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盤——香菜蘿蔔絲/時鮮四喜烤麩/芥末菠菜/糟毛豆/糟蝦/冷吃兔 熱菜——清蒸大閘蟹/鮮鮑燜五花/板慄燒雞/蠔油雙菇/清炒棒菜/蒜蓉茼蒿/白灼蘆筍/橄欖菜炒芸豆 湯品——乾貝蘿蔔湯/番茄黃豆芽煨棒骨湯/蓮藕玉米排骨湯
用應季的食材、普通的調料、簡單的烹飪,在家的廚房做出一桌家常飯菜款待家人朋友,如今已經好像已經成了一種具有儀式感的相聚。在家吃飯,誠意肯定足夠,那麼能如何兼顧簡單、營養,又美味呢?對於每天做飯的營養師來說,這也不是不可兼得。咱們今天就不妨試試,用我在這個秋天日常做的菜餚,湊出一桌營養師的家宴~
食單的菜品並不在具體的一餐,但每個菜都在此季先後出現在我的廚房裡。家宴規模不宜太大,4-8人比較適合,涼菜2-4道,熱菜2-4道,湯品1道,小吃2道,主食1道,零食若干,涼菜熱菜葷素各半搭配即可。食材涵蓋主食雜糧、優質蛋白、綠葉菜、菌菇類、豆類堅果等;充分發揮蒸煮拌等烹飪方法,只少量蔬菜採用快炒,不僅健康而且製備時間安排更高效快速。秋天的應季食材很多:大閘蟹、板慄、桂花、蘿蔔、棒菜、菠菜……紛紛昭示著這個豐收季節惹人垂涎的各種元素。1)先做糟滷菜:煮好蝦和毛豆過涼水或放涼後倒入糟滷汁靜置;2)其次處理需燉煮的菜(燒肉、煨湯),放上鍋慢燉後開始處理別的食材;3)再次切配:煮土豆——淘洗切配蔬菜——做芝士焗薯泥;4)然後製作涼菜——熱炒涼食型菜品(四喜烤麩、冷吃兔)——涼拌菜調汁;6)開餐:上零食鮮果——上冷盤——上芝士焗薯泥——上紅燒菜(鮑魚燒五花或板慄燒雞)——大閘蟹開蒸,同時炒蠔油雙菇上桌——大閘蟹上桌——上湯品——炒蔬菜上桌——煮桂花酒釀圓子——上米飯(一般到這裡已經吃不下了……)
做法:蘿蔔切絲加鹽和糖醃漬後潷出水,加料汁和香菜段拌勻即可。
做法:烤麩泡發煮熟撈出,和切塊的香菇茭白馬蹄下油鍋炒勻,加調料加水煨煮至收汁。說明:傳統四喜烤麩都是幹品水發食材,我將木耳黃花花生等換成熱量不高的時鮮蔬食,熱量更低,成菜更快。此菜可以先做放涼食用。
做法:菠菜洗淨焯水放容器壓實潷水冷藏,兩味調料充分調和均勻,上菜時脫模裝盤淋汁即可。說明:兩味調料比例可自行調整,不喜歡芥末可以不加,成菜上還可以撒芝麻花生碎增加堅果風味。
說明:糟滷可兌部分水以免過鹹,毛豆糟一小時,蝦糟兩小時左右。
說明:冷吃兔製作耗時稍多,可提前製備好,因水分較少,口味偏重,冷藏保質期3-5天。
做法:蒸鍋水沸騰上汽後放大閘蟹(約3兩母蟹)蒸12分鐘關火』
調料:(生抽、老抽、糖、姜、話梅、花椒)/(生抽、老抽、糖、姜、花椒、香葉)做法:豬肉或雞肉焯水後加入琺瑯鍋,加適量水和調料燜煮半小時後加入鮑魚或板慄,再燜煮半小時,收汁即可。說明:不加油,不炒糖色(其實老抽裡有焦糖色,特別喜歡油亮感覺的也可以自己炒,就是耗時一些),兩個燒菜二選一即可。下廚房我的帳號(二維碼見冷吃兔)裡可搜到做法。
食材:任選兩種鮮菇即可(如:口蘑、香菇、杏鮑菇、海鮮菇、蟹味菇、姬菇等)做法:不粘鍋加少許油炒勻切塊的蘑菇後加少許水煨煮,加蠔油汁,炒勻收汁起鍋。
做法:炒制:不粘鍋加少許油,(炒香蒜蓉或幹辣椒後)加入蔬菜炒熟撒鹽出鍋;白灼:焯熟撈出澆生抽(也可澆上蒜香熱油);芸豆(可加茭白)煮熟軟後下油鍋加橄欖菜炒勻。
食材:(乾貝、圓白蘿蔔或青蘿蔔)/(番茄、黃豆芽、棒骨)/(蓮藕、玉米、前排)做法:乾貝泡發,其他肉類焯水備用,起大鍋水,加食材和調料,大火開後,小火煨煮至食材熟軟,湯汁出鮮。
小鍋煮糯米圓子,浮起來後加入酒釀(醪糟)和今年的新桂花做的糖桂花蜜,煮開攪勻即可。
電飯煲煮雜糧米飯,建議提前浸泡一下再煮。雜糧將就家裡有的品種就可以。往上,點作者旁邊的藍字ID關注;往下,點在看、點讚、轉發,來個三連~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
寶藏食材:熱量低,蛋白質不低,膳食纖維高……關鍵,還好吃!
