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小說《2015》的黑色幽默:既是哲學,又是寓言
對王小波的認識,很多人都有個變化的過程:或從「有趣」開始到「理性思考」,或從「晦澀難懂」開始到「有趣」。我和朋友推薦他的小說,大多表示看不出好在哪裡,甚至認為是「顏色書」。當然,懂他的人自然懂。就如他在《2015》裡,如此描寫在「習藝所」改造的另類個性藝術家:《2015》中,畫家舅舅經過改造,從「不合作」,到後面連「老二」也被「警察舅媽」完全馴服——聽到「舅媽」的立正命令後,老二可以由一個「?」慢慢變成「!」,顏色也由「灰暗」變得「赤紅」。你看,多幽默戲謔。
-
奧威爾的《1984》如何影射了當下?
奧威爾在《1984》中對政權運作的描寫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圖源網絡奧威爾明白專制總是需要人民公敵的存在。在小說《1984》中,奧威爾展示了政府是如何通過宣傳來煽動民眾情緒,從而任意捏造出所謂的人民公敵。
-
奧威爾《1984》最經典的15句話!我們將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
1980年,一名正就讀中國人民大學商品學專業的學生從《國外作品選譯》中看到了《1984》,事後他回憶說,「我在大學裡讀到了喬治·歐威爾的《1984》,這是一個終身難忘的經歷。……但是對我來說,它已經不是烏託邦,而是歷史了。不管怎麼說,烏託邦和歷史還有一點區別。
-
奧威爾《1984》症候群
奧威爾的《1984》是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書,使讀者一面讀一面感到不寒而慄。但是它並沒有產生作者原來所想要的效果。
-
62個《1984》的封面設計 你最喜歡哪一個?
4月3日,微信公眾號「書籍裝幀」發起活動,邀請讀者一起來鑑賞奧威爾小說《1984》各種版本的封面設計。觀察者網的讀者們,看完下面62個《1984》的封面後,覺得哪一個設計最帶感?歡迎讀者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封面,並把序號寫在評論留言中。《一九八四》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創作的一部政治諷刺小說,小說創作於1948年,出版於1949年。
-
王小波,一個過於正常的人
王小波還在寫小說那個時代,他的某些小說,要靠大學生傳抄和耳語來傳誦。直到他故去,他的小說才能出版,而且,被許多的人誤讀。我不知道,他所處的時代,算好還是算壞。時至今日,王小波已經有許多標籤了。有許多美德和智慧值得讚頌。譬如,現在讀《我的師承》和《尋找無雙》的序時,那種謙遜與驕傲並存的強大氣質,便可以使人不讀其文,便可知其人之雄渾。自由,詩性,精神家園。
-
遊戲科普姬|聊聊《Orwell(奧威爾)》展現的反烏託邦意識
更多遊戲體驗,關注一隻古零即可擁有《Orwell(奧威爾)》(以下簡稱《Orwell》)是由Osmotic Studios開發、Surprise Attack發行的一款互動小說遊戲2015年11月,該作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首先來明確一下,反烏託邦是什麼。反烏託邦(Dystopia)(又譯作「反靠烏託邦」、「敵託邦」或 "廢託邦"),又作anti-utopia或cacotopia、kakotopia。與烏託邦相對。其實反烏託邦正是源於烏託邦。最早提出這個烏託邦這個概念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
《1984》:村上春樹的創作源泉,被封為經典,它到底講了什麼?
這部作品是村上春樹向奧威爾致敬之作。奧威爾的《1984》出版於1949年,剛好是村上春樹出生那一年。選擇2009年出版《1Q84》的村上春樹,剛好和《1984》一起慶祝六十大壽。看來,這部與村上春樹同齡的作品對他而言意義重大。《1984》這部作品,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
喬治·歐威爾《1984》: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有自由可言嗎?
