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國菜 - 維也納炸肉排

2021-02-26 藝遊歐洲沙龍

維也納,之所以令人著迷。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藏,高雅藝術與音樂。其奢華,高貴,享受生活更是維也納的一大魅力所在。


維也納的飲食文化也是別具一格的!

旅途,是一種期待驚喜的渴望,是一種遠離循規蹈矩生活的放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以後,馬上會投入到這座城市的特色美食、娛樂生活中,吃喝玩樂樣樣不誤。

當你走進維也納,你會發現,原來這座城市的生活,也如同它的音樂一般,精緻,隨性而有品味。

維也納的特色美食

維也納炸肉排(Wiener Schnitzel)是一種將肉排裹上麵包屑後炸酥的美食。現在許多餐廳都會使用雞肉或豬肉來製作,然而正宗的維也納炸肉排是用小牛肉烹製的。

 

這道菜的精髓很簡單:麵包屑要鬆脆,肉排要細嫩,個頭要夠大!

在許多飯館裡,肉排甚至會延伸到盤子邊緣之外。

 

1989年剛到維也納留學時,我的兄長張儉帶著我去維也納七區的最老牌的「Schnitzel wert」餐廳品嘗這道奧地利第一名菜,一大口香醇的啤酒入口,再一塊鮮美的豬排肉入嘴,哇,太棒了!!! 從此就愛上了這道名菜。

現在對我來說,坐落在維也納一區步行街中心的百年老店-Wiener Kavalier的Wiener Schnitzel才是絕對的好吃!正宗!實惠!


在維也納美泉宮的介紹中這道菜也是佛蘭茲約瑟夫皇帝的終身最愛!維也納人說,像多瑙河那樣,炸肉排的麵包屑也應當有所起伏。

維也納炸肉排可以作為奧地利美食的代名詞。這種排,由切制而成的極薄的肉片先灑滿麵包屑,再深度油炸而成。它通常佐以檸檬和香菜,以及土豆或大米。



維也納炸豬排(Wiener Schnitzel)幾乎是奧地利家家戶戶都會做,各個餐館都提供的一道菜。維也納炸豬排最經典的吃法是擠上鮮檸檬汁配果醬吃。主食可以是煮土豆,可以是炸薯條也可以是米這道菜的靈感或許來自於義大利。

據稱19世紀中期,駐紮在義大利的奧地利軍隊拉德斯基元帥在米蘭吃了一份裹著麵包屑的煎肉排。(當時義大利北部屬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

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史特勞斯的代表作——《拉德斯基進行曲》,

知名度與《藍色多瑙河》不相上下。是世界上最膾炙人口的進行曲之一,每年都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終場曲。

你知道嗎?這首經典名曲其實與奧地利名菜——維也納炸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噢!

 

聽到《拉德斯基進行曲》這個名字,你可能有點陌生,

而當前奏一響起,這極富感染力的音樂你一定熟悉!

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讓人們仿佛看到了一隊步兵輕快地走過大街。

第一次為奧地利長官們演奏時,他們聽到副歌時鼓掌跺腳打起節拍。於是,熟悉這個傳統的觀眾仍會在樂隊演奏此曲時,

跟著節奏打起節拍。

 

這首樂曲是老約翰·史特勞斯於1848年創作,題獻給奧地利大將軍約瑟夫·拉德斯基·馮·拉德茨基(Josef Wenzel Radetzky von Radetz) ,以此紀念這位將軍對國家的戰功。

而這位大將軍,也是奧地利國菜的創始人。

義大利有道菜叫做米蘭炸肉排(cotoletta alla Milanesa),

乍一看確實和維也納炸牛排異曲同工。

 

