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念此願疏和簡略次第,無疾而終往生極樂世界

2020-12-26 常行布施改變命運

這幾天我寫了兩篇關於超度的文章,觸動了一些一直認為能批量超度去極樂世界的學佛者,他們似乎認為做到了連一直閉關修行的仁波切、上師都難以做到的事,輕鬆地把人超度去了極樂世界。

如在公眾號後臺收到的留言:

超度西方是佛力加持超度走的,只要能請來佛菩薩,尤其引發無形眾生的信願力,再藉以對眾生消業增功德,何愁不往生呢?而且也完全符合四十八大願。

本人去年曾對一位信基督教的老太婆超度,她去世四五年了,曾叫深圳一居士看說在鬼道受苦,很渴,而且她的女兒也夢到她媽很渴,夢中曾給她一根棒冰。

去年有緣發心為她超度,超度後問溫州一居士,說去了西方,旁邊站著觀世音菩薩。

又找大連一師父說去了西方,剛開始對方不確定,後打坐細觀察確定往生,而且是觀世音菩薩帶她上去了。又找一居士說她去了西方,旁邊有佛,光很強。

所以真正有天眼通者,結果是一致的,但是所看到的畫面是不同的。那麼既然一人能超度成功,為何不能把許多眾生超度成功呢?

理由是全憑佛力加持,佛菩薩難道接不走這麼多眾生?只要因緣具足。所以本人對此文及昨天文章觀點不贊同,供參考。

那老太婆的女兒,過去一想她老媽,就夢中夢到她來了,那晚想了她老媽很多,她又念觀世音菩薩,那晚未夢到,她知道她老媽走了。

傾蓮池:持有這種觀點的,都如出一轍地有兩個特徵:

1、過度強調純靠佛力/外力超度。

比如他認為他能請來佛菩薩超度走鬼道眾生,我說你若真能請來佛,那麼可以測試一下。

其實很簡單的現實證明,你能請佛來,以佛力超度去淨土。

佛力是無量無邊的,可以震天動地,你試著念佛請佛降臨,不說撼動三千世界,就讓你桌子上的杯子懸空,你就知道,是否真的有佛降臨,還是你自己的妄想。

如果是密宗那些長期閉關親見本尊獲得悉地的人,這些是輕而易舉完成的。如龍欽巴尊者修成妙音天女,天女將他放在手掌上,讓他遍遊四大部洲。

古代的劉遺民居士親見佛時,希望阿彌陀佛以衣服覆蓋己身,結果阿彌陀佛真的拿袈裟披在他身上。

這位師兄當然做不到,那麼談何說請佛來送去極樂世界呢?

其實說請佛也說相對和方便的說法,後面會以華嚴教理來說明,關鍵在於相應。

2、以世間的神通人士佐證。毫無例外,他找了所謂的天眼通來驗證,神通人士的觀點,有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感覺,根本無法查證。

如一位師兄說:能批量超度眾生到極樂世界,這說法很離譜!以前青島X師兄在世的時候,他本人能通靈,與眾生交流,感覺同XX師兄一樣有能力。

與X師兄接觸的兩年時間中,從來沒有聽說過 容易把眾生超度到極樂。經常都是說超度走了,眾生離開了,但沒有說過往生極樂。

還有,說天眼其實並不嚴謹,佛法的天眼之修證,必須是四禪為基礎,四禪是什麼情況,飛天遁地,穿牆分身,火化水,水化土的境界。具體可以去研讀《清淨道論》。

而這個時代,想進入四禪,談何容易?南傳佛教那些長年打坐的人,真正達到四禪仍然是少之又少。

那麼,如果是非這種高深的禪定,而是陰陽眼、鬼神眼通呢?就會受到意識、妄想的影響。比如你說超度了,超度去哪?

如果他潛意識裡認為超度很容易,有極樂世界的概念和印象,就會看到相關的清淨畫面,但是這個真的靠譜嗎?

別的不說,真正的天眼,俯瞰三千世界,如在掌中,視物不僅遙視、透視,還任意觀察,比如帝釋天在做什麼,你現在在做什麼,家裡怎樣,你的私房錢多少?深圳某區的下水道如何?

