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理極高深,事甚簡易。由吾人在生死輪迴中,久經長劫,所造惡業,無量無邊。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滅盡煩惱惑業,以了生脫死,其難逾於登天。若能信佛之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唯座下每日講經畢,須率眾念佛一小時,回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勿多談玄妙。今之世道人心,陷溺已極,天災人禍,群寇頻繁。若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為訓,決難收效。當知我佛所說三世因果生死輪迴之事理,昭如日月,乃無明長夜之慧炬也。而講經念佛,回向求生極樂世界,乃生死苦海之慈航也。欲挽浩劫,舍此末由。
淨土法門,義理極為高深,事修很是簡易。由於我們在生死輪迴中,久經長劫,所造的惡業,無量無邊。如果依仗自己的修持之力,想以此滅盡煩惱惑業,來了生脫死,其困難超過登天。如果能夠相信佛陀所說的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小,都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只是你每天講經完畢,必須率大眾念佛一小時,回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不要多談玄妙義理。現今的世道人心,陷溺到了極點,天災人禍,群寇頻繁。如果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作為訓導,決定很難有所收效。應當知道,我佛所說,三世因果,生死輪迴的事理,昭昭如日月,是無明長夜的智慧火炬。而講經念佛,回向求生極樂世界,是生死苦海的慈悲舟航。想要挽救這個浩劫,舍此因果輪迴,求生淨土,沒有其它路可走。
——如誠法師譯
往生品位為什麼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上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餘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淨土橫超,有圓證者,有未能即圓證者。然雖未能圓證,其已了生死,更無輪迴生死之事,亦於此一生得預補處,得成菩提,較此方仗自力者之未圓證者,則天淵懸殊矣,故亦可名圓證也。汝謂即於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蓋有遲速之異,固無不一生即證者,觀觀經九品往生之文,可以知矣。 (《新編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453頁復念佛居士書)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實則一品,俱有無量百千萬億品。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55頁 復馬宗道居士書一)唯證忍之人,不受其臨終眷屬破壞,其餘都會為此種落井下石之孝所誤往生西方,注重信願。仗佛力故,雖素不信佛者,直至臨終,一經善知識啟迪,果能生信發願,稱名求生,悉得往生彼國。以此心乃末後之心,最為有力。又既有善知識開導,啟其正信。又有家屬善友助念,俾心得清淨,專致於佛號,了無異念夾雜,故能得其實益也。
世有舉畢生念佛,臨終被不知佛法之子孫破壞其正念,以致不得往生者何限。王母之往生,由其子湛然,卓然識大體,知佛法,故能成就其正念耳。若其子不知大體,與臨終助念之義,則未死而澡浴換衣,悲戀哭泣,勿道王母之功行淺近者,不得往生。即功行深遠者,亦不得往生。唯證忍之人,可不受其破壞,其餘則無不為此種落井下石之孝所誤者。餘幸王母之得助念而往生,悲被破壞者羈留此界仍舊輪迴。故特明示損益,以祈世之為人子者,及一切人,每見有臨終者,皆如此助念,俾彼亡者同得往生,則幸甚幸甚。願見聞者,悉皆注意。
△王母汪太君往生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