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2021-01-16 華夏文物

山東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山東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當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實行分封制,山東一帶主要是齊國以及魯國,因而山東便有了「齊魯大地」之稱。在西漢初年,山東大部分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而2000年後,山東一施工隊在對一座50米的山包進行基建時,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漢代的古墓,而這座古墓的考古也驚動了全世界。

1972年4月10日上午,山東省臨沂文管所突然來了一個名為孟季華的中老年人,這個老人渾身都是泥土,但老人非常的著急,當時的文物管理人員還以為這是進來乞討的流浪漢。得知老人前來是因為他們在施工過程中挖出了一個巨大的黑洞,而黑洞裡面有兩隻「怪獸」後,文物專家、考古家都非常的重視。一部分考古家立馬隨老人趕到挖出「怪獸」的山包,一座漢代大墓的考古挖掘展開了序幕。

考古家看到這施工隊挖出的「怪獸」其實就是兩隻鎮墓獸。所謂的「鎮墓獸」便是一種古人的陪葬品,流行於戰國到東漢;至於古人為何要將這些形狀怪異,和壞獸形象一致的東西放進古墓是因為古代人認為,人死後到另外一個世界會有各種野鬼惡鬼,設置鎮墓獸的目的首先是為避邪,以佑護死者亡魂的安寧。事實上,鎮墓獸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防盜。古代盜墓者看到這「鎮墓獸」都會遠而避之,因此鎮墓獸在一定程度上保衛了古墓不受盜墓者破壞。

剛才提到,有鎮墓獸的古墓一般都是戰國到東漢時期的古墓,當考古家在山東臨沂這座名為「銀雀山」的50米小山包看到這古墓中被施工隊挖出的鎮墓獸後,考古家就斷定這是一座漢墓。要知道1972年是沒有「搶救性挖掘」一說法的,考古家知道有古墓後,立馬對古墓進行的考古挖掘。但當時古墓的位置在地下2米左右,考古人員非常的有限,又沒有什麼機器可以調動,而且古墓周圍亂石林立,緊靠考古家根本無法考古挖掘。這時候,考古隊便與工地負責人商量,決定由施工方幫忙清理現場,而考古家則負責清理文物。

施工隊幫助考古家挖開古墓時發現古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墓室非常的大,看起來很宏偉,宏偉到令人害怕。不過,古墓的封土以及防盜石頭堆很快就被清理完畢。考古工作者進入古墓墓穴後,出土了100多件青銅、陶器文物,不過這些文物似乎只是一般文物,算不上是珍貴文物。當考古家有點沮喪時,主墓室的棺材被允許開棺。就在開棺後,棺材內的一幕驚動了全世界,甚至有考古家發出「顛覆歷史認知」的感慨。這是為何呢?

原來啊,在棺材內有著完整的竹簡4942枚,這漢代的竹簡記載的內容都是歷史失傳的古籍。包括世人皆知的《孫臏兵法》就是出土自該墓,要知道,《孫臏兵法》在晉朝時期就已經失傳,如今看到的版本就是出土自山東的這一銀雀山漢墓中的。考古家之所以說「顛覆歷史認知」是因為出土的竹簡中的《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古籍的記載與史書的記載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是完全相反。這些竹簡的出土,使得銀雀山漢墓名揚四海,震驚中外,與「馬王堆」「兵馬俑」齊名。

