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陳棟,喝了一瓶長期放在車裡的礦泉水後肚子不舒服,瓶子好好的難道水有問題?像陳棟一樣,很少有人注意到塑料製品底部的數字和標識,那是帶箭頭的小小三角形,裡面有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分別從 1~7。礦泉水瓶子的標識是1號、超市購物袋上面是2號、盛放豆漿、稀飯的一次性用具的標識是5號、水晶杯的標識是6號。而中間的3號和4號,之前已經介紹過了,就是PE保鮮膜和PVC保鮮膜。
A 實驗一:礦泉水瓶PK購物袋很多人都喜歡在車上放幾瓶礦泉水,可長時間放在車裡的水真的能一直保存下去嗎?
準備一個礦泉水瓶子、一個超市塑膠袋,將開水分別倒入,礦泉水瓶馬上收縮變形了,而塑膠袋卻紋絲不動。看上去堅硬無比的礦泉水瓶怎麼還PK不過軟軟的塑膠袋?
原來,礦泉水瓶的主要材料是PET材料,它不耐高溫,超過70℃就會變形,之後便會釋放出對人類有害的物質。而標識為2的塑膠袋中含有高密攝氏度聚乙烯,可以抵禦130℃高溫。
提醒:對於礦泉水瓶的使用,青島大學化工學院孫錫全博士提醒:「礦泉水瓶的熔點低、耐溫性差,在光和熱的作用下能加快它的化學降解發生氧化,一般車裡的溫度在50攝氏度,夏天最好不要長期把礦泉水放在車裡。」
B 實驗二:漂亮水晶杯PK一次性軟杯水晶杯,看上去圓潤、漂亮;一次性軟塑料杯,不僅長相一般,一捏就軟,價格僅為水晶杯的1/10。同是盛水的杯子,它們的耐溫誰能更勝一籌呢?
同樣把100℃的熱水分別倒入水晶杯和軟杯中,雖然軟杯變得更軟,但形狀上二者沒有任何變化。接下來,記者將花生油倒入微波爐專用器皿中加熱2分半鐘的時間,這時油的溫度已經到110℃以上。再次將這些滾燙的油分別倒入水晶杯和軟杯中,結果水晶杯的底部馬上萎縮,很快就出現了大面積的洞,油全都灑出來。而最普通的軟杯卻沒有變化。據了解,軟杯底部標識為5,水晶杯標識為6。
提醒:「這是因為水晶杯的主要材質是聚苯乙烯,它的耐熱性比較差,而且從分子結構講,它跟油能互溶,結合後迅速溶解掉。」孫錫全解釋,除了不能抗高熱,聚苯乙烯最好也不要跟酸鹼物質接觸,它們之間會發生氧化導致化學變化。如果要泡茶或者盛熱水,還是標識為5的一次性杯子更安全。
C 實驗三:漂亮的兒童餐具不能用孩子不吃飯,家長想盡辦法哄,把菜擺成不同的形狀,或者專門買那種漂亮的兒童餐具,裡面各種各樣的動物圖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但這種仿瓷的塑料製品真的安全嗎?
12日記者發現市場上兒童餐具材料主要有兩種:密胺和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這兩種怎樣使用最安全呢?記者先將密胺的盤子放入微波爐中,開始很平穩,近三分鐘時開始出現噼裡啪啦的聲音,而且有異味傳出,盤子拿出來一看,背面已經有裂縫。隨後再將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材質的盤子放入微波爐中,剛過一分鐘就出現了刺鼻的味道和噼裡啪啦的聲音,盤子裡面的圖畫開始脫落。
提醒:脲醛樹脂+正表面密胺粉材質的餐具如果長期使用會存在分解的可能,造成表面發汙、起泡。所以孫錫全說:「家長給孩子選擇餐具時,最好不要用這種餐具盛熱食。」
孫錫全在查閱資料後再次強調,從食品安全方面講,標識為5的塑料製品最安全。但不管是哪種材質的塑料製品,如果長時間微波加熱還是存在安全隱患。 文/圖 記者 宮巖 實習生 管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