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打破美國限制!中國C919迎新突破:發動機葉片領域加速國產化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發動機被稱為飛機的「心臟」,而發動機裡製造難度最大的則是葉片。近日,我國在發動機葉片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據中國民用航空網報導,與國產C919配套的長江-1000發動機,其鈦鋁合金低壓渦輪葉片已經通過振動疲勞考核,即將進入裝機考核階段。

報導指出,新型鈦鋁合金葉片能夠在900度高溫下運作,性能已經屬於世界先進水平。在長江-1000發動機更換了該新型葉片之後,相關部件有望整體減重200千克,有效提高發動機推重比,降低油耗。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理工大學陳光教授團隊也在2019年10月宣布,攻克了鈦鋁單晶合金葉片製造難題,葉片壽命優於美國同類產品1-2個數量級。總的來說,當下中國在飛機發動機關鍵材料上的突破,也推動著國產飛機項目的發展,從而有望打破美國在這一領域對我國的限制。

據日經中文網去年12月23日報導,美國商務部宣布將58家中企列入「黑名單」,其中部分為從事飛機零部件的企業。當時有聲音指出,將來美國供應商可能無法正常向我國相關企業供貨,這也可能阻礙我國在飛機製造領域的發展。

以C919為例,據報導,當前該機型的零部件中,國產零部件佔比接近60%,餘下的40%則大部分來自美國企業。而如今長江-1000A發動機的「迎頭趕上」,相信將可以為C919實現100%國產化提供重要的保障。

截至目前,C919的總訂單數已經超過1000架,累計客戶達28家。與此同時,C919正式投入運營也指日可待——據中國商飛最新透露,首架C919預計在2021年底向其交付,同時投入運營。