一想到書裡那些「新話」,想到奧威爾的神預測,想到書中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就覺得背脊發涼。《1984》描繪的是一個恐怖的極權社會:大洋國實行高度集權統治,歷史和語言被隨意更改,家庭倫理關係被強制廢除,國民的生活被「電幕」時刻監視著,思想和本能日漸退化。而社會的運轉靠的是人們對統治者的崇拜和對「敵人」的莫名仇恨。
-
梵谷37歲自殺,王小波45歲病亡,為何生前潦倒死後被封神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37歲的梵谷自殺的一百餘年之後,遙遠的東方,一位年僅45歲的作家病亡了,他叫王小波。在此之前的那段日子,王小波過得大概也不會比梵谷好。但是,1978年王小波迎來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他參加了高考,並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了。
-
《神奇女俠1984》漫畫彩蛋及致敬元素解析
《神奇女俠1984》終於上映了,正如所有漫畫電影那樣,影片中充滿了彩蛋和DC漫畫元素。 考慮到近期DC電影項目各自為戰的發展策略,再加上這部續集的故事發生在其他電影之前(1984年),影片中沒有任何與其他電影的關聯也就不足為奇了。
-
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 王小波書單
除杜拉斯之外,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是王小波談得最多、認同度較高的作家。由李銀河和艾曉明撰寫的《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一書中提到,王小波曾多次說:「我一直喜歡卡爾維諾。」有記者問誰對他影響相對大一些,他也回答:「我恐怕主要還是以卡爾維諾的小說為摹本吧!」
-
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
王小波的愛不只是對李銀河,還有對人民的愛,對青年的愛,他說「我很討厭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在我看來王小波是願意為他人犧牲的,但不願意順著某種固定的形式,作家總是更傾向於拯救人們的靈魂,但他在想把人「罵」醒的時候又不忍心動刀子,王小波的愛很細膩。即使是面對和他觀念相悖的人也會做到以禮相待。他們全是白痴。人不可以是寄生蟲,不可以是無賴。誰也不應該死乞白賴地不願意從泥坑裡站起來。
-
著名作家王小波為我們「推薦」的那些經典小說,每一本都值得閱讀
好書推薦第204期:王小波是一個有趣的作家,也是一位極有才華的作家,他把黑色幽默運用到了極致,也把中國漢語之美發揮到了很高的水平,喜歡讀文學作品的人,很難繞過王小波,不管是討厭也好,甘當「門下走狗」也罷,王小波的書,都值得一讀。
-
王小波:當過流氓、渣男,做過學霸、程式設計師,他是中國的卡夫卡
2、王小波是一個渣男。他說過「我和你分別以後才明白,原來我對你愛戀的過程,全是在分別中完成的。」他還說過「你可要我告訴你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可以告訴你,過的是沒有你的生活。」3、王小波是個學霸。1952出生於北京,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4年赴美匹茨堡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88年回國先後在北大,人大教書。92年辭職後專心寫作,94年出版《黃金時代》、《未來世界》、《思維的樂趣》、《時代三部曲》、《沉默的大多數》、《地久天長》等作品。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離世,葬禮無人死後追捧!
"——王小波他就是王小波。他的妻子正是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專家,研究同性戀的性學家——李銀河。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1970年 雲南農場知青。1971~1972年 山東牟平插隊;後擔任民辦教師。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工人。
-
【設計視角】2015 ─ 向 Serif 致敬
──拉丁字體設計的基本類型:Serif 與Sans-Serif ──2015 ── 優雅也是時尚要件:向 Serif 致敬──2010年,當 GAP 向大家展示了全新設計的 Sans-Serif 標誌後,引發所有從媒體到個人的反對大潮,最終 GAP 不得不在一周內就迅速放棄了新標誌,回到大家熟悉的 Serif 大寫字母。
-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在中國當代文壇,王小波是一個異類般的存在,他被稱作是「文壇外的高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格非曾經說過:「如果王小波能多活十年,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比肩魯迅。」劉心武同他僅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就被他獨特的思想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