泰國法身寺的詹奶奶就有這個能力,想知道便知,這都是基於甚深禪定的觀察。包括你拿了一抓的玉米,問那些真正具有入三昧的人,有多少粒,入定便知。

問題是,現在這個時代,迷信那些世間的那些小神通、鬼神通、甚至是妄想通的太多了。

至於超度,如果你嚴謹地聞思顯密經論,就不會有這種忽略自力和修持,全仗佛力,將這一切歸因於佛力的說法,而這種說法近年也是甚囂塵上。

其次,一味只是強調佛力,已經是類似神道的思想,猶如神的萬能論之說。如果這樣,佛為何不讓全世界的醫院裡的病人都痊癒了呢?地獄為什麼還不空呢?

難道佛力需要你念經咒才起作用?

但是若你仔細閱讀過華嚴經和密續經典,就會認識到,從相對層面來說,請佛菩薩降臨非易事。

佛不是天神,很多人將佛視為如神一般的存在,其實見佛是通過心的相應感召而顯現的。

從華嚴經的視角,眾生在什麼情況下才能見佛?有福德因緣,與佛為境界持念,與佛相應。從分別的角度,眾生見佛從某個方向來,而華嚴經了義地說,佛實無來處,或者說從空性顯現。

華嚴經裡,十方諸佛菩薩在逝多林上虛空示現無量的微妙莊嚴境界和神變,在場的很多阿羅漢尊者均不聞不見。他們可是成就五眼六通的成就者,為何不聞不見?

我們可以讀華嚴經的原文:

於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菩提、阿(上少下免,音nou)樓馱、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

如是等事,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悉不見。何以故?

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贊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淨功德故,本不稱嘆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本不攝受諸眾生故,本不勸他修習菩薩波羅蜜故,本在生死流轉之時不勸眾生求於最勝大智眼故,本不修習生一切智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來出世諸善根故,本不得嚴淨佛剎神通智故,本不得諸菩薩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間不共菩提諸善根故,本不發一切菩薩諸大願故,本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諸法如幻、菩薩如夢故,本不得諸大菩薩廣大歡喜故。如是皆是普賢菩薩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緣,諸大聲聞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觀察、不能籌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別;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諸大神變。

諸大阿羅漢具足五眼六通,竟然見不到諸佛的無量廣大境界。

有人會說,佛不能強行帶走不想往生極樂世界的鬼道眾生,只有他們有信願。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佛為何不能強行帶走?

結合華嚴和密宗,才能圓滿解釋這個問題:因為鬼神、天龍八部等眾生,如果沒有這個善根業緣,他們根本見不到佛,佛如何強行帶走!

經典中為何強調要信願持名念佛呢?目的就是如密宗說的,要積累這個福德因緣,要相應,然後才能見佛,被佛接引往生淨土。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菩賢菩薩說: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佛身無數等法界,有福眾生所能見,如是無數一一身,壽命莊嚴皆具足。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眾生要見佛,必須是心清淨,積累見佛的福德善根,比如供養佛、憶佛念佛。

這裡的眾生,包括六道眾生,也包括天龍八部。所謂的天人有天眼見到佛,實際上是累世積累的這個福德因緣,否則天人天神也無法見佛。

如果你讀過《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你就更能明白一個真相:真的是業力決定你看得見什麼。

我們見到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是我們大家的共業。而另外的時空的眾生,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說法,也是他們的善業因緣。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云:

「此諸佛剎,皆唯心量之所變現。或有世界,見劫火燒,或燒已盡,或見風起,或有清淨,或有雜染,或現無佛。諸剎土中眾生之類,隨其自業,各見不同。

如是,如是,無量變異。譬如餓鬼饑渴所逼,於殑伽河邊,或有見水,或有見灰,或見膿血,或見便利,不淨充滿。

如是,如是,有情於自佛剎土中,或見雜染,或見清淨,或見有佛,或見涅槃,或見大眾會中說法,或有聽聞第一義法,或聞廣說檀波羅蜜,或見遊行,或有見住,或有見坐,或見食時,或見二丈夫量,或見七丈夫量,或見一瑜繕那量,或見百瑜繕那量,或見千瑜繕那量,或見光明照曜如日初出,或見如滿月圓朗空中,隨其業行種種見異,或見久遠入般涅槃,或有不聞諸佛名字。」

