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大兒院醫師團隊協作完成了一臺手術,
三個醫生輪番上陣,耗時16個小時,
從3歲女娃的胃中取出了一大團頭髮。
手術過程
孩子吞服異物的現象不少見,但吞服這麼一大團頭髮,通過內鏡下取出,像這樣的情況樓醫師還是第一次經歷。
三歲女童腸胃不適頭髮也越來越少
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四分之一都是頭髮
家住寧波的毛毛(化名)今年三歲11個月,上幼兒園小班。最近半年,媽媽發現女兒的頭髮漸漸少了起來,一看頭皮,還有一塊一塊斑禿的情況。問她原因,毛毛也支支吾吾說不上來。
媽媽找幼兒園老師溝通,老師反映,毛毛每次午睡後,床下總會打掃出一些頭髮。媽媽這才想起,兩年前,毛毛還只有一歲多時,曾經有吃頭髮的習慣,被家長糾正後好了起來,他們也就沒在意。現在看來,這個習慣可能一直都沒有改正。
除了頭髮變少,毛毛同時還有噁心、腸胃不適的情況。「會不會是吃進去的頭髮引起的呢?」媽媽揪心起來。
上周,毛毛來到浙大兒院濱江院區消化內科,胃鏡檢查結果出乎意料,長年累月吃頭髮的習慣,導致她的胃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頭髮團,體積佔到了胃的四分之一。
「頭髮纏繞在一起,在胃中不能消化,也不能通過腸道排出。再這樣下去,會形成像石頭一樣的硬塊,建議手術取出。」 消化科副主任樓金玕說道。
16個小時內鏡「拉絲」手術
取出兩袋頭髮
聽到要做手術,毛毛的爸媽猶豫了。開腹手術會留下五六釐米的刀疤,這意味著女兒以後就不能穿美美的比基尼了。「醫生,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不用開刀?」
經過嚴謹的手術評估,樓醫師決定用內鏡手術取出頭髮團。開腹手術一小時就能結束,但內鏡手術則是一場「硬仗」。不僅耗時長,要一點一點把頭髮從胃中拉出,還需要各個科室互相配合,為手術保駕護航。
上周五下午1點,手術開始——
消化科就位——用做胃鏡的內鏡配合比水筆芯還細的異物鉗,一絲一絲拉出頭髮;
麻醉科就位——「拉絲」過程太過漫長,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要時刻保證患兒安全;
呼吸科待命——麻醉氣管插管要保證氣道暢通,萬一「拉絲」過程中頭髮掉到氣管裡,要及時氣管鏡施救;
普外科待命——一旦內鏡不能完成「拉絲」取團的任務,那就讓外科專家用傳統手術解決問題。
手術中,內鏡團隊的三位醫生輪番上陣,手術從下午1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整整10個小時,才把一半多的頭髮團分離出來。一方面考慮到毛毛的麻醉情況,另一方面,手術耗時太長,三位手術醫生都有些吃不消了,手術團隊決定分兩次進行手術。
「10個小時的『拉絲』手術啊,我們的手都快抬不起來了。」樓醫師笑稱。
好在毛毛在第一次手術後恢復良好,第二次手術在前天順利進行,用時六個小時,取出一團直徑2釐米、長6釐米的頭髮團。總共16個小時的手術,分離出了兩袋頭髮。
從胃裡取出的頭髮團
「年齡越小的孩子,食管腔越小。我們手術所用的器械是直徑0.28釐米的異物鉗,張開後1釐米左右,每次只能夾出5-6根的頭髮,每次只能取一點點,整個手術用壞了6把異物鉗,這也是手術時間這麼長的原因。」
每年接診300多例消化道異物病例
硬幣、電池、首飾、玩具都有吞入
為什麼毛毛會吃頭髮?
樓醫師說,毛毛吃頭髮的行為是異食癖的表現,他提醒家長,在照看孩子時,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況,如果有異常行為發現,及時制止和改正,避免長期異食,導致嚴重的後果。
作為消化內科的副主任,樓醫師可謂是「見多識廣」。消化內科每年會接診300多例兒童消化道異物的病例。
「小孩子吞入異物的情況很常見,在學齡前的孩子中多發。吞入的異物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棒棒糖的塑料棒、硬幣、電池、首飾、玩具、磁力球等等,這些都是最常見的。」消化內科把每次手術取出的異物收集起來,已經有滿滿一大桶。
這是最近兩年從消化道取出的各種異物
其中,腐蝕性的電池和尖銳的異物是最危險的。可能會引起消化道穿孔、出血和感染等,甚至危及生命。
暑假是消化道異物病例接診的高峰期。孩子在家,難免有照看不到的情況。如何避免孩子吞入異物?樓醫師提醒家長,一是要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有些孩子習慣什麼東西都往嘴巴裡放,這點要及時糾正。二是做好預防,把可能會引起孩子誤食的東西都放好、收好,避免出現在孩子能夠徒手夠到的範圍內,避免誤服。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於「打遊戲」 ︱ 豐言鋒語
不輸在起跑線上?一出生就進「清華」、「北大」……
教師失蹤16年遺體在操場發現!家屬:他舉報偷工減料後出事
孕婦泰國遊玩被丈夫推下高崖,卻不敢指控!真相竟是……
親子鑑定出錯,致錯養兒子23年!女子索賠295萬
好物 | 抹一抹,72小時不汗臭
給晨報君加油,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