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雙:緊跟新基建,推動大數據中心健康發展

2020-12-23 中國IDC圈

自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以來,新基建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作為首次納入政府加快建設條目的大數據中心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在國金證券研究所估算的2020年七大新基建領域投資規模中,數據中心的投資規模達到千億級。

大數據中心為何會入圍新基建?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新基建概念下的大數據中心?隨著大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的增多,如何讓其發揮更大的價值?對此,國雙首席技術官劉激揚從大數據中心的建設能力、應用增值、能耗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解讀。

國雙首席技術官 劉激揚

面對爆發增長的數據量 大數據中心需具備四大能力

隨著消費網際網路的成熟,產業網際網路的興起,5G移動通信的推廣,以及企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深入開展,全球數據量呈現出海量聚集、爆發增長的特點。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曾透露,全球數據總量每年增長50%。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的數據量將達到175 Zetabytes。國家在今年3月30日頒發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首次把數據要素與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並列為中國經濟的生產要素之一。在新基建的基礎上,數據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而大數據中心是存儲、處理和應用這些海量數據的基礎設施。在數據大爆炸的背景下,無疑也對大數據中心的承載能力、計算能力、數據安全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劉激揚表示大數據中心應該具備雲計算基礎設施、海量異構數據源整合治理、數據即服務、完善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四大能力:

大數據中心承載並處理海量異構的數據所需的算力會動態地變化,需要引入雲計算基礎設施來實現資源的彈性伸縮;

大數據中心需要能整合海量異構數據源,做好全方位數據管控治理的能力;

同時還能對外提供數據即服務 (Data as a Service) 的能力,使大數據中心為整個產業鏈乃至全社會提供服務並產生真正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大數據中心還需要具備完善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能力,從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安全,到數據本身的安全,以及個人的隱私和企業商業機密需要非常有效的保護措施。

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主要表現在數位化、智能化方面,大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的底座,有利於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與分配。

在劉激揚看來,新基建中提到的大數據中心,不僅僅是傳統的數據中心(IDC)及其承載的分布式的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運用大數據的思想和技術,在這套大數據中心之上,使產業上下遊能更好地利用這些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提供的存儲、處理和數據服務能力,來賦能各行各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實現產業升級。

大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釋放更大價值還需引入數據技術服務商

在過去十幾年間,大數據的思想和實踐已經徹底改變了社會和產業的方方面面,讓很多企業和個人從中受益。例如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全國的人口流動數據、公共運輸數據、個人的電信數據等經過整合之後,對防疫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隨著中央定調新基建,數位化進入發展快車道,對於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市場以及技術創新帶來了新的變化,將帶動大數據中心的快速增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建設大數據中心是為了更好地賦能行業上下遊,推動產業升級,而非盲目建設一堆基礎設施。因此,如何讓大數據中心更好地發揮作用,實現價值增值十分重要。這時候就需要引入像國雙這樣既擁有大數據技術能力和經驗,又具備業務平臺頂層設計能力的服務商。

事實上,國雙在司法領域做的大數據實踐——法信,其核心就是司法領域的大數據中心。法信是由人民法院出版集團、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和國雙共同研發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大數據平臺,可以高效、精準、便捷地解決法律人的司法信息檢索與分析需求和海量知識數據供給的匹配問題。

據劉激揚介紹,法信平臺就是部署在法院體系已有的數據中心裏面,在其私有雲上引入國雙的能力,把司法領域大量非結構化的數據整合在一起,通過NLP、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的解析,對數據進行良好的治理,使得針對業務應用場景的智慧司法解決方案構建變得更便捷和有效,從而推動智慧司法產業的發展。

除了司法領域,國雙在數字營銷、以財稅為代表的專業服務及油氣化工全產業鏈等領域都積累了數位化和智能化平臺產品及解決方案。比如國雙的分布式數據倉庫和敏捷商務智能平臺產品,可以為企業提供從數據管理到數據智能的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體化服務。

