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惡人法門:獵人每天念這品經文12遍,竟往生了極樂世界(附法華經下載)

2021-02-26 蓮池秘境
在這個時代,人們內心煩惱習氣熾盛,即使學佛了,依然常被境界、業力和惡習牽引,屢屢破戒造業。造完業又深感後悔,接著不斷懺悔,下次又再次造業,如此反覆。
且如邪淫、嗔怒、我慢、喜歡說人是非等習氣,有的人即使知道不對,依然無法把控自己,在境界現前時依然如此。
佛陀甘露聖教,八萬四千個法門,只為教化和引導不同根器、意樂、需求的眾生。法門如藥,本無優劣,唯契機者妙。以前見南公懷瑾在著作中開示,感到非常有道理,切中時人之弊端:
「所以不但要供養佛,也要供養天人,供養一切善知識,乃至土地公,為什麼呢?因為他比你高明,就算你出了家,將來死了,能不下地獄而做個土地公已經不錯了,如果你戒律守的好,能生往欲界天,四天王天也不錯了,比人的階級高多了。至於想生往色界諸天,那你不要談了,你的功德不但要具足,也要配合四禪定來修的,雖然十善業道的功德是天人境界的修法,但諸佛菩薩也是以此為基礎。不要看不起土地公,做了很多善事,死了之後才有資格當土地公,我們自己要想想,不要說當土地公,當土地公的兒子夠不夠資格?不要傲慢了,對一切眾生都應該恭敬,這才是真正學佛的人。所有,不要看不起小乘羅漢,等你修到了,你再來說這還沒全對,還要再進一步。」南懷瑾先生所言甚是,學佛者莫要以為修持了無上佛法,而輕視世間鬼神,你是否能保證來世不墮入畜生、餓鬼、地獄道中呢?還真不好說。不是你現在學會誦經咒就萬事大吉,必須要燻修出離心、菩提心,調伏心念習氣,消除業障,方能確保未來臨終時不被惡念牽引,一念之差而墮入惡趣。
你看,古代有的僧人也是長期誦經、修密法或者念佛,因為對世俗的執著未消,死後轉生為蛇。有的人認為極樂世界太容易去了,甚至認為每天都有無數的眾生都被超度往極樂世界。這種觀點在藏傳實修的具德上師、實修者中不會出現,哪怕漢地古德亦未有此說。倒是近年聽說一些神通、通靈人士、靈修人物,號稱可以一舉超度多少眾生去淨土,甚至有的還如趕鴨子般趕去西方,有的則說請佛打開極樂世界的大門,然後讓很多眾生往生……我們學佛,自然是要謹依於經論和古德、具德上師的教言,若依以那些世間所謂的通靈人物,笑話就多了。有的甚至還說家中如果供養太多佛像,佛與佛會不高興,影響氣運之類。在《聖者傳記:聖行與妙果》和章嘉國師的傳記中,談到系列的超度故事。阿底峽尊者來到甘家塘,以手指拉薩方向的山而問道:「那邊有什麼?」答曰:「那邊有拉薩的寺廟。」尊者說:「對啊!那邊虛空中有許多天子天女在做供養。」繼有一前往青汝壩去的女子將一切頭飾供於尊者,以此遭父母打罵而投河自盡。尊者到了須哲喀特,為此女修普明曼茶羅儀軌以超度後,說:「我的姑娘得到如願滿足,已生三十三天界。」阿底峽尊者是修證極高,親見無數本尊,神通無礙,能與文殊、彌勒等大菩薩當面論述大乘教義的大成就者。而他超度女孩往生的去處,是天界。一說忉利天,一說兜率天。章嘉國師有一個出家的漢族侍從,經常嗜酒,久病不起,在垂死之際。走到一個村子裡死了。人們都議論他死了以後肯定要墮入惡趣,而章嘉國師特地為他祈願禱告。後章嘉國師對土官活佛說:有一天晚上,我夢見走到一座美麗的花園,有一間花朵遮蓋的房子,那個漢人和尚悠閒自得地坐在裡面。另有一人說:這是天界,這個漢僧篤信三寶,死後依靠消除孽障之法力轉生在這裡。我幼時曾多次夢遊地獄,一些自稱別人的拯救者和一些高傲的權貴者墮入那裡,遭受熬煎,卻說不出話來。有一天晚上,我去夢遊地獄。看見第十七皇子和皇太子也在那裡。一個獄卒模樣的人對我說:十七皇子因前世的一些宿緣之故而暫時來到此處。由於他心地純良、信仰三寶,勤修本尊瑜伽,所以不久便可脫離此境。現在只是受些輕微的痛苦而已。那位皇太子秉性惡劣,臨死前怒氣衝天。死後永難脫離此境,痛苦甚重。傾蓮池:漢僧死後墮入惡趣,章嘉國師為他超度後,往生了天界。
章嘉國師在黃河岸邊舉行的一個大法會上傳授長壽灌頂時,用麵粉製做的長壽瓶置於眾人的頭上,以祓出邪魔。有一個壽瓶怎麼也放不到其中10個人的頭上,使人困惑不解。灌頂結束後,一些人乘船渡河,到達彼岸。有一隻船卻沉下水去,船上的10個人被河水衝走。後經查問,正是頭上沒有按上壽瓶的那10個人。那隻船上原先坐著一個獲得長壽灌頂的婦女,快要開船時,她的丈夫趕到,沒有讓她坐那隻船,而同乘另一隻船,因而倖免。大家對此非常驚訝,對於章嘉國師的慈悲和護持力產生了虔誠的信仰。章嘉國師聞訊後,立即專門為那些淹死在水中的人做超度儀軌,那些死者此時已經進入生死輪迴之中,這就是賢士大德的利他行為。
