用港灣,日漸衰落。

到了20世紀初,港口已淤為菜圃。這個擁有了近乎200年「黃金歲月」的港口,終將又因為自然原因,而歸於沉寂。

當地鄉紳們不是沒有想過力挽頹勢,當劉銘傳提出「以彰化中路為省垣,方可南北兼顧」時,鹿港人曾經燃起過無限希望。然而,終究因為條件落後,復興夢想最後落空。

當時光的滾輪向前,鐵路建設興起,卻由於日佔時期的鐵路未能路經等緣由,鹿港最後終成「廢港」。

BY 淼行記

但也因為如此,鹿港至今保留著許多舊城區和古老建築,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足堪印證當年的盛況,成為今日鹿港的最大特色。

富裕人家將水源共享的半邊井,保留著典型的紅牆 BY 米十九

進入到現代社會,如果有人說,鄉村規劃在城市建設框架下從未迷失,那一定是假的。

鹿港也是如此。

1933年,鹿港陸續實行市區改正,在此之上實施了公共衛生等相關制度,統一的管理,模板式的規劃帶來了秩序建設外,不得不說這也成為鹿港如今古蹟少見的濫觴。

20世紀中後期,當臺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大量鄉村人口開始向都市聚集,背井離鄉到都市打拼成為了那個時代作品的共同主題。

BY 豆瓣死魚

羅大佑的《鹿港小鎮》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孕育而生。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2018年,羅大佑開啟了「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為主題的巡迴演唱會,從《鄉愁四韻》 、《牧童》、《童年》再到《戀曲1990》,陪伴無數少年度過不識愁滋味青春年代的歌曲又再次響起,仿佛再次夢回1982年的《鹿港小鎮》。

1986年,鹿港開始做起了古街區的維護工作。這是全臺灣首次大地區的保存計劃,意義非凡。

曲折的巷子 BY 米十九

由於九降風特殊氣候影響而建的曲折狹小的古道,紅磚鋪地的形態,漁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街道裡的叫賣聲,媽祖廟的虔誠香火……

