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認最具有巴頓魂魄的坦克:獨霸美軍主力裝備20年,性能出眾

2021-01-08 中華小神兵

M60剛在遊戲中出現時熱度很高,其實在現實中它也是美軍序列裡的常青樹。在當時美國陸軍主戰坦克青黃不接的時候,承擔起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重擔。

一、車中巴頓

美國一直有以著名將領命名武器裝備的習慣,其歷史上最具個性的巴頓將軍,他的名字一共命名過4款坦克,但是公認的最具有巴頓魂魄的就是M60了。

遊戲中的M60在外形上比較有特色,炮管上扛著個「大燈」。這盞「燈」其實是晚上輔助射擊用的紅外線「潛望式炮長瞄準鏡」,這玩意雖然在那個時代好用,但不代表是M60的標配,有些不頂「大燈」的M60也是M60。

從這款坦克的整體性能來看,能夠獨霸美軍主力裝備達20年實屬意外。由於M48「巴頓」的性能出眾,美軍以其為基礎不斷衍生改進型,直到M60。這也是M60也叫「巴頓」的原因,它就是一款升級車而已。

當時美軍發現反坦克飛彈非常好用,如果坦克能用飛彈去替代炮彈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可是M48的自身結構無法進行反坦克飛彈的大規模改裝,所以只能研發出一款替代它的車型—M60,暫時度過換代前的研發期。

二、歷史的陰差陽錯

美軍前後研發了兩款坦克,一款名叫「MBT70」、一款名叫「XM803」,兩款坦克研發出了很多直到現在看來都非常先進的技術。不過它們同時因為車輛單價高到無法接受而被廢棄。不過這兩款車總結下來的經驗教訓稍微進行了組合,成就了當今的M1「艾布拉姆斯」。

連續兩次研發的失敗,被迫讓美軍繼續使用已經於1962年停產的M60。可是它的性能又讓軍方很不開心,所以只好將「MBT70」和「XM803」上能用的一些新技術移植過來。增加了附加穩定器和頂置式空氣濾清器的M60被命名為「M60A1」。

後來M60A1又進行了第二階段升級,包括炮塔上面那枚顯著的「大燈」、計算彈道的車載電腦、新型懸掛系統等。這些科技本來要用在新一代坦克身上的,而第二輪改裝後的M60,更確切的名字叫做「M60A1E3」,也被稱之為M60A3。

M60A3裝備了已經能夠正式應用的雷射測距儀,因此也成為了M60系列的代表車型。測距儀和車載電腦讓坦克作戰徹底擺脫了「人力瞄準」時代所帶來的諸多誤差,並且附帶的紅外線套件讓坦克24小時都可以精準作戰。

正是M60A3的暴躁讓很多人認為M60才具備「巴頓的魂魄」,往往會掩蓋掉前輩M48的光芒。美國對這版升級車型很滿意,還提出過M60A4的改造計劃供國民警衛隊使用,只不過僅僅提出了改進方案,並沒有造出樣車。

三、歷史留名的試驗品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沒有M60A2呢?別著急,其實M60A2比A3還要暴躁。因為它裝備的是能夠發射飛彈的155毫米炮管。

從50年代末開始,美國陸軍不知何原因沉迷於「飛彈致勝」的理論,以至於當時所有在研的坦克車型都要能夠發射飛彈。

造出醜車「PT漫步者」的那家克萊斯勒公司,在當時自高奮勇地表示可以將M60A1都換裝能夠炮射飛彈的炮塔與炮管。

「炮射飛彈」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飛彈的高精準和長射程是傳統坦克炮所無法比擬的。而且飛彈的重量比炮彈輕得多,意味著有很大的改良餘地,上至重型下至輕型坦克都可以一試。

並且美國也沒有採取激進的「全飛彈化」,而是採用「彈炮結合」的方式。這樣飛彈和炮彈的優點都能兼容,增加了作戰的彈性。

可炮射飛彈沒有應用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支持的硬體條件滿足不了工程師們飛躍的思想。「彈炮結合」就意味著在保留炮彈射擊控制系統的同時,還要安裝一套用於操控飛彈的系統,這樣一來增加了後勤維護成本。

最要命的是炮射的飛彈和炮彈一樣,都要配備用於助推的火藥彈殼。這種專用的飛彈彈殼過於脆弱,要麼擊發失敗、要麼燃燒不充分導致引燃下一發。

越戰期間,裝備了155毫米炮射飛彈的M60A2和另一款著名戰車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都曾作為試驗品配屬到一線作戰部隊。

