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孩子更喜歡親近大自然?這只是父母該努力的方向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英媒稱,相比鄉村,孩子更喜歡城市生活。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7月31日報導,如果你正考慮舉家搬到鄉村,以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那不要欺騙自己了:這事實上是為了你自己。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成年人喜歡親近自然,但孩子更喜歡城市。

你可能會設想,在遠離城市擴張的未來生活中,孩子們在池塘裡遊泳、搭簡易棚,而你在一旁滿懷愛意地照看他們。但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在花園裡閒逛,而孩子們則待在室內玩《堡壘之夜》電子遊戲。

然而,研究還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抱怨周圍都是田地而不是朋友,這並不意味著從長遠來看搬到鄉村對他們沒有好處。

圖為英國倫敦郊區的貝丁頓「零能耗」生態住宅發展項目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新華社)

用芝加哥大學教授馬克·伯曼的話說:「大自然可能就像西蘭花。孩子們可能不喜歡它,但這對他們還是有好處的。」

眾所周知,成年人特別喜歡置身大自然。研究表明,靠近綠地對人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大有好處。然而,對於兒童是否也有這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渴望,人們幾乎沒有進行研究。

伯曼教授這項發表在《環境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要求251名兒童和他們的父母對自然或城市環境照片的吸引力進行評價。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年齡都在11歲以下的孩子始終偏愛城市場景,而成年人則相反。他說:「這讓我們非常吃驚。」

這項研究基於實驗室,規模相對較小。在理想情況下,研究人員在得出確鑿結論前,應以其他方式複製這項研究。

研究結果至少從表面上看動搖了這一觀點:人們天生熱愛大自然,這是自然界數百萬年演變的結果。

伯曼說:「如果人類有這種對大自然的天生喜好,那麼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們也喜歡它。我們並未發現這一結果。」也許成年人對綠植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後天學習的。

這項研究還表明,已知與大自然有關的健康益處並不單單是因為我們覺得大自然令人愉快,大自然所帶來的影響與我們對它的喜愛並無關係。

伯曼團隊此前的研究發現了其他相關證據,這些證據表明,無論是在宜人的春日還是寒冷的冬日,散步能在同樣的程度上促進健康。

在英國肯特郡拍攝的斯莫海斯小屋旁被改建成小劇場的穀倉(新華社)

伯曼說:「大自然對孩子和成年人都有好處。大量研究顯示,與大自然互動有利於認知處理和心理健康。」

報導稱,接觸綠地與兒童多動症減輕、專注力提升和壓力減少有關。

在該研究中,一項對父母的調查發現,無論孩子是否更喜歡鄉村生活,孩子的專注力提升與鄉村生活之間存在聯繫。伯曼說,這意味著,就大自然而言,「你不需要喜歡它就能獲得益處」。

有證據表明,越來越多英國人正考慮搬到鄉村,這或許與遠程辦公者越來越多有關。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多數農村地區的人口增長了近1%,而多數城市地區的人口減少了0.5%以上。受影響最大的是規模最大的城市。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金伯莉·邁登鮑爾說,如果孩子反對,考慮這種美好生活的父母不必對此感到驚訝。她說:「孩子對於什麼對他們有好處並沒有強烈的直覺。我們應該鼓勵他們置身大自然,即使他們不願意。」

