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寫過一篇舊文,算是初次見面介紹:
少女的酥胸是什麼味道?焙愛告訴你……
世人對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沒人能夠否認甜品是誘惑。據說,這是因為人類對甜食的記憶是存在於基因中的。少女氣滿滿的馬卡龍更是治癒系榜首。
前些年知道馬卡龍的國人還寥寥無幾,拜席捲全世界的馬卡龍風潮所賜,「少女的酥胸」作為高端洋氣的舶來品頻頻出現在美劇和時尚雜誌裡,這種金貴的杏仁小圓餅以其極富欺騙性的外形撩撥甜食愛好者的心弦。
馬卡龍最常被人詬病的是什麼?甜,死甜死甜,甜得發齁。平心而論,馬卡龍確實很甜,無論是法式霜還是意式霜,糖份的比例都超過50%。
假如你把它當成一種糕點,你會覺得它甜得發膩,但是假如你把它當做一種糖果,那麼你就不會再糾結它的甜,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它特別的口感和杏仁的香味上。
作為研究馬卡龍多年的人,我可以教給大家如何在玲琅滿目的眾多馬卡龍中選擇到不那麼甜的一款。
第一,選對夾餡。
馬卡龍的甜需要用夾餡來平衡,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應該儘量選擇酸和苦的夾餡,比如黑巧克力、咖啡、檸檬、覆盆子等,都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傳統的法國馬卡龍不會直接添加果醬,這樣第一太過簡單口味也單一,不符合法國人追求完美的風格,傳統馬卡龍的夾餡是creme au beurre,黃油奶油果蓉醬料。
第二,選對外殼。
現在市面上的馬卡龍外殼配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法式蛋白霜,一種是意式蛋白霜,兩種蛋白霜的區別在於需不需要熬煮糖漿製作蛋白糖霜。
法式馬卡龍
意式蛋白霜的糖份含量高於法式(雖然吃起來甜度並沒有多大區別)。最直觀的判斷方法是「裙邊」,即馬卡龍餅的蕾絲狀邊緣。一般法式馬卡龍的裙邊較奔放,有時會外翻,而意式馬卡龍的裙邊更整齊細密。
意式馬卡龍
法式馬卡龍和意式馬卡龍不同的做法造成不同的口感,如果你恰好兩種都嘗過,會發現區別還是有一點的。法式蛋白霜製成的馬卡龍外酥裡嫩,說入口即化也不為過;而意式蛋白霜製成的馬卡龍則有韌性,甚至有些牛軋糖般的嚼勁。
純正的法國馬卡龍它分為五層口感,外殼酥軟殼內層綿軟有一點溼度,然後是夾餡口感creme au beurre法式奶油黃油果蓉puree豐富然後再是外殼,整體口感酥棉濃醇^ _ ^
馬卡龍是需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咬掉的,謝絕一口吞!你會感到介於酥與柔軟之間的獨特口感,你更會陶醉於那種前所未有的柔韌細密。每一口都會給你不一樣的幸福體驗。
很多國內商家為了追求「不那麼甜」,會選擇在材料當中加入麵粉和廉價的人工預拌粉來降低甜味,但是實際上這麼做已經破壞掉真正傳統的法國馬卡龍的味道。
以上摘自:玲瓏沙龍 原文連結: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60531015352037.html
紅茶,黑咖啡,紅酒等等低糖無糖飲品是馬卡龍的最佳伴侶,一枚小馬分個6-8小口慢慢品嘗,再配上咖啡清茶,你一定會領會極致美妙的真諦。
甜品烘焙的領域裡,法國絕對是大佬。而作為甜品之王,我相信馬卡龍總有一天會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產品。
焙愛製作的馬卡龍,絕無香精或添加劑,夾餡均選用能最大程度消解甜膩的口味,或酸或鹹,或香或濃,超級厚實的餡料充滿幸福和滿足,絕非齁甜寡味的市售產品可比。
另外,雖然我們在兼顧口味和外形的前提下已將進口食用色素比例降至最低,這就要求更精湛的烘焙技術和更高的工作難度,還是給介意色素的朋友留有一類特別的零色素馬卡龍,其中首推可可口味,其外殼不僅有杏仁粉,糖粉,蛋白還加入了Opéra可可粉,其經典餡料法語叫Ganache,就是法式夾心巧克力內餡,當然也可以其他口味夾餡獲得更豐富的層次。
這一季帶來以下6種口味:提拉米蘇、桂花香蜜、抹茶山楂、摩卡咖啡、焦糖海鹽黑巧克力、海鹽芝士。
全部都是餡中餡!一枚甜品給你多重口感豐富滋味!要多口味混拼請與我聯繫哦!
欲了解焙愛馬卡龍詳情,請掃描二維碼進入微店,並長期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