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84年的遼寧錦州,錦州人質樸的生活場景

2020-12-17 贏牟左史

錦州,位於遼寧西南部,有著2100餘年的歷史,「錦州」之稱始於遼代。1949年,遼西省成立,錦州為遼西省的省會,一度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4年的錦州,記錄了這座城市昔日的時光。圖為1984年的錦州火車站,錦州站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1984年的錦州兒童公園。錦州兒童公園位於上海路北側,東臨江西街,北靠和平路,始建於1938年,最早叫白雲公園,1982年改稱兒童公園。

1984年的錦州中央大街新華書店。中央大街一帶是錦州城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街道兩旁有各種各樣的商場百貨、專賣店、銀行、書店。

1984年的錦州百貨大樓前的街景。錦州百貨大樓位於中央大街與解放路交叉路口東南角,地處錦州市繁華的商業地帶。1952年10月1日正式營業,曾是遼西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商場。

1984年的錦州林西路輕工市場。林西路輕工市場市當時的錦州人購買日用品的主要商場,80年代非常紅火。

1984年的錦州,在火車道旁等著過鐵路的市民。

1984年的錦州,當時的錦州市民的生活場景。

1984年的錦州,義縣的鄉村大集。

1984年的錦州,人群裡的一個可愛的小男孩。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84年的遼寧錦州,重溫老錦州人當年的生活記憶
    這是一組拍攝於1984年的錦州的老照片,這些記錄了這座城市昔日的時光,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昔日的錦州城,重溫這裡的舊時光。圖為1984年的錦州工藝美術服務部,位於中央大街解放路口西北角。1984年的錦州體育館。館內正在舉辦一場歌詠比賽。
  • 錦州:錦州人都光顧過這個市場,是整個遼西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
    1994年由錦州市金星房屋開發公司投資,把原來單洞小商品批發市場改建成了一座綜合性的大型小商品批發市場,既今天的遼西小商品批發市場。錦州:遼西小商品批發市場錦州的遼西小商品批發市場與五愛市場、西柳市場、瀋陽南塔鞋城和大連輕工批發市場曾經並稱「遼寧五大批發市場」,在錦州家喻戶曉,基本每個錦州人都曾光顧過這裡。
  • 「錦繡之州」遼寧錦州四大美食小吃,都吃過的才算是本地人
    樂生活,享美食。歡迎關注「萌蒂美食說」,在這裡每天為您分享關於美食的那些事。錦州是遼寧的地級市,其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悠久歷史,起初定名是在遼代。新中國建國後設立遼西省,錦州便為遼西省的省會城市。後來在1954年撤銷了最初的遼西省與遼東省合併成為了今天的遼寧省。錦州不僅歷史文化悠久,這裡的旅遊資源也是十分的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在錦州境內就單單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多達五處,還有一處國家級森林保護區。錦州不僅風景優美,美食也是多不勝數,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到錦州遊玩在賞美景的同時,還可以一飽口福。
  • 遼寧錦州,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錦州本地老人
    錦州位於中國東北部遼寧省的西部,這裡出產的「什錦小菜」色澤碧綠,味道鮮美,清脆可口,營養豐富,在國際上享有「海味佳品」的美譽。 「什錦小菜」原名「蝦油小菜」,始創於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3年),據說是由當時錦州附近一戶以捕蝦為業的李姓人家所創製,距今已有300餘年的生產歷史。
  • 遼寧錦州,你不知道的十大特產,都見過的可不是一般人啊
    錦州位於遼寧的西南部,別名錦繡之州,大多數人都知道,錦州最出名的是燒烤!來錦州不吃燒烤,白來了!錦州最出名的十大特產有哪些呢?錦州特產一:道光廿五百年貢酒1996年6月,凌川酒廠老廠搬遷時偶然在地下發掘出了清道光乙巳年(公元1845年),穴藏貯酒四木酒海(古代盛酒容器),內藏原酒四噸左右,距今151年,經國家文物局、錦州市人民0組織考古、釀酒專家鑑定,這批穴藏了一個半世紀的貢酒實屬「世界罕見,珍奇國寶」。專家為之取名「道光廿五」。
