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吸塵器」找到了!不是山楂,1水若常喝,長高長肉,脾胃好

2020-12-16 張凱醫生說健康

孩子脾胃發育未完全之前,積食就是"常客",隔三差五的找上門,影響孩子的胃口。有的家長見孩子積食了,就會比較重視,擔心積食影響孩子的發育,就會在剛剛發現積食的時候,就立馬給孩子調理脾胃,這個時候積食很快就沒了。而有的家長比較"心大",認為積食沒啥大不了的,導致孩子肚子裡面的食物,長期的堆積在腸胃裡面,導致孩子體質變差,經常生病,還容易出現發燒、感冒、咳嗽等情況。

其實,在任何問題的開始之初,及時幹預是比較有效果的,積食也不例外,做家長的需要對孩子積食的問題上心,積極的去幫孩子消食。只有這樣,孩子身體的營養吸收才會好。

一、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脾虛積食了?

當出現以下這些情況時,家長需警惕:

1、 孩子平時胃口挺好的,但是突然變得很差,什麼都不想吃,還喜歡含著飯,進食的時間過長;

2、 營養吸收變差,營養不良,經常腹脹、腹瀉或者便秘;

3、 孩子脾虛積食了,鼻梁中間會出現明顯青筋;舌苔會變厚,而且晨起的時候,口腔裡面有難聞的異味;

4、 孩子因為脾胃虛弱,吃進肚子裡面的食物,營養很難被吸收,體質就會變差,變得容易生病。

5、 孩子若積食了,身體局部的溫度會升高,如:手心、腳心和腹部;

6、 孩子脾虛積食了,晚上就會睡得不安穩,經常說夢話,盜汗還磨牙;

7、 有的孩子脾虛積食了,還會有這些明顯的症狀,如:精神不佳、發燒、厭食、挑食等。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2-3種情況時,就要小心孩子是不是脾虛積食了。脾胃被稱為是後天之本,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一旦孩子積食反覆,就會影響脾胃對營養的正常吸收,導致孩子個頭比同齡的孩子矮。

二、 孩子積食了,飲食上儘量避免這5樣食物

1、 不要給孩子喝肉湯、骨頭湯之類的,因為這樣的湯水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利於腸胃的消化、

2、 不能進食過多的肉食,這樣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不利於腸胃的消化,還會增加負荷。

3、 雞蛋和牛奶這些食物,可以吃,但是需要控制好攝入量。

4、 不吃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避免引起胃脹氣。

5、 不能喝含中藥材的大補湯。

三、 積食"吸塵器"找到了!不是山楂,1水若常喝,長高長肉,脾胃好

積食很常見,家長不必慌張,及時處理就好。那些育兒經驗比較足的都了解食療來消積食,是再好不過的,如內金紅果飲等,都是積食的"吸塵器",能夠比較好的清理孩子腸胃裡面的積食,溫和的調理脾胃,提高運化。

像是內金紅果飲這樣的小方,都是源於《千金方》之類的書籍,經過現代中醫改良的。經過科學的配比,相互間互相搭配,能夠更好的消積食。裡面的選材都是一些溫和的健脾食材,如:沙棘、雞內金、山藥、山楂、麥芽、橘皮等。都是具有消積滯,強脾胃的效果的。

經過改良後的內金紅果飲,在消積滯的基礎上,還添加了低聚半乳糖和葡萄糖,能夠穩定孩子腸胃的菌群,酸酸甜甜的,孩子也喜歡喝。孩子脾胃好了,營養吸收就好了,長個長肉就變容易。

其實,當家長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積食、脾虛了,只要上心,及時幫助孩子清理積食,就不會對孩子健康有什麼影響。反之,如果一直置之不理,則很可能讓積食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影響正常的發育。

