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底材質標識多遭忽略 反覆使用損健康

2021-01-09 東方網

  底標為「1」的礦泉水瓶長期使用會致癌,底標為「4」的保鮮膜和底標為「6」的塑料餐盒不能在微波爐裡加熱……長假期間,親朋聚會增多,家中喝完的飲料瓶、餐廳帶回的打包盒也多了起來,這些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也引起了關注。「聽說過礦泉水瓶不能加熱,可從沒聽說過不能重複使用啊。」「塑料飯盒原來不能直接在微波爐裡加熱?」不少人感嘆,頭一次了解到不同的塑料製品還有著不同的「底標」。

  水杯、礦泉水桶、塑料餐具、飲料瓶、保鮮膜、嬰兒奶瓶……雖然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塑料製品,但絕大多數市民卻並不了解這些塑料製品的「特性」,許多用過的漂亮塑料瓶更是常常會被再利用,或裝水,或裝油,有的甚至作為加熱容器使用,然而這種「環保」和「節約」卻暗藏健康隱患。

  【 現象:放油裝水 】

  塑料瓶反覆使用成習慣

  因為重複使用省錢划算,各種礦泉水瓶和飲料瓶成為不少市民廚房裡的必備品。這些塑料瓶有的用於盛放醋、醬油等調味品,有的被灌上熱水成了 「便攜水杯」。

  每天早晨,翠微南裡的純淨水取水機前都會排起長隊,居民們提著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前來接水,有的人手裡的塑料桶已經變形。

  剛接完水的市民柳阿姨說,她接水用的這兩個塑料桶原先是裝食用油的,用了一年多,幾乎天天用它來打水。這兩個桶底數字代碼均標為「1」。當記者詢問她,是否知道常用這種塑料瓶不利於健康時,她顯得非常驚訝:「從沒聽說過。」

  在路邊小吃攤和大排檔,塑料瓶更是直接被用來裝各式調味料,在六裡橋附近的一家小吃店,記者看到店內裝醋、醬油、胡椒粉、香油的容器全都是重複使用的礦泉水瓶。「大家都用這個呀,我們之前都清洗過,沒問題的。」店內服務人員說。

  普通人認為很平常,但在業內專家看來,這裡隱藏著不少健康風險。「雖然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做成,但重複使用卻依舊不利健康。」中國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表示,礦泉水瓶和飲料瓶都屬於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國家有明確規定不能重複灌裝使用。

  據董金獅介紹,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很多沒有標誌或是標誌為「1」的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是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材質製成,這些飲料瓶的材質在酸性、鹼性和水蒸氣環境下能夠發生降解,降解產物對健康有害,所以不能盛放醋、醬油等調味品。而且不能耐70℃以上高溫,否則瓶身容易變形,並能夠溶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使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

  【 調查:無人注意 】

  塑料瓶底標誌多成虛設

  雖然從1996年開始,我國就開始採用三角形數字符號作為塑料回收標誌,一般印刻在塑料器皿的底部,用以區分塑料材質,提示消費者區別使用,但真正注意到這些瓶底標誌的人卻很少。

  據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塑料容器的標誌常見的主要有6種,牛奶、果汁、礦泉水等飲料塑料瓶底多標註著數字「1」,桶裝食用油和化妝品塑料瓶底部標註著數字「2」,保鮮膜等包裝上標註著數字「4」,太空水杯、樂扣餐具的底部標註著「5」,塑料雨衣雨傘標註著數字「3」,碗裝泡麵盒、快餐盒標註著數字「6」。

  「我從來沒注意到礦泉水瓶底還有數字標誌。」在華聯超市翠微店,白領劉小姐看到塑料瓶底的標誌感到十分新鮮。對於不同塑料製品的用途,她只知道礦泉水瓶不能直接灌裝開水,帶保鮮膜的食品不能用微波爐加熱,至於原因卻並不了解。

  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像劉小姐這樣的消費者佔到絕大多數,他們或是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塑料瓶底有標誌,或是根本不知道這些數字的含義。

  不但消費者不知道這些數字標誌的含義,銷售者也同樣對此一知半解。「這個『1』應該代表的是塑料瓶的使用期,這個礦泉水瓶可以使一年。」家樂福超市飲品區銷售人員的解釋讓記者哭笑不得。「標5的餐盒可以用微波爐直接加熱,其他的不行。」即使在專門銷售塑料餐具的樂扣專賣店,銷售人員也同樣搞不清不同數字標誌的區別。