眾生的業緣不同,有的見到佛已經涅槃,有的見到佛還在大眾中說法,有的見到佛的身高是二丈,有的是見到七丈,有的見到千瑜繕那量……所見不同。

經文又云:「譬如餓鬼於河水邊有見猛火,或見異事,或見如是。如此大菩薩集會,各各於自佛剎土中,佛薄伽梵,作菩薩形。

或見有一佛剎土中,劫波火燒,或燒已盡。或見於此佛剎土中,眾生界滿,佛現饒益。有薄伽梵,取諸佛剎入一佛土中,令相似示現。如患翳者,翳因緣故,不了眾色。如是,如是,識因緣故,不了眾相。」

當你知道這一點之後,就知道,為何佛無法全部帶走鬼道的眾生,或者地獄道的眾生。也不是眾生想去,就一下子能去,那種直接十念成就的,必然是如普賢菩薩說的,善根成熟,得以受化。

那麼,說大批量超度去極樂世界,就更不可能了。究竟來說,佛遍及法界一切處,眾生業障故不聞不問。

不是說佛無法將鬼道眾生強行帶走,而是無量眾生根本沒有見佛的善根因緣,不是說他是鬼,佛來了他就見得到!

這就是華嚴經的見地。南傳佛教界,很多成就的大德不承認有極樂世界和諸大菩薩,為什麼?他們雖然有禪定力和神通力,但看不見極樂世界。具體華嚴經已經說清楚了,阿羅漢見不到諸佛之廣大境界。

因此,那種單純以為以佛力超度,不是自己超度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佛力是不可思議的,就像太陽普遍照耀天下,瞎子就見不到,不是佛的過錯,而是瞎子自己的業障。

要想真正獲得佛力的加持,眾生必須自修,才能感召佛力,而不是佛一下子都超度了,談何容易!如果那樣,地獄豈不是全空?

最簡單的,如果你認為你能感召來浩大的佛力,你試著請佛讓你飛起來吧。我相信這裡沒有人能做到。

而在古代的成就者公案中,《印度佛教史》記載,如一位印度成就者見到了普賢菩薩,他祈請菩薩,菩薩剎那間將他從印度帶去了一個西域國家,瞬間轉移。

如何才能見佛?華嚴經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設有人慾見,眾生數等佛,靡不應其心,而實無來處。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成就白淨法,具足諸功德,彼於一切智,專念心不舍。導師為眾生,如應演說法,隨於可化處,普現最勝身。

眾生必須對佛產生這種信願,然後以佛為境界,觀想佛形象,念誦佛號,積累見佛之善根因緣。

那麼,是否那些鬼道眾生相信了,願意去極樂世界,就能去呢?如果是剎那就能見到佛並且能去的,必然是這個福德因緣剛好成熟。但是大部分顯然不是。

按密教的說法,關鍵是什麼?如法地念誦修持積累,達到相應才行。

《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淨土宗的大德解釋這句話時,不按通途來解,認為你對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有真實的信心,有往生之願力,願意持名,就具有大的福德因緣。

通途的則是,你必須積累這個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兩種說法都是對的,沒有足夠的善根和福德因緣的人,他是無法如法地念佛的,信願不具,各種障礙顯現,無法相應。

而第二種說法,其實也是密宗的見地。

佛在一字頂輪王咒的密續中,就說過,持咒的人,成就有遲速,在於福德。那些罪障深重和福德微薄的,需要禮佛、火供、造沙塔等積累福德資糧,持咒才能成就。而福德大,業力輕的,直接持咒就可以迅速成就。

在這密續中,佛說到那種罪業深重的人,修持咒王,勤苦不間斷九年才能證悉地。

持咒法門,也是佛力他力,但是你看,持咒的人也想成就悉地,但是是你想了,念了幾句咒語就可以了嗎?不是!必須不斷修持才相應!

而不空罥索觀音法系,觀世音菩薩說,那種大罪之人,日日無間斷修法,達四千天,也就是11年左右,才能成就。

同樣的,藥師佛、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有治病的大願力,有的患病的師兄,有健康的願,但是念了很久,依然沒能痊癒。

對於超度,或者求生淨土,末法時代,念佛誦經咒之餘,結合這種修功德等資糧輔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晉代的高賢劉遺民居士,在廬山跟隨慧遠大師念佛,一心求證念佛三昧,曾兩次親見阿彌陀佛。

在他圓寂前,他請僧人誦《妙法蓮華經》,將近幾百部。為什麼?為了積累往生的資糧!