媽祖廟的香火依然延續 BY Luke Lou

依然在鹿港的今天延續著,就像《鹿港小鎮》歌中唱的那樣: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具特色的小鎮,被稱作「小泉州」,因為羅大佑的歌被人熟知
    去臺灣的人自然要去臺北、高雄等大城市感受繁華,內地人大部分對臺灣不太了解,臺北、高雄雖然繁華,但一些小地方更令人回味,像香港的一些街道一樣,這些小鎮才能夠代表臺灣,今天想介紹的這個城市的各位一定不陌生,也一定知道,你可能沒去過,但一定聽過很多次那個名字,這就是鹿港。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羅大佑歌中的那座媽祖廟一直以為鹿港小鎮就在海邊,唱著《鹿港小鎮》,總是浮現出海邊小漁村的景象。到了之後才知道不一樣。
  • 為什麼羅大佑從未去過鹿港,卻寫出了著名的歌曲《鹿港小鎮》?
    1979年的一天,羅大佑去修摩託,見幫他修理摩託車的維修工在那裡一邊修車一邊唉聲嘆氣的,覺得很奇怪,年紀輕輕的有什麼不高興的?就和他閒聊起來。對方告訴他,自己是從鹿港來的,偷了家裡兩萬塊新臺幣,想來臺北闖天下,賺大錢回去光宗耀祖,誰知道,沒多久,這筆錢就被自己花光了,現在沒有錢也沒臉回老家了,只好每天窩在這個車行修理摩託車。臺北距離鹿港只有三小時的車程,可是那些離開家鄉的年輕人卻因為在大都市混的不好,不敢回家。
  • 臺灣鹿港小鎮的龍山寺,清代閩南式建築,建材和工匠皆來自閩粵
    臺灣寶島算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大家一定聽說過「鹿港小鎮」把吧,大家對鹿港的認識,大多來自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是你熟悉的歌詞嗎?我住在臺中市火車站旁,坐中鹿客運大巴直達鹿港小鎮,就在這裡下的車,其實前面還有一站地,提前下車就是為了多逛一逛。
  • 臺灣最「汙」小巷,名字讓男人叫不出口,女人看到就臉紅
    導語:臺灣最「汙」小巷,名字讓男人叫不出口,女人看到就臉紅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走出家門到各處旅遊,看一些自己從來沒看過的風景,體驗自己從來沒見過的文化與風俗。所以人們也非常的喜歡旅遊。而在眾多旅遊熱門勝地中,臺灣是不得不說的一個。
  • 【臺灣行】那些你去了就不想走的臺灣小鎮盤點
    人口僅有八萬的鹿港小鎮,伴隨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而早已名聲在外。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印證了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也保有大陸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風味,有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鹿港天后宮:廟殿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
  • 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到今天的武漢三鎮
    但年雖然是團圓的日子,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再到今天的武漢三鎮,故鄉,只是跟回不去的童年一樣,她只會存在美好的記憶裡,一遍一遍地敲打人生而在世的惆悵。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裡,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 臺灣留學日記之鹿港篇:走訪臺灣古典小鎮,深挖臺灣迷人魅力!
    亞龍帶你去旅遊,分享亞龍在臺灣留學旅遊的點滴生活~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亞龍都會與大家分享極具臺灣特色的小鎮和村落哦~有興趣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亞龍的最新動態哦~臺灣是一座美麗的海島,當你真正踏上這座美麗的海島時,臺灣島上獨特的風土人情以及別具一格的風景相信很快就會把傲嬌你的折服的~
  • 大娘水餃、鹿港小鎮或成「一家」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公示一則股權收購案,涉及大娘水餃、鹿港小鎮等餐飲連鎖品牌的收購交易。倘若收購成功,意味著大娘水餃將與鹿港小鎮成「一家人」。業內認為,或受新冠疫情所致,「抱團取暖」或「撿漏」成餐飲業頻發動作。
  • 彰化縣
    彰化縣                        彰化縣位於臺灣中部,西臨臺灣海峽,東以平緩的八卦山脈和南投相鄰,北以大肚溪和臺中相接,南部則和雲林縣以濁水溪相隔,幅員完整,地勢平坦開闊,屬嘉南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素有"臺灣穀倉"之稱。
  • 王力宏徹夜改編Mix版《鹿港小鎮》丁當傾情演繹
    黃綺珊強強聯手,將這首從女性視角出發的歌曲唱成了《釋懷之歌》,以及擁抱過往的自己的《慰藉之歌》。為了更好地詮釋《她她她》,丁當坦言:在表現這首歌時,她也將上一段戀情的自我感受代入。在結束上一段戀情後,曾一人飛去對方的城市,獨自走在以往約會的地方,最後才放下這段感情。
  • 抱團取暖,大娘水餃將跟鹿港小鎮成一家
    記者 |吳容編輯 |昝慧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7月20日發布的一條公示,披露了涉及大娘水餃、鹿港小鎮等中餐連鎖品牌的收購交易。而賣家貝拉吉奧在2001年創立了主打臺灣菜的餐飲連鎖「鹿港小鎮」。公告文件顯示,鹿港小鎮目前在中國境內14個城市經營著60家門店。據餐飲媒體「紅餐網」的報導,鹿港小鎮年營收達到6億。鹿港小鎮菜品(圖片來源:鹿港小鎮官網)如果交易順利完成,意味著,大娘水餃將要和鹿港小鎮將成為「一家人」。
  • 66歲的羅大佑在聽哪些年輕音樂人的歌?
    放眼望去,幾乎是耳熟能詳的獨立音樂/樂團,從岑寧兒、阿爆、9m88到老王樂隊、美秀集團、神棍樂團、告五人、大象體操、YELLOW…… 出道至今已40年的羅大佑,持續關注新世代的音樂人。此次私藏歌單也醞釀已久,他說:「今年66歲的我,我在聽音樂都是在聽音樂裡面的滄桑跟生命的歷練,我們現在聽這些年輕人的音樂,就是受到這樣的感動。」
  • 大中華區最後一家全球奢華精品酒店,在鹿港小鎮!
    最後一家還是落戶在臺灣,在彰化鹿港鎮,叫做彰化永樂酒店。因為「鹿港小鎮」而被人熟知的臺中百年古城,凝聚了不少臺灣當地的文化和藝術。這間永樂酒店恰巧就在它最繁華的古蹟保存區,並將臺灣古典與現代奢華融匯,成為鹿港鎮的地標建築。酒店一共62間房,結合豪華旅舍配置以及古早親切的服務,展現擁有鹿港味道的奢華品質。
  • 大娘水餃或和年收6億的鹿港小鎮要成一家人
    來源:小食代文:番茄如果順利的話,大娘水餃就要和主打臺式料理的鹿港小鎮要成為「一家人」了。小食代近日發現,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示了《蓓芙發展實業有限公司收購貝拉吉奧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案》,披露了一樁涉及多家中餐連鎖的收購案。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2、《鹿港小鎮》1982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歌詞樸實真實幹淨,娓娓道來像洗車小夥一樣的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羅大佑年輕時造型很多人說,羅大佑天生一副公鴨嗓,但羅大佑的作品,用他的公鴨嗓唱出來,卻帶有一種別樣的深情與滄桑。在他的聲音裡,我們聽到了張艾嘉版的《童年》裡沒有的孤寂和反叛,聽到了《鹿港小鎮》對於現代都市文明無望的幻滅感,聽到了《之乎者也》對於傳統文化、教育、代溝以及流行歌曲本身的諷刺。
  • 王力宏硬核「炫技」《天賜的聲音》奪金曲,Rap版《鹿港小鎮》霸屏...
    由浙江衛視推出的音樂勵志節目《天賜的聲音》第八期已於上周六上線,曾在第七期節目中應允會「炫技」的王力宏,在本期節目中果然開始「發力」起來,「隔空」和丁當演繹的rap版《鹿港小鎮》不僅毫無懸念地奪下了金曲推薦,更是霸屏新浪微博熱搜榜單八個小時之久,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1.5億。
  • 從童年到鹿港小鎮
    我對宜蘭一直懷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我寫了《鹿港小鎮》以後,還回去過那個地方兩三次,巷口那棵靠牆邊的大榕樹是我們的精神堡壘,如同巨人的身影,穩穩地站在那裡。好像在告訴我們不要擔心任何事情,就算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煩,它也會當我的靠山。大榕樹帶給我無可取代的安全感,是一種寄託,是一個可以追求的標的,是一個中心,也是一個可以眺望的高點。
  • 鹿港時光小旅行 從心靈到舌尖都有新收穫(圖)
    建於明末清初的鹿港龍山寺,是全臺灣5座龍山寺中,唯一認證為一級古蹟的一座,拜的是觀音菩薩,過去曾是泉州人社交的重要場所,至今保留清道光、鹹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