相關焦點

  • 山東一小山包,挖出2顆考古界的勞斯萊斯,專家:乾隆才1顆!
    山東的文化可是十足豐富,不僅有蓬萊這樣的仙境,還有著八仙過海的神秘傳說。神話在山東文化中佔了舉重若輕的位置,而在山東的淄博,也有著從清代就大放異彩的一項歷史悠久的文化,那就是元宵燈會。即便是現在,山東這元宵燈會仍然吸引著外地人前去觀賞。更不要說最早之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了,堪稱中國的文化起始地。
  • 長沙挖出特殊墓葬,考古家只憑出土的玉印,就判斷出墓主人是女性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許多埋在地下千年古墓都已重見天日。在眾多古墓中,從等級上來看,雖然長沙的馬王堆不能奪冠,但是墓主人身份卻也非常顯赫,長沙考古在全國也都赫赫有名,而長沙當地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 浙江寺廟挖出12米古井,考古小組挖掘12天,挖出宋代青瓷水滴
    導語:浙江寺廟挖出12米古井,考古小組挖掘12天,挖出宋代青瓷水滴在浙江金華,有一座1400多年前的古剎,叫智者廟。寺院日常維護,施工隊在維修過程中,不慎挖出一口古井。這口古井非常大,井口直徑高達2米,消息一出,當地群眾紛紛議論起來。
  • 5000年前「山東大漢」身高達1米9 為目前焦家遺址最高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昨天在國博開幕。這位大個子古人的出現,曾引發學術界對古代人類體質發展狀態的重新認識。  此次展覽是國博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之一,將持續至9月9日,展出物品絕大多數為焦家遺址出土。
  • 山東一小山包,挖出2顆價值連城的貓眼石,奢侈的乾隆也只有一顆
    在山東有一個造型奇特的小山包 ,考古人員深入挖掘,竟然發現了兩顆價值連城的寶石,而這兩顆寶石也被稱為考古界的勞斯萊斯。考古專家曾經說,萬曆皇帝僅僅只有1顆。這價值連城的寶物究竟是什麼?
  • 2010年,山西考古挖出2米長的骨架,距今2.4億年,專家:史前異獸
    事情發生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山西這邊有一支地質方面的考古隊在進行考古勘察,就在黃河邊上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副巨大動物骨架,這幅骨架非常的完整,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動物骨架,而且它的形狀非常的奇特,起初以為是恐龍,但是其實並不像恐龍。當時這個消息曝出之後,真的是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討論,有很多的學者說既然不像恐龍,那有沒有可能是傳說中的神龍呢?
  • 齊王墓挖出一件113斤「銅鏡」,厚度卻僅1.2釐米,考古家嘆為觀止
    古代確實是誕生了無數的珍貴歷史文物,其中許多文物的發現讓我們現代人感到了嘆為觀止,因為你實在是無法想像的到這居然是數千年前古人的發明,為此這既讓我們感到佩服,又感到了汗顏啊。下面這篇文章中我們要來介紹的是一件銅鏡中的世界之最,當然是迄今為止了,它的出土真的是讓我們感到了震驚,這面銅鏡重量達到了113斤,長115.1釐米,寬57.5釐米,可是如此的巨物卻僅僅只有1.2釐米的厚度,這說出來大家都覺得是在開玩笑,但事實就是如此,當時考古隊的專家見識之後,確實是嘆為觀止,至今為止都讓人側目啊!
  • 考古挖出蘇麻喇姑墓,專家打開墓室後,顛覆了歷史認知
    畢竟這只是影視作品,那麼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是個什麼樣的女子呢?按史料所記,蘇麻喇姑是孝莊的侍女,他們年齡差距不大,幾乎是1代人。1643年,皇太極病死,6歲的福臨得以上位,也就是順治帝。不過這個時候的順治年齡太小,清廷實權則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裡。多爾袞還特地把31歲的孝莊與6歲的小順治隔開了,他們母子每1個月才能見1面。
  • 伊拉克挖出幾個破罐子,專家研究後表明:或將改寫中國歷史
    ——希波克拉底「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考古是一個很被人低估的行業,即使到現在,設置考古學的學校和專業也並不是很多。但是考古的作用卻極其的重大,它能夠發現一些古代曾經出現的文明或者古人的智慧,對於我們當下研究歷史有著突出的貢獻。而在考古當中,出土的文物可能會刷新現代人們的認知。
  • 考古隊長:你看挖出了啥
    說起三星堆遺址他的歷史就十分的淵源,大約距今有3000~5000年的歷史,這是據21世紀以來第1次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廣時間最遠遠的古蜀文化遺址。可能有很多的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國家,這個國家是一個生存在於四川盆地的小國。雖然不能跟那些讓我們的熟人翔的朝代相比,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的存在。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村民挖出一口紅色棺杶,裡面裝了77件衣服,考古家:最臭美的墓主