劉遺民對著佛像焚香,一再地禮拜並祈禱說:

我因為釋迦牟尼佛的遺教,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此香應當先供養釋迦如來,其次供養阿彌陀佛,再其次,供養《妙法蓮華經》,我之所以能夠得生淨土,就是由於此經的功德。並且願與一切的有情,能夠同生西方淨土。

說完之後即與大眾告別,睡臥在床上,面向西方合掌,安然地往生。當時為東晉安帝義熙六年(西元410年),時年五十九歲。

現在不說超度,而是關於學佛者未來往生淨土的問題,必須相續不間斷地念佛誦經,有此信願,日日修持,久之相應,自然往生。說難也不難,說易也不易。

但是你若說平生不念佛,死後直接超度一批去極樂世界的,那是很難的,甚至不可能。

正如昨天文章中的白城隍所說,他還問諦閒大師,鬼道眾生能念佛的寥寥無幾,是否要投胎為人才能去?

民國時作為北京的城隍,很多高僧去北京舉行超度法事的當然很多,他執掌一方,如果大批眾生被超度去極樂世界,他豈能不知?

而諦閒大師和白城隍的對話,印光大師也看了,也認同那段對話,可見印祖還是贊同大部分鬼道眾生很難念佛。

如果認為單純靠諸佛菩薩的力量就直接帶去淨土的,那也不是正見,否則逝多林上空顯現這麼莊嚴的境界,諸大阿羅漢為何看不見,佛為何不能加持他們看見?

既要有佛力的加持,但必須也要有自力足夠的修持。如陽光普照,失明的人見不到,陽光再怎麼光明,也幫不到他。這就是為何地獄眾生還是這麼苦的原因。

如果那些眾生也念佛呢?但是他們念佛就當下能見佛去淨土了嗎?這等於直接架空了因緣和業力。如果這樣,白城隍為何還在陰間念佛十多年仍未往生。

且佛皆有顯現於眾生前說法之菩提願,但是普通人念佛持咒,怎麼無法見到佛現前說法,因為功夫還不到,除了那些親見本尊的成就者。

除非這個人生前、宿世有一定的善根,經臨終引導,為他修功德,他自己也有這個信願,得以往生。

以下列舉一個日本高僧傳記中《元亨釋書》的故事。

中散大夫橘守輔,京兆人,年近八十仍然不見他皈依三寶,不念佛做功課。

晚年主管豫州。永長元年(1096年)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他從府衙回家之後,身體無病,向西方唱念阿彌陀佛名號而安詳去世,當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等瑞相非常多。

有人感到非常奇怪,就問他的妻子,太守生平並沒有信佛修行,怎麼臨終的時候這麼吉祥殊勝呢?不知道他每天秘密的行持是什麼?

橘守輔的妻子說,像您所說,他近年並沒有修什麼善業功德。只是每天晚上,不論淨穢,洗手漱口之後,拿著一張字紙面向西方讀誦,讀完後恭敬頂禮。

他這麼做已經有幾十年了,未曾間斷。

那張神秘的紙寫著什麼內容呢?原來是一個發願疏。

往生極樂世界願疏

弟子某,敬白三世諸佛十方聖眾:弟子自強仕始,口唱彌陀,心歸法華。不論淨穢只整衣服洗口手,向西合掌唱彌陀寶號,稱法華題名。

若臨命終時病痾(kē)讀失心,不能念佛,以此勝業當彼資糧。又誦法華壽量品偈十反,此等微善自今以往雖急劇永無缺。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往生安樂國。

X年X月X日弟子某發願敬白

我們來解讀這個修持次第,未來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師兄們,也可以如此修持,這個次第非常殊勝圓滿,含攝了菩提心、念佛、念法華偈誦。

第一、念誦往生願疏。

弟子某,某就是讀自己的名字,強仕在古代是四十歲的代稱,太守說我自從四十歲開始,就口念阿彌陀佛聖號,心裡依止法華法門。

其中的一個關鍵之處:若臨命終時病痾失心,不能念佛,以此勝業當彼資糧。他說如果我臨終時生病,失去正念,不省人事,希望我平常修持的功德成為往生之資糧。

我這些微善,從今以後,即使急速完成也永不間斷,就是有時候可能念得不多,但每天都不會間斷。

希望大家能學習這個精神,就像念地藏經,你哪一天再忙,可以少或者快,但是不能斷了,相續非常重要!

