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很多人開始擔心經濟增長什麼時候能夠回正,下一輪新經濟紅利在哪裡,如何才能抓住?
當大家都還在猶豫、遲疑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十分激動人心:
2020年8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57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5%,首次實現正增長。
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已經率先走出困境,經濟率先復甦增長,更是回應了外界質疑和一個長久問題——中國經濟還有潛力嗎?答案是,有。而且還非常強勁。
在這種增長大勢下,有一種趨勢尤為亮眼——團體服裝定製產業。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服裝定製市場規模僅有1022億元,在此後的4年,服裝定製市場年均增長率逐年上升,2020年,預計將達到2000億。
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企業越來越重視自身品牌的塑造,而服裝作為企業VI的一部分自然不可或缺,定製需求劇烈增加。
但供應鏈一直是限制整個服裝定製行業的瓶頸,若想形成規模化、日常化生產,智能柔性化生產是唯一的答案。
近些年,在供應體系構建上,定製鏈做了許多嘗試:
1、建立全國七大分站,整合供貨商、零售商、分銷商資源,形成一套完整的商業閉環;
2、獨立開發行業首款SaaS工具銜接各個埠數據,從而實現服裝定製的規模化。
任何一個產品、一個企業、一套服務方案,都必須在實操中實現發展。而定製鏈的優勢在於,它的合作夥伴足夠多,行業細分垂類足夠全,所以也必然有更豐富的經驗和更全面的服務流程。
在傳統的電商裡面,商家接到訂單,工人去倉庫拿貨,然後發貨。為了響應不斷變化的潮流和個性化的需求,商家需要增加SKU,多備貨。如果遇到貨賣不出去,就會出現庫存大量積壓,資金周轉也會出現問題。
而定製鏈採用的C2M的商業模式則改變了這種供銷關係,可以完全實現用戶的「個性化」和「定製化」,讓用戶的需求直達工廠,通過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來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需求。
以服裝為切入口完成C2M定製商業模式的落地實踐,再到跨界賦能佔據產業網際網路的新風口,定製鏈C2M企業定製生態格局已定,不斷賦能經銷商的路徑也日漸清晰。
一轉眼,2020年已經所剩無多,前路晦澀難明,長夜如是,但關於服裝定製產業的推進之路仍然很長。
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定製鏈將繼續打造以技術升級與模式創新為驅動的供應鏈,讓企服商交付速度越來越快、成本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