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餵養容易乳頭混淆?正確瓶餵有技巧!

2021-01-17 馬蕾孕哺育



有一些媽媽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用奶瓶餵養寶寶,但很多寶寶吃了奶瓶後可能就不願意吃媽媽的奶了。



因為可能寶寶出現了乳頭混淆,其實乳頭混淆主要包括流速流量混淆吸吮方式混淆





常見的錯誤奶瓶餵養方式是奶瓶豎得很高 ×,這樣乳汁會以很快的流速流入寶寶口中,而且是一直持續這種流速直至把奶吃光為止。



但吃媽媽奶時奶量和流速一直是在變化的,奶陣來時奶的流速較快,奶流量較多,隨著奶陣過去流速變慢,奶量漸漸減少,甚至可能吃不到奶。



寶寶吮吸媽媽乳房時,他的嘴巴會張得很大,上下嘴唇外翻,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形成一個新乳頭,新乳頭的頂端達到寶寶口腔上顎軟硬顎交匯處,舌頭在下方呈杯狀裹住新乳頭,舌頭和乳頭幾乎可以填滿整個口腔。



當吸吮時,寶寶的舌頭和下顎開始有節奏的一起運動,舌頭的上下波浪樣運動在口腔內造成負壓,使乳汁如滴漏般慢慢的流入他的咽喉,他有節奏的重複這個動作,當刺激出奶陣時,乳汁就是如水柱般噴湧而出。


當寶寶吮吸奶瓶時,奶瓶中的乳汁從奶嘴噴湧而出,因為流速太快,寶寶會用嘴唇咬住奶嘴,舌頭抵住奶嘴頂端。


他不需要使用舌頭和下顎有節奏的吮吸,因為乳汁已經源源不斷流入他的口中,而使用舌頭和下顎上下運動來吸吮的方式會使流速更快,讓他不舒服。



好了!

了解了瓶餵和親餵的區別後,

我們就會知道正確瓶餵的技巧核心是什麼

儘可能模擬親餵




選擇一個形狀跟乳房接近的奶嘴,建議使用寬口徑奶瓶,因為它的奶嘴大小和形狀跟媽媽乳房比較接近,奶嘴的型號選擇出奶孔最小的「S」號奶嘴。




將寶寶儘量抱起,身體儘量坐直,切忌躺著。




將奶瓶水平放置稍微傾斜一點,只要確保奶嘴最前端的小球部充滿奶水即可。




餵奶時將奶嘴輕觸寶寶嘴唇,等寶寶主動張大嘴後再讓寶寶含住奶嘴,寶寶的上下嘴唇外翻,含住的奶嘴部分比較多,奶嘴頂端達到寶寶口腔上顎軟硬顎交匯處。

(做不到不要緊,含的奶嘴部分儘量多就行)





餵奶過程中一直保持只有奶嘴前面球部有奶,並根據寶寶的節奏來吸吮。

如果寶寶停下來,則保持奶瓶不動,不要搖晃奶瓶或敲瓶底催促寶寶





餵奶過程中模擬奶陣,保持吃停吃停的節奏。


吃上幾分鐘,將奶瓶角度向下,但保持奶嘴仍然在寶寶口中,奶嘴出現摺疊,乳汁不能流出,保持此姿勢10—20秒後再把奶瓶放置水平,讓寶寶繼續吸吮。





餵奶瓶的人要有耐心,如果以一個正確的瓶餵方式來餵寶寶,整個餵養過程可能需要15-20分鐘。


也許有人會擔心,要餵那麼久,乳汁涼了怎麼辦?

其實有一部分寶寶很喜歡喝涼的奶,對他們的身體也沒有任何影響。


但如果媽媽很擔心,可以使用專業的奶瓶保溫袋,或者一次少裝點奶,吃到一半換一瓶,或者原來那瓶再去加熱一次。



寶寶不接受奶瓶怎麼辦?

什麼,奶瓶餵養容易過度餵養?

親餵寶寶吃得慢,擔心奶不夠,可以吸出來瓶餵嗎?