往生願疏經過大家可以如此念誦,這個願疏已經包括了發願和回向。

弟子XX,敬白三世諸佛十方聖眾:弟子自XX歲開始,口唱彌陀,心歸法華。不論淨穢,只整衣服洗口手,向西合掌唱彌陀寶號,稱法華題名。

若臨命終時病痾(讀kē)失心,不能念佛,以此勝業當彼資糧。又誦法華壽量品偈十遍,此等微善自今以往雖急劇,永無缺。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往生安樂國。

X年X月X日弟子XX發願敬白

第二、念誦佛號和法華經題。

南無阿彌陀佛(如千遍、幾千遍、萬遍,最好每天固定)

南無妙法蓮華經(如108遍或者更多)

第三、念誦《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中的偈頌十遍: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

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

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

鹹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

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果,眾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

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

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我亦為世父, 救諸苦患者

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

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惠,速成就佛身

念誦到這裡,這個簡略的功課次第也是做完了,從橘守輔自稱四十歲開始,到將近八十歲無疾而終往生極樂世界,他每天晚上堅持,將近四十年。

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師兄,可以如此修,這個次第非常殊勝,如上面所說,包含了往生的願力、菩提心、功課內容、回向,還防止晚年臨終生病失去正念的意外。

因為在發願部分,已經包括了回向,所以不用再特別回向。

此次第分三部分:發願、念佛、念法華。

為什麼他念誦法華經名和偈頌呢?因為念誦法華經的一偈一句,就具足無量的功德。

《法華經》云: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闢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

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為何是《如來壽量品》呢?法華經中的每一品都是非常殊勝同等重要,皆有外、內、秘密、極秘之釋意。

而在日本的一些宗派傳承中,認為這一品是法華經全經最核心最中心的一品,重中之重。

聖嚴法師云:「此品在《法華經》本門之中,居於核心肝要的地位。日本的日蓮宗修行者,經常持誦的就是跡門的〈方便品〉和本門的〈壽量品〉。

日蓮宗的大本山,建於身延山中,名為久遠寺,也是出於〈壽量品〉的「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句。所以,此品乃為日蓮宗的宗義信仰的根本依據。

但在中國漢傳佛教系統內,並未特別重視此品,倒是由於隋代南嶽慧思禪師特重〈安樂行品〉而撰〈立誓願文〉;天台智者大師因讀〈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是真精進」句,而悟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觀音菩薩普門品〉則形成家喻戶曉的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的信仰。

可見由於民族文化背景各異,衍生出對於《法華經》的內容輕重取捨,亦有出入。」

如來壽命品中,釋迦牟尼佛說自己久遠劫前就已經成佛了,現在為了度化眾生而示現涅槃而已,其實佛並未入涅槃,他一直在印度的靈鷲山和其他地方說法,從未離去。

釋迦牟尼佛現在還在印度靈鷲山說法,這是佛親自說的,且還說靈鷲山是一個清淨的剎土,即使世界毀滅,那裡的淨土也不會消失。

這可以說是一個震撼三界的真相,和華嚴經的說法是一致的,真相是釋迦牟尼佛從未離開,且他不是2500年前才成佛。他在久遠不可思議劫前,就已經成佛了。

現在大家見到佛涅槃,是為了方便示現而已。假如一個人的福德因緣具足,還會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

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餘國,比如我們中國,中國的眾生,如果對釋迦牟尼佛、對三寶具足恭敬信樂,還會見到釋迦牟尼佛說法。

所以這一品的這一段偈頌,開權顯實,告訴你最圓滿的真相,不再拐彎抹角。

這無疑是在告訴你,釋迦牟尼佛還在世,這個浩大的法流樞紐依然在世,他從未舍眾生而去。

每天念誦這一段,自然會與佛法的源頭——釋迦牟尼佛相應,自然的,祈求世間願,乃至往生淨土,決定成就!