兩款坦克幾乎收到了一致的罵聲,主要就是因為上述的缺點,導致它們成為越南人民軍以外最能危及美軍生命的東西。

沒有通過試用期再加上M1坦克研製的進展逐漸順利,M60系列慢慢走下了歷史舞臺。但整個過程足足經歷了20年,這根本不是一個臨時替代品所應經歷的。

相關焦點

  • 戰後美軍第一款坦克M48巴頓:性能平平但橫掃中東越南
    M48巴頓坦克是二戰結束以後,美軍第一種真正的主戰坦克。M48的原尊是M47和M46,而M46又是由著名的M26潘興重型坦克演變來的。M26潘興是二戰後期頂尖的重型坦克,理論上性能不亞於德國虎王。沒想到,1950年韓戰爆發,M46坦克仍不能有效對抗朝鮮人民軍的T34-85坦克。
  • 坦克世界閃擊戰手遊雜談 服役時間不到20年的M103重型坦克
    重型坦克是按照坦克戰鬥全重以及火炮口徑大小區分的一種坦克,它的特點是火炮口徑大,炮管長,攻擊力大。重型坦克外形龐大重量驚人,是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重型裝甲和強力火炮,使每一輛重型坦克都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款在遊戲內擅長火力支援,但在歷史上服役時間不到20年的重型坦克,它就是M103重型坦克。
  • 打蛇打七寸,志願軍榴彈炮打坦克,專轟坦剋薄弱處
    巴頓認為:讓步兵用輕武器去消滅坦克是極為愚蠢的,消滅坦克應該由坦克、坦克殲擊車或者反坦克火炮來實現。 史達林高度評價炮兵是「戰爭之神」,主席也說「沒有炮兵,就沒有勝利」。志願軍炮兵參戰後,隨即與美聯軍的坦克展開了較量。隨著炮兵技術的提高和新式火炮的裝備,志願軍炮兵逐步成為對抗敵軍坦克的主力。
  • 最偉大的坦克,這輛坦克曾是中國裝甲兵絕對主力,1992年才退休
    厚裝甲、良好的機動性、火力強大、簡單易於生產,這恰好是80多年前20世紀最著名的蘇聯坦克T-34所具備的良好性能,它於1939年服役,當時它是世界公認的裝甲戰車標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好的坦克。也有人說T-34-85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坦克。
  • 戰車:美軍加速研發新一代坦克裝甲車輛 第四代坦克真的要來了?
    自蘇聯解體後,再無敵手的美軍就成為藍星上擁有最強大地面部隊的國家,不但兵員和裝備規模龐大,技術兵器性能也始終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在海灣戰爭中,以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M3「布雷德利」步兵/騎兵戰車、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為代表的美軍裝甲力量將伊拉克陸軍打得一點脾氣也沒有,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除了美軍佔有絕對制空權外,地面裝備技術性能的跨代碾壓也是重要原因!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但好在還有很多人不這樣想,經過長期爭論,在諾曼第登陸前終於給謝爾曼坦克安裝了長管76毫米炮,而裝備大威力90毫米炮的M36傑克遜坦克殲擊車的標準化工作也接近完成。美軍高層普遍認為,靠著這兩種強力火炮配合已無懼虎式坦克的威脅。接下來就是大家熟知的美式坦克在諾曼第遭到的巨大損失。不但有虎式,還有更強大的虎王,而被認為沒有能力大規模生產的豹式更是成群湧出。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戰役率先抵達前線德軍裝甲部隊,並不是德國第21裝甲師,而是第716步兵師和352步兵師中坦克殲擊營部隊,這些法國坦克之前隸屬於德軍第21裝甲師,後來第21裝甲師組建之後,就轉化為了二線裝備,被隆美爾將軍編入到前線的步兵師中到坦克殲擊營裡面充數,其中也表現出了當時隆美爾的
  • 美軍被徹底打臉:二戰首次對陣德軍自信能打出1:4,結果8:1
    到1943年2月時,進抵凱塞林山口的美軍部隊已經擦拳磨掌、迫不及待地期待和德軍過招,他們認為眼前的"沙漠之狐"已成"喪家之犬",以目前美軍的裝備和火力優勢,取得戰鬥的勝利完全在情理之中。
  • 《最後一炮》新手坦克介紹 59巴頓優劣勢分析
    進入《最後一炮》,萌新們一定會遇到中系59式以及英美系的巴頓這兩款人氣新手坦克。作為新手坦克,這兩款載具也是可圈可點,操作簡單易上手是其成為新手載具的重要條件。至於在戰場上他們兩者到底有怎樣的優勢又有怎樣的不足,在8月5日「火線公測」即將開啟之際,下面為玩家分別講解。
  • 巴頓將軍:誰厲害我愛誰