▲米蘭炸肉排

拉德斯基元帥在義大利就任時,嘗了這道菜後非常喜歡。

於是,他在一次給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戰況報告書中,

提到了自己在義大利發現一道人間美味。

拉德斯基返回奧地利後,皇帝親自向他索取了食譜,請大廚試做。

品嘗之後龍顏大悅。自此,維也納炸牛排便誕生了,

成為了維也納最負盛名的菜餚。

也有人認為,這道菜是在維也納保衛戰中由波蘭人帶來的。

其實,無論維也納炸牛排最早由誰發明,它在維也納才被真正地發揚光大,已是不爭的事實,也絲毫不影響它成為奧地利首屈一指的國菜。

由於當時皇帝吃的肉是用金箔包裹的,而貴族們也希望吃到金黃色的肉,用麵包屑、雞蛋和油混合烹調而成的金黃色外皮應運而生。

維也納另一道名菜-烤豬肋排

相信許多人都聽說維也納的烤排骨(Spareribs)是如何如何的好吃, 來Wiener Kavalier餐廳嘗一下就會發現真的是名不虛傳。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旅歐行程裡多了一項品嘗當地特色風味餐的項目。作為「最適合國人口味的西餐」,維也納烤排骨首當其衝,成了宣傳奧地利當地美食的急先鋒,甚至於至於有人說它搶了奧地利國菜「維也納炸豬排」的風頭。

作為一枚無肉不歡的吃貨,維也納烤排骨真的是不容錯過。一整扇的烤排骨簡直是粗獷好爽,定不會讓食客失望。當然,烤排骨的顏值也是相當的可人,偌大的託盤上躺著大扇的烤排骨,醃製過的豬肋骨在火上慢慢地烤熟,配以焦黃的土豆,又或者是花花綠綠酸菜色拉,更有不同風味的蘸料可選。份量之大,賣相之美,香味之濃,簡直是吃貨的福音。

配上2-3種口味的蘸醬,滿滿當當肉香四溢的端到眼前,任誰也

能抵擋這色香味意型五樣俱全的美食誘惑。還等什麼,快到嘴裡來!

排骨的口味一般分為原味,蒜味和辣味,當然每家店也會有自己的招牌口味,配菜上也是各有所長。我所嘗過的烤排骨,製作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先煮後烤,一種則是直接烤。兩種方式的特點各異:先煮後烤的肉質酥爛脫骨入味,而直接烤的則是燒烤味濃有韌勁兒,能讓喜歡「啃」排骨的人大快朵頤。配菜除了上面說的烤土豆和沙拉,有的餐館會配上一個烤大餅,有的則會加上烤西紅柿,各有千秋。

一般一份烤排骨的份量不小,像大型食肉主義的男性,正常發揮的話,一份還略撐。很多人都是吃完一頓就詛咒發誓的再也不吃了,當然這種誓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說上一次,你懂得。

維也納烤排骨的賣相是相當的誘人,一個橢圓的大木製託盤,上面橫躺著大扇肋排,一堆烤得焦黃的土豆,一堆花花綠綠的沙拉,2-3種口味的蘸醬,滿滿當當肉香四溢的端到眼前,任誰也不能抵擋這色香味意型五樣俱全的美食誘惑。還等什麼,快到嘴裡來!

排骨的口味一般分為原味,蒜味和辣味,當然每家店也會有自己的招牌口味,配菜上也是各有所長。我所嘗過的烤排骨,製作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先煮後烤,一種則是直接烤。兩種方式的特點各異:先煮後烤的肉質酥爛脫骨入味,而直接烤的則是燒烤味濃有韌勁兒,能讓喜歡「啃」排骨的人大快朵頤。配菜除了上面說的烤土豆和沙拉,有的餐館會配上一個烤大餅,有的則會加上烤西紅柿,各有千秋。

一般一份烤排骨的份量不小,像大型食肉主義的男性,正常發揮的話,一份還略撐。很多人都是吃完一頓就詛咒發誓的再也不吃了,當然這種誓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說上一次,你懂得。

新鮮的豬肋骨,加上各種調料炸出來,幾乎是完全的脫骨。味道也是一級棒,特別的香肉質鮮嫩口感超級好。香而不膩是百吃不厭的美食。

維也納一區步行街中心的Wiener kavalier(維也納騎士)餐廳

餐廳原為百年老店,三百多年的古老建築,地處步行街中心Steffl商場後的Ballgass 胡同5號:Ballgasse5,1010Wien

預訂電話:

0043 676 9410068  張焦   微信號:zj170z6

0043 699 17076157 曹穎   微信號:caoying2351

主打  

維也納烤排骨 團隊套餐   湯+沙拉+烤排骨+薩赫蛋糕

維也納炸豬排 團隊套餐   湯+炸豬排+沙拉+薩赫蛋糕

維也納烤豬肘 團隊套餐   湯+烤豬肘+沙拉+薩赫蛋糕

維也納烤雞   團隊套餐   湯+烤半隻雞+沙拉+薩赫蛋糕

幾乎所有來維也納旅遊的遊客都會到Steffl商場購物,它的五樓退稅處接待外國遊客在維也納所有購物的全球藍系統退稅。

Steffl商場後門那裡是1791年莫扎特去世的地方,他在這裡創作了那首未完成的名作- 安魂曲。這裡也是維也納的一個重要景點,旁邊還有莫扎特當年長期演出的劇場!