相關焦點

  • 1果是脾胃「清潔劑」,不是山楂,娃若常吃,清積食少生病
    一、兒科主任提醒:脾虛積食對孩子的傷害很大,父母要引起重視1.營養不良、發育緩慢脾胃主管運化,是營養運輸的樞紐,一旦孩子的脾胃出現問題,身體無法吸收和消化營養,久而久之,孩子會營養不良,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阻礙發育,還會產生腹脹,腹痛,便秘、肺炎等多種併發症。
  • 養脾「冠軍」不是山楂,若娃經常「吃」,積食沒了,孩子長高個子
    長期以往,就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不利於孩子長個頭。提醒:孩子脾胃虛,常積食,這3種食物家長少給孩子吃!1、 經過油炸的食物油炸的食物很香,味道也棒,但是這樣的食物熱量是比較高的,孩子如果經常吃,就會導致消化困難,脾胃的負擔很重,難以消化。
  • 脾胃的「淨化劑」被公布,不是山藥,若孩子愛喝,脾胃好不積食
    王媽媽告訴我們,其實想要孩子身體好,脾胃的調理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忽略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了,認為過幾天孩子就沒事了,但是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中,脾胃處於發育階段,一旦不及時幹預,很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導致難長個,吃了不吸收。需知:孩子積食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它是脾胃的「吸塵器」,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清理積食個頭猛長
    這樣的孩子雖然看起來很正常,但是長期這樣,孩子的脾胃就會受到損傷,出現積食的情況。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那麼孩子因為脾胃運化不好,就會導致營養難吸收的情況,就會影響長高、長肉,甚至像琦琦這樣,很容易就生病了。
  • 小米和此物「天生一對」,睡前給娃喝一杯,脾好不積食,長高長肉
    1、碳酸飲料家長喜歡喝碳酸飲料,孩子看見了也想要喝,家長也不阻攔,但碳酸飲料中含有碳酸,大人喝的都容易刺激和脹氣,就更容易刺激孩子的腸胃了,引起腹脹,影響正常正餐的進食,碳酸還能影響營養吸收,破壞脾胃功能平衡,所以孩子一定不要喝碳酸飲料啊。
  • 小孩得多喝1飲料,不是山楂汁,常喝,不積食、脾胃好、胃口也好
    現在天氣轉冷,醫院裡兒科門診又開始人滿為患了,其中大部分孩子生病都是因為小兒積食導致的。現在小兒積食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只是很多父母都不重視孩子積食,時間長了,積食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反覆發燒,咳嗽,感冒等疾病,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
  • 健脾「槓把子」被找到,山楂靠邊站,孩子若愛吃,消積健脾長高個
    而且傑傑的母親發現他已經很久沒有長高了,她帶晨晨去看檢查了才知道,原來傑傑是由於長期的積食,脾胃已經非常虛弱,脾胃運化能力不強,營養沒有被吸收,身體發育也受影響了。一、孩子長期積食脾虛,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1.發育遲緩,影響身高脾虛會影響孩子的營養吸收。兒童在發育階段需要足夠的營養,否則就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嚴重阻礙兒童的成長。
  • 小兒脾虛「清潔工」公布,不是山楂,常吃帶走積食不消化,脾胃好
    俗話說:「小兒積食百病生」,一般孩子積食了,都與脾胃不和逃不了干係,而且小孩子大多數的生病,也和脾胃相關。加之市面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充滿有活力的零食飲料充斥這孩子們的生活,附帶著的高油高鹽高糖摧毀著孩子的的脾胃。
  • 積食的「剋星」發現了,不是益生菌,孩子若愛喝,脾胃會感激你
    醫生告訴表姐,炸雞這樣的食物,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消化的,經常吃孩子就積食了,脾胃就會變虛,所以孩子才會出現了可咳嗽的情況,一直反反覆覆。其實,像樂樂這種情況的孩子很常見。因為孩子處於發育中,脾胃比較脆弱,一旦餵養上不注意,很容易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秋天,氣溫變化大,很多孩子都變得容易生病,如果脾胃還不好,孩子生病的情況也會一直反反覆覆。
  • 積食的清潔工公布了,不是山楂水,每天喝一點,調脾胃,長個子
    看到倩倩症狀越來越嚴重,臉色蠟黃,眼袋明顯,我意識到孩子可能是胃消化不良,於是奶奶就帶她去檢查,果然這孩子早就積食了。一、孩子出現積食,身體有哪些明顯的表現?1.突然食欲不振:胃口差,吃飯吃一兩口就飽了。
  • 孩子積食「根源」與這3物有關,若不忌口,脾胃扛不住,積食脾虛