編輯 | 馬小驫

圖片來源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drma2018@163.com


相關焦點

  • 奶瓶餵養的娃如何從瓶餵轉到親餵?
    而且還得去哺喂,去照顧這個小娃娃。心裡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打鼓的。於是乎,雖然我們早就知道要早開奶、早哺喂,但是猛然到了自己身上的時候,什麼都忘了。。。於是,在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在跟家人爭執不下的時候,很多人的奶瓶就不得不上場了。。
  • 母乳親餵和瓶餵,到底有何區別?「糊塗」寶媽可別搞混淆了
    哪怕看似簡單的新生兒的餵養工作都會讓許多產後寶媽感到頭疼。有些媽媽本身奶水不足或因工作衝突,迫不得已只能無奈用奶瓶餵養,還有些媽媽堅定母乳餵養。而二者究竟有無區別,區別如何,往往被人混淆,甚至忽略。新晉寶媽在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之間搖擺不定,醫生的話點出背後真相同事曉琳是位新晉寶媽,由於是第一次做媽媽,對母嬰方面知識知之甚少。在孕期就開始學習一些專門的母嬰方面的知識。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了寶寶的餵養過程出現什麼意外。在一次偶然間,曉琳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報導,了解到現在很多寶寶都是奶瓶餵養,於是小林開始反思是否自己的餵養方式有誤。
  • 親餵怎麼還比不上瓶餵?
    慄子媽之前經常看周圍的新媽媽發愁:就給我家孩子吃了幾次奶瓶,結果吃過奶瓶就不吃乳頭了,每次餵奶鑽心的疼,剛餵進去TA就吐出來
  • 媽媽想要母乳瓶餵,決定之前,請先了解瓶餵的5個不足和2個風險
    有個媽媽提出了這樣一個疑惑:可不可以把乳汁吸出來拿奶瓶餵給寶寶,這也算母乳餵養吧?寶寶的餵養方式有純母乳親餵、純母乳瓶餵、純母乳親餵瓶餵混合、奶粉餵養、奶粉母乳混合餵養,不論是哪種餵養方式,媽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選擇,這是無可厚非的。
  • 章子怡曬娃成癮~親餵轉瓶餵,哺乳媽媽如何做好重回職場的準備?
    然而,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對奶瓶通常很抗拒,甚至有些寶寶會大哭不吃,餓了一天就是要等到媽媽回家餵奶。該如何讓寶寶接受奶瓶?寶寶喝得太少,會不會營養不足?其實,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劃,媽媽就必須掌握從親餵轉為瓶餵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 聊一聊母乳瓶餵的那些事兒
    為了讓寶寶同時接受親餵和瓶喂,我採取的方式是:瓶餵幾次,等乳頭恢復,就親餵幾次,如此循環。饅頭三個多月的時候,突然發現,連續親餵也不再有不適感,反而多了一些哺乳時的親密和溫暖。①奶水不夠。很多朋友月子裡都說自己奶水不夠,寶寶吃不飽。
  • 奶水不足或媽媽要上班,需混合餵養,寶寶寧願餓也不吃奶瓶怎麼辦
    一般建議從寶寶出生的六~八周後開始,太早容易產生乳頭混淆的情況,導致寶寶不吃母乳。八周後寶媽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來喂,大概每周嘗試兩到三次,寶寶就能掌握吸吮奶瓶的技巧了,也不會那麼抗拒,能為以後的混合餵養做準備。
  • 選奶瓶的關鍵是什麼!混合餵養10個多月後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
    所以今天,作為一個可以自由切換母乳親餵、母乳瓶餵、奶粉瓶餵的媽,我想把我在奶瓶上踩過的坑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手麻麻和準麻麻注意避坑!Nuk —— 噱頭大過實際的奶瓶買它是因為它號稱仿乳頭設計的奶嘴,因為慄子出生時舌系帶略短,吸母乳有些費勁,所以前3個月一直有些乳頭混淆,也沒什麼辦法就想試試別的奶瓶死馬當活馬醫吧。結果流速也是太太太快了!!!
  • 寶寶奶瓶選購與使用指南!看這一篇就夠!
    如果是母乳和奶瓶混合餵養的,一定要選擇接近媽媽乳頭形狀的,避免乳頭混淆以後,寶寶不愛喝母乳;如果是純瓶喂,則沒太大關係,寶寶喜歡就行!3、奶瓶材質玻璃:新生兒最好用玻璃奶瓶,材質更健康,衛生乾淨,也易清洗和消毒,可以一直用,不需要更換,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拿穩了,注意防碰防摔!
  • 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可是現在,我只是想,如果我有,如果他吃,為什麼要刻意斷奶呢?只是,因為黃疸住院用的是奶瓶,諾諾乳頭混淆,瓶餵了快三個月才糾正過來。不止是我,很多很多的媽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奶水過多奶速過快、乳頭破裂、偶爾外出、重返職場等,有時候不得不暫時放棄親喂,採用瓶餵的方式。那麼,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 媽媽要上班,寶寶卻不肯喝奶瓶!七招教你順利親餵轉瓶餵!