    1944年末,由於德軍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裝甲兵讓美軍一線坦克部隊損失巨大,所以黑人裝甲兵才得到參加實戰的機會:他們被編入第三集團軍,而該集團軍的指揮官正是素以鐵血作風著稱的巴頓將軍。在巴頓看來,膚色遠不如戰鬥力重要巴頓可謂是人類史上最痴迷戰爭的將領之一,他也是個性如烈火感情強烈的人,對膽怯的懦夫歷來是惡向膽邊生以至於出現打逃兵耳光的公眾事件,但巴頓對英勇善戰的人總是熱情真誠以至於自己忽略軍銜的巨大差距。和很多崇尚種族區別的將領不同,巴頓衡量人的標準只有戰鬥力,在他看來沒有戰鬥力的白人同樣形如糞土,反之戰鬥力強的非白人官兵一樣會被他欽佩。
  • 二戰「豆戰車」的代表——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如何成為日本主力
    自詡為"亞洲最強的"日本自然而然地也擁有著自己的裝甲部隊,但他的主力並不是德國的"豹"和"虎",也不是蘇聯的"T-34/85"和"KV-1"。而是劍走偏鋒,選擇了體積小、重量輕的裝甲車,最具代表的就是今天的主角——九七式坦克。
  • 服役40年都沒換,美軍最愛的「裝甲巴士」,還曾單挑主戰坦克
    全車可以抵禦14.5毫米大口徑機槍的射擊,正面裝甲可以在一定距離上,抵禦蘇聯BMP2步戰車的30毫米炮彈,其防護性能在同類產品中是數一數二的。同樣,為了配得上其優秀的武器裝備,設計人員又為其安裝了優秀的火控系統,炮手使用的一具晝夜兩用瞄準鏡,必要時還可以切換熱成像對敵人進行搜索,其火控性能不亞於,甚至高於當時的M1主戰坦克。M2「布萊德利」從火力、防護、性能等多個方面,都要比BMP系列步戰車優秀。儘管如此,M2「布萊德利」也並非不存在缺點。
  • 二戰名將巴頓同款坦克夾克來了!
    ▲喬治巴頓,美國最著名的坦克將領  坦克誕生至今的一百餘年  二戰是發展最快的時間段之一  經典坦克  ▲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指揮官巴頓  巴頓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指揮官  雖是四星上將,卻可以跟五星上將:
  • 抗美援朝我軍與美軍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在戰爭之初,我國還未參戰的情況下,美軍還未曾投入大量的人員裝備,不過在志願軍越過鴨綠江那一刻,美軍的裝備才遠遠不斷地投入戰場。美軍在戰爭期間投入的作戰飛機約1200架,包括戰鬥殲擊機、戰略轟炸機、戰鬥轟炸機等,地面部隊每個師還編有22架炮兵校正機。
  • 五星坦克傳奇巴頓 最後一炮美系M60系列解讀
    中國59式坦克憑藉多樣化的改進方案衍生出69式、79式等諸多性能提升設計。而在美國主戰坦克中,也有一款與59式齊名的多改裝坦克型號——「M60巴頓」系列。3D載具射擊革新之作《最後一炮》高精度還原現代戰爭諸多明星級陸戰裝甲,包括M60系列的五星坦克傳奇巴頓都將完整呈現,打造現代裝甲的世界級對抗舞臺。
  • 美軍M113淚眼婆娑:辛苦幹了60年,終於迎來接班人
    據悉,這款裝甲車是由美國BAE系統公司生產的,合同於2018年便已經籤訂。根據協議,BAE公司將在幾年內向美國陸軍交付約450輛該型裝甲運兵車。儘管協議要求今年3月就應交付,不過因為疫情與美國國內問題影響,BAE公司將交貨時間推遲到了9月2日。M113自越南戰爭期間便是美國陸軍的主力運兵車,時至今日仍然在不少國家服役。
  • 最後的重甲騎士,美國唯一大規模量產的重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
    不過在1954年,美國陸軍抽取了克萊斯勒生產的部分量產車進行測試,發現這些量產版本的T43E1重型坦克在行駛性能和火炮性能方面均與原型車相比有較大的出入,震怒之下的美國軍方不僅暫停了T43E1的量產工作,還封存了所有已經生產出來的T43E1重型坦克。
  • 牛仔們的「坐騎」,從《坦克世界》中窺探美帝坦克發展的心路歷程
    1948年1月美國開始結合二戰中不多的坦克實戰經驗對M26進行升級,重點改造潘興身上令人詬病的機動能力,首先重新設計動力艙,發動機選擇大陸公司改進自T30重型坦克的AV-1790-5B發動機,變速箱則是艾利遜公司改進自T29重型坦克的CD-850-4變速箱。
  • M48變身BMP-3 美軍為了「假想敵」部隊可謂盡心竭力
    負重輪等等好像有點美國血統,這輛奇怪的裝甲車其實是美國陸軍「假想敵部隊(OPFOR)」的特殊裝備,模擬的正是蘇聯BMP-3步兵戰車。2000~2002年,美國巖島兵工廠對10輛過時的M48「巴頓」坦克進行改裝,拆除了炮塔及部分車載設備,以減輕車重提高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