  • 老照片:上世紀遼寧省錦州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遼寧省錦州市的老照片,如今的錦州發展特別好,但是過去的錦州你還有哪些印象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圖為上世紀的百貨大樓,中間的中央大街轉盤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作為當時的地標轉盤,給老一輩的錦州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圖中來看,當年這條街道很寬闊,道路兩邊還種植了一些樹木。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這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遼寧錦繡之城,中央大街繁華似錦,錦州繁華的商業中心
    ——達客島遼寧的這座錦繡之城,有一處中央大街,它繁華似錦夜間燈火通明,是錦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中央大街錦州除了擁有一座千年古塔和特色燒烤之外,就屬這條城市街道讓錦城人民引以為傲。它是這座城市中最為繁華的街道,它就是錦州的中央大街,是這個城市的商業中心,位於凌河區和古塔區的交界處,是錦州城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在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商超百貨、品牌店鋪以及為各行各業提供辦公場所的寫字樓。由於中央大街建設較早,距今大概有四五十年的歷史,所以這裡的建築大多數仍然保留著六七十年代的風格。
  • 錦州最古老的道路,已有120年歷史,真正的錦州人表示都去過
    錦州明德街隧洞,俗稱「單洞」,修建於1899年,距離今天已經有120年的歷史了,且其依舊保留著老舊的樣式,稱得上是錦州城內保持的最古老的道路了。雖然後期這條小道多次維修,增加了長度,有了今天的規模,但其樣式古老,別具特色,加上其與錦州這座城市的歷史聯繫緊密,更是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可以說是整個錦州最有歷史紀念意義的道路。而單洞連接鐵道南北的最便捷的通道,每天更是有很多行人、自行車、電瓶車、摩託車從這裡通過,依舊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 遼寧錦州:男子懷疑妻子出軌 離婚時持刀捅死妻子!逃亡六年落網
    遼寧錦州男子張某懷疑妻子高麗(化名)出軌,因為高麗堅持離婚,在辦理離婚事宜時,張某持刀捅刺高麗數刀,導致高麗搶救無效死亡。此後張某逃亡在外,六年後被警方抓獲,2020年7月,張某因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1976年出生的張某是遼寧錦州人。
  • 老照片:1986年的錦州,當年的新華書店是多少人的回憶
    錦州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有著2100餘年的歷史,始定名於遼代。圖為1986年的錦州火車站1986年的錦州兒童公園,公園主體童樂休憩區內,雕刻著各種圖案,並建有大型音樂噴泉,整個公園充滿童趣、童樂、童真、童情,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去處之一1986年的錦州中央大街,是錦州最大的書店,各類書籍琳琅滿目,十分齊全1986年的錦州百貨大樓,始建於1952年,地處錦州繁華的商業中心,距今也有近70年的歷史了1986年的錦州林西路的輕工市場
  • 5年民生帳本託起錦州百姓幸福感
    「別看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3年前可是真難啊!」陳博說。2009年,陳博的丈夫出車禍去世後,她成了家裡的頂梁柱。由於承包田的收成有限,她三天兩頭地跑到10公裡以外的村子接些針線活,但日子卻一直沒有起色。「2015年,縣裡的扶貧部門幫我申請到1萬元無息貸款,村裡又幫著建起了豬舍,靠養豬我每年能掙3萬多元。」現在,陳博的豬舍裡有6頭母豬,年出欄仔豬100頭、育肥豬20頭,在村裡率先脫貧。
  • 錦州:從錦州紡織廠到碧桂園小區,曾經合成出國內第一個錦綸