相關焦點

  • 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
    也許是感到對大自然曾犯下罪過,要作懺悔和補償;也許這些人與生俱來就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情感;也許他們用得著這樣一座證明財富的領地……從1700年比斯買下這片土地,到1906年杜邦先生再次買下,一代又一代的杜邦子孫盡職盡責地照料著這片土地。經過將近300年的生態繁行,已經很難定義它是「人工園林」還是「自然景觀」,但它已成為動植物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樂園卻是不爭的事實。
  • 學校倡議學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但,可悲的是我們都在悠長的歲月中忘卻了這一點,失去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喪失了對生命的尊重,缺乏了對下一代的自然教育,而藐視大自然帶來的傷害卻已經在不經意間伏脈千裡。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我們無節制地對大自然生命的踐踏,如今接連遭受來自大自然的「報復」,「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那麼,我們該從中學到什麼?
  • 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將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中,仿佛進入了天然氧吧,空氣清新的眼前的景色亮麗了。不能因為要建造美好的居住環境,就破壞大自然。可以將長好的樹木包圍起來,設計師們多動動腦,不一定建造出來的建築更加的吸引人的目光。
  • 親近大自然,才是養育寶寶最好的方式!
    回到家裡,要麼是看電視↓↓↓要麼是電腦↓↓↓要不就是玩手機↓↓↓而你有沒有發現,孩子所有玩的東西都不是活的,都是缺乏生命的。親近大自然讓孩子更健康成長養育孩子新的理念「自然養育」。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大自然會教會孩子很多知識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自然會教會孩子很多知識,是父母、電腦、手機都給予不了的知識。很多孩子早已成為塑料兒童,他們的玩伴就是各種塑料玩具,電子產品。隨著電子時代的發展,不止大人都常握電子產品,很多兒童都變成了小「宅」童。
  • 如何在家親近大自然
    小奇今天要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孩子看的自然紀錄片,每一部在可以在家觀看。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當孩子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超棒的光影畫面,並不時驚喜地和大人交談,這樣和諧的帶娃時光,誰不喜歡?
  • 你以為的陪伴,可能只是「假性陪伴」,終將毀了孩子,父母要警惕
    這其實就和父母的假性陪伴有關。因為家長在陪伴他們的同時,只是要求孩子一味的聽話,但並沒有了解到他們的需求。 所以在這種陪伴之下,孩子非但感覺不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愛,反而會覺得非常壓抑,一心想要逃離這樣的家庭。
  •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本報訊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親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風光,近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蕉嶺縣城東學校大隊部組織全體隊員開展了「我為春天添色彩」的線上主題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分四個主題進行開展:賞春、貼春、畫春、種春。
  • 風的季節,我們更應該親自走出去親近大自然
    走在田間的田埂上,便與大自然親近起來。新翻的泥土氣息,加上草木和花的芳香,令人陶醉。五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種些豌豆。大片大片的豌豆,綠茵茵的,橢圓形的葉子,藍紫色的花。花朵好似蝴蝶,外面大的為藍紫色,裡面黑白相間。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踽踽獨步於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餘澤。
  • 為什麼要讓孩子接觸大自然?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而與鄉村家長相比,城市家長對讓孩子充分接觸大自然這件事顯得要更排斥,不少家長表示,外面又曬又危險,還不如丟個平板給孩子,一玩就是一整天。奇妙大自然,成長不缺席但你知道嗎?孩子宅在家中也並非全然安全,拒絕與大自然接觸,會導致孩子出現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例如注意力、情緒調節和環境適應能力差,對自然不友好。
  • 工作離家五年導致孩子跟我不親,我現在也不喜歡他,做錯了嗎?
    作為父母,更是沒有感到半點有關於孩子的溫情,每天只看著這個一年級的孩子煩心。越來越對孩子沒有耐心,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孩子,可是現實又告訴他們父母這樣不行。但是,父母就有義務生下了孩子就要喜歡他嗎?沒有義務其實說實話,義務放在一邊,你會發現,這對夫婦很不容易。兩個人從大山中走出來,是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努力在大城市拼搏。你一定想得到他們並沒有學歷,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技術,有的只是一顆吃苦耐勞的心。
