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多喝1飲料,不是山楂汁,常喝,不積食、脾胃好、胃口也好

2020-12-26 張凱醫生說健康

現在天氣轉冷,醫院裡兒科門診又開始人滿為患了,其中大部分孩子生病都是因為小兒積食導致的。現在小兒積食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只是很多父母都不重視孩子積食,時間長了,積食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反覆發燒,咳嗽,感冒等疾病,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

積食被中醫成為"小兒四大病症之一",家長還需要加強對積食的預防,以免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我家兒子才剛滿兩歲,最近發現孩子的嘴裡總是有一股酸腐臭味,舌苔也變得厚膩發白,而且大便出現異常,有時候好幾天都不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次災難,臉蛋憋得通紅。而且經常半夜發燒,給孩子吃了退燒藥之後,好轉之後過不了幾天就會再次發燒,擔心孩子身體出現問題,急忙到孩子去醫院檢查。

經過醫生全面的檢查之後,告訴我說我兒子這是身體積食了。"

孩子腸胃中滯留著大量未消化的食物,發酵之後產生積熱,這才導致孩子反覆發燒,還告訴我孩子舌苔發白,扁桃體紅腫,這是典型的積食症狀。積食引起的發燒只靠吃藥打針是沒有用的,需要給孩子化解積食,調養脾胃,才可以徹底的解決。

小兒積食的"源頭"找到了,醫生:都是3個習慣害的,要立即改正

1.飲食不規律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不能保持孩子的飲食規律,只要孩子餓了就給孩子吃飯,而且還經常讓孩子吃到很撐,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腸胃的消化系統紊亂,還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引起身體積食。

2.不運動

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缺乏足夠的鍛鍊,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天氣稍微變化就會感冒發燒,而且不利於腸胃的發育,增加身體積食的概率。

3.愛吃肉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發育,會經常給孩子吃肉類食物。雖然肉類食物對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但是肉類食物比較難以消化,也應該適量食用,如果孩子食用過量會增加脾胃的消化負擔,損傷脾胃,導致身體積食。

小孩多喝1飲料,不是山楂果汁,經常喝,不積食、脾胃好,胃口也好

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也比較差,身體一旦出現積食,只靠脾胃自身的調節是遠遠不夠的,只會讓積食更加嚴重。所以需要"外力"——柳果刺鋅類的食療的支持來快速的化解積食、調養脾胃,加快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

多數父母在發現孩子身體積食的時候會給孩子熬山楂水喝,雖確實可以起到開胃助消化的作用,但是以山楂單一的成分很難達到消食效果。還是得用功效較全的食療,就拿覺認可的柳果刺鋅消食水來說,不僅含有山楂成分,更多的是猴頭菇,雞內金,茯苓,山藥,沙棘,麥芽等成分,可以在給孩子化解積食的同時調理脾胃,作用更全面,效果更明顯。

而且柳果刺鋅消食水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小孩大都願意喝,家長可以把它當做飲料,堅持喝一陣子,用不了多長時間,積食自動消食,脾胃會慢慢恢復健康。

化解積食的方法非常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治標不治本,導致積食反覆出現;或者化解積食過猛,導致孩子脾胃再次受到損傷,積食更加頻繁。採用中醫食療內調+小兒推拿+日常顧護,是最合適的,不僅可以內調脾胃,化解積食,還不會對身體任何刺激。

