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日常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選擇訂外賣來解決就餐問題,在外賣包裝中,很多食物都是用塑料盒來包裝的,因此也有很多人擔心外賣塑料餐盒的安全問題,那麼這些在外賣中使用的塑料餐是否安全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辨別呢?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好好地進行了解吧。
一、外賣中的塑料餐具是否安全呢?
對於外賣餐具的生產,每種材質的飯盒的生產都會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同時也會有特定的用途。正常情況下,外賣食品理應選擇食品級的一次性飯盒,在達到食品級標準的前提下,應該按食品的種類進行合理選擇,比較熱的食品應該選擇耐熱、耐酸鹼的一次性飯盒,如果外賣商家這樣處理的話,使用這些塑料餐具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用途進行使用,比如拿不耐熱、不耐酸鹼的飯盒來盛裝熱食,容易導致飯盒中增塑劑、穩定劑、單體小分子物質的溶出,並向食品中遷移。這些有機化合物很難在體內代謝,因此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件事,就是在塑料餐具底部或者側面常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識和數字,其實這些標識就是塑料的身份信息,那麼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據相關專家介紹,這個由3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環形標識是表示「可回收利用」,中間的阿拉伯數字則是標明塑料種類。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特性和適用範圍,目前塑料製品排序是1至6號,其中,5號是外賣打包盒最常用到的材料。
1號: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因透明度高,多用於礦泉水瓶和碳酸飲料瓶。這種材質不耐高溫,當溫度超過70℃時,會產生變形,並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出。所以不能反覆使用,更不要盛放高溫的食物或者用於加熱。
2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相對於1號透明度較差,常用於牛奶瓶、乳制飲料瓶,但耐溫性要比1號要高,能達到110℃,所以可以用熱水燙一下加溫飲用。
3號:PVC(聚氯乙烯),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已較少用於包裝食品。
4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應用最多的是保鮮膜,相對於3號要安全得多,可以用來包熟食、熱的食物,但是不要溫度過高,因為加熱至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材料裡面的有害物質會被溶解出來。所以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先摘掉保鮮膜。
5號:PP(聚丙烯),耐溫性可以達到130℃,由於其耐高溫、硬度高,對酸、鹼等有機溶劑和油脂穩定,主要用於微波爐餐盒、喝水用的塑料杯子、一次性餐盒,在外賣餐具中應用最為廣泛,是唯一可以直接放進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餐盒。目前所有PP都可以算是食品級的,正常情況及高溫情況下不會溶出有害物質。
6號:PS(聚苯乙烯),主要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的材質,一些店面會用來售賣米飯快餐,但溫度過高時會析出化學物質。
二、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呢?
先看看塑料餐具上面是否有QS標誌及編號,如果沒有的話及時拒絕使用。
不要選擇顏色鮮豔的塑料餐盒,帶顏色的塑料餐具一般都是使用回收塑料顆粒製成的,回收塑料中甚至會用到醫療垃圾,對人體健康有巨大的威脅。另一方面在塑料中加入了著色劑,可能會含有重金屬鉛、鉻等有害物質,如果長時間使用,可能對人體的消化道、神經系統都會有損壞。
聞一聞餐盒的味道,看看餐盒有無異味兒,合格的餐盒是沒有異味兒的。也可以用熱水燙一下聞聞有無異味兒,如果是有異味兒,自然是不合格的。
看一看塑料餐具的強度,不合格的塑料餐盒,一般來說,強度不會太大,輕輕一撕就會爛。
看餐盒的表面是否光潔,有無雜質或斑點。簡單地講,透明的塑料餐盒一般是使用純聚乙烯(PP)作為原材料,安全係數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