 

 

相關焦點

  • 老錢推薦:賽過「大餅臉」,嫩過「小鮮肉」——維也納炸牛排Wiener Schnitzel
    在維也納,無論是街頭巷尾的大小餐廳,從皇家到黎民百姓,對炸牛排的做法都是信手拈來。但食客們絕不會被這「塊兒頭」給嚇住,美食麵前,減肥什麼的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誰能排斥一大塊炸牛排帶來的紮實和滿足呢?因為做法簡單,口感美味,炸牛排當之無愧成為奧地利的「國菜」。
  • 維也納豬排的秘密,看完好想吃豬排!
    其實正宗的維也納炸肉排是使用小牛肉的,而改造後的「維也納式」炸肉排裡裹著的則是豬肉。麵包屑要鬆脆,肉排要細嫩。除此之外,維也納炸肉排的個頭也要夠大。在許多飯館裡,肉排甚至伸到了盤子邊緣之外。事實上,這道菜的靈感來自於義大利菜餚,維也納炸肉排只是在它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
  • 奧地利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
    說到歐洲最有代表性的菜系,您可能會首先想到法國菜、義大利菜和西班牙菜。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黑暗料理」英國菜與粗糙的德國菜。說到奧地利菜,形象卻相對模糊,甚至可能會有人吐槽:「這麼個中歐小國,還談啥菜系?」但在歷史上,奧地利可是同英法德俄等歐洲大國逐鹿中原的一方豪強。
  • 這份奧地利美食榜單請你務必收下
    維也納炸豬排 Wiener Schnitzel維也納炸牛排(德語:Wiener Schnitzel)是一種將小牛肉裹上麵包屑後酥炸而成的牛排料理,為維也納飲食當中最負盛名的菜餚,也被譽作奧地利的國菜。維也納炸牛排這道菜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期,首次提及於1831年的一本烹飪食譜中。
  • 維也納(Vienna)(奧地利)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圖片來自 IC photo)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
  • 維也納TOP6經典美食,你吃過幾種?
    維也納菜與德國菜比較類似,一是在食材上比較偏好肉類,豬肉、牛肉、魚、家禽、肝臟類都很豐富,但蔬菜做法較少;其次是烹飪口味較重,較常使用烤、煎、煮、燉或燴的方式,在調味品方面喜歡使用大量芥末、白酒、牛油等。從飲食文化來說,大口喝酒和大口吃肉就是奧地利人喜歡的方式。
  • 舌尖上的中瑞丨維也納豬排,肉食主義者的最愛
    本期舌尖上的中瑞帶大家一起品鑑肉食主義者的最愛維也納豬排維也納豬排最早起源於義大利,相傳19世紀中期,一位駐紮在義大利的奧地利軍官無意中吃到了一份裹著麵包屑的煎肉排並將它的製作工藝帶回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維也納豬排已成為奧地利國菜中最經典的西式主菜之一。
  • 舌尖上的世界 18個國家的國菜
    每個省每個地區都有它們的特色菜,每個國家也一樣,都有一道「國菜」,色香味俱全,那些美食的力量,有時候可能會讓你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去到遠方。英國:炸魚薯條維也納炸肉排甚至可以作為奧地利的代名詞。這種牛排,由切制而成的極薄的牛肉片先灑滿麵包屑,再深度油炸而成。
  • 炸豬排面前人人平等
    在奧地利,維也納炸肉排被列入國菜之一,其態度不言而喻;但義大利人宣稱,米蘭才是炸豬排的老家,奧地利人引以為傲的炸肉排其實是在19世紀由一名叫拉德斯基的軍官將米蘭炸肉排的配方呈給奧地利皇帝,從此給了炸肉排在世界範圍內發展出各色變種一個至關重要的契機。無論如何,在人們掌握油炸這項烹飪技能,並且開始普遍享用豬肉的時候,就已經為炸豬排的流行做足了準備。
  • 奧地利維也納:夏季裡的美泉宮動物園
    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7月2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拍攝的美泉宮動物園裡的火烈鳥。 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泉宮動物園在夏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前來遊玩。美泉宮動物園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美泉宮景區內,從5月中旬疫情措施解封重新開放後,逐漸迎來遊客。
  • 奧地利遊記:維也納、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
    位於中歐的奧地利是我非常推薦的初遊歐洲試金石,觀光資源豐富,不管是戶外、藝術、音樂、王朝等等都難不倒這個過去在歐洲呼風喚雨的國家,這篇奧地利自由行懶人包將以因斯布魯克、薩爾斯堡、維也納為核心,由西到東探索這個具備豐富人文內涵與湖光山色美景的國家。