相關焦點

  • 往生極樂世界四土的條件都有哪些?
    若有眾生,於他佛剎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及恆種植眾多善根,發心回向,願生彼國。是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比丘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即隨如來往生彼國。1、 發菩提心。2、 專念無量壽佛。3、 恆種植眾多善根。4、 發心回向,願生彼國。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阿彌陀佛與我們就在一念之間往生的人分九品有大根機的人,行十善業,發願「上品上生」,那麼臨命終時就會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果位如果本生造作惡業,臨命終時才遇機緣,又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舍下一切,那麼就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荷苞待綻」!這個荷苞待綻就是消除你累世積累惡業循環的一個過程。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絕妙」之處!
  • 東林寺大安法師,往生的必要條件
    大安法師講淨土信眾: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大安法師:念佛法門的往生條件是信願持名,主要要靠信願來感通佛力。我們用具足信願來莊嚴當下能念佛的這一念,就能夠成就往生。這個「念」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就是現前的這個心來念。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這樣能念和所念就融為一體了。 然而我們這一念常常是系縛在五欲六塵上,不清淨,非常染著。那麼我們這一念現在是念佛,它就是清淨的一念。但這個「念佛的念」對我們初心學佛的人來說,它很生疏;而「五欲六塵的念」它很熟悉。
  • 夢到這些,你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了!
    1到臨命終的時候,他眼睛看不見了,眼識沒有了,眼識先舍掉;耳朵也聽不見了,耳識也舍掉,乃至於鼻舌身,第六意識也沒有分別了,第七識這時候也沒有執著了,統統舍掉。  3 所以,為什麼教你平常要天天念佛,就希望阿賴耶裡頭的習氣,這個習氣最重,力量最大,將來臨終時,它先發出來,領導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度惡人法門:獵人每天念這品經文12遍,竟往生了極樂世界(附法華經下載)
    有的人認為極樂世界太容易去了,甚至認為每天都有無數的眾生都被超度往極樂世界。這種觀點在藏傳實修的具德上師、實修者中不會出現,哪怕漢地古德亦未有此說。倒是近年聽說一些神通、通靈人士、靈修人物,號稱可以一舉超度多少眾生去淨土,甚至有的還如趕鴨子般趕去西方,有的則說請佛打開極樂世界的大門,然後讓很多眾生往生……我們學佛,自然是要謹依於經論和古德、具德上師的教言,若依以那些世間所謂的通靈人物,笑話就多了。
  • 躺那裡稀裡糊塗地念,他都往生,還有誰念佛不往生?
    顯三業無功、名號獨運、稱名獨達顯三業無功,完全佛力,絕對他力,毫無自力;名號獨運,稱名獨達 (1)三業無功,毫無自力什麼叫「三業無功」?「三業」,身業、口業、意業;「無功」,沒有功勞、沒有功德、沒有功用、沒有功能。什麼意思呢?《觀經》的下品三生,互相之間是有次第關係的。
  • 淨空法師:我的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第一段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們將經文念一段:【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願是全部經文最核心的一段,四十八願無比殊勝的一願就是這一願。我們在念老集註裡面可以看到,第十八願念老用心用得最多,注得最詳細,這是稀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
  • 依十輪經修觀因果,往生淨土可得保障
    「淨土的因果觀」,可以「先觀果」,即「先觀臨終受佛加持,往生極樂世界,受用安樂的境界,道業自然增上」,然後「再觀因」,即「觀此一人之所以能夠臨終感佛來迎往生淨土得不退轉,安樂中成就菩提,是因為他臨終之前已經具足了信願」。也可以先「觀出一個人對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具足了信願,因為如此,所以在他臨終時有阿彌陀佛來迎,這邊剛舍報,那邊就在極樂世界投生了」。這是先因後果的順觀。
  • 問師父:一邊作惡,一邊念楞嚴咒還能去極樂世界嗎?
    三、如果阻止不了,你可以念佛,助這些動物往生極樂世界。問:我和別人發生矛盾,想和他和好成為朋友應該怎麼做?答:主動和解、念佛化解。問:一個人念佛幾十年,往生沒有皈命彌陀本願救度,就是念佛號,把往生靠在臨終助念,若臨終無人助念,能往生嗎?答:看他願不願往生,願往生就能往生。
  • 只要明心見性 瞬間即到西方極樂世界
    未經許可,請勿引用和胡亂改寫。在壇經第三品中,韋刺史又問慧能大師:我經常聽到一些學佛的僧俗,不斷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大和尚,長年這樣念阿彌陀佛,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嗎?從韋刺史的問題可以看出,念阿彌陀佛,在慧能大師、韋刺史所在的唐代,已經是一種風氣。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奇妙的極樂世界三事之水篇
