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熱7致癌 塑料瓶底暗藏「達·文西密碼」(圖)

2021-01-09 齊魯網

 
  不少市民喜歡重複使用塑料容器  本報記者 劉銘 攝

 

  瓶底圖標

  可重複使用可回收再生利用不可回收再生利用塑料再生塑料回收再加工利用塑料

  驚人發現:一起消費糾紛爆出塑料製品代碼玄機

  濟南的張女士日前在超市購買了一款塑料杯身的某品牌豆漿機,用了一段時間後,她偶然看到一則信息,說塑料製品的瓶子底部有數字標識,可以判斷塑料瓶適用的環境。

  張女士仔細查看豆漿機的塑料杯身底部發現,一個三角形裡面標示著數字「7」。「我對照塑料瓶適用的環境一看,發現這種塑料製品並不適合加熱,如果加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雙酚A,能致癌,而根據國家規定只有標示為『5』的塑料製品才可以加熱。」

  張女士感到非常意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豆漿機還存在這麼大的危害,我天天都在用,真是太危險了。」

  在與廠家取得聯繫後,張女士收到了一封郵件———廠家提供的檢測報告,報告是2008年下半年的,其中並沒有對有毒物質雙酚A的檢測,而她購買的這款豆漿機出具的合格證日期為2010年8月。

  10月11日,廠家一名售後服務人員同意當面給張女士看最新的豆漿機檢測報告。當天下午,工作人員將一份2010年9月底出具的檢測報告交給張女士,並承諾給她更換一款不鏽鋼豆漿機。張女士說,第二份報告她只是粗略看了一下,而後便被收回,真假難辨。

  該品牌豆漿機售後服務部門一周姓工作人員稱,傳給張女士的第一份檢測報告是產品上市之前出具的成品檢測報告,裡面不含雙酚A含量檢測。「第二份報告是最新的,廠家對與張女士使用的豆漿機相近的同批次產品進行檢測,出具了該報告,各項指標都是合格的,尤其是雙酚A含量為0.008%,遠低於0.5%的國家標準。」

  可怕盲區:幾乎沒人看瓶底,也不知數字代碼啥意思

  10月11日,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發現,塑料製品底部多有由三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三角形裡面的數字並不相同,而有的塑料製品底部沒有任何標識。

  在歷山路一大型超市內,部分桶裝牛奶、果汁、礦泉水等飲料的塑料瓶底三角形裡面的數字為「1」。而桶裝食用油底部三角形裡面的數字為「1」或「2」,且三角形下方有「PET」或「PETE」字樣。化妝品塑料瓶底的數字大多數為「2」,並標有「HDPE」字樣。部分速食方便麵的塑料包裝底部三角形數字為 「5」。塑料旅行杯、桶裝礦泉水底部大多標示為「7」。

  在酒水專區,桶裝白酒的種類非常多,桶上均貼有產品的商標,但塑料桶底沒有任何標識。飲料專區中,部分塑料桶裝飲料也未標示相關標識。購買塑料桶裝產品的市民只是選擇牌子、口味及價格,幾乎沒有人盯著瓶底看。一名超市工作人員說,產品大部分都是廠家直供,一些瓶底的標識她也不清楚,但不管有沒有標識,瓶裝飲料都是安全的。

  對不少市民來說,反覆使用塑料瓶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11日上午,記者在黑虎泉附近看到,十餘名市民提著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前來接泉水,有的塑料桶已經變形,他們對於塑料容器能否加熱、反覆使用的影響均不清楚。

  剛接完水的市民王冬梅說,她接水用的這兩個桶原來是盛食用油的,用了一年多了,幾乎天天提著桶來打泉水。記者發現,兩個桶底均標示為「1」。當記者詢問是否知道常用塑料瓶不利於健康時,她顯得非常驚訝,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

  在一些家庭、小吃攤,重複使用塑料瓶裝水、醬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為主,他們認為塑料瓶扔了可惜,為了節約而重複使用,且認為這種塑料瓶洗乾淨後就很安全了,並不清楚塑料瓶隱含的毒性。

  12 日中午,山師附小門口,讀二年級的小廣背著書包和水杯走出校門,水杯杯身是塑料的,底部三角形內有「7」的字樣,而有的學生水杯無任何標識。在經十路一家醫院,工作人員都是拿著塑料飯盒打飯,記者查看一名護士手中的飯盒底部,發現標識為「7」,而該護士對於這種標識指代什麼並不清楚。

  原來如此:瓶底數字玄機重重,無害利用學問不小

  13 日,記者採訪了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工程師王望舒,據介紹,塑料製品的標識是有國家標準規定的。「瓶底的數字及代碼」是塑料製品標識的一部分,「數字和代碼」分別指該塑料瓶本身主要材料的代號和縮略語,在GB/T16288■2008中規定了140種塑料材料的代號和縮略語,常見塑料材料有 7種,分別用數字1—7標註。