相關焦點

  • 中醫院士提醒:1種「飲料」可勁喝,堅持3天,清理積食胃口好
    積食又稱積滯,是中醫上的說法,一般來講會直接說小兒積食,確實是小孩更容易積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脾胃虛寒,正氣不足,大部分的孩子生下來就是氣虛體質,而這個氣虛主要指的就是脾氣不足,脾主運化,若運化的能力低下,孩子就容易積食了。
  • 常給娃喝一飲料,不是山楂汁,健脾促消化,積食或能遠離
    中國有一種餓,叫爺爺奶奶覺得你餓,也正是因為這個想法,很多孩子因此得了積食,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吃飯少,會生病,卻沒有覺得吃飯多也會生病,而且會更嚴重。相信很多寶媽都深受積食的折磨,但是積食的源頭一直沒有找到,導致一直無法根除。積食對孩子危害有多大?
  • 積食「吸塵器」找到了!不是山楂,1水若常喝,長高長肉,脾胃好
    孩子脾胃發育未完全之前,積食就是"常客",隔三差五的找上門,影響孩子的胃口。有的家長見孩子積食了,就會比較重視,擔心積食影響孩子的發育,就會在剛剛發現積食的時候,就立馬給孩子調理脾胃,這個時候積食很快就沒了。
  • 這1物是孩子脾胃「修復劑」,不是小米粥,寶寶常喝,腸胃好
    前段時間和朋友討論一些育兒的知識,朋友家女兒貝貝今年5歲半,朋友說貝貝近期胃口特別不好,喜歡挑食。和以前相比,食慾真的差了很多,不管她採取什麼方法,每天吃飯孩子都喜歡吃幾口而已,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可能會多吃一點而已,真的人病懨懨的,一點精神都沒有,全家人都挺擔心的。
  • 中醫院士提醒:1種「飲料」可勁喝,堅持4天,給積食來個大掃除
    包子從小跟奶奶生活,因為體弱多病的原因,奶奶對他的飲食非常用心,葷素搭配,做各種各樣的造型,就想著能讓他多吃一些,包子比較喜歡吃肉食,奶奶就經常給他做肉吃,而且奶奶也覺得小孩多吃點肉免疫力好,所以都滿足他的要求。
  • 脾胃的「修復劑」找到了,不是小米,孩子經常喝,積食或知難而退
    聽完朋友的描述,我告訴朋友,你家的孩子不是缺鋅,很有可能是脾胃虛弱,身體積食了。讓朋友給孩子調養脾胃,化解積食,經過朋友的悉心調理,沒過多長時間,孩子的情況好了起來,胃口大增,身體長得也快了。孩子積食,身體會發出這幾個信號,家長要及時發現1.胃脹胃痛,有時候孩子的肚子脹得像個皮球。2.睡眠質量不高,睡覺的時候頻繁翻身,半夜容易驚醒。3.舌苔變得發白髮厚,而且口氣比較臭。
  • 醫生提醒,1物是脾胃的「溶積高手」,常喝修護脾胃,積食消失
    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非常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飲食上稍微照顧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積食的現象,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正直冬季,天漸漸變冷,孩子的身體也進入了生病的高發期,尤其是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
  • 脾胃的「淨化劑」被公布,不是山藥,若孩子愛喝,脾胃好不積食
    王媽媽告訴我們,其實想要孩子身體好,脾胃的調理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忽略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了,認為過幾天孩子就沒事了,但是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中,脾胃處於發育階段,一旦不及時幹預,很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導致難長個,吃了不吸收。需知:孩子積食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小兒脾虛「清潔工」公布,不是山楂,常吃帶走積食不消化,脾胃好
    俗話說:「小兒積食百病生」,一般孩子積食了,都與脾胃不和逃不了干係,而且小孩子大多數的生病,也和脾胃相關。加之市面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充滿有活力的零食飲料充斥這孩子們的生活,附帶著的高油高鹽高糖摧毀著孩子的的脾胃。
  • 普遍來說:積食的「禍根」,並不是吃得多,而是餐桌上常見的3物
    媽媽覺得師傅說的有道理,於是推拿完就去了一個中醫館,坐診的李源主任看了南南的情況說確實有積食,又看了醫院給拿的藥,說不能吃這個,雖然看著是中藥的,但是不對症,就給南南媽媽說了一些退熱的方法,讓她平時控制好飲食,每周喝2次柳果刺鋅,若是有消化不良,就連喝3天。
  • 積食的「剋星」發現了,不是益生菌,孩子若愛喝,脾胃會感激你
