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小字貞兒,山東諸城人,生於明宣德五年( 1430年)。她的父親萬貴為縣衙的小官,因為犯法而被發配到偏遠的邊疆去了,而且連累家人,家產和人口全部被抄沒。年僅4歲的萬貞兒也被充入宮中為奴婢,從此踏人了幽深的皇宮。萬貞兒自幼接觸到宮闈內的種種勾心鬥角,養成善於察言觀色、格外乖巧的性格。不久,她就將危機化為轉機,由於口齒伶俐,聰敏異常,表現優異,被分配到明宣宗的寵妃孫氏的寢宮當差。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廢掉胡皇后,改立寵妃孫氏為皇后。萬貞兒就成為孫皇后最信任的侍女。明宣宗駕崩後,孫皇后成為皇太后,萬貞兒成為皇太后身邊的小紅人。
電視劇《後宮》中說,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太子朱見深被發配南門,得到宮女萬貞兒悉心照料,兩人發生戀情。朱見深繼位,封萬貞兒為貴妃。這大體上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萬貞兒20歲,明朝發生了一場大的政局變動,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危機。瓦剌首領也先率兵大舉侵犯明鏡,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的勸阻,下令皇弟鄺王朱祁鈺留守京城,自己率兵御駕親徵。結果,明軍在土木堡大敗,死傷慘重,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消息傳回北京後,鄺王朱祁鈺在孫太后以及于謙等大臣的擁立下登上帝位,改年號為景泰,並粉碎了瓦剌軍隊對北京的進攻。孫太后冊立明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太子,此時朱見深年僅3歲。
為了照顧朱見深的起居生活,孫太后又派貼身侍女萬貞兒去服侍他。由此,年僅3歲的朱見深與大他17歲的萬貞兒結下了難解之緣。
景泰元年( 1450年),瓦剌放回明英宗。明代宗朱祁鈺害怕英宗復闢,將他軟禁於南宮,嚴密控管,宮門上鎖,並且灌鉛。這一鎖就是七年。朝中大臣、太監、宮女知道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將不保,擔心受牽連,也就逐漸疏遠了朱見深,沒有人願意對他表示絲毫關懷。果不其然,兩年後,明代宗朱祁鈺見自己帝位已經穩固,說變臉就變臉,下旨將朱見深逐出東宮,由太子廢為沂王,打算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歷史上廢太子的人生大多是以悲劇收場的,漢代皇太子劉榮是漢景帝兒子,遭廢后被迫自縊而死;隋朝皇太子楊勇被廢為庶人,又被其弟楊廣假借文帝楊堅的遺詔賜死。朱見深被廢時只有6歲,這個年齡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還是一個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而朱見深卻要面對四周密布的惡意和危險。宮裡宮外到處都是景泰帝的眼目,他整天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在這樣險惡的氛圍之中,朱見深的心理充滿恐懼,較為自卑,怕見生人,且有口吃的毛病。據史記載,有一次,已成為皇帝的朱見深患病,他剛娶進門的王皇后經常去照顧他,但卻被拒之門外,他的理由是: 「不耐見生人,你莫要來得太頻繁。」 在朱見深人生最灰暗的這幾年,只有萬貞兒始終陪伴左右,寸步不離地守護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給予他綿厚、溫暖的母愛。這個年齡恰恰是小男孩容易形成「戀母情結」 的關鍵時期。朱見深依賴萬貞兒,萬貞兒就是他的太陽。
景泰四年(1453年),新太子朱見濟病逝,明代宗無其他兒子繼任太子之位。於是,朝中部分大臣又想起廢太子朱見深,希望能重新立他為太子。
然而,明代宗沒有應允,因為他認為自己還年輕,可以再生育兒子。景泰八年( 1457年),明代宗病重,曾在對抗瓦剌時立下大功的將領石亨與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擁立朱祁鎮復闢,史稱「奪門之變」。朱祁鎮復闢之後,廢朱祁鈺為邨王。不久,朱祁鈺去世,以親王禮葬於西山。
明英宗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南宮,復闢為大明皇帝。朱見深戰戰兢兢的幽禁生活終於熬過去了,他又重新成為大明王朝的太子。然而,朱見深的春天沒有來臨,他依舊得不到父母的寵愛。明英宗與朱見深已有8年未見,父子
倆感情較為淡薄。朱見深飽嘗人情冷暖,性格內向,不愛和陌生人交流,也不愛表現。明英宗雖然立朱見深為太子,但並不是特別滿意。據史記載,明英宗病危,臥於文華殿,一度想廢掉太子朱見深,幸好吏部尚書李賢加以勸阻。明英宗問李賢: 「皇位一定要傳給太子嗎? 」 李賢叩頭回答說: 「如此則是宗廟社稷之幸。」 英宗見李賢態度堅決,立即召太子來,並傳位於他。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駕崩,朱見深登上皇位,即明憲宗。
電視劇《後宮》中翔實地呈現了明憲宗與大自己17歲的萬貴妃的傳奇戀情,無論萬貴妃做過什麼,憲宗皇帝就是怎麼看她都順眼。這不是無緣無故的。俗話說,患難見真情。萬貞兒與朱見深形影不離,對他不離不棄,陪伴他走過了坎坷的童年,沉悶的青少年,給了他母愛,也給了他情人之愛。在朱見深的眼中,萬貞兒既像母親,又像姐姐,還像妻子,事實上已成為他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