    錦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工業歷史悠久,早在建國前就有了很多有規模的企業,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經濟更是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誕生了一批名揚海內外的國有企業,如錦州紡織廠、錦州陶瓷廠、錦州印染廠、錦州石英玻璃廠、錦州釀造廠、錦州造紙廠、錦州橡膠廠、錦州製藥廠等。
  • 錦州人引以為傲的特色美食,有100多年的歷史,本地人都愛吃
    我們遼寧省內有十多個市區,每一個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屬錦州的燻雞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是錦州人引以為傲特色美食,有100多年的歷史,本地人都愛吃,而且是最好的下酒菜之一。如果有人問什麼最能夠代表錦州的味道,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溝幫子燻雞,他可以說是錦州最具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了,它起源於清朝光緒十五年,至今有120多年的歷史了。據傳創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御廚,得到的皇家燻雞秘方,之後建立燻雞坊,取名「溝幫子燻雞」,名字由此而來。
  • 走進遼寧,錦州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錦州的飲食風味具有濃濃的東北氣息,最有名的美食,當屬錦州燒烤.錦華燒雞溝幫子燻雞水包子白家鍋烙、什錦小菜等。錦州火車站附近的人民街,是當之無愧的美食據點,這裡匯聚了各式大排檔小吃店、食坊、燒烤攤、海鮮店等,美食雲集,絕對值得一去。
  • 錦州舌尖上的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吃」對於錦州人來說,是無法磨滅的人生體驗! 從錦州一二三四(大燈盒飯、二奎盒飯、三寶炸串、四斤烤肉)到喜來登新蘭花,每天的黃昏時分就是錦城人最有活力的時候!酸菜汆白肉是一道以酸菜、五花肉等為原料,精心煮製而成的遼寧傳統名菜,白肉肥而不膩,酸菜鮮香嫩脆,看似簡單的一道傳統湯菜,做法上的講究卻絲毫馬虎不得。看著嫋嫋的熱氣,聞著酸酸的味道,足以令人沉醉其中。
  • 錦州「百惠生活購物中心」:鐵北終於有大型商場超市了
    錦州鐵北地區一直以來都缺少商場,讓這裡的居民備受困擾,可能也是因此,被南部居民諷刺為「北部農村」。但很多錦州人都說,鐵北居民其實還是有消費能力的,如果能夠建一個商場,應該不會虧。但幹吵了這麼多年,被傳的沸沸揚揚的附屬醫院南部的那片「金土地」,至今好像也沒有多大起色。
  • 老照片 1984年上海外灘的早晨 到處是晨練的市民
    1984年5月13日——15日,法國攝影師Guy Le Querrec在上海外灘拍攝的一組老照片,記錄了那時候上海外灘上一群晨練的市民。一下30多年過去了,照片中的小孩都人到中年了,昔日的很多場景都已經看不到了。喜歡我發的圖片,喜歡我發的文字,還請您關注一個!
  • 人民街的這個轉盤是不是錦州最大的轉盤,中心豎立著「龍鳥」雕像
    人民街是錦州老城區兩大主街之一,很多錦州人都說,來錦州逛街,只需要逛兩條街就行了:「購物就是中央大街,吃喝就去人民街。」而人民街的標誌路段,大概就是福德轉盤了,這不僅是錦州最大的一個轉盤,也是錦州城區最古老的一個轉盤了,在錦州人心裡有著崇高的地位!
  • 老照片:外國人攝影鏡頭下1984年的成都,懷念那個純真的年代
    這是一組外國攝影師拍下的1984年的成都,這組老照片如實記錄了36年前的成都的城鄉面貌和人們的淳樸生活。1984年的成都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的記憶已經模糊,不妨隨著鏡頭,讓我們一同回顧。圖為1984年的成都俯瞰,那時的成都還沒有如今這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大都市的喧囂,看上去安寧祥和。
  • 老照片:1971年的上海市貌,真實的老上海生活場景
    本組老照片是拍攝於1971年的上海,這組老照片十分珍貴,通過這組老照片可以展現出50年前的上海舊貌,以及那個朝氣蓬勃的時代。圖為1971年的上海街景,那時的上海古樸,厚重,充滿了一個大都市所擁有的積澱和穩重。1971年,遠眺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