  【 提示:分辨材質 】

  不同標號使用各有分別

  「不但礦泉水瓶不能重複使用,在使用其他塑料容器時消費者也要留個心眼。」董金獅介紹,塑料瓶底三角形裡邊有不同的數字編號,代表不同塑料材質和用途。

  其中,「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用於生產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但其耐熱度僅至70℃,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出,不能放在汽車內曬太陽,不能裝酒、油等物質;

  「2」HDPE(高密度聚乙烯)多用於清潔用品、沐浴產品,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乾淨,易變成細菌溫床;

  「3」PVC(聚氯乙烯)一般不用來包裝食物,高溫時容易有有害物質產生,如果使用,千萬不要受熱;

  保鮮膜、塑料膜多由「4」LDPE(低密度聚乙烯)製成,耐熱性不強,微波爐加熱時一定要取下來;

  「5」PP(聚丙烯)餐盒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餐盒,但放入微波爐前,最好先取下蓋子;

  用「6」PS(聚苯乙烯)製成的碗裝泡麵盒、快餐盒不能用於裝強酸、強鹼性物質,而且要儘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

  「如果消費者不能分辨塑料材質,最好還是使用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瓶子裝食品,相對較安全。」董金獅建議。

相關焦點

  • 塑料瓶底的秘密
    「三角+數字」的標誌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數字1~7和英文縮寫主要指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這種標註方式可以讓塑料的品種容易識別,回收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削減。中國在1996年也制定了與這套理論幾乎相同的塑料標識標準。
  • 5加熱7致癌 塑料瓶底暗藏「達·文西密碼」(圖)
    可怕盲區:幾乎沒人看瓶底,也不知數字代碼啥意思  10月11日,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發現,塑料製品底部多有由三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三角形裡面的數字並不相同,而有的塑料製品底部沒有任何標識。  在歷山路一大型超市內,部分桶裝牛奶、果汁、礦泉水等飲料的塑料瓶底三角形裡面的數字為「1」。
  • 塑料瓶底的數字密碼:看不明白的代碼裡暗藏殺機
    塑料瓶底的數字密碼:看不明白的代碼裡暗藏殺機  在一些家庭、小吃攤,重複使用塑料瓶裝水、醬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為主,他們認為塑料瓶扔了可惜,為了節約而重複使用,且認為這種塑料瓶洗乾淨後就很安全了,並不清楚塑料瓶隱含的毒性。
  • 數字編號代表不同材料 教你讀懂塑料瓶底的秘密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那個有傷的年輕人:想用微波爐煮泡麵吃,塑料盒子變形了又不敢用。什麼樣的盒子才能放心地擱微波爐裡啊?  其實,你只要是個有心人,讀懂塑料瓶底的數字秘密,在逛超市的時候有的放矢,就不會有「那個有傷的年輕人」那樣的苦惱了。
  • 每個塑料瓶底的數字都有特殊含義,為了健康一定看一看
    一心堂分享快樂、傳遞健康! 每個塑料容器都有一個「身份證」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裡邊有1~7數字,每個編號代表一種塑料容器。塑料製品回收標識,由美國塑料行業相關機構制定。
  • 塑料瓶底數字=致癌等級 你讀懂幾個了?
    原標題:塑料瓶底數字=致癌等級 你讀懂幾個了?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
  • 塑料瓶瓶底身份證解秘 僅標識5才能微波加熱
    於佳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食品用塑料包裝上必須標明數字,通過數字標示可以分辨塑料材質,從而判斷此種塑料容器能否用於盛裝食品。塑料瓶底三角形裡的數字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塑料種類標誌代碼,是在三個箭頭組成的代表循環的三角形中間,加上數字的標誌,將三角形的回收標記附於塑料製品上,並用數字1到7來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
  • 常用的塑料材質這些竟然有毒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在飲料瓶的瓶底發現一個「1」的標識,它代表什麼含義呢?其實這是塑料的種類,塑料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共分7個種類,其中1代表的是聚對苯二甲酸,而它的聚合需要聚合物的參與。由此可知,超過一年的飲料瓶不能再次利用,而且不能用飲料瓶裝熱水,否則會傷害人體健康。
  • 塑料材質不安全?從標識材質深度剖析,手把手教你挑選安全的兒童餐具
    清潔便利性:為了給寶寶儘可能使用「無菌」的餐具,最好選擇易清洗的材質。外觀:為了讓寶寶更有食慾,顏值是不可忽略滴。當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材質了綜合輕便、顏值、抗摔、好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塑料材質,但很多家長會擔心塑料餐具安全嗎?會不會對寶寶身體有傷害。塑料兒童餐具怎麼選更安全?