文 |林妙瓊 題| 曾雲梓 圖|饒建寧 審|廖力思

相關焦點

  • 不用美國發動機C919照樣能飛!鈦合金葉片到位,同時準備兩款航發
    航空發動機工作原理道理一聽就懂,但航空發動機實際研發起來卻非常困難,比如發動機的葉片。航空發動機運轉時葉片會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工作,因此航發葉片不僅要耐高溫還需要具備極高的結構強度,不然一旦出現變形整部發動機就要報廢。
  • 航亞科技打造世界級發動機葉片,如何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起飛?
    C919製造自立項以來,經過10年光陰埋頭苦研後,終於破繭化蝶,突破了國產大飛機生產技術。雖然首飛時,C919國產化率僅有約60%,但是近幾年難點仍在被不斷突破:2018年9月19日,C919飛機起落架實現了國產化,該部件是飛機承重最大部件。
  • 渦輪葉片技術取得新突破,可承受2000度高溫,中國航發有望崛起
    眾所周知,美俄兩國在戰機研發領域具有極高的地位,主要就是得益於他們掌握了非常先進的航發技術,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美國的F-22隱身戰鬥機等都已經服役多年,但依舊是同類型裝備中的翹楚,主要原因就在於航空發動機,一款優秀的航發可以為戰鬥機提供極強的推力、增加載彈量、提升整體作戰能力,同時,掌握優秀的航發技術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強盛的表現,現階段,我國也正在該領域進行相關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有望崛起!中國渦輪葉片技術取得新突破,可承受2000度高溫
    航空發動機一向被視為我國航天航空技術領域的一塊心病,尤其是隨著我國各個大型戰鬥機的誕生,對航空發動機的需求更為急切。 如今我國在渦輪葉片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得葉片可以承受2000度的高溫,中國航空發動機或許有望就此崛起。
  • 生產C919發動機葉片,航亞科技一半營收依賴法國賽峰
    航亞科技(全稱: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科創板IPO募集6.72億資金,其中5.78億用於擴大公司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的產能,同時投入9378萬元用於相關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該公司的招牌產品是航空發動機葉片,主要服務渦扇發動機,已在國產大飛機C919使用的航空發動機上批量應用,實現了進口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 美國終於甩出王炸:揚言斷供先進發動機,C919國產化迫在眉睫!
    最新的消息傳來,美國同時對中國和歐盟的客機產業出手了。據環球時報2月17日援引美國紐約時報消息報導,白宮方面正在考慮強行禁止通用電氣公司,向中國出口乾線客機使用的LEAP-1C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中等推力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由CFM國際發動機公司生產,這個公司是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集團的合資企業。
  • 造出世界級的發動機葉片 航亞科技是怎樣做到的
    C919製造自立項以來,經過10年光陰埋頭苦研後,終於破繭化蝶,突破了國產大飛機生產技術。 雖然首飛時,C919國產化率僅有約60%,但是近幾年難點仍在被不斷突破:2018年9月19日,C919飛機起落架實現了國產化,該部件是飛機承重最大部件。 預計不久的未來,C919核心部件CJ-1000/2000發動機也將自產。
  • 中國晶片打破日韓壟斷,國產化加速進行中
    在國家的鼓勵下,我國的集成電路領域可能要邁入全新的加速階段了。以前企業為了研發晶片技術,攻克技術難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現在有了免稅待遇,納米製程越高,經營時間越久,享有的免稅待遇就越好。這一切都是為了鼓勵國內半導體企業大力發展晶片。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也能促進國產企業對晶片技術上的突破。
  • 鯤鵬換裝渦扇-20,C919也能嗎?航空發動機,軍用民用區別在哪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超音速客機協和號,就是依靠搭載的四臺有著加力燃燒室的奧林匹斯593發動機完成超音速飛行的,而美國的C-5銀河運輸機使用的動力TF-39發動機就是一款沒有加力燃燒室的軍用發動機。還有不少人粗暴地將軍用發動機認為就是直徑小、油耗高、動力巨大,而民用發動機則體積大、低油耗並且推力小。
  • 拿下1000架訂單後,國產C919再獲新突破!美國又想「插一腳」?
    11月27日,C919還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的認證,正式進入新的審定試飛階段。截至目前,C919的總訂單數已經超過1000架,累計客戶達28家。總的來說,當前C919項目穩步推進,正式投入運營也指日可待。
  • 鈦鋁合金葉片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將應用於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是「航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一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主要短板之一,2020年,美國為了扼殺中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發起了氣勢洶洶的「貿易戰」和「制裁戰」,其中一度傳出消息要通過掐斷進口LEAP-X渦扇發動機的供應,來扼殺國產C919大飛機項目。
  • 美國不再「斷供」C919發動機?大飛機產業起航或進入加速期
    在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收市上漲之時,美國方面帶來一則重磅消息,川普政府已批准了通用電氣的申請——向中國商飛C919客機出口發動機。事實上,目前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的主要供應商包括CFM公司(GE和法國賽峰合資公司)、美國GE(通用電氣)、美國PW(普拉特·惠特尼)、英國RR(羅爾斯·羅伊斯)等,而近年來我國大飛機項目核心——C919所使用的發動機正是
  • 航空發動機:飛機心臟,國之重器_新財富網
    在軍機領域,我國與美國軍機數量和結構都有較大的差距,根據《world Air forces》數據,我國當前軍機數量僅為美國的1/4,結構來看,我國目前二代機佔比仍高達46%,而美國早已淘汰二代機,三代機佔比達85%。
  • 傳美國又向中國晶片動手,啟動「無限追溯」!最新回應來了:謠傳
    不過,中信證券當晚立即公開對媒體表示,美國對華半導體代工廠禁令系謠傳。 中信證券電子組同時表示,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廣泛傳播,顯示了中美互信消失之後的杯弓蛇影。不論消息是否屬實,都會加速半導體設備、材料、製造領域的國產化替代。
  • 5G加速商業化,國產化重構半導體格局,文化傳媒觸底何時反彈...
    隨著海外疫情導致的半導體製造端產能收縮,及需求端的逐步復甦,供不應求格局有望重現,龍頭廠商盈利能力持續釋放。國產廠商產品持續突破,功率半導體國產化正當時。相比數字 IC,功率半導 體技術迭代相對穩健,不追求線寬的極致縮小,而是通過工藝的優化及下遊不 同領域定製化的研發保持產品競爭力,國產廠商技術不斷突破,並憑藉著產品 的高可靠性及高性價比持續獲取份額,消費、工業、家電等市場已經實現了份 額的顯著增長,同時中高壓 MOS 及 IGBT 市場亦逐漸突破,中國作為全球最 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市場,為國產化提供了先天的優勢,展望未來,隨著以華 虹半導體、華潤微為代表的代工產能的持續釋放
  • 好消息,中企半導體國產化再獲突破!有望打破日韓壟斷
    需要提及的是,此前引線框架市場長期以來被日韓兩國主導,而歐菲光在這一技術上迎來新突破,無疑也為國產化替代的發展推波助瀾。當下,中國半導體行業正迎來大爆發,不僅中企積極發力追趕,近日我國也再次「放大招」。據12月17日消息,我國官方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我國將加大對相關企業的稅費優惠力度。
  • 5G加速商業化,國產化重構半導體格局,文化傳媒觸底何時反彈…2021...
    隨著海外疫情導致的半導體製造端產能收縮,及需求端的逐步復甦,供不應求格局有望重現,龍頭廠商盈利能力持續釋放。國產廠商產品持續突破,功率半導體國產化正當時。相比數字 IC,功率半導 體技術迭代相對穩健,不追求線寬的極致縮小,而是通過工藝的優化及下遊不 同領域定製化的研發保持產品競爭力,國產廠商技術不斷突破,並憑藉著產品 的高可靠性及高性價比持續獲取份額,消費、工業、家電等市場已經實現了份 額的顯著增長,同時中高壓 MOS 及 IGBT 市場亦逐漸突破,中國作為全球最 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市場,為國產化提供了先天的優勢,展望未來,隨著以華 虹半導體、華潤微為代表的代工產能的持續釋放
  • 十四五規劃可能涉及哪些重點領域:23個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分析
    要實現「雙循環」暢通,就需要打 通生產、消費、流通、分配各環節,具體來講,生產領域要突破「卡脖子」技術限制, 彌補完成製造業升級,消費領域要提高居民消費熱情、培育國產消費品牌,流通領域要 加強各類銷售渠道建設,降低流通成本。
  • 科技股迎新一輪起點 龍頭公司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投資者仍可繼續關注科技領域,其中部分關注度較高的細分領域特別值得留意,例如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雲計算等。1半導體設備:進口替代進程加快美國部分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機制生效。
  • 全球化新格局下,誰在驅動國產化替代加速?
    同時,一些新的趨勢正在形成並且加速,國產化替代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化新格局下,原有的全球供應商關係正在被打破。   國產化替代的帷幕已拉開   2020年,從華為晶片斷供、英國等歐洲國家開啟「華為5G禁令」,到印度下架數十款中國APP、一批批中國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科技無國界」屢次被推翻,過去數十年形成的全球科技一體化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國產化替代解決的是,不自主掌控核心技術,必然受制於人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