    西方極樂世界也有水,但是西方極樂之水卻不是生存之要,而是有著更加殊勝的彌陀大寶海之加持妙用,我們先來看奇妙的極樂世界之水。《往生論》曰:「莊嚴三種功德成就者,有三種事,應知。何等三種?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 那麼這與《往生論》前所講的「種種事功德成就」有什麼區別呢?既有相同,又有區別!
  • 佛號聲中麻雀往生
    我囑咐他:「如果它死了,你就送回來,由我為它超度」。第二天傍晚,朋友把這隻死去的雛鳥送了回來,說:「你給它超度吧,它死了還瞪著眼。」摸著這隻瞪著眼睛、僵硬、乾枯的小麻雀,我開始給它念佛超度。念了約半個多小時沒有什麼反應,有佛友告訴我,要給它開示。
  • 念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看到會流眼淚。為什麼?
    文字版 不戀這個世界,決心求往生的,供佛的飯我都可以吃,佛歡喜,佛來接引我。我現在發心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報了名,就注了冊,極樂世界就有我一分了,我現在拼命念佛,萬緣放下,哪有不去的道理!我們動個念頭求往生,七寶池裡頭就有一朵蓮花,蓮花上有我們的名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沒有妄語。
  • 印光法師:無論業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若能信佛之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唯座下每日講經畢,須率眾念佛一小時,回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勿多談玄妙。今之世道人心,陷溺已極,天災人禍,群寇頻繁。若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為訓,決難收效。當知我佛所說三世因果生死輪迴之事理,昭如日月,乃無明長夜之慧炬也。而講經念佛,回向求生極樂世界,乃生死苦海之慈航也。欲挽浩劫,舍此末由。
  • 一生專念地藏聖號,能縛鬼降神,容顏不老,往生極樂世界的老和尚
    易於上手和長久堅持,且易見成效。對於念佛、稱念諸佛菩薩名號之修法,從不同的見地和行持來看,可深可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同樣的念誦聖號,若結合菩提心、觀想、禪定、勝觀來修,其內涵遠遠超於常規的口頭稱誦而已。甚至猶如華嚴教理,一法即一切法,將整個佛法之精要,均攝於每天的佛號念誦中。
  • 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蓮師剎土等無量淨土,為何專選極樂世界?
    答:從教證來看,對於極樂世界,佛經中確有「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獲得往生」的字句,但對兜率天、蓮師剎土、琉璃世界等剎土,佛經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問:不學空性,能否往生呢?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歷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從來沒有學過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門都往生了嘛!這主要是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關。
  • 往生咒——智者學佛
    三、《往生咒》的注釋。《往生咒》,又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經》、或《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或《往生淨土神咒》、或《四甘露咒》。《往生咒》是《佛教早晚課誦集》中十小咒之一,一般我們念完《佛說阿彌陀經》都會念三遍《往生咒》。
  • 往生助念紀實;夢見外公坐寶蓮,身色相貌好莊嚴!
    因病危於2018年11月29日上午送來青雷寺求往生,宗依法師為其臨終開示,剛說幾句就斷命終。經反覆開示念佛,並組織人員助念。過了十幾天後,其妻子女兒來寺院找我,說丁國慶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我問你們怎麼知道?其妻子說母女兩人都夢見過他,他還要去抱她,並對妻子說,我沒死,我還活著,妻子推開他並告訴他已經死了!女兒也夢到爸爸,在夢裡問他為什麼還不去極樂世界,?
  • 佛教: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中含義,你知道嗎?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極樂淨土,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無量受苦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釋迦牟尼佛(佛祖)說法,是娑婆世界最大的佛。佛教裡將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迦牟尼佛和東方藥師佛合稱「三寶佛」(橫三世佛)。這一點我們應區別開來。
  • 【求生極樂】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
    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開神悅體」是利益,你得的利益、得的功德,「淨若無形」是形相,都不可思議。這一段文,我們看念老的批註,「右」,右面這段文,顯示「水具妙用」,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過浴此水』,這是沐浴,洗澡,在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頭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