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編輯大頭
Papi醬這個禮拜上傳了一個新視頻 - 《中英文的混搭八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沒有看的請戳下面視頻:
在學校裡面我們通常會說:
「這個assignment的schedule有些問題,尤其是老師給的points不多。另外,due day也快樂。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所有的reference。Anyway我們還是先meeting,再follow up最終的result,看能不能在due day之前submit的。」
上班的時候我們會說:
麻煩大家pay attention聽一下例子!
Lucy,這個case你來follow還OK嗎?
Hey,你們這個team的presentation都準備了嗎?Deadline之前搞不定我fire掉你們整個team!楊總的schedule很滿,你有appointment嗎?下月的outing大家都free嗎?
科科...
我只是想說,我們真的沒有在裝X,有些時候我們真的不知道那些詞語應該怎麼用中文說了
然後下方是該視頻的熱門評論,看完笑瘋~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中英文混雜的現象出現呢?
讓開,我要開始裝X了!
知乎用戶黃繼新的回答是比較貼切的:
效率優先──這是我對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
所謂效率優先,就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使用什麼來表達,能夠最快速、最高效地讓聽者明白、理解,不產生歧義,無需大腦進行額外的運算。任何影響溝通效率的表達,都是裝 13。這既包括中文夾雜大量英文,也包括為了追求中文純淨度,刻意地將英文都轉換成中文,不管聽者是否容易明白。什麼時候英文表達比中文效率高呢?
聽者的中文詞彙量低於英文。
中譯名不統一,比如說 Android,比說安致、安卓更容易讓聽者明白。但如果聽者一輩子說的都是安卓,那對他來說,這個詞就是統一的,無歧義的,那就對他說安卓。
很難用一個簡短的中文詞來準確表述的英文詞,比如 campaign、offer、flow( Hip Hop 裡的一個術語)。
沒有中譯名、並且很難取中譯名的英文詞,這個常見於品牌名或產品名,比如 iPhone、Kindle、Basic 語言、Quora、Facebook、PhotoShop、Ladygaga(一個神經病穿著但是歌很好聽的美國流行音樂歌手)。
中譯名太長,非要用中文名表達反而降低了對整句話的表達和接收效率,比如不說 NBA,非說美國職業籃球聯合會(或美職籃),不說 IBM,非說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大家都習以為常的說法,比如一幫網際網路從業者在一起,不說Web,非說全球資訊網…
再舉個慄子:我說喜歡聽搖滾,但很少說喜歡rock music,喜歡R&B,但不會說喜歡節奏布魯斯……在外留學,上課經常要做presentation,但是這個詞換做中文說要做個演示/演講?好像又不是那麼個意思……習慣成自然。
而且大頭作為一名職場人士(驕傲臉)
貼心整理老外企業常用英語表達,拿走不謝~
F. Y. I
For Your Information的縮寫,在郵件裡也會看到。一般指下面內容和你有關,但是關係不大。對方如果要你採取行動,一定會說清楚「XXX(你的名字), please……」而不會只是F.Y.I。
CC
CC是發郵件時「抄送」的意思。每次發給你的郵件,你要做的是:第一看標題,第二看CC給誰,第三才看內容。
Concern
中文翻譯成「關注」,其實在外企裡,如果你的上司或老闆說他很concern,他可不是只想告訴你他很關注這個case。這句話是暗示你做的事情有問題,你可要小心,別搞砸了。
My understanding is …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我的理解是…」,通常當你發表一個觀點或看法時,對方會說 「My understanding is …」。這時你要注意對方並非想讓你聽聽他的理解是什麼,而是想告訴你,你的理解有誤,再給你說一下正解。
Appreciate
在email裡使用率很高。當事情需要別人幫忙解決時,或自己做錯事無法挽回時,一句「Your kind help should be appreciated.」很有用也很謙遜。如果你想讓對方快點回覆郵件,也可在結尾寫上「Your quick reply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Aggressive
字面翻譯成「進攻性的」,在外企裡意思含糊,褒義的有"具有開拓精神的"、"有事業心的",貶義的有"咄咄逼人的"、"莽撞的"、"容易得罪人的",反正意思可褒可貶,看你自己琢磨。 如果說自己"aggressive",潛臺詞是:我可不是那種混日子的人,我是能幹事的,工作積極主動的。 例句:He is respected as a very aggressive and competitive executive.他被公認為是一位十分好強好勝的主管。
Unacceptable
外國人批評人比較含蓄,如果你的上司是外國人,說你這件事辦的unacceptable,已經算是說的很重了,就是指你辦的事情太差了,說不過去,你可得注意點。
例句:The very idea would be foreign and unacceptable to main stream academics.這種想法對主流學者而言是外來的、不能接受的。
Quota
員工的計劃任務量,這個詞對很注重業績的部門來說是個敏感的詞語,比如銷售部,他們最關心就是每個季度的quota是多少,自己如何才能完成。
Follow up
外企老闆很重視項目或工作的進度,而且要清楚是誰在負責,所以總喜歡問「這個case有沒有人follow up?」即有沒有人在跟進這個項目。 Deadline
這個詞是截止日期的意思。要對手頭的工作養成時間觀念,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問清楚上級每一個任務的deadline是什麼日期。做一份To Do List(任務清單),把每項任務都安排好,準時完成。注意千萬別拖延……例句:We were not able to meet the deadline because of manufacturing delays.由於生產延誤,我們沒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
To Do List
進入外企,如果你想有條不紊的完成手裡堆成小山的工作,而且不會誤了deadline,那你的法寶就是To Do List。一定要做個很有條理的Excel表格,把項目名稱、期限、具體內容、特別注意、進展情況等都列成一個表,隨時follow up自己的進度。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定期的)員工個人評定。有的外企是一年做一次績效評估,有的是每季度都要做,這個評定在外企裡非常重要,通過評估可以讓上司看到自己的成績,也是和上司交流的一個好機會,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
So,讓我們一起好好Speak English吧~
視頻來源:papi醬
小A推出新欄目,別忘了留言哦,麼麼噠
肯德基原味雞塊配方公開|澳驚現殭屍病毒
來找工作吧|艾伯特衝浪出事故
那些年在阿德萊德留學|中國壕在澳洲又遇窘境
澳洲頭號通緝犯名單|雞蛋惹禍
澳菸草稅漲價|當特工的機會來了
新阿德專稿,轉載請署名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