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消息傳來!
全國網友關注的7歲男孩
多臟器功能衰竭
最終不幸,搶救無效去世……
這種食物千萬別誤食!
近期高發!福建已有人中毒送醫
全國多人身亡!
7歲男孩不幸去世
近幾日,誤食毒蘑菇中毒男孩圓圓一直牽動著網友的心。9月12日上午,一個悲痛的消息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傳來:非常遺憾,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孩子還是因為不可逆的多臟器功能衰竭於9月11日離開了我們。
8月27日,山東淄博7歲的圓圓誤食毒蘑菇中毒,在當地醫院救治一天後,因為病情嚴重於8月29日轉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小兒重症醫學科進行救治。
救治中,圓圓每天需要血濾和血漿的置換。他的血型是AB型,屬於4個血型中人數最少的一種,而山東省血液中心的AB型血漿庫存嚴重不足,因此,該中心於9月6日發出緊急招募令,呼籲愛心市民積極獻血以挽救圓圓。
消息發出後,眾多熱心人士連夜趕到山東省血液中心或者就近獻血。不到兩天時間,就有425人捐獻AB型全血15.2萬毫升。
據果然視頻
遺憾的是,經過15天的全力搶救,孩子還是因為不可逆的多臟器功能衰竭,離開了我們。
據介紹,8月27日,男孩在東營老家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時,採集了一些野生蘑菇。因為這些蘑菇和平時食用的普通蘑菇非常相似,家人誤以為是可食用的蘑菇,當天中午便做了蘑菇湯,男孩吃了不少。
第二天凌晨3點左右,男孩開始出現嘔吐等不適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到當地醫院救治。隨著病情的加重,8月29日,男孩被轉送到濟南進一步治療。
後來,家人把蘑菇和男孩的血液送相關機構鑑定,才知道當時吃的是肉褐鱗環柄菇,是一種劇毒蘑菇。
這就是7歲男孩誤食的毒蘑菇
據介紹,男孩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是我國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生長時間為4月下旬至9月中旬。這種蘑菇與劇毒的鵝膏菌一樣可以造成急性肝損害,個頭明顯比鵝膏菌小。
肉褐鱗環柄菇是一種含鵝膏毒肽蘑菇。含鵝膏毒肽蘑菇中毒表現多出現在進食蘑菇6小時後,首發症狀多為胃腸道症狀或/和肝功能異常。含鵝膏毒肽蘑菇中毒多有典型的自然病程,潛伏期、急性胃腸炎期、假愈期、肝功能衰竭期依次出現,攝入量影響各期的時長和病情嚴重程度,部分重症患者假愈期不明顯。
敲響警鐘!
福建剛發生中毒事件
近期因颱風天氣,高溫多雨
悄然瘋長的野生蘑菇正是如此
雖五彩斑斕、外形美麗
卻是無色無味、殺人於無形的「殺手」
廈門海滄一男子就中毒了
緊急送醫
近日,海滄區某市民外出遊玩時採摘了草叢裡不明品種的野生蘑菇,結果直接被送進了醫院。據了解,該市民有長期採食野生菌的習慣,自以為經驗豐富,卻不幸中招!
事件發生以後,立即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海滄區食安辦緊急發布《關於加強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轄區各食安委成員單位切實加強監管、宣傳教育等,防止發生群眾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事件。
△監管人員實地查看野生蘑菇生長情況
近期誤食蘑菇中毒事件
全國頻頻發生!
