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刷視頻,發現了一位親子教育的大師在對孩子做作業聽音樂的事情進行見解。他說孩子做作業時聽聽聽音樂是可以,這種做法可以提高效率。還讓家長不要擔心,因為聽音樂用的是右腦,而做作業用的是左腦。(左腦管理右側肢體活動,具有語言、數學、邏輯分析功能;右腦管理左側肢體活動,在音樂、繪畫、空間幾何上發揮作用)。這段話聽起來好像很有科學道理。但是又和現實情況很不相符。
小編上學的時候沒上這麼幹,結果效率很差。電視沒少看,作業沒啥動靜,想想心塞。小編剛好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內容講一心多用到底對我們的學習有沒有好處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明白就是什麼是"一心多用"。「一心多用」代表著以下幾種情況:
大腦同時在進行兩種或更多的活動。通過切換任務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多個目標。關注一個主要目標,但在這過程中允許其他任務楚優先狀態。有意識地將時間分配到本質上要求不高的任務上來。例如一邊看書一邊聽音樂。
大腦能否同時做兩件事?
在科學上是沒有得到證明的。至於有人說他們可以一心多用,主要是指他們能夠高效切換活動的感覺。但是這裡面有有一個核心點就是我們面對的任務種類。有些目標和任務涉及學習和思考,而有些任務只需要完成一個已經會的行為。例如,我們一邊騎自行車,一邊思考當天的上課內容。
這種優勢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效率麼?
要讓你失望了。一個人在同一時間的活動越多,幹擾就越多。下面小編說一個概念「轉換成本」。轉換成本的概念就是在高要求的任務之間任何程度的切換都會導致行為失誤。不僅僅是行為失誤,這裡面最可怕的就是你不會察覺到自己的效率在下降。這是因為你的元認知(對自己思考過程的監控)辨別能力在下降。
回到問題本身,邊寫作業聽音樂一定是不好的因素嗎?其實也並不明確。如果說是緩和的或是不引起注意的背景音樂,那聽音樂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但如果音樂變得嘈雜或明顯,聽音樂可能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因為它減弱了學生的專注程度。所以說孩子將音樂作為一種背景音樂的時候,邊聽音樂邊學習是可能提高學習效率的。
為了使孩子保持專注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首選的環境一定是安靜且不存在外在幹擾因素的。所以說各位家長如果是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就儘量讓他的書桌是乾淨整潔的。旁邊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有利於孩子養成一心一用的學習習慣。
看來,學習的路上沒有捷徑。一心一意才能最有效率的學習。
如果對我寫的內容感興趣,記得加關注評論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