胃口小的小朋友早餐怎麼吃,才能扛到上午第四節課不餓
一人食:如何更健康地做一個孤獨的美食家?(外食篇)
運動飲料、果汁、礦泉水……當我們運動時我們喝什麼?
牛油果、西梅、小白菜和獼猴桃補充維生素C,你猜誰贏了?小龍蝦那麼美味,吃輔食的寶寶能來兩口嗎?
要減肥、吃素、增肌、加營養:全都需要吃蛋白粉?
宅家無聊的小神獸怎麼玩:自編自導防疫故事遊戲來一個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一份川西鄉村學堂學齡前兒童營養膳食狀況小樣本調查走訪記錄
吃樂山:每次妄圖把心願單打卡完畢的努力,都是徒勞
霓虹覓食隨遇記
特快專遞:高考的48小時食譜菜單
《昨日的美食》:有一種溫暖叫回家吃飯
我知道一天得吃一斤蔬菜,可一斤到底是多大一堆?
學齡前兒童食育教案分享:彩虹蔬果課
實名推薦小白菜:蔬菜中的小清新實力派
體育中考在即,初三的孩子怎麼吃?
我被驚到了:骨頭湯的鈣含量超過牛奶?!
鈉鹽,咋個白眉白眼就吃多了喃?
早餐只有雞蛋算不算沒有葷菜? 以及,開學了,娃的早餐怎麼做?
這種營養素不提供能量,幾乎不被消耗吸收, 卻被推薦每天吃25-35克,國人平均攝入量不足一半……
新年寬胖預警:控制熱量?提防那些混錯朋友圈的隱形「主食」
用喜歡的方式運動一生:2018新版美國運動指南發布
枸杞比不過草莓?——吐槽BBC
長假後,如何撫慰我們的小腸胃?
曬曬減肥餐也能幫助減肥?……(減肥填坑錄·再續)
早餐穀物麥片挑選大作戰
泉州歸來,聊聊如何在旅行前做吃喝攻略
糖醋小排不用油?豈止啊,無油烹飪能做一桌菜~
大理歸來,聊聊如何在旅行中吃好喝好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六種營養素,趕緊補起來
腹瀉後,營養師給自己的一餐病號飯
每逢佳節胖三斤,鬱悶;憂鬱還要使人肥,哭死……(減肥填坑錄·續)
後端午時期的粽子花式去庫存
減肥填坑錄
碘鹽,我到底該不該吃?
走多快算「快步走」鍛鍊?
一份NICE的減肥方
「游離糖」小圖鑑:一瓶可樂裡有幾顆糖?
隱形鹽偵查記:一碗沒有調料的掛麵,會有多「鹹」?
那些曾讓我感動垂涎的日本美食影視劇
輔食添加十問:從生命早期培養一個健康的小吃貨
一杯紅酒配電影?沒那麼簡單
放下咖啡,我們聊聊致癌物
一塊香濃的黑巧,還是一坨甜膩的白糖?
上班族快手早餐攻略
米易番茄到貨,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