國雙zeta數據倉庫產品架構

在劉激揚看來,現在的大數據中心更多是在某一領域、行業,甚至企業內發揮作用,而國家建設的大數據中心可以實現行業和行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整個產業鏈的貫通,這更需要有能夠面向全產業鏈提供數據服務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國雙也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大數據技術優勢,助力企業和政府組織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能耗猛於虎 大數據中心綠色化發展已成方向

由於大數據中心規模龐大,裡面有大量的伺服器、存儲設備和交換機以及千億級別的晶片等,隨著大數據中心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面臨的能耗問題也將越發嚴重。從全球來看,到2025年,數據中心將佔到全球能耗的最大份額,高達33%;從國內看,全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已連續8年以超過12%的速度增長。

為了解決大數據中心的高能耗問題,國家政策層面也在大力推動。早在2019年,國家工信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國家能源局三部委就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大力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創建、運維和改造,引導數據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實現數據中心持續健康發展。

讓數據中心變「綠」不能只停留在政策上的要求,在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中更應該踐行節能的綠色理念。當然,這需要一套能夠幫助數據中心優化能耗的工具,而國雙的智源能效管理系統正是這樣一款產品。它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將建築能源消耗、設備運行狀態、室內空氣品質等數據結合為一體構成智能能效管理平臺。通過能源精細化管理、中央空調空氣系統AI優化控制、中央空調製冷系統AI優化控制、設備設施管理四大功能,智源能效管理系統可以有效降低大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成本。

在新基建的東風下,數位化提速,對於像國雙這樣的數據技術服務商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機遇。未來,國雙將在新基建政策的背景下,基於「成為企業和政府組織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領先者」戰略,持續賦能全產業鏈變革升級。

