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相信大家總會有一種感覺,認為自己做的事都是對的事,比如:即使你知道抽菸是對身體有害的事情,但是由於身體對煙油的誘惑,自身的抵抗力下降,因此,依然會將香菸視作必備物品。
而在健身這件事上,可能你會從某人那裡聽到或學到一些健身知識,但並不是每個人傳授的知識都是值得學習的。
當你在健身路上培養了一些健身習慣,也許自我感覺有助於健身發展,但實際上未必產生正向效應,有可能與之相反。
這些健身行為,可能是阻礙你進步的原因!
1、健身前需要補充能量
健身前需要補充能量,是最常聽的一句話,只有足夠的能量儲備,才能夠讓運動過程的表現能力更好,進而有助於身體發展。但是,補充能量是依靠什麼來補充呢?
有的人會吃些碳水,有些人會吃些蛋白質,有些人會吃些快餐。當然,不是什麼都能當成優質能量補充的,身體訓練需要足夠的糖原和胺基酸。
因此,最好是補充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蛋白棒、蛋白粉、雞蛋白、堅果等,千萬不能是炒飯、炒麵等碳水油脂混合物,它們不易消化且熱量極高。
2、健身要多喝水
健身運動的過程中,少不了水分的流失,攜帶的鹽分也會隨之流出體外,這會讓身體電解質出現短暫的失衡,嚴重時引起抽筋等症狀。
因此,在運動前、中、後都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切勿在運動過程中大量飲水或者運動後大量飲水,這不僅會導致胃部腫脹,還容易產生噁心嘔吐的感覺。
比較適合的方法是:在運動前喝200ml,運動間歇期間,每次補充一小口,運動後200ml。
3. 運動後需補充蛋白質
健身後肌肉被迫受損,需要一定的蛋白質參與肌肉修複合成,但是,僅僅補充蛋白質是不夠的,因為運動後身體處於低能量儲備階段,無法將營養物質輸送到靶細胞。
因此,最適合的補充方式是快碳+快蛋白,也就是香蕉+蛋白粉/葡萄糖+蛋白粉等組合。
千萬不要認為碳水的攝入,會阻礙減脂的進程,恰恰相反,足夠的能量補充,能夠促進脂肪的燃燒。
4. 脂肪攝入不足
大部分健身的人,是想獲得更低的體脂率和更多的肌肉量,他們往往會在日常飲食中「逃避」脂肪的攝入,各種水煮肉類和青菜,不讓身體攝入過多的熱量,這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健身常見的誤區。
雖然脂肪食物的熱量高,但是脂肪在我們身體裡的重要性無法代替,它是器官的緩衝器、是細胞合成的原料、是激素合成的原料。我們都知道身體釋放的睪酮素越多,才能讓肌肉合成更加順利,才能讓體脂降得更低。
因此,我們只能是降低脂肪的攝入,但不能完全停止攝入。我們烹飪的時候可以選擇橄欖油,平時一些零食可以選擇優質脂肪:花生、堅果、牛油果之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