    因此,家長想要孩子身體棒,脾胃好,立秋後這些食物,孩子要少吃!常吃積食傷脾,還難長個!1、油炸食物孩子都喜歡吃一些油炸的食物,類似薯條、炸雞之類的。這些食物很美味,但是含有的油脂也很多,孩子久不久吃一次還好,但是如果經常吃,就會增加脾胃的消化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 1果是脾胃「清潔劑」,不是山楂,娃若常吃,清積食少生病
    二、孩子脾虛積食身體信號藏不住,家長要留心觀察1.食慾差當孩子體內長期食物堆積會導致食慾變差,吃東西沒有胃口,飽腹感重,經常吃兩三口飯就說飽了,還有挑食、厭食的情況,非常喜歡含飯,吃飯時間也會延長。2.
  • 小兒積食「怕」1物,不是山藥,若愛吃,清脾胃,愛吃飯
    俗話說,積食一來百病生,家裡有小孩的,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積食問題,有許多家長不關注孩子的積食,積食次數多了,就容易出現免疫力下降,經常生病,甚至扁桃體腫大,鼻炎,腺樣體肥大等難以處理的後果。
  • 7歲男娃從未去過醫院,脾胃強似大人,秘訣是常喝一水,積食溜
    孩子積食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所煩心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依舊停留在孩子積食就吃不飽,吃不飽就會長不高、不長肉上面。實際上,積食問題如果不抓緊時間處理,後果不堪設想。7歲的凱凱從沒因為生病去過醫院,自他出生每次查體都是稍微高出標準,體型不胖不瘦,三餐規律有序,每周按時運動,凱凱的爺爺是某中醫院的兒科教授,對於孫子,他的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對於脾胃的呵護,小小年紀的凱凱脾胃強似大人,即便是有了小的積食,也不需要做過多幹預,脾胃也能自己調節過來,這讓很多家長羨慕不已。
  • 孩子積食「根源」與這3物有關,若不忌口,脾胃扛不住,積食脾虛
    一、醫生提醒:再寵孩子,這3類零食也別讓孩子碰,容易積食不長個1.甜膩零食像巧克力,奶油蛋糕等甜膩食物非常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每次去超市都會買一堆回家吃,但是這類食物裡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油脂,非常的不易消化,小孩的脾胃比較嬌弱,消化能力有限,吃多了不僅容易長蛀牙,誘發肥胖,還容易消化不良,形成積食,傷脾胃,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 兒科主任:1種食物敞開吃,純天然消積健脾,寶寶少積食、胃口好
    站腳」,新陳代謝也相對旺盛,一玩起來就會滿頭大汗,有時候累的也氣喘籲籲,有的寶媽認為這是好現象,孩子活動開了就不容易生病,但其實凡事都有個「度」,小孩情緒太過於亢奮時,會導致肝木亢進克制脾土,也容易出現脾虛積食,這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原因。
  • 山楂和雞內金只是消食「青銅」,王者是它,堅持吃娃不積食胃口好
    家長平時養育小孩,應該讓孩子保持7分飽和7分寒,這樣才不會損傷脾胃,產生積食,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但事實卻是,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時,怕的就是孩子飢與寒,特別是老一輩的公公婆婆,思想裡認為,吃飽了才容易長個長肉,要多穿才能預防感冒,所以養育習慣就是吃飽了,穿暖了,殊不知反而這些飽暖習慣給孩子帶來了不少危害。
  • 孩子積食,會有6個求救信號,3個小方法用起來,消積健脾胃口好
    當孩子有積食的情況父母不要過於慌張,只要及時幫孩子清理積食,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也別太放鬆對待孩子的積食問題,因為如果孩子長期積食,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營養得不到有效的吸收,久而久之,孩子會營養不良,而孩子正處於發育的關鍵階段,營養跟不上,會阻礙孩子發育,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孩子脾胃不好,切忌不可亂「補」,多親一物,積食會「繳械投降」
    醫生詢問了一下小孩子的近況,跟他說很有可能是積食很久,脾胃虛弱了,所以不喜歡吃東西,一定要多注意,不能掉以輕心。那麼應該怎麼判斷小孩子是否積食,又該怎麼去緩解積食呢?孩子有這3表現,說明積食在加重,脾虛或已"待命"1.
  • 不是零食,是「一飲一甜」,儘早戒掉娃不積食
    一、脾胃受損、積食,孩子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積食消積食1.失眠,睡眠時多動孩子積食時,大量食物堆積在腸胃,消化不了,會使孩子感覺胃部脹脹的,怎麼睡都不舒服,出現孩子睡覺時多動的現象。想要通過身體來回翻滾,加速食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