傾蓮池:章嘉國師的修證之高,自然不用說,而國師為那些亡者的超度,也是往生天界,或者重新投胎,進入生死輪迴。並未批量往生淨土。那麼,去世的亡人,是否能被超度往極樂世界呢?答案是肯定的,藏傳亦有公案。只是需要亡者的信願、福德因緣,以及超度者的力量,只是絕非易事。
超度者的功力,自然也是重要,若說單純靠諸佛菩薩超度,其實說得不圓滿,甚至有迷信的可能,因為佛並不是萬能的。應該說是靠超度者所能相應的佛力,佛力是無邊,還需看修行者能相應多少。
比如宗喀巴大師親見文殊菩薩,如常人一般對話。但是他後來有壽障、魔障時,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等,都勸他精進修法對治障,而不是菩薩直接將屬於大師的業力部分直接清零。
還有我的事業教主瑪萬仁欽的真實化身阿那弘揚佛法,最後他以前降伏的涅莫那波切依靠發邪願的力量而轉生為尼隆的一個鬼魔,這個鬼魔對阿那製造違緣,使他的壽命縮短,以至於無法利益眾生。已經圓證佛果的蓮師,既然知道阿那將被鬼魔來侵害而短壽,為何不以佛力直接降伏那個鬼魔呢?因為諸佛菩薩的力量,要與眾生交涉,必須建立因緣和相應。而相應的多少,則決定了所獲得功德利益的多少,不能說圓滿無邊的佛力而忽略眾生的業力因果。這也在啟發我們,自力自修的必不可少,每個眾生的解脫,都必須有自己的努力。說到相應,正是密法的核心理念。華嚴經裡,諸佛菩薩在樹林上空顯現無量的神變境界,諸大阿羅漢均不見不聞,因為他們與大乘法性未相應所致。
任何眾生要見佛菩薩,必須要積累這個見到的種子因緣,待時機成熟方能見到。每天不間斷地做功課、供養佛菩薩就極為重要,這是一個不斷淨障和相應的過程。哪怕天人有天眼,也並不能直接見佛,也要看因緣。佛在華嚴經中說得很清楚,天龍鬼神和人類,見到佛的相貌、住世時間、是否涅槃,還是已經涅槃十年百年,乃至多劫,都是由這個眾生的福德因緣所致。
羽林中郎將源雅通,嗜好打獵,每次出動,都帶上鷹犬。雖然他喜歡去獵殺動物,卻依然信奉三寶,每天以直心純至之心念誦《法華經·提婆達多品》12遍,他經常深信這一品中的一句經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後來他臨終時,也是念誦到這一品的這一句經文而離世。
當時有一位比丘向來和雅通關係比較好,晚上夢見五色雲覆蓋在雅通的房子上,天樂響徹天空,光明照耀雲朵,異香馥鬱,天花繽紛。這五色雲向著西方飛去。夢醒後比丘就想,難道是中郎將死了嗎?早上就到中郎將家詢問,家人說,今天夜裡他已經去世了。比丘將夢境告知他的家人,全家哀慕。當時臺慧阿闍黎在當天夜裡,也做了和比丘一樣的瑞夢。於是都下盛傳此事,眾人都在議論說中郎將源雅通往生了極樂世界。京兆尹藤道雅不相信此事,認為非常可疑:中郎將生平喜歡打獵捕魚,怎麼可能去極樂呢?若是他能去淨土,求往生的人都應該好殺生才對。這位京兆尹有一天到六波羅蜜寺聽法師說法,中間在走廊裡休息,聽到三位比丘尼在說話。
「我現在身貧年老,難做功德善根,虛度此生,死後恐怕要墮入三惡道。我經過慎重思維來世後,祈禱三寶指引。
昨天夜裡夢見一位老僧告訴說:你不要擔憂,純誠直意求生極樂世界,有相的善行不是最重要的。難道你沒有聽說,中郎將雅通以直心往生極樂的事嗎?他平常修的善行,也只是念誦法華經中的一小品而已。」
京兆尹聽完比丘尼的話,頓時才相信喜歡打獵的中郎將,真的往生了極樂世界。
釋實因法師,少年時出家,成為比睿山弘延法師的弟子。他天性聰慧,念誦和記憶力罕有能與他匹敵的。
法師儀容挺特,志氣強健,耐饑寒而勤苦學,夜以繼日地用功修行,廣聞博學。議論辯經時他處在重要的席位,每次說法常有聽聞者感動落淚。晚年移到小松寺專注觀心誦法華經,夢見七寶塔中,釋迦牟尼佛和多寶如來並座放光加持,空中有聲音說:你依觀心誦法華經之力得以見到二位如來,往生西方淨土不必疑慮了。
