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很多皇帝大多有寵妃,比如唐玄宗寵愛楊貴妃,順治獨寵董鄂妃等,可如果寵妃比皇帝還大十七歲,並不是貌美傾城,而是半老徐娘,但是卻獨得皇帝恩寵,那就只有一位皇帝最特殊了,那就是明憲宗明憲宗對萬貴妃。
明憲宗一生痴愛萬貴妃,萬貴妃以一個卑微的宮女,半老徐娘之身,卻能寵冠六宮,做了二十多年有名無實的皇后,令很多女性不能理解的是,明憲宗獨寵萬貴妃,為了萬貴妃,不惜和生母翻臉,廢黜了吳皇后,但是萬貴妃作為明憲宗最愛的女人,卻始終沒有機會成為正宮皇后,一生最高的名分也只是貴妃,這是為何?
一、萬貴妃出身寒微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公元1430年出生。父親萬貴是縣衙裡的一個小吏。後來親屬犯法,受到牽連被發配到霸州。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有人建議把萬貞兒送進宮裡,說不定能出人頭地。萬貴思慮再三,答應了。
萬貞兒雖然小小年紀,但是乖巧又聽話,幹活又勤快,所以很得宣宗的孫皇后喜歡,安排在自己身邊伺候。公元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徵蒙古,兵敗被俘,也就是舉國震驚的「土木之變」。孫太后急忙把明英宗的兒子明憲宗立為太子,讓萬貞兒去東宮伺候年僅兩歲的太子。萬貞兒覺得出頭的機會來了,像母親一般盡心照顧小太子。
二、萬貴妃無後
萬貞兒本來就比明憲宗大十六七歲,也就是說憲宗15歲的時候,她就得30多歲,這樣的年齡差,而且是女大男小,生育機會本來就小,還不容易生了個兒子,結果夭折了,這就導致萬貴妃並沒有給明憲宗留下一兒半女。在古代那可是處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範疇。
三、來自婆婆的仇視
萬貞兒的婆婆周太皇太后,說一句難聽的話,雖然說幹的事沒有那麼像萬貞兒那麼令人髮指,但是好不到哪去,周太皇太后先是想要在史書上取代忠貞不渝錢皇后(明英宗最愛的那個人)的位置,然後還想要阻礙錢皇后和明英宗同穴,你說這樣一個嫉妒心極強的人,如何能不妒忌獨佔了他兒子而且和她年紀實際上差不了多少的兒媳婦?更何況這個兒媳婦還害死她好多孫子。
四、大臣反對
明憲宗深深繼承了他爹身上軟弱的性格氣息,而且是變本加厲,雖然「紙糊三老」和萬貴妃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但是架不住這幾個人都是是欺軟怕硬的主,閣老算什麼,在那個男人面前,這幾個都是烏合之眾,這個人就是商輅,于少保同期的三元及第的學神,歷經三朝,起起沉沉浮浮,基本上是奪門之變後僅存的代宗重臣,最終成為明中期文臣斷層期中最重要的那位。
這位大臣剛正不阿,一生為大明公司兢兢業業,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巨大的貢獻,但是他中正秉直,為大明公司修修補補,對憲宗時期烏煙瘴氣的朝中風七下,天下仍能昇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這位大臣不向來厭惡萬貴妃,他不同意,萬貴妃就是氣急敗壞也沒有用,憲宗也不管事。
因此綜上所述,萬貴妃雖然萬千寵愛在一身,但是她年齡比皇帝大十七歲,沒有子嗣,又是微賤的宮女之身,想坐上皇后寶座,幾乎是做夢,迫於禮制,即便身為皇帝的明憲宗也無可奈何,而萬貴妃做了一輩子的皇后夢,最終也沒能實現。
憑藉明憲宗對她的寵愛,萬氏在後宮中過得十分舒坦了,明憲宗對她言聽計從、形影不離,兩任皇后一個被廢,另一個形同傀儡。儘管被因為種種因素,萬氏沒能擁有皇后的名號,可卻過著不是皇后勝似皇后的日子,也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