  GB/T16288■2008《塑料製品的標誌》和GB18455■2001《包裝回收標誌》中明確規定,可重複使用意為「成型後製品可以多次重複使用,且性能滿足相關要求的塑料製品」;可回收再生利用意為「廢棄後,可回收再加工利用的塑料製品」。

  王望舒說,消費者可從瓶底或瓶的明顯位置的標識圖形判斷出一個瓶子是否可以重複使用。如果用於包裝食品,還要選擇有質量安全保證即QS認證的合格塑料瓶,在其註明的使用條件下,消費者盡可放心使用。但是對於瓶底或明顯位置無重複使用圖形的瓶,比如常見的礦泉水瓶或無標識的瓶,建議消費者不要重複使用其盛裝食品。若已重複使用,應低溫盛裝低油、低酸食品,並儘快停止使用。記者走訪超市商場發現,幾乎很難找到能夠重複利用的塑料容器。

  塑料容器到底如何管理,又是怎樣流入市場的呢?濟南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周潔說,食品生產廠家會提前向塑料容器生產廠家預訂產品,達到食品廠家標準的塑料容器將用於食品外包裝,進而進入市場。

  周潔表示,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負責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衛生質量檢驗,包括塑膠袋、塑料瓶等,主要針對塑料容器生產企業進行檢驗。「一般情況下對生產企業一年檢測一次,中間會進行抽檢。」周潔說,這種檢測均是針對正規在冊的企業進行,一些無證小作坊很難監管。

