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製品不能隨便使用 標識為5的最安全(圖)

2021-01-14 半島網官網



    市民陳棟,喝了一瓶長期放在車裡的礦泉水後肚子不舒服,瓶子好好的難道水有問題?像陳棟一樣,很少有人注意到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和標識,那是帶箭頭的小小三角形,裡面有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分別從 1~7。礦泉水瓶子的標識是1號、超市購物袋上面是2號、盛放豆漿、稀飯的一次性用具的標識是5號、水晶杯的標識是6號。而中間的3號和4號,之前已經介紹過了,就是PE保鮮膜和PVC保鮮膜。

A 實驗一:礦泉水瓶PK購物袋

    很多人都喜歡在車上放幾瓶礦泉水,可長時間放在車裡的水真的能一直保存下去嗎?

    準備一個礦泉水瓶子、一個超市塑膠袋,將開水分別倒入,礦泉水瓶馬上收縮變形了,而塑膠袋卻紋絲不動。看上去堅硬無比的礦泉水瓶怎麼還PK不過軟軟的塑膠袋?

    原來,礦泉水瓶的主要材料是PET材料,它不耐高溫,超過70℃就會變形,之後便會釋放出對人類有害的物質。而標識為2的塑膠袋中含有高密攝氏度聚乙烯,可以抵禦130℃高溫。

    提醒:對於礦泉水瓶的使用,青島大學化工學院孫錫全博士提醒:「礦泉水瓶的熔點低、耐溫性差,在光和熱的作用下能加快它的化學降解發生氧化,一般車裡的溫度在50攝氏度,夏天最好不要長期把礦泉水放在車裡。」

B 實驗二:漂亮水晶杯PK一次性軟杯

    水晶杯,看上去圓潤、漂亮;一次性軟塑料杯,不僅長相一般,一捏就軟,價格僅為水晶杯的1/10。同是盛水的杯子,它們的耐溫誰能更勝一籌呢?

    同樣把100℃的熱水分別倒入水晶杯和軟杯中,雖然軟杯變得更軟,但形狀上二者沒有任何變化。接下來,記者將花生油倒入微波爐專用器皿中加熱2分半鐘的時間,這時油的溫度已經到110℃以上。再次將這些滾燙的油分別倒入水晶杯和軟杯中,結果水晶杯的底部馬上萎縮,很快就出現了大面積的洞,油全都灑出來。而最普通的軟杯卻沒有變化。據了解,軟杯底部標識為5,水晶杯標識為6。

    提醒:「這是因為水晶杯的主要材質是聚苯乙烯,它的耐熱性比較差,而且從分子結構講,它跟油能互溶,結合後迅速溶解掉。」孫錫全解釋,除了不能抗高熱,聚苯乙烯最好也不要跟酸鹼物質接觸,它們之間會發生氧化導致化學變化。如果要泡茶或者盛熱水,還是標識為5的一次性杯子更安全。

C 實驗三:漂亮的兒童餐具不能用

    孩子不吃飯,家長想盡辦法哄,把菜擺成不同的形狀,或者專門買那種漂亮的兒童餐具,裡面各種各樣的動物圖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但這種仿瓷的塑料製品真的安全嗎?

    12日記者發現市場上兒童餐具材料主要有兩種:密胺和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這兩種怎樣使用最安全呢?記者先將密胺的盤子放入微波爐中,開始很平穩,近三分鐘時開始出現噼裡啪啦的聲音,而且有異味傳出,盤子拿出來一看,背面已經有裂縫。隨後再將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材質的盤子放入微波爐中,剛過一分鐘就出現了刺鼻的味道和噼裡啪啦的聲音,盤子裡面的圖畫開始脫落。

    提醒: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材質的餐具如果長期使用會存在分解的可能,造成表面發汙、起泡。所以孫錫全說:「家長給孩子選擇餐具時,最好不要用這種餐具盛熱食。」