  • 帶孩子經常親近大自然,讓他的心胸變得更開闊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些詩人都曾經踏遍大山名川,他們見證了大自然的雄渾壯闊,眼界被打開了,心胸自然也跟著寬廣起來,考慮的事情便也隨之融入了大格局這幾乎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自然是神奇的,它可以帶給人與生命有關的重要啟示。子貢就曾經問孔子:「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而孔子則以水的德行回復了他,指出水有德、有義、有道、有勇、有法、有正、有察、有善教化有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 世界地球日,App Store裡這些優質應用可以讓你親近大自然!
    每天上班忙忙碌碌,能夠記得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已經很不容易,生活之中我們如何去親近自然,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呢?其實這也不難,通過一些優質的應用,即使我們身處鋼筋水泥築成的城市中,也能夠連接感受大自然,實現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 2018初中英語寫作之親近大自然
    下面是《2018初中英語寫作之親近大自然》,僅供參考!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搬到了城市和我父母一起住,我一直都很懷念我的家鄉,我無法忘記那美麗的群山和清澈的河水。因此在這個暑假,我回到了家鄉,當我看到那熟悉的鄉村小路時,我很開心,我知道我在親近著大自然。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聞到了稻草的氣味,我再次看到了群山和清澈的河水。所有的這一切讓我放鬆,大自然就在我面前。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了!學會這5種表揚技巧,讓孩子進步更明顯
    因此在表揚的時候,父母不能夠單純去表揚孩子的成績,這樣孩子會認為只有成績好才能夠受到表揚,反之父母應該表示表揚孩子平時堅持不懈的努力過程,這樣子孩子就會認為,只要努力就能夠得到父母的表揚,這也是給孩子指明了一個方向燈,他們以後會更加的努力。
  • 首個人類幹預試驗:親近大自然的生活,可以在短時間提高免疫力
    仔細觀察一下身邊,不難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如今,我們的生活質量與幾十年前相比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身體狀況卻大不如前幾代人,醫院裡永遠都是人滿為患,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你是不是也會經常看(聽)到焦慮的家長們正忙著請假,忙著帶孩子看病......
  • 毀掉孩子自信的三句話:父母別不在乎,兒童心靈比你想像中更敏感
    因此,在孩子犯錯或失落時,父母該仔細斟酌一下自己的言語,有3句話是千萬不能對孩子說的,否則很容易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各位家長們要注意,兒童的心理強度不比成年人門,他們的心靈比你想像中的要更加敏感與脆弱。
  • 心理解析:為什麼孩子喜歡和啥都不管的爸爸親近,而討厭媽媽?
    雙發打的都很精彩,傅首爾說「媽媽是超人,爸爸只是個人」這自然是對媽媽的褒獎。可是孩子喜歡超人媽媽嗎?我的一個朋友菲菲和老公屬於兩地分居的情況,一年四季菲菲都是一個人搞定家裡的大事小情。孩子生病,她負責帶娃去醫院,孩子學習不好,她陪著孩子補課。
  • 讓孩子足不出戶親近自然,看這7本繪本就夠了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親近大自然,多和大自然接觸,但是時間有限,能帶孩子出去的機會又很少。因此,讓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其實,想要達成這個心願並不難。不能行萬路,但是可以帶孩子讀萬卷書。至於選書,自然是先從繪本開始。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8本繪本,既能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所以,趕快和孩子一起來讀一讀吧。1.
  • 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2、讓孩子與自己的關係更加密切經常讚美孩子,可以讓孩子更加願意親近自己,並且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特別是當孩子做對了一件事情,父母立即做出一個正面的反饋,肯定了孩子的行為時,孩子更是願意繼續努力,表現給父母看。
  • 別拿孩子不夠努力說教,成功的父母,不會這樣教育孩子
    這根本就不是用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事情,因為起點和平時接觸的都不一樣,而自己落後的太多了。章麗聽完之後,沉默了。其實在生活中,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的時候,很多父母都只會責備孩子不夠努力,認為孩子在學校沒有好好學。不然別人能夠考好的成績,為什麼自家孩子就不能。越是告訴孩子努力就會成功的父母,越無用。反而那些自身就很成功的父母,他們越不會這樣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