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於語文的理解,似乎就像白紙一樣,其實根本不知道語文學習到底學什麼?
從最開始接觸語文,就是從拼音了解語文的吧!
很多孩子在拼音的學習中吃了很多的苦,在反覆的拼音學習和檢測中,還會有一種挫敗感。從而影響孩子對拼音學習的興趣。
為了保持孩子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對拼音學習的興趣,我們一定要關注下面的幾種誤區,以提醒自己不要誤入其中。
誤區一:
很多人認為語文教學中,要求孩子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學完所有拼音的知識,這事太難為孩子,其實這就是個對,拼音學習認識上的誤區!
雖然在語文書中體現的是拼音學習只出現在兩個單元,但是並不意味著只有這兩個單元在學習拼音。
一年級的拼音學習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去學字,所以在一年級的課文中,老師會讓孩子們通過拼音去讀文,讀字。
也就是說,每次語文課都有對拼音的複習,有經驗的老師還會每天領孩子們多讀拼音。
誤區二:孩子早就會拼音了
在孩子沒有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就覺得自己的孩子已經會拼音了。因為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也會教到拼音,孩子們寫的工整,也都會讀這些聲母、韻母等。而且特別流利,還能默寫呢!
生活中的很多人認為拼音學習就是就是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能背下來,會寫就是學好的拼音。
其實學習拼音就像學數學一樣,你認識數字了,但是你就會了加減法了嗎?
當然不是!拼音、拼音,重要的是拼。會讀音,還要去拼,如果不會拼的話,拼音學習就沒有意義。
孩子們無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最好的拼音運用方法就是:當孩子們認識了這些拼音字母,就把他們放到課文中,每天早晚拿出10分鐘到20分鐘的時間去拼讀,而且要出聲地讀。
誤區三:
只有一年級的孩子需要學拼音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拼音,到了二年級往上就不會考關於拼音知識的問題了。
其實不然,打好語文基礎很重要。語文基礎的第一題多數是看拼音寫詞語,而詞語是由漢字組成的,漢字就是要學習它們的音、形、義,其中的音不就是拼音嗎?
所以在這裡,杜du老師想說,在小學階段的低年段學習中,一定讓孩子多接觸拼音,拼音學完最重要的是會拼讀、會應用。
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高,孩子們對拼音擁有的程度就越深,技巧就越靈活。
誤區四、翻來覆去背背背
很多人認為拼音學習不就是學好那些拼音字母嗎?除了背背背,還有哪些方法?
其實簡單粗暴的方法的確是背它,可是這樣的學習不僅效率低,而且孩子們學起來很枯燥,用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學習拼音的興趣。
作為資深教師,不僅會把枯燥的東西變得有趣起來,而且還會保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學習拼音時一定要用到小口訣或順口溜、編兒歌、小遊戲等方法做輔助,目的是幫助孩子們的拼音學習。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遠離這些學習認識上的誤區,都能夠幫助孩子們高效學習,讓孩子們快樂學習。
覺得上面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積極點讚、轉發,期待你的支持哦。
關注我,看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