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孩子媽媽:認真做飯和發明好吃的食物,是一種生活態度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改革開放40多年了。我結婚也40多年了,做飯也做了40多年了。人生坎坎坷坷,走過了高山深谷,也趟過了河流小溪。不管生活艱難困苦還是富裕充實,中國的老百姓都會儘可能讓自家的餐桌充滿陽光。

作者:吳玲玲

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

比如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媽媽,為了讓一家人吃好,我不僅會一般意義上的煎、炒、烹、炸、燜、煮、燒、烤,還能隨時隨地利用唾手可得的原材料製作出具有文化創意的美食佳餚。

餐桌上的變化記錄了經濟發展的步伐,也記錄了我廚藝修煉的歷程。

物質不豐富的時候,能吃的東西從種類到數量都少。如何用有限的供應把一家人的飲食儘可能地安排好,主婦兼主廚的我那可真是費盡了心思啊——想吃肉,供應少,那咱就做一道「金蛇狂舞」,給婆婆吃,給孩子吃。「金蛇狂舞」其實就是用黃瓜轉著圈切,做成蛇形。一家人吃得很滿意。孩子問:「蛇肉呢?怎麼像黃瓜?」婆婆說:「有點肉末不錯了。咱上哪兒找金蛇啊?」

那時我在醋味燻天的太原工作,副食店的貨架上永遠是老三樣:豆腐皮、豆腐絲、豆腐盒,還要憑票限量購買,不能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可是我們一家人每周食譜五花八門很少重樣,我做出的吃食,就像歌裡唱的:「桃花紅,杏花白,好個呀呀來。」

——僅用老三樣豆製品,我們不僅吃小蔥拌豆腐、紅燒豆腐、麻婆豆腐,還做釀豆腐,就是把少量的肉餡放到豆腐泡裡然後和土豆胡蘿蔔一起煮,吃起來會覺得一鍋全是肉。最開心的是用肉渣炒豆腐。把熬完油的肉渣用小火慢慢炒,然後放進用手抓碎的豆腐,炒到水分都揮發,豆腐發黃了,再加一把蔥花和鹽,就下鍋裝盤了。是一盤最下飯的好菜。

兩年前老同學聚會,他們質疑我30年前就會用高壓鍋做麵包。我答說:「那是我手到擒來的活兒!」30年前那個環境,太原人廚房用火是燒煤,恣意地熬啊,燉啊,完全不用考慮煤的消耗,很少有人為了省時省煤去買個高壓鍋。可我想得不一樣。為了吃出花樣,我特地從天津買回高壓鍋,用高壓鍋把平時吃厭了的玉米面發酵,做成麵包。每當麵包的香味在我們家居住的桃園四巷飄散,我女兒的小夥伴們就紛紛聚攏到我家門口,等著吃「有錢買不到的美味麵包」。

認真做飯和發明好吃的食物,我覺得是一種生活態度。

後來,生活越來越好了,食材大大增加了,想吃的東西都能買得到了。做飯的和吃飯的人便都躍躍欲試,有了改變飯桌生態的興趣。可是做飯是需要技術的,色香味是技術水平的體現。好在來了及時雨——也記不清具體從哪天開始的,電視、廣播裡陸續有了「吃」的節目。眾多的節目中,我覺得《飯點說吃》最合我意——它從如何選食材,如何切菜,如何掌握火候,這些最基礎的知識講起……對我而言真是太實用了。我不但認真聽節目,還把自己的感受、做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我一時弄不明白的事項一一寫信告訴節目主持人老沈先生,他也真的拿老百姓的事兒當事兒,不僅有的放矢解決聽眾的問題,還特邀各大飯店的大廚親自講解,提升百姓家庭烹煮的品位。一邊收聽一邊實踐,我終於知道,做好飯不僅需要柴米油鹽醬醋糖,做飯的人還必須要有感覺有情調,才能做出「有味道的飯」,端到餐桌上才能更誘人。

慢慢地,我進一步體會到,廚師也應該像詩人,既能在瑟瑟秋風中寫出「五丈秋風 落日蒼茫」的雄渾詩句,也可以做出手撕羊肉這類「豪放」大菜。

我會做的美食越來越多了;我家的菜品也有一個集「譜」了,比如「譜」上有道名叫「日月雙飛劍」的菜,猜猜是什麼?哈哈,那是用柚子皮和帶魚做出的深受家人喜愛的一道細菜。

記得主持人老沈先生曾經說:「美食,是一個文化課題。烹飪和享用美食,可以使我們帶著一種自由的心態,帶著一種新鮮感和創作的欲望,去體驗一項藝術。吃與做,都是美好的,裡面可以融入自己對於生活的感受與真知灼見。」以我做飯40餘年的體會,這話對極了。