  • 奧地利移民,奧地利房價最高的城市竟然不是維也納
    維也納市的房價目前暫居第5位,但價格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據悉,奧地利目前房價最高的地區當屬基茨比厄爾(Kitzbühel)了,平均每平方米的售價高達5780歐元。排名第二的是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均售價為每平方米5050歐元。薩爾茨堡以4740歐元的售價緊隨其後,排在第三位。其次是多恩比恩(Dornbirn),平均售價也在4320歐元左右。
  • 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自由行攻略
    導語: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自由行攻略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位於奧地利東部的維也納(Vienna)是首都、第一大城跟文化中樞,到維也納自助除了參觀享譽全球的博物館,當然也要去熊布朗宮、霍夫堡參觀,領略主宰中歐數百年發展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往日榮光,如果時間充裕,還能跑到郊外的維也納森林走走逛逛、品嘗美酒(但我沒時間去….)。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今天歡迎出道140多年的「大齡」種子選手——「維也納中央咖啡館」再次C位出道。奧地利知名作家 Peter Altenberg 曾說過,「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而他所說的咖啡館,就是這間「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無獨有偶,晉代名士王康琚也曾在《反招隱詩》中寫道:「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中西方大家不謀而合,同樣選擇在喧鬧處尋求心靈的一份安靜。
  • 奧地利 維也納,咖啡與甜點
    據說在1684年,維也納這座城市擁有了第一家咖啡館,之後陸續出現的咖啡館,更是為歐洲的咖啡館立下了典範。咖啡是維也納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而維也納咖啡館也就成為一個讓世界都印象深刻的鮮明印記。由於維也納咖啡館從17世紀以來就提供報紙服務,這裡也就逐漸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社交場所。17世紀末,維也納有4家咖啡館,到了18世紀末發展到80家左右,而1990年的維也納,則大約有600家咖啡館。
  • 歐洲胃袋:讓奧地利的美食寵壞你的味蕾
    首先,這是炸牛排,不是煎牛排!雖然外觀上,長得和「上校雞塊」看起來挺像,但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肉質,奧地利地處阿爾卑斯山脈,畜牧業極其強大,這是個牛羊肉基本和雞肉一個價的國家。為了讓扎肉排的口感達到最佳,一定要選用奧地利最好的牛肉,醃製後,炸到金黃酥脆。
  • 奧地利首都、世界音樂之都 世界遺產——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 最美不過奧地利專輯之:都市靈魂維也納(上)
    奧地利擁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維也納更是文化的聚集之地,一千八百多年歷史的演變,各種不同的文化交織於此,形成了維也納獨特的文化、音樂、風俗…… 3分鐘,帶你看完維也納美麗的日與夜 13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維也納就已聞名世界
  • 狗拉屎湯、小肚湯、大蒜湯、比臉還大的炸牛排……你不了解的東歐美食都在這裡~
    因為這是外國遊客到匈牙利必嘗的、最有特色的菜。在匈牙利,提起 「古拉什」,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碗湯號稱大匈帝國的「國菜」,又美其名曰「匈牙利湯」。更有趣的是,它竟然就是中國人熟知的赫魯雪夫的「土豆牛肉湯」真身。
  • 唯有維也納與美食不可辜負! | YoungVienna
    其實帝國的氣息用在維也納美食上是最合適的,因為就像我們常說的奧地利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德意志的另一條道路。雖然《奧地利史》非常願意把自己的起點追溯到史前期,但奧地利終究是巴伐利亞東邊疆區,脫離了巴伐利亞連「奧地利」這個詞都不存在,就好像在奧地利你很難找到一道屬於奧地利自己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