  • 塑料瓶勿反覆使用 底部數字代表用材不同(圖)
    近日,一個名為「飲料瓶底下有秘密,不要反覆使用」的帖子在網上廣為流傳,這也引起很多市民對飲料瓶重複使用問題的關注。記者查看了多種飲料瓶子,發現每個瓶子底部都有數字。對此有關專家表示,不同材質的塑料瓶在重複利用方面差別很大,回收的塑料瓶在低溫下使用是安全的,但塑料瓶長期、反覆使用肯定會對人體有害。
  • 喝水的塑料瓶子有毒嗎 從瓶底數字辨別
    喝水的塑料瓶子有毒嗎從瓶底數字辨別(東方IC供圖)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
  • 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機
    17日,記者走訪了南大街附近的幾家超市,發現大部分塑料瓶瓶底標有帶箭頭的三角形,並且裡面有數字,但也有小部分塑料製品沒有標數字。  在超市裡,記者看到幾乎每瓶礦泉水、飲料、食用油瓶底都標有帶箭頭的三角形,裡面的數字是1,並且有「PET」字樣。小朋友愛喝的爽歪歪、娃哈哈飲料瓶底的數字為2,旁邊標有「HDPE」的字樣。
  • 塑料容器小標誌引導健康消費 提醒使用環境
    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說,目前在國際上通用、我國也開始使用的塑料回收標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塑料製品的生產材質以及它們的使用條件,引導我們健康使用。  回收標誌也是健康證  董金獅介紹說,塑料回收標誌是一個三角形符號,一般在塑料容器底部。
  •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為大家所熟知的是,由這種材質製成的飲料瓶不能裝熱水,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溶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科學家同時發現,這種塑料製品使用超過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因此建議喝光了的飲料瓶就丟掉,不要再用來作為水杯,或是儲物容器。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得不償失。
  • FACE教你選擇什麼材質的塑料水杯更好
    市場上塑料水杯雖多,但是作為不懂塑料材質的人還是只會根據杯子的外觀去選購,而往往會忽略杯子本身的安全性,這樣難免會買到不適合自己使用的杯子。  市場上塑料水杯材質比較多的是Tritan材質,PP材質和PC材質,水杯底部也有數字標識,塑料標識5號是PP,7是PC。PP材質是聚丙烯,PC材質是聚碳酸酯,Tritan材質是新一代共聚酯。
  • 歐盟新規封殺雙酚A塑料奶瓶 專家稱須慎購(圖)
    雙酚A是製造PC塑料的一種化學物質,由於PC塑料具有質地透明、耐摔等特點,廣泛用於水杯、食品容器和奶瓶的製造。雙酚A是否會危害人體的健康?省質檢院的專家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她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還沒有定論。  但記者查閱資料時發現,早在2008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就宣布,決定將雙酚A列入有毒物質列表中,同時加拿大也是第一個將雙酚A視為有毒物質的國家。
  • 塑料製品不能隨便使用 標識為5的最安全(圖)
    像陳棟一樣,很少有人注意到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和標識,那是帶箭頭的小小三角形,裡面有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分別從 1~7。礦泉水瓶子的標識是1號、超市購物袋上面是2號、盛放豆漿、稀飯的一次性用具的標識是5號、水晶杯的標識是6號。而中間的3號和4號,之前已經介紹過了,就是PE保鮮膜和PVC保鮮膜。
  • 女博士揭秘塑料瓶底上的7個代碼
    只見她在超市裡不斷變換區域,一會在飲料區轉悠,一會在調味品區溜達,再一會又轉移到了生活用品區徘徊,但不管走到哪兒,她似乎都對貨架上各種各樣的「塑料」瓶子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只見她不斷地將各種瓶子拿起來,翻過去,仔細端詳瓶底,不時還拿起手機拍下來,這些動作,整個一上午她都在重複。  她是誰?幹什麼的?這些瓶子底上究竟有什麼秘密能夠這麼強烈地吸引她?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發布
    同時,《指南》要求有關產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零售超市與餐飲企業等使用單位、及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治理塑料汙染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積極按照《指南》進行產品標識、採購,加強標識管理。該指南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委指導下,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等單位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