(原標題:樂在烹煮)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烘焙,是一種生活態度
    烘焙,一種美食製作方法,是通過乾熱的方式使食物脫水變幹熟化的過程,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裂變之後,滋生出更多的美味,帶給人們不同的味蕾體驗。9月23至24日,蝸牛親子戶外的24位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共同走進蕾蒂安烘焙教室,共同完成了一塊塊象徵著團圓和幸福的冰皮月餅,大家在烘焙中收穫了喜悅和成就感,也為即將到來的家人團聚準備了一份別樣的美味。烘焙,是一種生活態度。
  • 認真做飯的人,最值得深交
    認真做飯的人,最值得深交。《廚者王小餘傳》中寫道:「作廚如作醫,吾以一心診百物之宜,而謹審其水火之齊。」行醫要明藥理,做飯則需知食材、懂水火。要想做得一手好菜,必然要耐得住性子。光緒年間,鄭春發烹製的一道菜,香氣會讓佛放棄修行,打破不吃葷的戒律,跳牆而入品嘗其美味。這也是國宴中的主菜「佛跳牆」的由來。
  • 媽媽會做飯,家庭才有生氣
    開學季,帶孩子坐動車的人特別多。車還有半個小時才到北京站時,坐我後邊的那位媽媽就站了起來,開始整理行李。旁邊熱心的阿姨提醒她:還早呢!這位媽媽說:我的行李特別多! 的確,除了箱子和包,她還從行李架上取下各種大小的袋子,甚至還有一個塑料桶。
  • 有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過來人:食堂真好吃
    琪琪作為一個在做飯方面沒啥天賦的媽媽,在生娃前,看到朋友圈中的寶媽曬出各種造型精美、搭配豐富的美食圖片時,心裡都不以為然。因為在她看來,這些家長朋友們未免有些太小題大做了,給孩子做個飯還需要費這麼大陣仗嗎?
  • 曬一個人的簡單早餐,好吃營養能量足,網友:優雅是一種生活態度
    曬一個人的溫暖早餐,好吃營養能量足,網友:優雅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周,我在朋友圈曬了一人食早餐。很多女性朋友給我留言:「今年9月份,孩子讀大學了,失去了做飯的動力。真佩服你,一個人還變著花樣做早餐。」我非常理解朋友們的想法,孩子在家吃飯,一日三餐以孩子的口味為主,孩子讀高中住宿,或者孩子讀大學了,心裡可能會有點小失落,但是我覺得朋友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我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了,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做早餐了。不管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一家人,我們都要好好愛自己,把每一天過得有滋有味。
  • 認真是一種態度,優秀是一種習慣
    為了讓孩子們儘快地融入到學校生活中,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學校對作業的重視,推動學生的作業書寫,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官莊小學特開展了優秀暑假作業評選活動。2020年9月8日,二至五年級孩子們的暑假作業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學校三樓的錄播教室。馬校長、於燕校長、劉金曉、陳秀萍、段美莉等老師作為評委對孩子的作業進行了仔細的翻看和認真的評選。
  • 全天下的媽媽做飯都好吃嗎?我媽就不是啊!
    曾經看知乎討論「有一個做飯好吃的媽媽是什麼體驗」,回答裡一片歡欣熱鬧的麻辣香鍋、水煮魚、咖喱飯、鮑汁鳳爪、啤酒鴨……這促使我回憶了一下媽媽的經典菜式:黃瓜炒肉片,放鹽出鍋;土豆絲炒肉片,放鹽出鍋;番茄炒蛋,放糖出鍋;蒸豆腐,淋一點醬油;蒸魚,淋一點醬油;蒸白切雞,自己蘸醬油……
  • 做飯給生活帶來煙火氣
    做飯人的耐心,是對生活的自信,也是對煙火的尊重。態度即立,生活則饒有趣味。博觀而取約,厚積而薄發,是做飯人的人生態度。耐心是暖人心房的鑰匙。任何一樣東西,任何一種關係,任何一種距離,最好的狀態就是應時之時。生活也是如此,一為之甚,豈可再乎,話能說盡而不盡,做事當絕而不全絕,便是人生準則。不將就,是做飯人對生活的態度。
  • 巧用媽媽的「做飯思維」,孩子讀書寫作都進步
    相信很多聰明的媽媽都是這麼做的。因為她們心裡有桿秤,知道根據家庭經濟情況和實際需要購買一日三餐的所需。3.會搭配,不會一味大魚大肉,也不會只有青菜蘿蔔會做飯的媽媽,絕對是半個營養專家。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一周食譜搭配,等等,都各有講究。她會追求營養均衡,讓大人和孩子能從食物中獲得健康和愉悅。
  • 豁達開朗是一種生活態度