    考古中還是出現了許多奇葩的事情,比如有的墓主只有幾歲,卻出土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還有的古墓才幾十平米,卻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金銀財寶,這都是世間罕見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墓葬算不上多麼的高大上,但是這個墓主卻刷新了我們考古隊一個新的紀錄,那就是墓主太愛臭美了,堪稱是考古史上以來發現的最愛臭美的墓主。在他的棺杶中居然發現了77件衣服,涵蓋了春夏秋冬4個季節,而且每一件都是極品中的極品,就連現在的服裝大師也是望塵莫及,而且其中19件衣服硬生生的給穿在了身上,這到底是有多麼的愛臭美呢。
  •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時間:2020-08-20 2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根據各家媒體報導,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生鍾芳蓉收到了9家考古所寄來的禮物,9個包裹重達
  • 祥雲街北段 管網施工挖出百年青石板
    原標題:祥雲街北段 管網施工挖出百年青石板   昆明挖出了青石板路!
  • 伊拉克挖出幾個破罐子,引考古界關注,專家:歷史可能要被改寫
    雖然遠在東漢時期,但是已經華佗已經在外科方面小有成就,特別是他的麻沸散,和現代的麻醉劑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麻醉劑的人。但是在伊拉克發現的這一個破罐子,可能要改變這種說法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位於伊拉克巴格達郊區的一隅,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修建鐵路,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他們卻意外發掘了一座大古墓。
  • 挖出遠古木碗,揭開中華文明千年秘聞!考古家:嚴密保護不得出境
    在19世紀的時候即1973年,在杭州的河姆渡遠古遺址挖出「木碗」。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這裡正在修築排澇站,一位工人忽然慘叫一聲,原來一根「骨刺」穿透了厚厚的膠鞋底被劃破了,傷到了他的腳,工作人員便將其尖銳的物體拔出來,發現這是以根被人為打磨過的動物骨頭。
  • 農民挖水溝,挖出9100克純金怪獸,成鎮館之寶,卻至今無人認識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在悠久的歷史中,地下也埋藏了無數的財富。這些財富隨著歲月的流逝,風化作用等,很多都浮於地表。四羊方尊就是在農民刨紅薯的時候,被發現的;內蒙古阿魯柴登的匈奴王墓穴,是在一個牧童放羊的時候,被發現的。而我們今天說的文物,是一個農民在挖水溝的時候,被發現的。
  •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 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楊家灣墓群衛星圖華聲在線5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劉靜 喻冠男)近日,在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的北部山上發現古墓群。此處是寧韶高速二標段的施工路段,西距208省道不到500米,山的西、南、東面山腳為居民聚集區。目前考古專家已對其中的一座東漢古墓葬完成發掘,出土了鐵釜、陶罐等13件文物。另有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正在發掘。古墓葬呈長方形,青磚砌築,墓室長2米、寬約1米,帶斜坡墓道。據了解,早在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寧鄉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段發現了疑似古墓群。
  • 一次考古發現,挖出了漢王朝的一個大秘密,太后寢宮下竟然有密道
    每一次的重大考古發現,都會讓我們重新構建認知,這些重入人們視線的「事實」,有些和史籍形成互補關係,有些卻是游離於史料文字之外,讓人好奇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一段歷史,為何古人就避而不談呢? 長安(西安)一直是考古界的關注點,漢唐歷史讓這座城市有了太多故事。1981年的一次考古發現,就「挖出」了西漢王朝的一個秘密。
  • 千年前,盜墓賊挖出一本奇書,記載內容或顛覆中國古代歷史!
    現代很多考古學家為了研究歷史,填補學術空白,經常會對一些古墓進行搶救性地挖掘。不管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專家,經常會在古墓裡挖出驚天動地的東西,這些東西經常與歷史相記載的會有一些不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1000多年前有一群盜墓賊在古墓裡發現了大量的竹簡。