相關焦點

  • 國雙入選《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地圖》賦能新基建熱點布局領域
    近日,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聯合《軟體和集成電路》雜誌社、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賽迪智庫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地圖暨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重磅發布,國雙科技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業務認識,入選」2020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地圖」之政務服務、大數據平臺、能源與數據可視化四大熱點布局領域
  • 解鎖多領域成就,國雙入選億歐「2020新基建成長企業100強」
    憑藉在新基建三大核心領域內的卓越成就,國雙入選「2020新基建成長企業100強」;同時,報告就國雙在各領域內發揮技術、經驗與人才優勢,助力新基建的能力進行了充分介紹。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三大領域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圈定新基建範圍,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
  • 國雙數據倉庫加速新基建落地,推動國產替代
    2020新基建創新案例TOP100聚焦新基建國產數據倉庫迎來高光時刻>4月20日,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其中,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位於信息基礎設施之列。在我國大力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盤」的當下,智慧城市、智慧司法、工業網際網路等智慧應用方興未艾,其背後的數據、算力等基礎要素,數據倉庫、大數據中心等基礎建設成為打造智慧應用,實現智能化升級的強力支撐。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今年初,數據中心被寫入「新基建」,數據中心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 「新基建」政策驅動下標準化助力數據中心綠色化發展
    數據中心作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國家戰略需要。「新基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孫文龍指出,「新基建」是瞄準今後一段時期驅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而構建的「基座」。
  • 乘風新基建,吉寶數據中心在灣區智谷破浪前行
    疫情時期,個人和企業真切地受益於穩定且高效的數據中心所帶來的支持,而在疫情防控工作步入常態化的當下,加快包含大數據中心在內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被認為是疫後經濟的興奮點。  包含了「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七大方向的「新基建」,不僅能在短期內促進經濟的恢復發展,而且能夠為經濟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 國雙穩居信通院大數據產品能力評測第一陣營
    會上,第十一批大數據產品能力評測證書權威發布,國雙知識圖譜軟體、國雙流計算系統分別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圖資料庫、分布式流處理平臺基礎能力評測;同時,備受矚目的2020大數據「星河(Galaxy)」案例揭曉,國雙油氣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平臺榮獲「星河獎」行業大數據應用優秀案例獎!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從「新」出發,新基建勢不可擋,龍頭企業齊聚一堂當前,新基建已經逐漸發展成國家助力新興數字經濟最為核心部分。「新基建」戰略也相繼出臺,其中的5G基建、特高壓、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成為新基建的主要內容。
  • 九次方大數據乘「新基建」東風深掘產業新機遇
    今年以來,從中央層面的部署,到各地的積極推動,到市場的熱烈追捧,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站上了風口。 政府數據應用場景服務商、城市數據資產運營商、人工智慧數據源服務商九次方大數據,佔據數據源的核心位置,用技術的更新迭代和應用場景驅動領跑「新基建」,釋放增長新動能,為疫後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能源」和「血液」。
  • 中植王允貴:新基建需要各種資本聯合推動
    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就新基建風口,中植企業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允貴提出,疫情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造成很多影響,但卻推動了數據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更感受到,用「新基建」去解決老問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今年,一些領域實實在在地受惠於新基建
  • 「EPTC訪談」宏力達:緊跟數位化新基建浪潮,助力配電網智能化發展
    當前,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正在深度融合 作為能源革命中心環節的電網 正向能源網際網路演進 直接面向電力用戶的配電網也將轉型升級 那麼,能源網際網路形勢下
  • 走進MMA中國成員-國雙
    2005年,是中國領先的企業級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成為企業和政府組織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領先者。基於國雙自主可控的分布式大數據平臺和人工智慧技術,國雙先後為數字營銷、司法和財稅等專業服務、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城市等領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位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和數據倉庫等大型基礎軟體產品,助力相關企業和組織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在廣告監測領域,國雙始終堅持獨立第三方的原則,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力求為廣告主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 數據中心領銜 新基建概念股表現活躍!超20隻新基建基金申報 投資者...
    4月21日,數據中心概念股率先拉升,板塊漲幅超1%,達實智能、廣東榕泰拉升封板,鵬博士、數據港、佳力圖等跟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基建」板塊也紛紛拉升。消息面上,4月20日,國家發改委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一場品牌大佬滿座的閉門晚宴,國雙揭秘數據賦能的新營銷玩法
    國雙數字營銷副總裁石承泰、國雙大客戶部總經理付凌健、上海華昂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楊晨華等出席了晚宴,與來自LVMH、CHANEL、COACH 、屈臣氏、卓越教育、王老吉等13個品牌的大佬們,圍繞「新環境 新理念 新營銷」進行了一場深度交流。新營銷時代,社交化成為市場新常態。
  • 串聯億萬百姓大健康信息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成就兩個...
    在大會期間舉行的一場《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探索與實踐》主題演講中,主講人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健康」)總經理鄧小寧提到,正在快速推進建設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下簡稱「北方中心」)在基礎設施方面創造了大健康行業單體數據中心容量和體系架構高可靠性保障兩項國內第一。
  • 新基建新徵程!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發布49項重要成果!
    在致辭環節,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黃業晶處長受司領導委託在開幕式致辭,黃處總結了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總體發展情況,從標準體系、數網協同、產業應用三方面提出了對ODCC未來發展的建議,並希望ODCC會員單位與專家繼續努力,共同推動數據中心產業不斷進步。
  • ...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這標誌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及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新引擎。中國移動楊傑董事長,國家衛健委毛群安司長,山東省孫繼業副省長,濟南市政協雷傑主席等領導共同為北方健康揭牌。
  • 人大代表、今世緣董事長周素明:用創新推動「白酒新基建」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全國人大代表、今世緣董事長周素明:用創新和智造推動「白酒新基建」⊙記者 李興彩 ○編輯 邱江全國人大代表、今世緣董事長 周素明「加快全國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及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 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看看本屆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有...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智能航運和新基建發展是傳統航運要素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航運現代化發展模式,是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輸服務和監督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 以新基建推動社會安全治理創新
    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安全治理供給側和需求側提供了新機遇。運用新基建的技術屬性,創新社會安全治理,是激活社會安全治理動能,提高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把「科技支撐」要素融入進來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同時也帶來各種矛盾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