陝西4名兒童中毒,僅1人倖存
據央視新聞官方微信報導:
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陝西省西安市兒童醫院近一個月來已經收治4名兒童患者。其中,僅有一名1歲半兒童倖存……
8月20日,西安市兒童醫院同時收治了1歲半的女孩婷婷(化名)和2歲半的男孩晨晨(化名)。兩人均是一起10人聚集性中毒事件裡的兒童。經過中國菌物協會工作人員對疑似中毒蘑菇和留樣的圖片鑑定,判斷該蘑菇為肉褐鱗環柄菇毒性為劇毒
據該院醫生郭張妍介紹 ,「兩個孩子中毒第一天開始嘔吐腹瀉,後來出現意識障礙的改變」。其中小男孩因為吃的蘑菇更多「送到醫院時狀態很差,後來還出現了肝功能進行性的惡化」。男孩最終沒能搶救成功,不幸去世。
而1歲半女孩婷婷是西安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4名食用蘑菇中毒的兒童中唯一的倖存者,目前經過救治已脫離危險。
醫生介紹,今年8月中旬醫院還收治過兩名兒童,他們都誤食了有毒蘑菇,且在家自行治療四五天後才送到醫院,由於已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最終不治身亡。
銀川多起採食蘑菇中毒事件
8月6日,媒體報導,銀川一位市民因食用從公園裡採摘的野生蘑菇中毒,造成肝臟損害,最終通過全身血液透析3天,才得以轉危為安。
然而,8月19日至22日,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都是市民在小區周邊的樹林、公園和典農河邊松樹下採摘的野生蘑菇,中毒患者被送往醫院持續救治。
廣州一家四口中毒入院
記者於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處獲悉,近日,廣州有一家五口採摘食用了外形與「荔枝菌」極其相似的「近江粉褶菇」,四人中毒入院觀察。該院中毒臨床科副主任醫師張伊莉提醒,市民不要憑個人經驗鑑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採摘食用野生蘑菇,如發現異常立即到就近醫院就診。
此外,還有廣州多起中毒事件發生——
● 一市民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遊泳館附近樹下採摘野生蘑菇,把菌傘部分捏碎,進食少許碎片,並隨即吐出大部分碎片,自行飲水及「綠茶」飲料,約中午12時左右,出現噁心、嘔吐胃內容物2次,伴有腹瀉,拉水樣便一次。6月6日早晨進食早餐後,仍覺胸悶,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擬「急性毒蕈中毒」收治入院,當天立即將標本送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鑑別確定為鉛綠褶菇。
● 廣州中山三院PICU從急診緊急收治一名三歲女童。誰也沒料到,導致該女童病危入院的罪魁禍首就是美麗誘人的野生「蘑菇」。
事發當天,親屬中包括女童在內的三人共同食用了從山上自行採摘的勞動成果「毒菇」後,均出現不同程度噁心,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眼見情況不妙,家屬連忙將食物中毒的三人送至中山三院就診。
中山三院急診科診治後,醫生判斷,患兒已經出現嚴重肝、腎及心肌損害。緊急收入PICU催吐,解毒,並做了血漿置換等搶救治療,患兒一度生命垂危。
事關生命!
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雨水充沛的季節蘑菇處於生長旺盛期,毒蘑菇中毒多在夏秋季,以家庭散發為主。
尤其每年6~9月就進入野生蘑菇中毒高發時期。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治療方法,一旦中毒,非常危險。因此,呼籲廣大市民朋友不要隨意採食和買賣野生蘑菇!
那麼什麼是毒蘑菇?
如何正確認識毒蘑菇?
毒蘑菇是指人食用後出現中毒症狀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國已報導的野生毒蘑菇有400多種。由於毒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部分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極其相似,菌類專家都很難肉眼辨認,老百姓更是很難根據其形態來鑑別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因誤採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發生。大多數毒蘑菇中毒早期都會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有的甚至還出現興奮,抑鬱,幻覺等。對人體傷害主要是肝臟損害型,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
常見野生毒蘑菇認識誤區:
所有識別毒蘑菇的技巧都是錯的!
01.
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顏色鮮豔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菌是毒蘑菇。
02.
長在潮溼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乾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03.
蘑菇跟銀器、生薑、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04.
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有不少毒蘑菇受傷後,不分泌乳汁,也不變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體並變色。
05.
被蟲咬過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06.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環或有菌託的是有毒的。
錯!許多毒蘑菇看起來很普通,比如劇毒的毒粉褶菌。
07.
毒蘑菇水一泡就變渾,無毒的泡在水裡是清澈的。
錯!變渾是因為蘑菇含有漿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無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會變渾。
08.
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錯!蘑菇的氣味不僅和品種有關,也和生長的環境有關,毒蘑菇和無毒蘑菇的氣味無法分辨。
09.
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
錯!毒蘑菇毒素毒性穩定且耐熱,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加入其他的佐料,比如大蒜、生薑等,也不能破壞毒素。
10.
我以前年年在這棵樹上採蘑菇都沒有毒。
錯!曾經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為他們年年在同一棵樹上採同一種蘑菇,從來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出現了毒素,造成這一慘劇。
對待野生蘑菇要說「三個不」
一
不採摘
戶外不要隨意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二
不購買
請勿在移動商販處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也不能放鬆警惕,不輕易買來食用不常見菌類。
三
不食用
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不要加工經營食用野生蘑菇。
誤食野生蘑菇怎麼辦?
1.立即用指頭和筷子壓舌根催吐,然後口服溫開水反覆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殘渣為止。
2.催吐的同時聯絡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後將患者送醫,不要因為症狀較輕或症狀沒有惡化就不去醫院。
3.保留食用過的毒蘑菇,以便確定中毒原因,告訴醫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於針對性治療。
海都數媒編輯中心
綜合:南方都市報、央視新聞、
陝視新聞、廈門疾控、海峽導報
原標題:《痛心!搶救無效去世!福州人千萬要當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