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花園的第18篇文章-親子共讀5,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藝術 / 創想 / 色彩 / 遊戲 / 親子 / 共讀
你去看一堵很老很舊的牆,看它的裂縫,看它上面的汙漬,如果看的時間足夠久,你就會看到怪獸,看到各種景象,甚至整個世界都可以從這堵牆上看到。 ——達·文西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形狀的一些事情。
畢卡索《狒狒和小狒狒》 1951年
「這是畢卡索的一件雕塑作品,一隻狒狒抱著一個小孩,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畢卡索也在玩形狀遊戲。是的,狒狒的頭其實是一輛黃色的玩具小汽車。他當時應該有一個小孩,有一天他看到孩子的玩具汽車。使一個事物看起來像另外一個事物,很多偉大的藝術其實都基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
大學有一堂字體設計課,老師要我們拿著相機或者本子去外面找一找24個字母,記得我們當時各自找到了很多不同體態,不同個性的字體,最後根據素材設計了一套自己的英文字體。這是整個大學生時期印象最深之一的一趟課。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安東尼·布朗筆下的小主人公,那天媽媽生日出了個主意,去了一個不一樣的地方,而那一天改變了小主人公的人生。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裡呢?
百無聊賴,長途跋涉的出發,還因此錯過了一次重要的足球賽,爸爸和哥哥並不想去,到最後興高採烈,雲彩飛揚的回家,在這期間發生了什麼?
原來他們來到了豪華的美術館,一開始大家都有點緊張,甚至無聊,哥哥喬治還受到了一次警衛的警告,讓他離畫遠一點,爸爸試圖用冷笑話讓喬治開心起來,貌似喬治並不領情。
直到一家人駐立在奧古斯圖斯·埃格《過去和現在 作品一》這幅畫前,媽媽提議大家找一找藏在畫中的線索,解析畫中的故事情節,如何從畫中的蛛絲馬跡推斷出這一家人在過去和現在發生了什麼?一家人全神貫注,這才真正開始投入到參觀美術館的狀態中來。看看他們到底找到了什麼?以及畫家又如何通過這些線索凝聚當時當地發生的這些情景,以及各自內心的情緒變化。
哦,越來越有趣,接著開始找不同。你能找出多少個不同點?這個遊戲無論年齡大小都樂此不疲。找找看!
緊接著,一開始不在狀態的哥哥也喊著「嘿,來看這幅畫,太棒了」,叫大家一起看。看來一家人漸入佳境。瞧,「想想看,如果在我們住的那條街發生這種事,會怎麼樣?」想像開始飛了,從找一找到想一想,然後把自己變成畫中人,將會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這畫面太美,一家人排排坐欣賞《羅利的童年》。「這幅畫讓你想到什麼?」媽媽問,媽媽總是能很巧妙的提問,帶大家開啟對一幅畫的探索。如果平時帶孩子去美術館遇到孩子對著一牆的古董顯得無聊,那么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怎麼看這一幅畫,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提問。提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放飛想像力,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場景來聯想就再好不過了。瞧,看著這一副畫,小主人公想到了爸爸給他們講笑話的場景。
注意看哦,安東尼·布朗跟我們玩了哪些形狀遊戲的呢?~快帶寶貝來找一找。
接下來則是爸爸參與了一系列演出,安東尼·布朗的每一幅畫中都藏了很多「形狀遊戲」,試圖跟孩子找一找,非常有趣,孩子一定會驚喜自己每一次的大發現。
喜歡安東尼·布朗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安東尼常用的元素,彩色條紋,猩猩,形狀遊戲,香腸,如果帶著找一找的目標,一定能在他的很多書裡發現驚喜。
如此一場參觀美術館的驚險刺激的活動,大家怎麼能不開心呢?最後媽媽教大家玩一種很棒的畫圖遊戲—《形狀遊戲》。「回家的路上,我們一直玩,也許可以這麼說,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玩著形狀遊戲。」
接下來,將開啟今天的「形狀遊戲」之旅。我們的遊戲巴士就要開進「形狀之屋」看一看。
本站所能收穫的:
1. 一起享受親密時光
2. 討論,聯想,對話,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3. 開啟想像力,信手塗鴉,我們也能讓它變成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4. 享受創意帶來的興奮感,開啟孩子對於圖形,繪畫的樂趣。
材料小夥伴:
活動1:紙或本子,兩隻不同顏色的筆
活動2:紙,任意繪畫材料
適合3歲以上,寶寶能拿筆即性塗鴉。2歲以後的寶寶比較多還是以手肘為軸心的連續圓的運動軌跡,從大的連續圓到小的連續圓,2歲半到3歲以後開始有意識的畫一些閉合的圓,同時開始嘗試組織畫面,一個個排列開。
形狀遊戲的方法是先有一個人畫出一個形狀,任何形狀都可以,不需要像什麼東西。
另一個人得把這個形狀變成一個東西。
看,一個封閉的圈,添上幾筆就變成了滑稽的人物。
以下是煦寶天馬行空的紫色塗鴉在爸爸橙色的形狀裡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關於形狀遊戲,關於想像,更多的還是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是一場意外驚喜。如果可以作為家庭活動長期堅持,定是家庭美育非常好的方式。在第一步完成之後,我們可以啟發孩子一起來想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你可以記錄下來寫在紙的背面,記錄孩子的成長。
遊戲延伸:我們是否留意過身邊那些斑駁的痕跡?拍下來或著畫下來,再創作。
空白的畫紙有時候會讓我們恐慌,關於藝術或設計相關的活動,需要平時不斷累積素材,或寫生,或在平時的日常隨身攜帶速寫簿,記錄你的一些臨時的想法或人行道裂痕,斑駁的牆,樹皮紋理,樹葉等等。這樣在坐下來畫的時候,本子上已經有一些可以創作的東西了,已經有一個問題在那兒等待我去解決了。
不知道你平時有沒有注意這些?或者你有沒有跟孩子一起去觀察過?
現在回想,微米生於農村,資源匱乏,我確實把關於童年的所有想像都給了這些斑駁的痕跡和牆面。小時候的房子大多都是一層黃土或一層白石灰,很容易脫落,也常在蹲廁所或者午後曬太陽時,盯著牆面上的痕跡發呆,然後思緒就開始飛奔。怪獸,小動物,或者滿頭白髮的老者,抑或是白雪公主。裂痕,剝落的牆,水跡甚至是發黴的斑駁帶你遨遊想像的世界。
看一看卡拉·桑海姆的形狀遊戲,她在所處可見的裂痕,乾枯的葉子中提煉出了小動物們的形狀靈感,創作了很多無法單憑想像就能畫出來的怪誕形象。
卡拉·桑海姆說,如果是平時畫一頭大象一定是這樣的
卡拉·桑海姆的形狀遊戲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讀者,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形狀,你也發現其實不管是誰,年齡多大,都能做一些關於形狀的創作,既有趣又簡單。不妨和孩子一起來玩一玩形狀遊戲吧~
拍下一些圖片,列印出來,然後把你看到的形狀以外的區域塗上白色,這樣子看你就能找到很多好玩的小動物哦~
好了,今天的「形狀遊戲」就到了這裡,期待下次我們有更精彩的旅行吧?
最近微米有點忙,不過還是會抽時間來整理的,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