傾蓮池:《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有什麼殊勝的功德呢?為何一個打獵的人每天念十二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品分兩部分內容,第一是大惡人提婆達多之因緣和被授記之細節,第二是八歲龍女成佛大事。
中郎將和比丘交友往來,必然是信奉三寶,敬畏因果,但是他戒不掉這種愛好和習氣,也自知這種做法不好。
而在《提婆達多品》中,提婆達多這個惡人仍能成佛,和他的狀況或有相似,且還說不墮惡道,往生佛前之功德。提婆達多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擁有獨立教團,受阿闍世之禮遇,勢力漸大,佛陀曾屢次告誡比丘眾,勿貪提婆之利養。他教唆阿闍世弒父,並謀藉新王之威勢,為教法之王,阿闍世遂幽禁其父頻婆沙羅王,而自登王位。亦曾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擊殺佛陀而未果。又於耆闍崛山投下大石,雖為金毗羅神接阻,然碎片傷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時,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歸服,事亦不成。其時,舍利弗及目犍連勸諭提婆之徒眾復歸佛陀之僧團,阿闍世王亦受佛陀之教化,懺悔歸依。提婆仍不舍惡念,扑打蓮華色比丘尼至死。又於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禮佛足而傷佛陀,但佛足堅固如巖,提婆反自破手指,乃於其地命終。古來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蓮華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為提婆之五逆,又特稱破僧、傷佛、殺比丘尼三事為三逆。這麼一個造五逆重罪之人,可謂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但是佛在《提婆達多品》中,說提婆達多是他的大善知識,這個大惡人,實際上只是大權示現而已。在《大寶積經》中,佛也說過去五百世,提婆達多示現為冤家,作他的善知識,令他得證佛果。無量劫前,釋迦牟尼佛為一個國王,為求大法而甘願捨棄王位、妻子、財產,侍奉一位仙人達千年之久,從仙人處聽聞了《法華經》。這位仙人就是提婆達多的前世。
因為提婆達多作為善知識,這位國王累劫修行,才證得圓滿佛果。法華經中佛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於是佛授記提婆達多未來成佛名號為天王如來,剎土名為天道。
在其他經典中,提婆達多雖然陷入了阿鼻地獄,但是阿難尊者到地獄去探望他時,見他並不痛苦,安住三昧受如三禪之樂。他是大菩薩的示現。《提婆達多品》的第二部分,就講到八歲的龍女,蒙文殊菩薩教授法華經,須臾之間成就無上佛果。古德在科判上,說這一品說的是惡人和畜女皆因法華而成佛,一個是將來成佛,一個是立即成佛。一是必須出家,二是必須為男身,三是必須無數大劫的修行。現在,法華經這最究竟圓滿的經典,以一佛乘之見地,打破了以上的三個局限,龍女是在家居士,是女身,且在獻寶珠給佛不久,剎那就成就了無上佛果。為什麼說法華和華嚴是經王,因為舍諸方便,直說最究竟的法門。說女人不能成佛,必須出家才成佛等,都是方便說而已,法華打破了這個方便說,開示最究竟的教法。其實至尊蓮師、瑪爾巴大師、米勒日巴尊者都是在家人,但是都成佛了。綠度母、金剛亥母等皆是女身之佛。根據記載,綠度母是以誓願力女身成佛。
在最究竟圓滿的層面裡,這些表相其實皆非障礙,因為在真如空性中,種種分別悉皆消泯,不落兩邊,何有男女在家出家之別?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如果淨心信敬,不生懷疑地受持這一品,未來不會墮入三惡道,生在十方佛前。如果生在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則是蓮花化生。
既然罪大惡極之人和畜女皆能因法華經而成佛,何況是其他種性呢?因此中郎將雖然喜歡打獵造殺業,且因為敬信此品,由此品的大功德力而往生了淨土。為什麼念誦此品能往生十方佛前,蓮花化生呢?馮達庵阿闍黎說是因為此德與清淨蓮花相應。