    沒想到,出師不利,第一天就狀況連連:自己剛上班狀態還沒調整好,寶寶那邊習慣了母乳親餵又不肯配合瓶喂,這讓重返職場的她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欣欣面臨的困惑可能也是不少職場媽媽要解決的問題,畢竟終歸是要重回職場,上班後就沒有辦法頓頓都親餵了,但寶寶不接受奶瓶,怎麼辦?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奶瓶餵養到底有怎樣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有什麼區別?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區別很大,母乳親餵比奶瓶餵養要好很多。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也是用奶瓶餵養的。因為孩子太小,吃奶對他來說太費勁了,經常是吸了幾分鐘沒吃飽就睡著了,然後睡了大概半個小時又餓了。
  • 正確的授乳姿勢和含住的技巧
    掌握正確的授乳姿勢和含住的技巧,是成功餵哺母乳的關鍵。媽媽感覺舒適,乳汁流淌才會順利。
  • 別再用奶粉瓶給娃餵母乳,隱含三大危害,附奶瓶使用的注意事項
    母乳分泌不規律、公共場合哺乳不方便、寶媽上班無暇親餵……於是乎,瓶餵母乳一時間成了流行趨勢。但是,瓶餵母乳終究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一旦寶寶習慣了奶瓶喝母乳,媽媽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意外的變化。讓寶寶混淆不清長期瓶餵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出現「R頭混淆」,習慣了瓶餵母乳,反而對媽媽的懷抱失去了熱情,這是對哺乳非常不利的。2.
  • 乾貨|小奶瓶大學問!你真的會選奶瓶嗎?!
    如寶寶吸吮母親乳頭過急,而使母親乳頭的括約肌過度緊張,出奶太慢;或乳頭太短,甚至凹陷,使寶寶吸不出奶。這些都會讓寶寶吞入大量空氣。為了預防吞氣症,除了不讓寶寶吸空奶瓶以外,每次母乳餵養時間不宜過長,20分鐘就差不多。不管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記得每次餵完都要幫寶寶拍嗝。
  • 媽媽分享:圖圖的奶瓶測評
    其次我自己買的還有hegen,因為適合斷奶baby,所以我一開始沒有入,不過最近胖圖快3個月了,奶瓶和親餵可以隨意切換,所以我就入了hegen,結果也沒有讓我失望。加上大家送的,我目前使用的是4款奶瓶:優點:新加坡國民品牌,看中它奶嘴和瓶身的設計,以及切換成水杯和儲物杯的多功效,確實比較方便,奶瓶也很輕便。
  • 【大牌價到】大牌飛利浦新安怡教您如何給寶寶選奶瓶——周末全場滿100送100!
    作為每個新生寶寶的必備工具,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奶瓶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挑花了眼呢?飛利浦新安怡今天就給媽媽們支支招。奶瓶的購買數量取決於媽媽們的餵養方式和使用奶瓶的方法,不同的餵養方式,對奶瓶數量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媽媽們可以準備四到八個奶瓶,做到周轉方便、足夠使用即可。材質市面上的奶瓶材質,大體上可以分為玻璃類和塑料類。
  • Hegen奶瓶——真正實力派!
    但換了奶瓶後,好多奶瓶的奶嘴出奶是線條狀態的,流速過急過快很不舒服。45度半直立餵奶大法好媽媽在孕期去上母乳餵養課程,專家學者從口腔正畸學角度建議:母乳以及奶瓶餵養姿勢是將寶寶抱在手裡,餵養姿勢為約45度的斜臥位或半臥位,奶瓶與牙合平面垂直或稍向下10度左右。可以讓寶寶稍微仰著身子,面朝媽媽側著身餵奶,這樣不會嗆到寶寶。
  • 【贏在起跑線】聽說,這是最好用的20款奶瓶
    可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奶瓶,很多寶爸寶媽都亂了陣腳,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以下奶瓶是有使用經歷的奶爸奶媽們推薦的最好用的20款奶瓶。1.Betta 恩諾童企鵝系列奶瓶填補了國內奶瓶市場中高端產品的缺乏。瓶身靈動的黃金比例弧線酷似小企鵝,易於嬰幼兒握拿,加之創新的底進氣系統能引導嬰幼兒正確、防脹氣的餵養姿勢,「小企鵝」之名也因此得來。
  • 寶寶不吸奶嘴、抗拒奶瓶?如何讓寶寶喜歡上奶瓶呢?
    從母乳餵養到奶粉餵養,每一個媽媽都會用到奶瓶。但「母乳餵養寶寶,很難接受奶瓶」這個難題讓大多數媽媽措手不及。那麼怎樣才能讓母乳轉奶粉的寶寶喜歡上奶瓶呢?長期母乳餵養的寶寶,非常依賴媽媽,也依戀喝習慣了媽媽的乳頭。但隨著月齡增加,神經系統的健全,寶寶會敏感地注意到媽媽的乳頭與奶嘴是不一樣的,所以習慣了母乳的寶寶就會拒絕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