  如果對塑料容器進行回收,回收單位將進行再次加工,但像礦泉水瓶等是否重複使用,很難進行管理。

  水杯、礦泉水桶、塑料餐具、飲料瓶、嬰兒奶瓶……這些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或被加熱或被長期重複使用。殊不知,這些生活習慣隱含著致命的「殺機」,而玄機就隱藏在塑料瓶底的數字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機
    原標題: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機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寒冷的天氣,逛街逛累了,喝一杯熱奶茶、咖啡,既溫暖,又時尚。這種材質含苯分子,遇到高溫後,會析出有害物質,很難排出體外,可能對人體有致癌危險。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表示自己很少留意杯蓋上的數字,不知這個6號杯蓋竟暗藏這麼大玄機!其實不光杯蓋,從水杯、飲料瓶、餐具到洗浴用品、化妝品,凡是有塑料瓶的地方,你幾乎都可以看到一些數字。
  • 塑料瓶底的數字密碼:看不明白的代碼裡暗藏殺機
    塑料瓶底的數字密碼:看不明白的代碼裡暗藏殺機  在一些家庭、小吃攤,重複使用塑料瓶裝水、醬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為主,他們認為塑料瓶扔了可惜,為了節約而重複使用,且認為這種塑料瓶洗乾淨後就很安全了,並不清楚塑料瓶隱含的毒性。
  • 塑料瓶底數字=致癌等級 你讀懂幾個了?
    原標題:塑料瓶底數字=致癌等級 你讀懂幾個了?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
  •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為大家所熟知的是,由這種材質製成的飲料瓶不能裝熱水,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溶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科學家同時發現,這種塑料製品使用超過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因此建議喝光了的飲料瓶就丟掉,不要再用來作為水杯,或是儲物容器。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得不償失。
  • 塑料瓶底的秘密
    塑料瓶底的秘密 2019-09-14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月共讀書單 | 《達·文西密碼》
    他們不喜歡我的「無病呻吟」,我則嫌他們太吵…… 記得《達·文西密碼》這本書是一位同事離職的時候留給我的,我放在桌子上很久也沒翻開,一看名字就覺得不是我的style。 那天下班匆忙,抓起桌上的一堆東西就塞進包裡。坐上地鐵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本書也在包裡。
  • 塑料瓶底材質標識多遭忽略 反覆使用損健康
    底標為「1」的礦泉水瓶長期使用會致癌,底標為「4」的保鮮膜和底標為「6」的塑料餐盒不能在微波爐裡加熱……長假期間,親朋聚會增多,家中喝完的飲料瓶、餐廳帶回的打包盒也多了起來,這些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也引起了關注。「聽說過礦泉水瓶不能加熱,可從沒聽說過不能重複使用啊。」「塑料飯盒原來不能直接在微波爐裡加熱?」
  • 達.芬奇痴迷畫女性的「達文西密碼」-名畫家心理分析(1)
    芬奇痴迷畫女性的「達文西密碼」名畫家心理分析(1)今天,我們將從什麼是真正的「達.芬奇密碼」說起。      達.芬奇最著名的作品《蒙娜麗莎》與自畫像對比,有學者提出,這兩者十分相似。這為達.芬奇畫《蒙娜麗莎》是在畫自己母親的假說提供了有利證據,因為達.芬奇長的很像母親。
  • 塑料瓶瓶底身份證解秘 僅標識5才能微波加熱
    生活中經常用到各式各樣的塑料瓶,這些塑料包裝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昨日,記者採訪市質監局輕工部工程師於佳得知,其實每個塑料包裝上都有從1到7的數字「身份證」,市民可從中讀出塑料包裝的真材實料。
  • 【群星閃耀 人物春秋】 「人之初,性本好奇」——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創造力密碼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攜帶「密碼」的歷史人物——李奧納多·達·文西。
  • 在達·文西的畫作中,發現了新的微生物「密碼」
    在達·文西的畫作中,發現了新的微生物「密碼」 2020-11-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達.芬奇的7幅作品中又現「密碼」!
    列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世界上最聰明和最偉大的博學家之一,他以精巧細緻的藝術作品和先進的技術理念而聞名於世。這些發現有助於為藝術品建立基於微生物組的「生物檔案」,並為當前和將來的生物學比較提供一種「密碼(指紋)」。
  • 完美的天才 達·文西
    以及強調骶骨不僅非單一形態而且是5個椎骨組成達·文西也能卓越的表現頭骨的形態以及腦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圖(橫斷面、縱切面、正切面)他畫了許多圖包括肺臟、腸繫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個畫出子宮中胎兒(他希望了解「生育奇蹟」)同時也是第一個畫出腹腔中闌尾的人
  • 科學家在達·文西的7幅作品中發現了新的「密碼」!
    列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世界上最聰明和最偉大的博學家之一,他以精巧細緻的藝術作品和先進的技術理念而聞名於世。這些發現有助於為藝術品建立基於微生物組的「生物檔案」,並為當前和將來的生物學比較提供一種「密碼(指紋)」。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第三代測序技術——納米孔測序,發現每一副作品上都有足夠獨特的菌群,而且,它們具有足夠多的共同的關鍵要素,這有助於研究人員根據其微生物組的差異來識別贗品,甚至是幾個世紀以來儲存在不同條件下的真跡。
  • 達·文西逝世500年|《蒙娜·麗莎》中藏著深情告白?
    推測二:年輕版的蒙娜·麗莎也出自達文西左圖:《蒙娜·麗莎》;右圖:達·文西《艾爾沃斯·蒙娜·麗莎》(1503年,布面油畫,51 × 39 cm,瑞士私藏)在瑞士銀行的保險庫中,塵封著一幅年輕版本的蒙娜·麗莎——《艾爾沃斯·蒙娜·麗莎》(Isleworth Mona Lisa)。
  • 塑料瓶底竟暗藏這些秘密,用錯致癌?關係到每個人
    圖片來源網絡其實,「三角+數字」的標誌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數字1-7和英文縮寫主要指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這種標註方式可以讓塑料的品種容易識別,回收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削減。那麼,塑化劑是否致癌呢?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中心將「DEHP」列為2B類致癌物質,「2B類致癌物」主要是指「對人可能致癌,但證據有限或不足的物質」。
  • 還有人說塑料加熱後致癌?快把這篇文章甩出來!
    但後來有人質疑塑料加熱會產生致癌物質,這下好多人都慌了,我都加熱了那麼多回了,還有救麼?要說塑料致癌這件事情,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有些塑料加熱並不會產生致癌物質,因為塑料也是分具體種類的。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塑料主要有這7種:· PETH類(礦泉水、果汁、碳酸飲料等飲料的塑料瓶)· HDPE類(飲水機桶裝水的桶)· PVC類(裝飾材料)· LDPE類(保鮮膜,塑料膜)· pp類(打包盒盒體,塑料杯)· PS類(奶茶的杯蓋)· PC類(嬰幼兒奶瓶)01
  • 數字編號代表不同材料 教你讀懂塑料瓶底的秘密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那個有傷的年輕人:想用微波爐煮泡麵吃,塑料盒子變形了又不敢用。什麼樣的盒子才能放心地擱微波爐裡啊?  其實,你只要是個有心人,讀懂塑料瓶底的數字秘密,在逛超市的時候有的放矢,就不會有「那個有傷的年輕人」那樣的苦惱了。
  • 達•芬奇,被眼疾成就的天才?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湧現出大量藝術界大拿,達•芬奇便是代表人物之一。達•芬奇的一生可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 喝水的塑料瓶子有毒嗎 從瓶底數字辨別
    喝水的塑料瓶子有毒嗎從瓶底數字辨別(東方IC供圖)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