以三乘眼光觀提婆達多,直一罪大惡極之人;宜其生入地獄。然入獄之後,目犍連(註:另有經典說是阿難)嘗乘神通往訪之;問所苦?

提婆答云:無苦。即乘般若波羅蜜力出獄。是知全屬遊戲神通,藉此以破三乘教人之分別見者。

明其本德淨信不疑;雖偶入三惡道,亦隨入隨出,無所留礙;故曰決不墮三惡道。分別之見全無,則入佛道之門;自然世世得生佛前。而此本德已與清淨蓮華相應;敬信之者,隱受法華薰習無間;宜其常聞是經矣。

1、如果你的祖先、去世親人曾經造有重大殺業、惡業,如那些開餐廳、捕魚、打獵、經常殺雞殺鴨,或者造大邪淫等業的,也可以發願誦法華經或者誦《提婆達多品》回向給他。如發願念誦這一品一千、三千遍甚至上萬遍回向,畢竟這一品並不長,祈願他們往生淨土,或者天界、善道。2、若是平常你的戒律守不好,或者時有造業,或者覺得自己經常口業改不了,或者其他的惡業,擔心未來可能會墮入三惡趣的,也可以念誦這一品作為保障。3、若是希望往生十方佛剎土,特別是極樂世界的,可念誦此品。中郎將這樣的打獵者都能往生,何況常人。但必須注意的是,對這一品心生淨信不能懷疑,且有往生之信願。也不是說念了這品就不守戒律,而是最好要嚴守戒律,廣積累資糧。其實中郎將宿世也有善根,且信心堅定,每天專念這一品達12遍。4、欲希求現世受勝妙樂的,亦可持誦。因為在人間也有惡道,各種疾病、生活壓力、焦慮等,也形如人間地獄,人間鬼道,念誦之後,會消除現實中的種種苦惱。5、轉化貪嗔痴之用。提婆達多是大惡人,最後卻能成佛,龍女被古德稱為畜女,自然都有其三毒的部分,最後皆轉為圓滿的佛。這也在說明煩惱即菩提。如果展開來說,內涵甚多。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極惡的提婆達多,總想造惡,叛逆、不拘、邪惡。而從佛法的究竟層面來說,這個戴著惡霸面具的人,摘去面具,你卻發現他是菩薩,慈悲為懷。這對應了般若理趣分中說的,貪嗔痴疑慢等其本性悉皆清淨。投射到現實生活中,那些處處給我們製造障礙、磨難的對手、冤家,甚至是看不見的冤親債主,何嘗不是令我們提升的善知識?!再投射,那些有各種惡習,令自己煩惱不堪的親人,何嘗不是人生中的提婆達多?他們的這種顯現,會令行者不斷學習。
且念誦這一品回向給他們,亦會幫助到他們。如果是有深重業力的,助他們消除業力,轉變習氣,未來不墮惡道。
7、對於祈求即身成佛的,亦可常誦。其實八歲龍女成佛,是法華經的一樁大公案,自古顯密大德各有闡發。通過持誦,自然生起迅速成就的緣起。

傾蓮池:法華經的字字句句,皆是發光具不可思議之加持力。故希望大家也發心誦持。如古代有位釋大光法師失足墜落深淵,這時內心不亂,思維發願要念誦《法華經·見寶塔品》十萬遍,忽然間有神將他託上岸。師兄我一年多時間裡,斷斷續續地讀法華經一百零六部時,夢見去世二十多年的奶奶說,她收到官文要到天界去任職做官。放假一天特來告知我,夢裡還給我做飯吃,但不讓我吃肉。前幾天又夢見奶奶帶走住在我家裡的一些人,都排著隊跟隨奶奶一起離開家。夢裡排隊跟奶奶走的那些人,都是在我家住的,且洗了一個熱水澡後下樓跟奶奶走的。今年一月外婆去世,夢見我開車送外婆離開的,我有為外婆誦法華經回向。我墮胎孩子也來跟我說,要去北京找她媽媽去了,來跟我道別。她說要去北京找她媽媽跟我道別,意思是去北京投胎,我很開心很心疼她,還跟她說對不起她。夢中自己心裡很明白,她是我墮胎的孩子。她說算了,她走了,讓我照顧好自己。https://pan.baidu.com/s/1Jq7S_zrxhzM_aMxMuDobQw 

菩提之緣

相關焦點

  • 他每天念此願疏和簡略次第,無疾而終往生極樂世界
    又誦法華壽量品偈十反,此等微善自今以往雖急劇永無缺。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往生安樂國。X年X月X日弟子某發願敬白我們來解讀這個修持次第,未來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師兄們,也可以如此修持,這個次第非常殊勝圓滿,含攝了菩提心、念佛、念法華偈誦。第一、念誦往生願疏。
  • 念《阿彌陀經》、念往生咒的一定能生極樂世界(夢參老和尚)
