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媽媽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用奶瓶餵養寶寶,但很多寶寶吃了奶瓶後可能就不願意吃媽媽的奶了。
因為可能寶寶出現了乳頭混淆,其實乳頭混淆主要包括流速、流量混淆和吸吮方式混淆。
常見的錯誤奶瓶餵養方式是奶瓶豎得很高 ×,這樣乳汁會以很快的流速流入寶寶口中,而且是一直持續這種流速直至把奶吃光為止。
但吃媽媽奶時奶量和流速一直是在變化的,奶陣來時奶的流速較快,奶流量較多,隨著奶陣過去流速變慢,奶量漸漸減少,甚至可能吃不到奶。
寶寶吮吸媽媽乳房時,他的嘴巴會張得很大,上下嘴唇外翻,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形成一個新乳頭,新乳頭的頂端達到寶寶口腔上顎軟硬顎交匯處,舌頭在下方呈杯狀裹住新乳頭,舌頭和乳頭幾乎可以填滿整個口腔。
當吸吮時,寶寶的舌頭和下顎開始有節奏的一起運動,舌頭的上下波浪樣運動在口腔內造成負壓,使乳汁如滴漏般慢慢的流入他的咽喉,他有節奏的重複這個動作,當刺激出奶陣時,乳汁就是如水柱般噴湧而出。
當寶寶吮吸奶瓶時,奶瓶中的乳汁從奶嘴噴湧而出,因為流速太快,寶寶會用嘴唇咬住奶嘴,舌頭抵住奶嘴頂端。
他不需要使用舌頭和下顎有節奏的吮吸,因為乳汁已經源源不斷流入他的口中,而使用舌頭和下顎上下運動來吸吮的方式會使流速更快,讓他不舒服。
好了!
了解了瓶餵和親餵的區別後,
我們就會知道正確瓶餵的技巧核心是什麼?
儘可能模擬親餵
選擇一個形狀跟乳房接近的奶嘴,建議使用寬口徑奶瓶,因為它的奶嘴大小和形狀跟媽媽乳房比較接近,奶嘴的型號選擇出奶孔最小的「S」號奶嘴。
將寶寶儘量抱起,身體儘量坐直,切忌躺著。
將奶瓶水平放置稍微傾斜一點,只要確保奶嘴最前端的小球部充滿奶水即可。
餵奶時將奶嘴輕觸寶寶嘴唇,等寶寶主動張大嘴後再讓寶寶含住奶嘴,寶寶的上下嘴唇外翻,含住的奶嘴部分比較多,奶嘴頂端達到寶寶口腔上顎軟硬顎交匯處。
(做不到不要緊,含的奶嘴部分儘量多就行)
餵奶過程中一直保持只有奶嘴前面球部有奶,並根據寶寶的節奏來吸吮。
如果寶寶停下來,則保持奶瓶不動,不要搖晃奶瓶或敲瓶底催促寶寶。
餵奶過程中模擬奶陣,保持吃停吃停的節奏。
吃上幾分鐘,將奶瓶角度向下,但保持奶嘴仍然在寶寶口中,奶嘴出現摺疊,乳汁不能流出,保持此姿勢10—20秒後再把奶瓶放置水平,讓寶寶繼續吸吮。
餵奶瓶的人要有耐心,如果以一個正確的瓶餵方式來餵寶寶,整個餵養過程可能需要15-20分鐘。
也許有人會擔心,要餵那麼久,乳汁涼了怎麼辦?
其實有一部分寶寶很喜歡喝涼的奶,對他們的身體也沒有任何影響。
但如果媽媽很擔心,可以使用專業的奶瓶保溫袋,或者一次少裝點奶,吃到一半換一瓶,或者原來那瓶再去加熱一次。
寶寶不接受奶瓶怎麼辦?
什麼,奶瓶餵養容易過度餵養?
親餵寶寶吃得慢,擔心奶不夠,可以吸出來瓶餵嗎?
編輯 | 馬小驫
圖片來源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drma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