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閱讀以及交流。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對漢語拼音教材進行了多次修訂和改革,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拼音學習的趣味性。我認為,唯獨得靠教材的改革來提升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只有教師能夠靈活地運用教材,將教學內容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習學習的熱情才能高漲。
一、巧用兒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拼音教學往往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對學習內容無趣就很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一定要以興趣為關鍵切入點,設計拼音教學方案,讓拼音教學「活」起來,讓每個學生為學拼音而動起來,從而對拼音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1)拍手記憶法。
生動活潑的兒歌加上鮮明律動的拍手節奏,再將拼音字母融入其中便是拼音字母的拍手記憶法。簡單輕快的節奏加上拍手的律動感,使拼音字母變得易讀、易記、易懂,便於學生理解掌握。例如,在教授「a、o、e、i、u、ü」這幾個韻母時,可以採用了以下兒歌加拍手伴奏形式的教學方式。兒歌的選取與上文相同,加上拍手節奏後會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並加深學生對拼音知識的印象。
嘴巴張大a、a、a(每讀一聲a就拍一下手)嘴巴圓圓 o、o、o(每讀一聲 o 就拍一下手)嘴巴扁扁 e、e、e(每讀一聲 e 就拍一下手)牙齒衝齊 i、i、i(每讀一聲 i 就拍一下手)嘴巴小小 uuu(每讀一聲 u 就拍一下手)嘴巴扁扁 üüü(每讀一聲 ü 就拍一下手)
在拍手時,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大家聲音洪亮,節奏一致,就像在集體喊口號一樣,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問答教學法。
問答法就是採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b、d、p、q、m、n」等形近拼音字母時,可以採用問答的形式。①問:漁網向右是什麼?向左是什麼?學生:向右是字母d,向左是字母b。②問:旗子向右是什麼?向左是什麼?學生:向右是字母q,向左是字母p。③問:一個門洞像什麼?兩個門洞又像什麼?學生:一個門洞像字母n,兩個門洞像字母m。
這種問答的遊戲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教學氣氛,加強了學生學習拼音知識的趣味感。提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對字母的形象化認知,使他們能對一些形近的拼音字母做出很好的判斷,不易混淆,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用遊戲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孩子,愛動、愛玩,對遊戲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如果我們在拼音教學中採用傳統的教師翻來覆去的領讀,學生十遍八遍地朗讀,這樣機械式的學習,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就會對所學內容感到厭倦。針對孩子的這些心理特性,我們把教學內容遊戲化,是教學方法的上策。
如:an的教學,我創設了「找朋友」的遊戲情境。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進行組合,這不僅學習了新的內容,同時也複習了舊知,學生學得也十分有趣。
雖說學生對遊戲感興趣,但是遊戲的形式也不能太單一,否則學生也就失去了興趣。因此,遊戲也要多樣化。「摘蘋果」也是學生喜歡的遊戲。在」蘋果」卡片背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除此之外,我還經常採用「字母寶寶回家」、「拼音對對碰」等遊戲,來調動學習學習的興趣。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調理了學生學習的胃口,凝聚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將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參與。
三、教學內容生活化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
學習拼音是為識字、閱讀、交流打基礎的,其最終目的是服務於學生的生活。所以,在拼音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以致用。如:學完拼音以後,我在學生的作業本上用拼音寫上他們的姓名,然後,讓班內的學生輪流做語文課代表,發作業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經常練習所學的拼音知識,並得到鞏固。
此外,我還引導學生回家後,給家裡的日常用品都寫上拼音名字,並用標籤貼上去,為自己的家人寫拼音姓名,給家長一個驚喜。這一舉動中,孩子能夠得到家長的賞識,他們的自信心也就增強了,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加濃厚了。
如在學完所有的字母時,我讓學生拼出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來。如果不會寫就去翻查字母表。每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去完成這個作業,做對的學生個個都很高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每天我都要求學生製作一張拼音卡片,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求助父母,可以是你周圍經常看到的事物,如:diàn dēng yá shuā等,第二天早上領著全班學生讀。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拼讀能力,又擴大了學生認識事物,識記事物的範圍。
又如教學拼音複習四「讀讀連連」,我先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去動物園或者在電視裡看到過哪些動物,比比哪個小朋友知道動物的名字最多,是動物小博士,孩子們都很踴躍地舉手回答,我進一步提高要求,請小朋友為這些小動物掛上牌子,讓別人也認識它們,用音節把動物的名字拼一拼,這樣,學生已經會念動物的名字了,再試著把它拼出來,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就變得容易多了。同時,說說他們了解的小動物的一些特點,發展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就是利用學生興趣來激發他們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一些小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