    《普賢行願品》夢參老和尚 講解 念《阿彌陀經
  • 淨空法師:我的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六十八頁倒數第三行,「聞名普益」,分十段。第一段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們將經文念一段:【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願是全部經文最核心的一段,四十八願無比殊勝的一願就是這一願。
  • 智力失常,無法識字,自幼患癲癇病人,抄經文十萬多字!殊勝往生!
    最美書法  弘化人間 ——尚毅華菩薩止心一處信願念佛生西志念2014年12月13日晚,欣聞尚惠民、張巧玲老師夫婦發願,將愛女尚毅華菩薩生前,以不可思議之行願力就在爸爸去九華山為寶貝女兒祈福回來後的第十天,尚毅華走完了她短暫的人生之路,於2014年12月11日下午三時四十五分信願持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年僅40歲。
  • 夫妻不和,你就念: 解結咒 (附念誦視頻)
    佛說解百生冤結陀羅尼經 (終) 佛說解百生冤結陀羅尼經_高清     ②如何念《解結咒》?每天念21遍以上。【誦咒前】先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東方阿閦佛往生咒修持儀軌賢劫決定成佛!轉身得輪轉王位,滿一切所求的法門!結雙跏趺坐:能消滅無量劫的業障,能生出無量功德,能了生死(宣化上人)10秒一遍!日誦千遍大悲咒! 金剛誦咒法吃住免費! 極樂世界接引站: 慈光安養院不可思議!
  • 真正修念佛法門,該如何看待這人世間?
    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清虛之身,不壞之體」,那個身體是隨心所欲,變化無窮。像世尊在經上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千百億化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有跟釋迦牟尼佛的能力一樣,千百億化身。你才同時能夠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同時聽聞無量諸佛講經說法,你說那個多自在。...古時候修學這個法門,往生的人我們沒見過,姑且不論。
  • 依十輪經修觀因果,往生淨土可得保障
    若有眾生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法義、為他人解說、住於正行,你應為其守護十法,令其常得利益安樂。何為十法?若有眾生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法義、為他人解說、住於正行,你應為其守護十法,令其常得利益安樂。」這時,虛空藏大菩薩對佛陀說道:「好的,世尊!我當受持此法門,令其廣為流傳。若有眾生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法義、為他人解說、住於正行,你應為其守護十法,令其常得利益安樂。」
  • 不讀楞嚴經,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楞嚴法門!
    弘傳殊勝 《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印度,竟因年久失傳,唯獨龍宮藏有此經。    後來,有一位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發現此經,文義俱妙,細讀之下,嘆為稀有,默誦於心;離開龍宮後,錄呈國王,王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不準流傳他國。海關對出境的僧人,特別注意。
  • 《地藏經》不是勸你讀《地藏經》,是地藏王菩薩勸母親求生極樂世界,這才是大孝啊!