    可能大家會好奇,為什麼特意寫買龍眼給外婆呢, 因為那天我看到外婆那麼高興滿足的樣子,我就覺得有時候生活中快樂也很簡單,就這麼一點東西微不足道的東西。外婆沒上過學,不識字,一輩子都在我們村子裡,很少出去外面,年輕的時候拉扯大那麼多孩子也吃了很多苦。 這樣一個普通的傳統的老人,我卻從她身上看到一種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
  • 小櫻私房披薩:哪一款食物是你平凡生活裡的溫柔陪伴? | 內含福利
    最美好的一種大概是媽媽親手製作的食物味道,混合著擁抱時,聞到的媽媽身上那令人安心的氣息,沉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記得小時候,日常工作生活再忙碌,媽媽也要親手為全家人準備食物,鍋碗瓢盆、炒米油鹽,辛苦的操持為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天結束之前,圍坐在一桌子溫熱的食物旁。
  • 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
    幾年前,在Kindle上給兒子下電子書的時候,無意間看到《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這本書的簡介,本以為這是本簡簡單單教孩子做飯的食譜,興趣不是太大
  • 17歲女孩出現「母乳」,孩子稱自己沒談戀愛,醫生的話讓媽媽後悔
    文字/迎迎編輯/迎迎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一直是父母們最關注的,擁有健康的身體,孩子才能有精力熬過漫漫求學之路,將來在緊張的高三認真學習考個好大學。小婷就是一個正在高中奮鬥學習的17歲少女,她一直以來都很文靜懂事,是爸媽心裡最乖最棒的孩子。小婷自從上初中以來,就幾乎沒有什麼叛逆心思,她體諒爸媽工作辛苦,小小年紀就自己做飯,偶爾點個外賣吃頓好吃的就很開心了。
  • 必學 臺灣人在北京 做飯食好味是一種生活態度
    冬季的北京有一種我家鄉沒有的土特產
  • 因失誤而誕生的4種美食,每一種都成為經典,冰棍竟然是孩子發明的
    大家好,又到了和你們聊美食的時間了。美食和音樂一樣,是不分國界的,好吃又美味的食物總是能夠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你們知道嗎?在生活中,並不是每一種美食都是按照人們的正常操作而產生的,有好多是因為人們的「失誤」而誕生出來的,而且它們都成為了經典。
  • 做菜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阿玉,一個來自東北有夢想、有抱負的90後青年,雖然沒什麼特別出彩的經歷,但我相信機遇定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認真生活,命運也定不會虧待自己。無論我們走多遠的路,都不能忘記當初為什麼而出發。現在的努力,都是為自己爭取選擇的權利。這一生,風雨兼程,就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 當聽到孩子們說「還是媽媽做的飯好吃」!一切都值得了!
    所以,我對生活的最高嚮往就是吃頓紅燒肉。有時候在學校裡,大家坐在宿舍裡討論美食,別人總說自己的媽媽會做什麼好吃的,提起來都是口水譁譁的。而我,就缺乏這個經驗!我恨死了炒白菜,燉白菜,醋溜白菜!因為我記憶裡,都是白菜!我很長時間都覺得母愛就是會做飯的媽媽,她可能會做好吃的紅燒肉。一個美好的家,就是一個能聞著紅燒肉的地方。
  • 認真吃早餐,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習慣
    慢慢發現,認真研究做營養搭配豐富的早餐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而早餐就好像一種晨間儀式,必須要認真地執行,然後這一天才算真正開始。早餐如此重要,那麼不吃早餐會有什麼後果,今天我們來聊一聊。【1】易患膽結石膽結石患者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這是由於經過一夜的睡眠,膽囊內的膽汁已經濃縮到一個比較高的濃度,而進食會刺激膽囊分泌膽汁。
  • 女朋友做飯VS媽媽做飯,男朋友那已經崩潰了,網友:太真實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家裡獨生子女,從小母親就不願意讓孩子做飯,這就導致了年輕人不會做飯的普遍現象。許多新婚夫婦結婚後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且每天都要買食物,所以只能自己做飯,然而新手上路並不容易,他們做的食物往往很糟糕。女友做飯VS媽媽做飯,男朋友說已經崩潰了,網友:太真實了。
  • 和孩子一起學做飯,做最厲害的媽媽
    可小小的我不知道能做點什麼,她也只讓我在旁邊看著,頂多剝個蒜理個菜,看著媽媽的背影和嫋嫋炊煙,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以後要向媽媽一樣做一手好菜,讓家裡人都暖暖的。與其讓孩子在你身後默默地許願,還不如拉著他的小手一起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