    孫錫全在查閱資料後再次強調,從食品安全方面講,標識為5的塑料製品最安全。但不管是哪種材質的塑料製品,如果長時間微波加熱還是存在安全隱患。 文/圖 記者 宮巖 實習生 管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發布
    北極星固廢網訊: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可降解塑料製品分類和標識指南發布
    《指南》起草工作,獲得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相關生產企業等單位的支持,並通過網站、郵件、書面文件等形式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通過審定,最終形成《指南》。《指南》規定的可降解塑料標識分為文字標識和圖形標識。
  • 中輕聯發布可降解塑料製品分類和標識指南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該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來了!
    8月1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四協會發出《關於共同做好塑料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將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材料與製品。
  • 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用的原料的規模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 「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塑料行業進入洗牌快車道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加強版」塑料製品治理方案年底前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舉行了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會。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7個省份制定了省級的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還有4個省份的方案預計也將在9月底出臺,我國將在年底前實施更為嚴格的塑料製品全鏈條治理。
  • 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看誰還不認識這個「笑臉」
    隨著限塑令的再升級,與傳統塑料相對應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在各地政府政策以及媒體報導中出現的頻次也越來越高。可是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實際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還是很難分辨出來的。為此,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從而幫助人們快速識別並選擇使用這種更加環保的塑膠袋。雖然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標識剛剛發布,但是可降解塑料卻早已經出現。
  • 裝食品塑料製品不能亂用,此類製品需要標明「食品接觸用」等字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通訊員 侯芝坤 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成果,打造「食安濟南」品牌,嚴守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底線,11月9日,天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食品接觸用塑料製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 我省「治塑」有了時間表,這五類塑料製品被禁限使用
    日前,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明確我省將重點聚焦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5類塑料製品汙染,分步驟、分領域禁止、限制使用相關塑料製品。
  • 自行車水壺安全性和塑料製品回收標誌
    然而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塑料製品是由不同的樹脂材質製成的,而不同的樹脂材質在不同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可能會析出有毒有害物質,是不安全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安全使用呢?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說,目前在國際上通用、我國也開始使用的塑料回收標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塑料製品的生產材質以及它們的使用條件,引導我們健康使用。
  • 5加熱7致癌 塑料瓶底暗藏「達·文西密碼」(圖)
    「我對照塑料瓶適用的環境一看,發現這種塑料製品並不適合加熱,如果加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雙酚A,能致癌,而根據國家規定只有標示為『5』的塑料製品才可以加熱。」  張女士感到非常意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豆漿機還存在這麼大的危害,我天天都在用,真是太危險了。」
  • 塑料材質不安全?從標識材質深度剖析,手把手教你挑選安全的兒童餐具
    寶寶餐具挑選安全性:餐具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使用安全以及材質安全。耐熱性:寶寶的皮膚對熱的敏感度和耐熱度都比較差,需要防止寶寶燙傷。給大家介紹3款塑料餐具,其中一款是推薦的,兩款在黑名單。在正規途徑購買的餐具在底部都會有材質標識,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看,購買時要在商場以及官方授權旗艦店購買。
  • 外賣中使用的塑料餐具是否安全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辨別呢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日常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選擇訂外賣來解決就餐問題,在外賣包裝中,很多食物都是用塑料盒來包裝的,因此也有很多人擔心外賣塑料餐盒的安全問題,那麼這些在外賣中使用的塑料餐是否安全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辨別呢?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好好地進行了解吧。
  • 塑料瓶底材質標識多遭忽略 反覆使用損健康
    底標為「1」的礦泉水瓶長期使用會致癌,底標為「4」的保鮮膜和底標為「6」的塑料餐盒不能在微波爐裡加熱……長假期間,親朋聚會增多,家中喝完的飲料瓶、餐廳帶回的打包盒也多了起來,這些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也引起了關注。「聽說過礦泉水瓶不能加熱,可從沒聽說過不能重複使用啊。」「塑料飯盒原來不能直接在微波爐裡加熱?」
  • 加強塑料製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以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為例,到2020年底,主要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後續再逐漸向地級城市推廣,這主要是考慮到行業承受能力和公眾的接受程度,儘量減少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 正式遞交國家發改委:《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
    目前《目錄》只涵蓋兩大類13個項目,與塑料製品遍及各行業的現狀有較大差距,建議結合《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進一步細化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執行標準,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塑料外賣盒加熱會有甲醛嗎?還能不能愉快地吃了
    但是把一日三餐託付給餐飲外賣,能安全嗎?怎麼分辨塑料包裝盒上的數字標識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外賣塑料餐盒上的數字是塑料回收的標誌,根據這個標識就能判斷什麼材質的包裝盒適合盛放什麼類的食物。具體的,什麼標識是使用什麼塑料製成的,小青已經為大家列舉出來了。
  • 塑料容器小標誌引導健康消費 提醒使用環境
    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如塑料購物袋、塑料杯、塑料盤、塑料奶瓶等。然而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塑料製品是由不同的樹脂材質製成的,而不同的樹脂材質在不同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可能會析出有毒有害物質,是不安全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安全使用呢?
  • 塑料到底安不安全?生活中的塑料知多少
    無論是保鮮膜、垃圾袋、洗臉盆,還是購物袋、包裝袋,大部分都是由塑料製成的。那麼,到底什麼算塑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分為哪幾類,塑料到底能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外賣的塑料到底安不安全?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01塑料是什麼?
  • 「治塑」升級 浙江這四類塑料製品將被限制使用
    12日上午,記者從浙江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將以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為重點,分步驟、分領域禁止、限制使用相關塑料製品。據測算,塑料廢棄物產生量約佔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量的20%左右,這四類易洩露、難回收,是塑料汙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