    最後自己要滅度之前,去忉利天為母說法,是這個道理啊!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眼光去看,如果她不去忉利天,就沒有《地藏經》了,是不是啊?他為什麼要講《地藏經》啊?其實《地藏經》以前我講過。佛為什麼去講?唱戲,聽懂了嗎?表示佛都是要盡孝道,是不是?所以佛教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最後父王往生極樂了,對不對呀?他的姨母往生極樂世界了。
  • 讀到這些經文,看到佛是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怎麼忍心不接受?
    阿難發願求往生,釋迦牟尼佛不辜負他,立刻教給他求往生的方法,這個幾句話就很重要了。「信、願、行」是往生淨土的三個條件,叫做「三資糧」,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信、願」,阿難具足了,怎麼個修行法?佛在此地這幾句話我們要注意到,佛說『其中生者』,凡是生到西方淨土的人。『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正應了《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 佛教各種經文咒語的用途
    修持綠度母密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命終往生極樂世界。三、持誦[文殊菩薩心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 彌陀贊——念佛法門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5、《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普賢菩薩發願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 一生專念地藏聖號,能縛鬼降神,容顏不老,往生極樂世界的老和尚
    這個時代的佛弟子想遍學、遍修所有的經教法門,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據自己當下的因緣、時間等條件,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關乎此生修行之進退成敗。其中,念誦唱誦佛號、聖號,是非常契合時人根基因緣的一個殊勝法門。易於上手和長久堅持,且易見成效。
  •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那麼《華嚴經》是甚深廣闊的法門,所以他在,為什麼這個廣的東西用《阿彌陀經》這一千多字來加以宣說?這就是廣法作略法說。這是二乘菩薩,等覺菩薩的智慧,都不能測的一個智慧的法門。但是他能夠從事相上展開,讓我們業力凡夫也能夠加以分享,這就是深法作淺法的一個善巧方便。這部經典是義理非常深廣,蕅益大師有一個判釋說這部經,它是《華嚴經》……,《華嚴經》是眾經之王,一切經是他的眷屬。
  • 集中介紹常見經咒的功德利益(含求姻緣念什麼咒和經)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介紹:玄奘大師在四川時曾遇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大師憐憫此人,施與衣服飲食,病者乃授大師《般若心經》。大師取經途中,經過一八百餘裡之荒漠,逢諸惡鬼奇狀異類繞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大師便持誦《心經》,諸惡鬼等聞聲皆散。護持大師完成取經偉業者實乃《般若心經》之威神力也。義淨法師所譯《心經》後附之持誦功德文云:「此經破十惡、五逆、九十五種邪道。
  • 28|一切往生的利益是從佛那裡得來的
    所以「得益分」的經文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是指「序分」的見土,看到了極樂國土,而「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這一段是在指第七華座觀見佛的狀態。經文既然說無生法忍是見土,見到極樂國土,以及見到阿彌陀佛的利益,那前面的第一種說法,認為聽聞到全部《觀無量壽經》之後才得忍這種說法自然是錯誤的見解,善導大師的見解才是正確的。(三)見土見佛論。
  • 智慧法語:臨命終時誦這部經最好
    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華嚴經》 【經文解釋】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治我們眾生的病的。就像藥房裡的藥,你有什麼病,他就下什麼藥。你覺得哪一個法門好、能治自己的習氣毛病,能與自己相應,就選哪一個法門好了。
  • 最全佛教經文、佛號用途,不要錯過!
    12、能獲得諸佛菩薩身語意功德事業無盡莊嚴輪之一切加持與悉地。13、獲得內外五大種清淨後,又能獲得暫時五部空行的加持與悉地,究竟清淨五佛母之自性而成就佛果。14、能將五毒煩惱分別念寂滅於法界而現前五智慧。15、內外五蘊能清淨為五部佛之體性。
  • 《藥師法門》——《藥師咒》
    《藥師法門》兩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佛教,希望眾生最終能夠同證究竟解脫之樂。佛陀為大眾開示了淨土法門,告訴我們大千世界中有許多佛淨土,但特別提倡兩處:一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以西,稱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淨土;二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以東,稱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淨土。這兩種方便法門,眾生最終都可以得到究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