    每次吃完飯,就開始吃零食,肚子總是鼓鼓的,父母擔心他吃太多傷脾胃易積食,就勸他少次零食,往往這個時候樺樺就會撒嬌,他一撒嬌,父母就投降了,任由他繼續吃。結果去醫院體檢時,醫生說樺樺的脾胃受損很嚴重了,而且體內長期有積食父母都沒有發現,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發育了,若再不及時清理積食、調理脾胃,讓脾胃恢復健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 5歲娃一年身高猛漲26cm,寶媽常做2事養脾胃不積食,長高又長肉
    媽媽帶著浩浩去醫院檢查發育的時候,兒科醫生直接表示:浩浩發育過晚,不僅身高不達標,體重也不合格,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脾胃不太好。 檢查發現:浩浩的積食情況非常嚴重,而且脾胃虛弱,平時吃得少,營養吸收不充分,自然就身高發育緩慢,和同齡孩子出現差距。
  • 6歲女娃2年沒長個,警示:1種水喝太多,積食脾虛難長高
    因為生病耽誤了長個,到4歲的時候已經明顯低於同齡人了,小欣媽媽就擔心孩子是營養不良,因此就去母嬰店想著給孩子買些什麼補補,母嬰店的銷售給小欣媽媽推薦了一款營養粉,告知按時喝就可以改善身高。小欣媽媽如獲至寶,每天都按時給小欣喝,哪怕是孩子不願吃飯,也會強迫她要把「營養粉」喝下去,可是兩年過去了,小欣只長了2公分,和同齡的孩子差距更大了,直到上小學查體時,才發現因為身高問題學校已經懷疑小欣年齡造假,媽媽才意識到這可能是孩子身體出現了問題。
  • 吃1次相當於吃10桶泡麵的「毒晚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難長高
    第一,吃1次相當於吃10桶泡麵的「毒晚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難長高1.外賣隨著時代的發展,外賣行業越來越受歡迎。很多人工作忙,選擇吃外賣。但是,外賣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很大。首先,我們很難保證外賣的衛生。其次,外賣大多是濃油赤醬,孩子吃多很容易積食。而吃的時間長了,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長期的食物堆積而傷脾胃,對身體發育非常不利。
  • 脾胃的「修復劑」找到了,不是小米,孩子經常喝,積食或知難而退
    朋友上網查完資料說是孩子缺鋅了,就給孩子買了好多補鋅的產品讓孩子吃,堅持補了好長一段時間,孩子的身體狀態還是沒有改變,和之前一樣沒有食慾。而且朋友告訴我他發現孩子的舌苔變得非常厚,舌頭中間有一塊白色硬幣形狀的舌苔,口腔中還總有一股酸腐的味道。
  • 孩子有無積食,看看舌苔就知道,醫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舌苔是中醫看病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脾胃之氣蒸發食濁產生的表現,大夫會通過舌苔顏色、質地等來診斷身體情況。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正常的舌苔是什麼樣的。 李主任告誡家長,積食不是一天兩天積攢下的,不要貪圖快速的消滯,而是要調節孩子日常飲食,調理腸胃消化功能,從根源杜絕積食的反覆發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 積食的「修復劑」已找到,不是保和丸,娃若愛吃,積食或消失了
    久而久之,天天開始變得不願意吃飯,個頭也不長了,這時候老人就犯了,又覺得孩子營養是不是沒有跟上?又給孩子吃鈣片。相反,孩子的體質越來越差,生病住院經常往返於學校和醫院之間。天天的媽媽覺得這樣不是長久之計,孩子一直生病,身體肯定扛不住,所以就帶天天去了兒科,經過醫生的詢問,才發現原來天天是得了積食。
  • 它是寶寶腸胃積食的「清潔工」,每天給娃喝一杯,養好脾胃不積食!
    寶媽們最常討論的就是孩子的吃食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飯正常,專注力集中,身體非常棒。對比一下自己的孩子,體質差,動不動就積食,經常生病。當然會有焦急和心疼。
  • 山楂和雞內金只是消食「青銅」,王者是它,堅持吃娃不積食胃口好
    中醫兒科專家都常講,「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忍一分飢,勝服調脾之劑。」家長平時養育小孩,應該讓孩子保持7分飽和7分寒,這樣才不會損傷脾胃,產生積食,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但事實卻是,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時,怕的就是孩子飢與寒,特別是老一輩的公公婆婆,思想裡認為,吃飽了才容易長個長肉,要多穿才能預防感冒,所以養育習慣就是吃飽了,穿暖了,殊不知反而這些飽暖習慣給孩子帶來了不少危害。
  • 傷脾的「主力軍」找到了,並不是辣條,孩子經常吃,積食難長個
    我便詢問小楊是怎麼回事,同事唉聲嘆氣:孩子平時也吃不少,什麼有營養就給娃吃啥,但是娃就是很難長高個,時不時感冒、發燒,可把家裡人給愁壞了。前兩天帶娃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是脾胃虛弱了,體內有大量的積食,傷透了娃的脾胃,才會導致體質虛弱,影響到娃的生長發育。小楊詢問醫生,孩子積食是不是因為辣條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